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被逼死鬥

崇禎八年臘月二十五,林純鴻任命陸世明爲行營參軍總管、常書丹爲行營後勤總管、唐文介爲行營軍政總管,前往棗陽縣組建行營。

崇禎九年正月初八,林純鴻以驃騎營爲先鋒,以虎嘯軍、天武軍爲主力,以輜重營爲後驅,率領將近一萬六千名將士,沿着白河,望南陽府城開拔。

林純鴻騎在高頭大馬上,心裡感慨良多。

三年前,他也是沿着這條路,率領兩千餘將士北上,開始了戎馬倥傯的生涯。這條路一走就是三年,首先與李自成、羅汝才、紫金樑、高迎祥、張獻忠等匪首逐一過招,鑄就了一支百戰之師。

後來,又回師容美,與田楚產生死相搏,終於將容美納入旗下,邦泰集團隨之急劇擴張。有了容美的地盤和人口做本錢,他又對荊州、荊門和夷陵伸出了魔爪,將之徹底控制在手中。隨後,又藉機佔據襄陽,控制人口達到兩百五十多萬。

勢力急劇膨脹,最終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將他趕到了廣東。此舉正合他意,於是,他在廣東左衝右突,開創了邦泰在海上的根基,順利實現了戰略大突圍,有了與朝廷、江南地方勢力叫板的本錢。

對付朝廷,林純鴻的思路非常明確,無非就是高唱大義名分,逐步將朝廷所控之地納入邦泰的體系之中。由夾縫中求生存,逐步轉化爲讓朝廷隨着荊州集團的指揮棒跳舞。

實現這個目標的第一步就是徹底控制南陽府。

控制了南陽府,不僅得到大量地盤和人口,而且就此斷絕了賊寇由南陽威脅襄陽的可能,更是掐斷了賊寇由南陽經鄖陽、川東北進入四川的道路,對以後經營四川大有裨益。

不過,據朝廷邸報及軍情司情報反映,要保證南陽的安全,可真有點不容易:賊勢猛烈!

崇禎八年,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在盧象升的奮力打擊下,連遭敗績,然而,賊寇數量不減反增。尤其是高迎祥,麾下超過二十萬人,平日結營時,連綿百里,聲勢極爲嚇人:“賊渠九十餘人,闖王爲最強,其下多降丁,甲仗精整,步伍不亂,非其他鼠竊比”。

盧象升與高迎祥糾纏不休,高迎祥戰之不能勝,一怒之下,會同李自成,揮兵東南,居然準備攻打南京!盧象升緊急增援,與高迎祥大戰於滁州。高迎祥在江淮地區作戰不利,想渡過黃河北上,被劉澤清所堵,想回師南直隸,又被祖大樂一陣窮追猛打,想竄到開封,又被陳永福一頓猛揍,萬般無奈下,逃奔到魯山、登封、南召一帶,試圖南下。

李自成在滁州一戰中,精銳騎兵遭到了祖寬的毀滅性打擊,流竄至河南後,在密縣與高迎祥分道揚鑣,盤踞在陝州一帶,試圖重回陝西。

而張獻忠則匯合了羅汝才、革左五營等賊寇,流竄於洛陽府附近,大有與李自成匯合後,竄入陝西之勢。

“高迎祥手頭兵力超過十萬,主力騎兵三萬多人,還真難應付!只能與盧象升互相配合了!”林純鴻搖頭嘆息不止,他手頭滿打滿算僅僅一萬六千多兵力,並不準備獨力應對高迎祥。

正嘆息間,忽接報,盧象升放棄追襲高迎祥,集結重兵於洛陽,將李自成、張獻忠等賊寇驅趕至陝西,堵住了賊寇回師河南腹心地的道路。

林純鴻心裡一哆嗦,從馬上直接跳下來,痛罵盧象升:“狗日的,夠陰險!居然敢算計老子!”

“停止進兵!紮營!”林純鴻怒不可遏,立即將陸世明、林純義、李光祖、盛坤山招至中軍帳,商議應對之策。

中軍帳中,擺着一副五尺見方的輿圖,衆將圍攏在輿圖周邊,神色凝重。林純鴻狠狠地將一甲裝木偶砸在洛陽這個位置,道:“盧象升夠陰險,集結重兵於洛陽,逼着高迎祥南下!逼着咱們與高迎祥死鬥!”

衆將疑惑不解,問道:“軍門爲何判斷高迎祥必定南下?”

“洛陽府重兵雲集,高迎祥不敢去了……”林純鴻將一木偶放在了黃河北岸,接着道:“劉澤清守禦黃河得法,高迎祥無法渡河,北上也不可能!”

緊接着,林純鴻又把木偶放在開封府,“陳永福乃悍將,又得祖大樂之助,高迎祥數戰皆敗,早被嚇破了膽,開封這條路,他不敢走。”

“至於南直隸,去年高迎祥攻破和州後,南京一夕三驚,現在遍地是兵,高迎祥也絕不敢再去。”

說完,林純鴻一掌拍在了南陽府,恨恨道:“反觀南陽,除了包哲東的弓兵外,別無他兵!咱們現在還未踏入南陽,高迎祥很可能並不知道荊州軍北上。兵力空虛至斯,高迎祥要是不南下,那是瞎了眼!”

