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棲身荊州

秦良玉準備取道重慶,途徑達州,然後進入安康轉而東向,經鄖陽、南陽,最終抵達禹州。

秦良玉很清楚,以荊州之能,恐怕自己還未出四川,消息就已經送到林純鴻的案臺上。所以,她選擇了路途最近,道路最爲暢通、沿途最爲安全的鄖陽和南陽。

這一路長達一千六百多裡,秦良玉以六十歲高齡,不避崇山峻嶺險阻,足以看出她對大明朝廷的忠義之心。

當她行至萬源縣時,卻迎頭碰上了秦永成。看着一臉疲態的秦永成,她大吃一驚,問道:“難道河南有異變?”

秦永成拜服於地,恭敬地答道:“回夫人,河南無異變。要說大事,莫過於張獻忠部將艾能奇率萬餘殘兵向林純鴻投降。”

“哦?僅僅五日,就逼降艾能奇?荊州軍怎麼做到的?”秦良玉人雖在崇山峻嶺中穿越,對河南的戰局倒不是一無所知。

秦永成心裡有事,本不想過多糾纏戰局,但秦良玉問起,容不得他不答。他按捺住內心的焦慮,道:“林純鴻親率神衛、天策、宣武三軍在東蘇溝停留兩日,迷惑張獻忠,卻暗暗派驃騎軍和虎嘯軍繞過洛東山脈,從鞏縣打擊艾能奇部,艾能奇不能支,只能往南逃奔。林純鴻卻親率兩萬人馬,連夜翻越嵩山,堵住了艾能奇的退路,艾能奇無法,只好投降。”

秦良玉大奇,問道:“曾聞,艾能奇乃張獻忠義子,對其忠心耿耿,每遇戰,無不衝殺在前,這次心頭尚有萬餘兵馬,如何就投降了呢?”

“這個屬下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在馮雙禮陣亡後,艾能奇潰不成軍,被荊州軍圍住兩日後,便投降了……”

說到這裡,秦永成打住了話頭,眼角的餘光不停地打量着周邊的人。

秦良玉會意,令其他人等退下。秦永成方纔繼續說道:“屬下從宜陽出發時,李主事與林純鴻爲艾能奇之事起了爭執。”

“哦?”秦良玉的眉頭簇成了一團。

“李主事令林純鴻交出艾能奇及所部兵馬,聲稱唯有朝廷,方有權處置艾能奇。”

秦良玉點頭道:“嗯,李主事這麼做,算得上有理有節。”

“只可惜,林純鴻壓根就不把李主事的話放在眼裡,拒絕交出艾能奇,還說,當初艾能奇投誠時,提出除非棲身荊州,否則絕不投降,他已經答應了艾能奇,不能不講信用……”

秦良玉臉色頗爲凝重,問道:“林純鴻真這麼說?”

秦永成點頭道:“此話無人不知,應該是真的。只是屬下有所疑惑,當初高傑投降時,洪總督令高傑在陝西效力,朝廷任其作爲,未置一言,爲何此事到了林純鴻身上,就行不通了呢?”

秦良玉也不回答秦永成的話,只是嘆道:“恐怕朝廷不得不讓步了……”

秦永成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只好把疑惑深深地埋在心裡。他哪裡知道,秦良玉內心如驚濤拍岸,片刻也無法寧靜。

秦良玉知道,林純鴻提出“棲身荊州”,無疑將荊州放在了與朝廷對等的局面。當前張獻忠猛攻汝州,隨時有可能繞過汝州威脅禹州。只要禹州方面感到了威脅,十有八九會讓步。

秦良玉內心煩躁,根本無心向秦永成挑明這些彎彎道道。她默然半晌,隨口問道:“宜陽那邊情況如何?”

秦永成再次拜伏於地,誠惶誠恐地回道:“屬下知悉一事,對馬副將有所隱瞞,還請夫人恕罪。”

秦良玉的臉沉了下來,冷冷地問道:“你身爲行軍長史,軍旅之事,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爲何隱瞞至今?”

秦永成叩首道:“夫人,此事不涉軍旅,卻關係到七千多白桿兵的生死性命,屬下只好慎之又慎。據屬下所知,林純鴻此次北上,暗中攜帶了小妾陳氏。不過禹州軍議結束後,陳氏就消失了蹤跡。屬下暗中查探,發現陳氏在周世亮的護送下,目前已經抵達泌水縣的夫人堡!”

秦良玉大驚,失口道:“林純鴻派小妾前往夫人堡幹什麼?”

秦永成道:“屬下不知。禹州軍議時,馬副將與林純鴻多次爭執,相互之間仇怨頗深。屬下擔心馬副將聽到這個消息後,會喪失冷靜,所以隱瞞至今。”

當初,秦良玉選擇了信任張鳳儀,並安排張鳳儀前往夫人堡。但是,這個世界上,男女之事非常敏感,任何人都抱着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的觀念來處置這事,身在局中的秦良玉也不例外,咋一聽到秦永成的話後,第一反應就是林純鴻與張鳳儀藕斷絲連,恐怕真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秦良玉壓制住內心的怒火,道:“你做得對,此事不告訴馬副將爲好。你此次專程南下,所爲就是這事?”

秦永成點了點頭,道:“是的。紙終究包不住火,屬下不得不未雨綢繆。”

秦良玉對她這個兒子太瞭解了,知道其性急,一旦動了火,什麼也顧不上。看來,當初把秦永成派到馬祥麟身邊,擔任行軍長史,還真是選對了人。

不過,秦良玉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林純鴻與張鳳儀藕斷絲連,卻又把小妾送到夫人堡,這算什麼事?而且,周世亮乃林純鴻麾下大將,與護衛從不沾邊,林純鴻爲何單單派他護衛?

秦良玉越想越不對勁,問道:“周世亮帶了多少人馬?這些人都是什麼身份?”

“兩百餘人。觀其言行,似乎並不是普通士兵,很可能全部都是軍官。”

秦良玉豁然開朗,算是明白了林純鴻的打算:這個傢伙試圖以夫人堡爲據點,在山西拓展勢力範圍!

只是,山西與南陽之間,還隔着五六百里,林純鴻就這麼有把握瞞過盧象升及山西地方官的眼睛?山西的地方官倒也罷了,宣大總督盧象升可是個明察秋毫,眼裡容不得沙子的狠角色。

林純鴻肆意妄爲,很可能得到了盧象升的默許!

秦良玉驚出了一身冷汗,難道像盧象升這樣的忠義之士也和林純鴻達成了默契?這種默契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楊嗣昌知不知道?

秦良玉頭痛萬分,他只覺得這個漩渦越來越大,似乎要將大明所有的文臣武將捲入其中。

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433章 招撫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47章 心向大海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31章 偶遇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25章 升官之後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413章 陽謀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467章 淡馬錫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520章 試探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54章 春香樓裡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562章 戰馬(六)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418章 處罰第441章 炮戰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441章 炮戰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415章 磊落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36章 誓言報復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20章 試探第447章 炮灰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421章 局眼第438章 登陸第66章 如火如荼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525章 德州第636章 神刃軍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14章 口不擇言第59章 青溪佛心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560章 戰馬(四)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76章 先期偵察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31章 與虎謀皮第595章 串聯第408章 對策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417章 佩劍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356章 默契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510章 壓力(三)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74章 籌備建制第331章 偶遇第55章 紅顏“禍水”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543章 謀將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72章 猇亭懷古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