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鎖江

納茲和鄭鴻逵在船頭上閒聊着,盡說些海上趣聞之事,時間倒也不難捱。

眼見得太陽平西,約定的人遲遲不來,納茲才顯得有點焦躁,不滿道:“貨物早已運上船,最遲明日也得前往日本,否則,遷延時日,必然引起有心人注意。聖儀老弟約定的人現在還未到,如何是好?”

鄭鴻逵也有點急,本來,按照鄭芝龍的說法,一切已經安排就緒,讓他儘管在船上等着就是。可是現在時間已經過了好幾個時辰,錯過了今日,再次約見,不僅麻煩,還有可能露出馬腳,被上海新城的探子盯上。

兩人正急着,忽遙遙看見一行三人,正徑直走向六桅帆船。

鄭鴻逵大喜,指着這三人說道:“可不就來了?過會你先回避一下,朝廷內部,對西洋人頗多顧忌,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納茲甚爲不喜,道:“明人還真奇怪……”

話雖這麼說,納茲還是鑽入了艙內,將鄭鴻逵一人留在了甲板上。

當鄭鴻逵見到來人,發現爲首之人臉型方正,並不是鄭芝龍所說的狹長臉,不免起了疑心,問道:“你是何人?見我有何事?”

來人朗聲道:“宜興堵胤錫,見過將軍。得起田公委託,特來船上與將軍一敘。”

說完,堵胤錫從袖中掏出一份瞿式耜的手書,遞在鄭鴻逵手中。鄭鴻逵接過手書,仔細辨認良久,方纔把心放在肚子裡,問道:“起田公呢?不是約好起田公親至嗎?”

堵胤錫拱手道:“起田公享譽天下,出行多有不便,只好委託不才前來。從安慶一路至上海,不才也是甩脫了好幾撥形跡可疑之人,方纔至此。”

鄭鴻逵點了點頭,覺得瞿式耜、堵胤錫小心謹慎,對合作成功的希望又大了幾分。鄭鴻逵很清楚,林純鴻手下有軍情司,專事刺探消息,不僅遍佈大明大部分地方,就是鄭芝龍的老巢也有暗探隱藏在城中。像瞿式耜這樣的天下名士,被林純鴻監控着,幾乎是一定的。

瞿式耜能繞一個圈子,指派堵胤錫前來,確實要隱蔽得多。

鄭鴻逵時常以書生自詡,見了堵胤錫後,覺得親切,語氣之中甚爲客氣。堵胤錫雖進士出身,但精於政事、軍事,也是個務實之人,雙方一番寒暄之後,便相談甚歡。

鄭鴻逵博學、通水戰,而堵胤錫思維敏捷、大局觀強,隨着越聊越深入,雙方互相引爲知己。

雙方的話題,不可避免地圍繞林純鴻打轉,堵胤錫道:“胤錫不才,曾用心琢磨過林純鴻,發現林純鴻平生得一‘水’字,方纔逐步發展壯大,愈來愈難制。”

“水字?”

“不錯。”堵胤錫伸出兩根手指,娓娓道來:“崇禎二年時,林純鴻身無分文,組織一幫亡命之徒前往清江深山伐木,借水運送木材,謀取重利。後來,將水賊張兆納入麾下後,藉機控制了整個荊江。後又密造蜈蚣船,令水賊肆虐於大江南北,商旅無不深受其害,林純鴻更是藉機掌控了整個長江水道。”

鄭鴻逵聽得津津有味,只覺得從水字着手,琢磨林純鴻的發家過程,不僅新穎,而且還貼合實際。

堵胤錫接着說道:“若林純鴻僅僅縱橫於荊湖、長江水道,朝廷雖頭痛,但只要下了狠心,也不難制。轉折點在於崇禎七年。”

鄭鴻逵隨着堵胤錫的思路而轉,沉吟道:“崇禎七年?料羅灣大海戰?剿滅劉香?”

堵胤錫道:“不錯。就是林純鴻剿滅劉香一戰。自劉香覆滅之後,林純鴻算是得到了廣闊的天地,頗有點海闊任魚躍的感覺,他在遂溪、廣州的根基越戰越深厚,遂不可制。朝廷三番五次試圖制約林純鴻,皆考慮到林純鴻狡兔三窟,不可猝除,方纔容忍至今。”

堵胤錫長嘆了口氣,道:“茫茫大海,豈不正應了一個水字?”

鄭鴻逵羞愧萬分,堵胤錫這麼說,頗有點指責鄭芝龍養虎遺患的意思。也的確如此,要不是鄭芝龍在剿滅劉香時頓兵不前,哪有林純鴻在海洋上崛起的機會?

“四通八達之水道,實乃林純鴻之命根。觀林純鴻之行爲,無不圍繞水道行事。當初,林純鴻自覺得過武昌、漢陽至襄陽不安全,遂開通漢漳運河,方徹底將襄陽與荊州連爲一體,更以襄陽爲基,將手伸向了南陽。到了南陽後,林純鴻所做的第一件事,依然是整治唐河白河,甚至在河南都可以頤指氣使,無不以水有關。”

“還有,林純鴻在遂溪建立艦隊後,又投入巨資整治湘江、靈渠,其用意無非保持廣州和荊州的緊密聯繫。”

堵胤錫以水入手,將整個脈絡理得清清楚楚,讓鄭鴻逵佩服不已,長拜道:“先生之才,唯有管樂可比。以先生之見,該如何應對林純鴻?”

堵胤錫鏗鏘道:“林純鴻以水爲命根,要遏制他,無非從水字着手。”

鄭鴻逵道:“林純鴻業已成了氣候,輕易難制。先生可知道,林純鴻在海上坐擁戰艦數百,尤其是八艘三層甲板戰艦,大如城堡,就連荷蘭人都難以望其項背,如何從水字上對付林純鴻?”

堵胤錫慨然道:“海上爭鋒,無異於以己之短擊敵之長,不合兵法。水字的精妙,就如人體的奇經八脈,在於暢通。所以,無需在戰陣上與林純鴻全面爭鋒,只需在關鍵節點上卡住林純鴻的水路,就足以制約他。”

“這?茫茫大海上,到處是通途,如何卡得住?”

堵胤錫道:“自武昌以下,長江兩岸皆爲朝廷所控,只要慎擇一地,鞏固城防,架設炮臺,即有鎖江之效,這下豈不是卡住了林純鴻的咽喉?”

鄭鴻逵愣了愣,旋即大喜道:“先生說的是安慶?”

堵胤錫笑道:“正是!起田公、史巡撫日日心憂林純鴻勢大難制,議來議去,唯有在安慶架設炮臺,算是打蛇打中了七寸。”

鄭鴻逵忽然大笑道:“此計甚妙。若我估計不差,此略一定出自先生之手!”

堵胤錫也暢然大笑,坦承道:“正是胤錫所謀,讓將軍見笑了。此次胤錫前來,正是與將軍商議築炮臺一事……”

第595章 串聯第437章 清港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68章 大展宏第511章 動向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73章 下南洋第361章 出擊第32章 如火如荼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56章 共牢而食第517章 受阻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403章 鎖江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78章 重組商社第18章 思南攻略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80章 初戰告捷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411章 阻江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413章 陽謀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418章 處罰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448章 等待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408章 對策第411章 阻江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456章 進取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34章 破滅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66章 如火如荼第437章 清港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403章 鎖江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1章 垂髫小兒第320章 消耗戰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505章 殉國第407章 驚聞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332章 拓航第52章 軍痞勾結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7章 玉汝於成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88章 紛爭又起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526章 目標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9章 專事伐木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29章 惠王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