衆將倒吸一口涼氣,陸世明嘆道:“盧象升惟恐咱們作戰不力,居然想出這等狠招!對付洪承疇,他何嘗不是如此?將張獻忠和李自成驅趕至陝西,堵住迴路,逼着洪承疇賣力剿匪!”

林純義擔憂不已,道:“咱們手頭只有萬餘兵力,且多爲步卒,卻要對陣高迎祥的三萬精騎,如之奈何?”

盛坤山也道:“高迎祥十萬衆,一旦突破南陽,勢必禍害襄陽,如此一來,荊州軍幾萬將士,臉面何在!”

林純鴻皺眉思索良久,方一字一句地吐出幾個字眼:“非戰不可!狹路相逢勇者勝!”

衆將一聽,骨子裡傲氣立即被激發出來,渾身熱血沸騰。荊州軍自組建以來,經歷的硬仗屈指可數,要是能以萬餘之衆,打敗高迎祥的三萬多精騎,那該是何等的輝煌!

看着衆將躍躍欲試,林純鴻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來,咱們好好謀劃一番,爭取一仗就把高迎祥的腸子打出來!”

……

經過一番商議,中軍帳中飛出三騎,一騎飛往襄陽,一騎往桐柏方向而去,一騎越過荊州軍,往南陽府城飛奔。

而荊州軍萬餘將士連夜拔營,往南陽府城猛趕……

子時三刻,南陽府衙二堂內,依然一片燈火通明。

知府包哲東焦慮無比,坐不安位,在廳堂內轉悠來轉悠去,下首跪着一下人,長伏於地,連頭也不敢擡。

轉悠良久,包哲東盯着下人問道:“包壽,你再說一遍,盧總督撤兵西向,高賊之後,並無一兵一卒?”

包哲東的眼中直欲噴出火來,就像包壽一旦回答“是”,就要將之推出斬首一般。

包壽的頭伏得更低,肯定地答道:“老爺!此事千真萬確!”

包哲東跌足長嘆:“萬事休矣!萬事休矣!高賊十萬衆,南陽全完了……”

包哲東的眼睛瞬間失去了色澤,徹底地陷入絕望之中。

崇禎八年二月,包哲東正式被任命爲南陽知府,升爲了正四品大員。然而,位置還未坐熱,就遇到了張獻忠大軍過境一事。幸虧左良玉率兵趕到泌陽,方纔逃過一劫。

包哲東還未從後怕中恢復過來,結果又遇到了左良玉兵變,左良玉與竇石溫在桐柏、唐縣、新野大打出手,把包哲東嚇得七魂丟了六魂。

好不容易盼到左良玉被梟首,結果高迎祥糾集十萬兵力,擺在了南陽的北大門!包哲東大急,立即將三千餘弓兵全部集中在府城,試圖以堅城拖延時日,靜待盧象升將高迎祥趕走。

哪想到,包哲東又接到報告,盧象升掉頭北上,將高迎祥的十萬之衆全部扔給了南陽府!

總之,這一年來,包哲東就如坐過山車一般,驚險刺激不斷,差不多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他很想一跑了之,再也不做這擔驚受怕的勞什子知府。但是,地方官守土有責,這樣一跑,他定然被朱由檢砍下腦袋,還會禍延家族和子孫,落個萬劫不復的下場。

包哲東無法,只好一遍遍地派出信使,催促林純鴻派兵北上。然而,林純鴻目前還遠在襄陽府,哪能救急?

萬般無奈的包哲東只好狠下一條心,咬牙切齒道:“老子就與城共存亡,好歹落個忠義之名!包壽……快傳戴國清!”

包壽應聲而出。

包哲東別無他法,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弓兵身上,戴國清就是弓兵首領。戴國清本屬遼東軍,崇禎二年時,曾跟隨袁崇煥勤王。戰敗後,畏罪潛逃,化名流落至南陽。後來無意中被包哲東看中,任命爲南陽弓兵頭領,負責練兵、作戰,深得包哲東信任。

……

結果,戴國清還未趕到,包哲東等來了林純鴻的信使。信使向包哲東通報:南陽府城勢危,請知府大人立即集中弓兵於城池之內,大量準備守城物質,謹守城池。荊州軍正晝夜兼程向南陽趕來,預計四日後抵達。

包哲東一聽,不由得長舒了口氣,拍着額頭連聲道:“林純鴻來了就好……南陽城無憂矣……”

突然,包哲東心裡猛然一驚,問信使道:“林純鴻帶了多少兵?”

“將近兩萬餘……”

包哲東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抓住信使的衣領大吼道:“兩萬兵如何夠!高賊可是十萬啊……十萬!”

咆哮聲迴盪在府衙中,顯得格外滲人……

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91章 編戶齊民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555章 春雨行動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40章 土改契機第85章 嫌隙漸生第565章 圈地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75章 立規建制第571章 自罵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635章 罌粟花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44章 亂之將起第49章 保衛貨棧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456章 進取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411章 阻江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556章 打賭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0章 發展方向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72章 猇亭懷古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48章 婚姻大事第81章 溫周之爭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332章 拓航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82章 修武戰後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55章 紅顏“禍水”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47章 心向大海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556章 打賭第553章 紛爭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22章 定計除匪第487章 登島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07章 驚聞第459章 援救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559章 戰馬(三)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451章 陷落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60章 攻島第542章 變局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491章 收編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22章 定計除匪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98章 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