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金票進京

蘇鬆籍官員“勿得任戶部”,這是太祖爺傳下來的祖制,這要對蘇鬆百姓有多大的仇恨,纔會出臺如此混蛋的規定?

後來,朱家子孫將這條祖制還發揚光大,形成了蘇鬆、浙江、江西人不得擔任戶部官員的成例。

雖然這條成例同樣混賬,但好歹還有平衡江南地區強大經濟實力的意思在裡面,顯然比祖制要有意義得多。

至少,北方雖然遠不及南方人文薈萃、經濟發達,好歹在官員數量上,絲毫不弱於南方。

不過,戶部算是個特例,雖然對蘇鬆地區有所禁止,但戶部內的官員絕大多數都是江南人。由此可見,江南強大的經濟實力連朝廷也壓制不住。

比如,現任尚書程國祥,就祖籍徽州,在南京城長大,是個標標準準的徽商和江南豪商的結合體。

自侯恂下獄後,戶部尚書空缺,程國祥因爲素來無主見,成爲各方勢力都能接受的人選,正式接任戶部尚書一職,掌管着世界上最大帝國的財計事宜。

不出所料,程國祥就任後,唯知道聽命行事,大明帝國的財計毫無起色,要不是朱由檢時不時拿出內帑應急,整個朝廷恐怕早已經崩潰。

此時,早朝業已結束,程國祥來到了戶部。行至大門口時,忍不住向門口懸掛的牌匾望了一眼,牌匾上大書四字“明察清廉”。牌匾之下,還有一副對聯“法懲邪惡民常樂,律守綱常國永寧”。

程國祥嘆了口氣,暗思道:這幅爛攤子,唯有清正廉潔方可避禍。

程國祥這樣想,也是這麼做的,這條策略顯然有效,要不是朱由檢看在他廉潔的份上,早就讓他滾蛋了。

也難怪程國祥的情緒會如此低落,今日早朝時,也不知刑科給事中吃錯了什麼藥,如同一條瘋狗一般,大肆彈劾戶部對崩亂的錢法坐視不理,時至今日,未曾有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出臺。

程國祥在官場上混了快一輩子了,哪能不知道給事中的意圖?

事實上,這也算得上溫體仁下臺的餘波。溫體仁下臺後,朝廷的各方勢力面臨着重新洗牌的問題,朝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片混戰之中。

這段時間,彈劾奏章四處亂飛,咬了這個再咬那個,程國祥被咬,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程國祥理了理衣衫,邁步跨進了戶部大門。在下屬面前,他必須得保持主管的儀態。他剛坐定,手頭的熱茶還來不及喝一口,度支主事滿臉擔憂之色,出現在他眼前。

程國祥心裡咯噔一下,看來,今日又要煩惱一天了。

果然度支主事皺着眉頭說道:“大人,沙灣黃河決口已經月餘,至今尚未撥出一兩賑災銀,拖延下去,恐會生亂……”

程國祥的眼皮跳了跳,示意度支主事繼續說下去。

“薊遼那邊的餉銀,已經拖欠了兩月了,再也拖不得了……”

“宣大總督行文至此,質問修理大同城牆的錢糧爲何還未撥付……”

……

程國祥越聽越心煩,眉頭緊緊皺成一個川字。

好不容易等到度支主事說完,程國祥沉吟良久,方說道:“夏稅就快到京師了,先拖幾天吧。”

度支主事明顯對應對之策不滿,焦慮地說道:“大人,各地的夏稅無不找盡藉口拖延時日,屬下擔心緩不救急啊!”

“沒事,拖幾天就好。往年,荊州從不拖延時日,估計在這幾日就要到了……七十多萬兩,好歹也能應急了……”

正說到這裡,忽然湖廣清吏司主事臉色奇怪,跑過來奏道:“大人,荊州的錢糧到了,只是……”

程國祥一聽到荊州的錢糧到了,喜不自禁,就連後面的“只是”都沒聽見,用得意地眼神瞅了瞅度支主事,似乎在說:你看,我說得沒錯吧,說到就到了。

度支主事還算冷靜,顯然聽到了後面的只是,緊問道:“只是什麼?”

清吏司主事咬了咬牙,道:“說是錢糧,卻不見一兩銀子,箱子裡全是所謂的‘金票’!”

“什麼?金票?”程國祥倒吸一口冷氣,“走,去看看去……”

程國祥不是沒有聽說過金票,今日早朝時,就圍繞着金票爭論了半天,他知道,金票就是類似大明寶鈔的玩意。這林純鴻到底想幹什麼?居然公然發行金票,還當做稅收繳到了戶部,難道林純鴻已經囂張到要掌管錢法?

