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籌謀已久

自古以來,繁華的商業區,無不跟水路有關。就拿北京城來說,自元代築大都以來,最早形成的商業區就是鼓樓前,因爲這裡靠近城內的水運碼頭積水潭。

元代以後,積水潭水源不足,逐步淤塞,船隻無法再至積水潭,一般運抵通州後,由通州轉爲陸運,再運至城內。因此,北京的前門、大柵欄一帶,由於靠近通州,無論是糧食還是其他財貨,都就近由此入城,於是,前門和大柵欄一帶,迅速繁榮起來,變成了著名的商業區。

通州位於京師之東南,乃京杭大運河北端終點,囤積了大量來不及運走的財貨和糧食。這也是多爾袞和嶽託約定在通州會師的目的,他們所看中的,無非就是搶掠更多的財貨。

多爾袞和嶽託的目的既遂,搶掠了無數的糧草、財貨和牲畜,並切斷了運河,使北京失去了最爲便捷的運輸通道。

京師外城、內城東面,風聲鶴唳,嚴加戒備,曹化淳重任京營提督,派遣重兵防守廣渠門、左安門一帶,防止韃子突然襲城。

大出曹化淳意料之外的是,多爾袞和嶽託仗着機動靈活,突然分襲內城北面的德勝門和安定門,京師一下子陷入混亂之中。

“轟……轟……”

紅衣大炮劇烈地顫抖着,噴吐出火苗,將重達十斤的實心炮彈狠狠地砸向安定門。於是,北京城自元代築城以來,第一次遭到了重型火炮的轟擊。

十多門紅衣大炮同時開火,其場面尤其壯觀。鐵球不是落在城牆上,將城牆轟出一個大大的坑,就是落在城樓上,激起無數的碎石屑,如同開花彈的彈片一般,肆意收割着京營將士的性命。有的鐵球,甚至越過城牆,飛入城內,掀翻民居無數,還引起了熊熊大火。

幸虧搶救及時,方纔將大火撲滅,否則,在乾燥的冬天,大火蔓延的後果是災難性的。

紅衣大炮轟擊城牆,對北京老百姓的心理震懾作用是無以倫比的,百姓們嚇得拼命往南奔跑,連對軍士的阻止與喝罵也視而不見。

順天府派出全部力量安撫百姓,並下了嚴令,所有未持令牌膽敢在街上行走者,格殺勿論。在殺戮的威脅之下,百姓們好歹躲在了房子裡,緊閉着大門,不敢再出門。

“傳令,凡城牆四百步範圍內的房子,一律拆掉,不得延誤!”

隆隆的炮聲中,一名參將打扮的將領殺氣騰騰,嘶吼着下令道。將領不是別人,正是周遇吉。

周遇吉本在河南跟隨黃得功追剿賊寇,後張獻忠、羅汝才身亡,河南平定後,黃得功依然駐防汝州,周遇吉卻被調回了京師,在五軍營任參將,鎮守安定門。

韃子聚集安定門、德勝門外,不停地放炮,上至皇帝老兒,下至黎民百姓,皆被嚇得夠嗆。但對久歷戰火的周遇吉來說,此等炮擊早已司空見慣,一點也不見驚慌。

他見韃子距離城門遠遠的,只顧着放炮,斷定,韃子短時間內並不會大規模攻城,遂只在城牆上留少量兵力,令大部躲入藏兵洞或者城牆內側,以躲避炮火。

京營將士積弱,早就在京師的花花世界中消磨了鬥志,除卻黃得功、孫應元所率領的一部外,已不成樣子。周遇吉回到五軍營時間尚短,還未來得及練兵,麾下的將士被炮火嚇得瑟瑟發抖,臉色蒼白。

這點讓周遇吉看着就來氣,恨不得上前踢他們幾腳。生氣了,總要有發泄的地方,當週遇吉看到城牆附近一處漂亮的宅子後,遂下令拆除。

自崇禎二年以來,北京多次被侵擾,城牆附近的隔火帶早已清理出來。但是有極個別目光短淺、驕橫跋扈之權貴依然不管不顧,胡亂擴建,將外院建在了隔火帶內。

一遊擊接令後,眼睛盯着附近的一處宅子,半天挪不開腳步。

周遇吉怒道:“汝敢抗命?”

遊擊囁嚅片刻,在周遇吉的耳邊悄悄說道:“此處宅院,乃寧遠候所有,是不是……”

遊擊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周遇吉打斷:“老子管他什麼候,給老子拆,着了火,不是照樣被燒燬?”

遊擊嚇了一跳,不敢再拖延,率着一幫軍士虎虎生風地向着宅子跑去。

周遇吉以參將之職鎮守一門,絲毫不見緊張,以安定軍心,實質內心並無一點把握。他懷疑,一旦韃子決心攻城,他麾下的三千餘將士恐怕會一鬨而散。他無時不刻地盼望着援兵到來。最終,千呼萬喚後,總兵孫應元率領兩千援兵趕到,並接防了安定門。

孫應元與黃得功齊名,算得上京營內的雙子星,麾下並不懼戰,讓周遇吉麾下將士相形見絀。周遇吉恨恨地暗罵道:“韃子退兵後,看老子如何操練這幫熊貨!”

