第557章 戰馬(一)

且說鄭福林聽取了陳煥的意見,請求周林佬的北上艦隊協同作戰。

周林佬欣然應命,將駐紮在濟州島的六艘巨型戰艦,十多艘運輸船全部派往金州地峽,開始架設棧橋,擺出一副大規模登陸的架勢。

果然,鰲拜聽到探馬彙報後,立即如屁股着了火一般,退往復州,並將戰況彙報至皇太極處。

皇太極雖不相信龍虎軍團駐紮在濟州島,但終不敢拿着六千餘精銳騎兵冒險,下令鰲拜返回瀋陽。

勞師遠征,卻一無所獲,這讓皇太極惱火不已。形勢對滿清而言,越來越不妙。

皇太極滿心期待,林純鴻會與明廷大打出手,也期待李自成會趁勢而起,結果,令他極度失望的是,明廷與林純鴻之間波瀾不驚,朱由檢甚至還封林純鴻爲江陵侯,而李自成似乎也沒有想象的那麼有能耐,在洪承疇和孫傳庭離開陝西后,一直被劉國能限制得死死的,還在秦嶺中輾轉徘徊,見不到一點撬動局勢的可能性。

而且,聽聞滿清入侵中原全軍覆沒後,朝鮮國內暗流涌動,一股勢力蠢蠢欲動,試圖將滿清勢力逐出朝鮮半島。另外,靠近宣大一帶的蒙古人,與漢人打得火熱,據聞,蒙古人將手頭的羊毛賣與宣府和大同裡的商人,換取茶磚、絲綢及鐵鍋等物。

最讓皇太極無法容忍的是,一些部落爲了爭取足夠多的羊毛份額,居然不惜出售母馬與漢人!

這簡直丟盡了遊牧民族的臉!

事實上,無論什麼朝代,遊牧民族都有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即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出售戰馬與漢人,尤其是母馬。如,在宋代時,漢人失去了養馬之地,無論是西夏,還是契丹,包括後來的金,都嚴格限制戰馬貿易。

皇太極異常焦躁,將濟爾哈朗、多爾袞等人叫來商議。整個女真一族中,也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有點政治頭腦,甚得皇太極看重。即便多爾袞率軍遭遇慘敗,皇太極也不以爲念,反而頗多安慰。

濟爾哈朗將皇太極的焦灼看在眼裡,安慰道:“區區一旅順堡,濟得何事?自保有餘,進取不足,充其量只能算作一隻蒼蠅,雖煩人,但絕無可能讓我們傷筋動骨。我倒希望林小三能將龍虎軍團全部留在旅順,耗盡他的財力。”

濟爾哈朗說的倒是實情,卻絲毫不能減輕皇太極的焦慮。

皇太極嘆道:“林純鴻可懼之處就在此。本以爲他會野心膨脹,取明廷而代之,結果他量力而行,不見絲毫動心的跡象。另外,爲了減輕財政壓力,還撤走了龍虎軍團。如此能屈能伸,不使用蠻力的對手,才最爲可懼。一旦林純鴻專注內政,整合了江南、鄭芝龍、四川的力量,到了那時,必然對遼東大規模用兵。”

濟爾哈朗默然。明廷目前膘肥而體不壯,滿清壯實而體型過小,而林純鴻就如一頭正在快速成長的老虎,體型大過滿清而力量強於明廷。

這樣的一個對手,還真是頭疼。

且聽皇太極接着說道:“遼東之民,業已超過兩百萬,還是人口太少啊。不用說大明,就連林純鴻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就是這兩百萬人口,僅靠遼東之地亦難以供養。以往,靠着進入大明劫掠,人口急劇增長,錢糧無虞,但是現在……”

皇太極頓住了話頭,沉默下來,陷入了深思之中。

多爾袞自從回到遼東之後,一直閉門謝客,面壁思過。即便一些禮儀不得不參加,也是沉默寡言,甚少開口。清廷內部,多有揣測多爾袞失勢者,一時之間,多爾袞門前冷落車馬稀,甚少有拜訪者。

但是,令清廷諸多大佬大跌眼鏡的是,皇太極對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三兄弟信任猶有過之,一旦有難決軍機要事,均找多爾袞商議。

此中緣由,多數人揣測不透,還以爲皇太極心胸開闊,知人善用。唯有多爾袞明白其中的苦楚:此戰,主要以鑲白旗、正白旗爲主力出戰,兩旗的實力急劇削弱,對皇太極的威脅降至歷史最低點,皇太極當然放心大膽地使用他。

多爾袞所不知道的是,范文程、寧完我等一幫漢臣也心知肚明,只是沒說出口而已。

多爾袞多日面壁,倒不是一無所成,他見皇太極彷徨無計,開口言道:“遼東的人口,雖只有兩百萬,但朝鮮人口超過五百萬,外加將近兩百萬的蒙古人,人口並不少於林純鴻。”

多爾袞的話,讓皇太極靈光一現,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整合蒙古和朝鮮之力?”

問完,不待多爾袞回話,皇太極搖頭道:“談何容易?朝鮮表面稱臣納貢,但大多臣民依然心向明廷。至於蒙古,完全是有奶就是孃的主,如何信得過?”