程國祥頭痛不已。林純鴻不用金票繳稅,戶部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不理會,但是,現在林純鴻用金票繳稅,豈不是相當於逼朝廷承認金票的合法性?戶部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當程國祥雙手顫抖着拿出一張金票時,即便他心沉似水,也忍不住對金票喝了一聲彩。

只見金票採用的紙張質地光潔細膩,堅韌耐折,挺括平整,略呈淡青色,顯然用了特殊的材料所造。

金票的正面反面上,均印製了色彩多樣的花紋和文字,花紋繁密細緻,橫題、面額和公告性文字都是楷書,秀麗工整。

程國祥一看,就知道此金票非常難以仿製。

向來低調、唯命是從的程國祥甚至產生了瘋狂的想法:不如戶部也來發行金票,這將極大地緩解朝廷面臨的困境。

不過,程國祥好歹還未失去理智,迅速將這個瘋狂的想法趕開。現在朝廷風聲鶴唳,亂得不像話,豈容他提出印製金票?一旦提出,勢必成爲各方勢力爭奪的籌碼,他夾在其中,說不定被衝擊得連渣都不剩。

而且,大明寶鈔的惡例在先,戶部發行的金票估計比大街上的臭魚還臭,無人理會。即使朝廷強行推廣,最終也逃離不了迅速貶值的命運。畢竟,現在朝廷財計艱難,根本就拿不出本金,沒有本金的金票,可能連茅廁裡的草紙都不如,擦屁股都嫌紙硬。

程國祥相信,林純鴻發行的金票,絕對是有本金的,至於本金有多少,這就不得而知了。從上次的票據擠兌潮來看,很可能本金還不少。

程國祥出於本能,知道這價值八十萬兩白銀的金票絕不能收。不過,程國祥也沒有一絲擔責任的心思,他迅速將此事上報給內閣,然後把自己撇得遠遠的。

這一下,整個朝廷都轟動了,無論是朱由檢、還是一衆愛卿,無不義憤填膺,迅速達成一致意見,由朱由檢下旨嚴厲斥責林純鴻,並責令其迅速將銀兩繳納至戶部,如有逾期,嚴懲不貸。

聖旨馬上出了北京城,如同一陣風一般,往南方狂奔而去。

朝廷如此處置,倒不出程國祥的預料,但是,他又立即陷入了沒銀子可花的境地。無奈之下,他只好不停地向張至發倒苦水,希望張至發領頭向朱由檢要內帑。

朱由檢面色陰沉,只說了一句“朕的內帑空空如洗”,就把張至發打發了。

萬般無奈之下,程國祥只好費盡心思穩住各地要錢的主,繼續苦等着各地夏稅進京。

不過,由林純鴻攪起的風浪立即由朝廷傳向了市井百姓耳中,廣大官紳和市井百姓無不記住了金票這個玩意,並把疑惑的眼光看向了草園衚衕,那裡,邦泰開設了錢莊,可以兌換金票。

京師東北角的草園衚衕,在衆多大街小巷中一點也不起眼,甚至有點冷清。

令衚衕裡的市民疑惑不解的是,如此不起眼的衚衕,居然開辦了一家錢莊,還打着邦泰錢莊的旗號,與衚衕內的清幽格格不入。

這家錢莊不僅從事票據匯兌、存錢放貸業務外,還公開發行“金票”,倒讓衚衕內的市民好奇不已。不過,好奇是好奇,可沒有人敢嘗試的。

不出京城百姓所料,錢莊開辦之後,除了偶爾有一兩個人出入錢莊外,幾乎沒有任何生意。相比較前門大街上的仁和、源豐錢莊而言,邦泰錢莊簡直就是愚蠢的代名詞。

“荊蠻子的腦袋果然不好使……”這是京城百姓對荊州集團的一致評價。

然而,時間進入中秋之後,草園衚衕的百姓陡然發現,錢莊突然一下子熱鬧起來,每日不停地有人在門外觀看,甚至還有人進入錢莊內部,兌換最小面額的金票放在手中把玩。

怎麼回事?怎麼就突然熱鬧起來了?百姓們疑惑不解,稍一打聽後,便即明白,原來林純鴻想用金票繳稅,結果遭到了皇上的嚴厲斥責,官紳們對金票無不好奇,打着體察民情的藉口,前來一看究竟。

用金票繳稅?荊州蠻子瘋了?當初就連大明寶鈔都沒有繳稅的資格,荊州蠻子到底何德何能,居然想用一張紙繳稅?

京城百姓自然是驕傲的,素來瞧不起其他地方的人,林純鴻此舉,無異於在侮辱京城百姓的智商。京城百姓憤怒了,有心到錢莊問口狠狠地展示京罵,但被孔武有力的侍衛瞪了一眼後,嚇得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荊州蠻子都是一些暴力狂……”京城百姓對荊州集團的評價又多了一條。

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552章 謀財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406章 突變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16章 衝動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4章 口不擇言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132章 脫離包圍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633章 禁衛軍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442章 攻堅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469章 整備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92章 擄掠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70章 後院起火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76章 先期偵察第441章 炮戰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559章 戰馬(三)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71章 兵甲初備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76章 先期偵察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512章 接仗第476章 濟州島第559章 戰馬(三)第18章 思南攻略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222章 南洋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424章 運兵第442章 攻堅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71章 擄掠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311章 甲多島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515章 隱忍(三)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673章 下南洋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78章 謠言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25章 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