孫應元稍稍瞭解戰況後,就得出了與周遇吉相同的結論,認爲韃子只是佯攻,如此少的兵力,絕不敢靠近北京城半步。

然而,出乎孫應元和周遇吉意料之外的是,韃子眼見城牆上所留兵力不多,在炮擊依然在持續的情況下,發動了突襲。只見韃子們身披重甲,冒煙突火,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動若脫兔,扛着雲梯向着城牆飛奔而來。

措手不及下,韃子居然輕易地登上了城牆,直把孫應元和周遇吉嚇出了一身冷汗。兩人迅速從城樓、從城牆下調集兵力應援。

韃子果然勇悍,戰技非京營將士所能比,片刻功夫,就擴大了缺口,把爲數不多的明軍將士砍殺在地。登上城牆的韃子越來越多,最終與孫應元和周遇吉的大部隊接上了仗,展開了慘烈無比的廝殺。

正在這緊張萬分之時,周遇吉的麾下果然不頂用,在韃子的傾力攻擊之下,居然發一聲喊,一鬨而退!

周遇吉氣急,連殺數人,也無法阻止軍士退後,最終,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親率親衛,與韃子展開了面對面的廝殺。

好在孫應元指揮若定,穩住了局面,同時,城防器械也開始發揮作用,阻止韃子進一步登城。韃子後繼無力,最終被趕下了城牆。

周遇吉大腿受傷,汩汩冒血,歪在城牆上不停地喘着粗氣,就如在鬼門關走了一道一般。這一仗,居然損失過千,周遇吉恨不得把頭鑽入土中。

他丟不起這個人!

嶽託果然厲害,把握戰機的能力幾乎到了無以倫比的地步,第一次攻城,就登上了城牆,直把朱由檢嚇得一夜未眠,朝臣們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夜三驚,惶惶不可終日。

第二日廷議上,朝臣們紛紛叫囂孫應元作戰不力,應斬首示衆,以儆效尤。朱由檢和曹化淳好歹沒有昏了頭,只是令孫應元和周遇吉待罪立功,並將帶頭後退的將領梟首示衆。

隨後,朝堂陷入混亂之中,楊嗣昌趁機指責主戰派肆意調集宣大、關寧防守力量,致使韃子放心大膽地攻擊北京。楊嗣昌也曾是率兵作過戰的人,如何不知韃子是佯攻,對北京的威脅並不大。之所以如此說,無他,政治需要而已。

主張迎戰的朝臣又反過來指責楊嗣昌、高起潛處處阻擾調集邊軍勤王,京師周邊兵力空虛,才導致韃子如入無人之境,肆意攻擊北京。

雙方各執一詞,吵成一團,讓朱由檢煩不甚煩。

正在此時,兵部送來緊急戰報:荊州軍在旅順口殲敵一千二百餘名,其中包括五百四十多名韃子,另俘虜韃子二十餘名。另外,荊州軍還宣稱,將在旅順口築城,牽制韃子兵力,適時發動進攻。

戰報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讓所有朝臣聽聞,顯然是楊嗣昌有意安排。

朱由檢顯然也知道是楊嗣昌有意安排,不過,他並不在意。臣子對皇上耍心眼,多了去了,要是一一計較,恐怕朝堂上就沒有站着的朝臣了。朱由檢接到戰報後,心裡一動,開始認真思索林純鴻到底爲何費盡力氣跨海擊賊。

朝臣們皆安靜下來,誰也不敢妄言,惟恐一不小心如盧象升一般,遭到痛罵。心裡皆暗自琢磨楊嗣昌到底意欲何爲,難道楊嗣昌居然與盧象升的觀點一致,想要皇上召林純鴻速速北上抗擊胡虜?

朝臣們不再說話,朱由檢索然無味,吩咐退朝,唯獨留下了楊嗣昌。

楊嗣昌拜服於地,如同一個嘮叨的老人一般,不停地說道:“皇上,自十月初韃子毀邊牆以來,韃子兵力已經探明,多爾袞率兵兩萬兩千餘,其中三成乃漢軍,嶽託率兵三萬四千餘,其中蒙古韃子萬餘,漢軍萬餘,兵力總計五萬五千餘。”

朱由檢疑惑萬分:楊嗣昌今日怪怪的,這些朕早已知曉,爲何還說?

楊嗣昌似乎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又說道:“韃子幾乎全部是騎兵,如果用五萬步兵對陣,求勝幾乎不可能,運氣好,最多謀個不勝不敗……”

朱由檢突然醒悟過來,楊嗣昌哪裡是在說常識,分別在提醒他:如果下令林純鴻僅僅率領五萬兵力北上,與韃子相鬥之下,朝廷分明可以藉機削弱林純鴻和韃子的實力!

第503章 奏章第333章 投降第612章 羊吃人第565章 圈地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553章 紛爭第437章 清港第326章 大媒婆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477章 單幹第495章 勤王詔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359章 軍議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8章 惠王出手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4章 春香樓裡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438章 登陸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473章 聯防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459章 援救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03章 奏章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96章 最後一戰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563章 收編第48章 婚姻大事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147章 詐降之計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94章 籌錢糧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0章 近期計劃第561章 戰馬(五)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45章 亂中有序第373章 打算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515章 隱忍(三)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01章 張鳳儀第79章 誓師出征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484章 喚醒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403章 鎖江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390章 初戰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575章 撬動時局(一)第463章 收縮第633章 禁衛軍第442章 攻堅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438章 登陸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472章 范文程第409章 大節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