多爾袞道:“與其派遣重軍監視蒙古和朝鮮,還不如徵召壯丁進入大明劫掠,劫掠之財貨,分一部分給蒙古人和朝鮮人。蒙古和朝鮮能從中獲利,自然不會生出異心!”

濟爾哈朗嚇了一大跳,大聲道:“剛從大明慘敗而歸,難道還要重蹈覆轍?女真的巴魯圖,再也損耗不起了!”

濟爾哈朗的話還未說完,皇太極卻眼睛一亮,示意濟爾哈朗住嘴,對多爾袞說道:“你繼續說。”

多爾袞道:“我所說的劫掠大明,並不是如以前一般,動輒出動幾萬大軍,而是分成數股,在宣大一線毀邊牆劫掠大明。每股兵力,以朝鮮、蒙古人爲主力,僅派千餘八旗兵力監視即可。所獲財貨,按軍功,分一半與朝鮮人和蒙古人,又有何妨?”

“這麼做,好處有三,一則收攏蒙古和朝鮮人之心,即便蒙古和朝鮮生出反叛之心,也因爲精銳在外,而無力反抗;二則,遼東的錢糧無虞;三則,借邊境緊張氣氛,阻止林小三從蒙古買馬!”

皇太極越聽越喜,拍案而起,欣喜道:“你說得有理!”

多爾袞得到皇太極的讚賞,信心更足,順口說道:“另外,我認爲,我女真一族一直苦於壯丁不足,不如吸收蒙古人和朝鮮人中作戰勇猛,又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勇士加入女真八旗,享受八旗的待遇,鼓勵其與女真通婚,壯大女真八旗的實力。”

這個顯然比皇太極成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更進一步,直接跨入融合漢人、朝鮮人和蒙古人的程度。尤其是對朝鮮,皇太極一直採用的是羈絆政策,將朝鮮作爲滿清的藩屬,而多爾袞則力主將朝鮮人與漢人、蒙古人一視同仁,取消朝鮮的獨立狀態。

朝鮮人會不會拼死反對,以至於兵連禍結?

皇太極拿捏不定,對二人說道:“此事容日後再議,至於多批次、多地劫掠一策,可馬上行之。”

……

濟爾哈朗和多爾袞離開後,皇太極想來想去,覺得多爾袞之策對壯其身、穩其翼好處多多,自己果然沒有看錯多爾袞。尤其讓皇太極感到欣慰的是,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實力受損嚴重,自己大可用其策,而無令多爾袞坐大之憂。

不過,皇太極本能地覺得,林純鴻纔是女真一族最大的敵人,多爾袞之策顯然還未涉及到林純鴻,這讓皇太極依然苦惱萬分。

皇太極將范文程喚來,說起變羈絆朝鮮爲直接管轄朝鮮之事,范文程沉思片刻,便即說道:“朝鮮地大,人口多,若真能直接管轄朝鮮,實乃天大之喜事!”

皇太極正聽得高興,哪想到范文程話鋒突然一轉,說道:“若策略對路,徐徐圖之,十年數十年,能全盡其功。”

皇太極大跌眼鏡,管轄朝鮮,所爲的就是壯大實力,與林純鴻相抗,若真給林純鴻十年、數十年時間,林純鴻早已把女真吞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皇太極強壓着心裡的不滿,問道:“以何策圖之?”

事實上,范文程本能地反對直接管轄朝鮮。朝鮮若是那麼容易征服,當年的隋煬帝、唐太宗會傾舉國之力來攻?大明太祖會把朝鮮列爲不徵之國?以大漢民族如此強大的吸引力,尚且未把朝鮮變爲府縣,區區一蠻族,如何做得到這點?

估計還未將朝鮮變爲直轄,整個女真一族反倒被朝鮮給同化了!

於是,范文程小心地組織語句,說道:“可徵召朝鮮精銳,協同我軍作戰,逐步派遣大清官員至朝鮮任職,允許優秀的朝鮮人至我朝任職……”

范文程的話並無什麼新意,皇太極終於明白了范文程反對變羈絆爲直轄的意見。皇太極不耐煩地揮手打斷范文程的話,道:“範章京不用多說了,朕已明白你的意思。”

范文程面不改色心不跳,磕頭道:“皇上英明。”

君臣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過了半晌,皇太極又問道:“林純鴻能屈能伸,朕恐怕其聚斂數年後,便大規模用兵遼東。我大清雖不懼林純鴻來攻,但終究是個麻煩,範章京有何策避免這點?”

范文程的眉頭跳了跳,道:“斬斷林純鴻戰馬的來源!”

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476章 濟州島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95章 攻打官莊第68章 大展宏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360章 配合第557章 戰馬(一)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451章 陷落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511章 動向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5章 錢鈔之議第574章 大洗禮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59章 青溪佛心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7章 玉汝於成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574章 大洗禮第477章 單幹第98章 利益交換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320章 消耗戰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673章 下南洋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222章 南洋第202章 大明輿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601章 張鳳儀第13章 按部就班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510章 壓力(三)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485章 軍情第553章 紛爭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77章 朝廷博弈第560章 戰馬(四)第439章 封鎖第48章 婚姻大事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563章 收編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15章 禍不單行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15章 禍不單行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84章 殘忍殺俘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72章 范文程第507章 阻擊第50章 初識白杆第425章 顧慮第429章 挑撥第508章 壓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