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

清楚,李貞很是清楚莫離其實並沒有將所有的事情全都和盤托出——儘管深談了一夜,彼此間也算是有了些深入的瞭解,可莫離身上還是有着很多的秘密,至少他那些離奇出逃而後又如何混進了朝廷的經歷就隻字也不曾提起過,雖說李貞很是好奇,可莫離不說,他卻也懶得去多問,只是暗自叮囑“旭日”去暗訪個究竟,無他,兵者詭道了,雖說莫離很有才華,不過是不是哪一方派來的臥底卻還難說得很,沒查出個究竟來,李貞還真有些子放心不下的。

查固然是要查,可畢竟不是一時半會能得出個結論的,這事情只能是慢慢地查,可開府建衙的事情卻不能再拖了——一起子兄弟中除了老十三、老十四還小之外,其餘皇子早都開府了,唯獨李貞還沒在這方面有所動作,既然已經定下了奪嫡之策,那麼增強自身的實力也就成了當務之急,再說了,既然不可能瞞得過自家老爺子,那倒不如索性放開了手腳來整,也省得半遮半掩地折騰得自個兒難受不已不是嗎?這不,正月十二,李貞便上書老爺子請求正式開府建衙,老爺子倒也乾脆得很,就批了一個字——準,然後於正月十三便指派了個王府長史李千赫前來就任,嘍,就是這會兒正站在李貞面前的那個瘦高個。

李千赫,字延廷,隴西李家本宗,不過只是旁支子弟罷了,按輩分算起來是李貞的族叔,其人自幼好學不倦,爲人嚴謹,素不苟言笑,向以方正不阿聞名朝堂,原本是正五品下的中散大夫,如今到李貞的王府就任王府長史(從四品上),算是連升了兩級,又從原本的散官得了實授,可以說是得了個天大的大便宜,不過李貞怎麼也看不出面前這個連笑都不會笑的中年“小老頭”臉上有絲毫的得意之情。

“族叔,您老能來小侄府上任職是小侄的榮幸,唔,小侄一向懶散,後院裡亂,就不請族叔入內了,日後就請族叔在前院辦公了罷,呵,若是下面的人不聽使喚,族叔儘管自行處置便是,如此可成?”李貞看了李千赫好一陣子,強忍着心中的不滿之情,笑呵呵地說道,那話裡雖是商量的意思,可實際上就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貞的殺氣大,一般人在李貞面前甚少能將話說得順溜的,不過李千赫顯然不吃李貞那一套,拱了下手道:“下官奉旨前來,自當竭力效忠朝廷,教導殿下乃是下官的職責,下官不敢有負聖恩,王府內外之別有差,下官自會注意,但請殿下予下官入書房奏事之權。”

奏事?媽的,奏你娘個屁事,老子何須你來管教,該死的,真是個不識擡舉的傢伙!李貞見李千赫態度強硬,頓時心中不悅,可人家說的卻是實情——王府長史乾的就是那等活計,相當於皇帝派到王府裡的管家,管的就是李貞這類親王,不但有規勸、教導王爺的權力,還有負責監督王爺行爲並定期稟報皇帝的權力,這也是皇帝防患王爺們私下圖謀不軌的一種手段,李貞心中雖不喜,可也沒轍,又不好初次見面就給人臉色看,無奈之下,只好強作歡笑地道:“族叔所言甚是,但凡小王有不是之處,族叔儘管直言好了,小王定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此最好,下官職責在身,不敢多有拖延,還請殿下爲下官引見一下各屬官人選,下官這便可以開始辦公了。”李千赫躬身行禮道。

按唐制,親王府的規格分爲之國和不之國兩種,其中屬官的構架大同小異,大體上都有:長史、錄事參軍、司馬、諸曹參軍(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騎曹等)、主簿、各衛帥、親事府和帳內府的軍官(典軍等)這麼些主要官吏,再加上這些主官下頭還有些隊正、記室等文武官員,林林種種算起來足足有百餘人之多,這還是內屬官,若是親王之國之後,下頭那些縣令、縣丞之類的屬官還有老少的。

按大唐律,長史爲親王府第一屬官,相當於朝廷中的宰相職位,餘下各官都得受長史節制,當然,這不過是紙面上的規定罷了,實際上長史由於是聖上欽定,而其餘各官都是由親王選定,雙方其實是處於對立的格局,彼此間並不真的有甚瓜葛在——各親王府的長史基本上不是被閒置,就是被打壓,哪有可能真兒個地由長史來統領親王府的屬官們,不過嘛,這都是些不成文的規矩罷了,着實擺不到檯面上來的,故此,當李千赫提出要見各屬官的時候,李貞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無他,李貞是真沒想到面前這個老李同志會如此地認死理,還軟硬不吃,難纏得緊。

李貞敢在這等時分上本說要開府,自然是手裡頭早就握着不少人才在的緣故,且不說燕家那頭的嫡系,也不論那些個刻意栽培的孤兒,便是由“旭日”從各地收羅來的有用之才就已不老少,再加上此次出徵收攏來的軍中豪傑,早已將王府屬官的人選都訂好了,只是尚未報備吏部、禮部罷了,按常例,只要李貞這個王爺上報一下,禮、吏二部那兒不過是走個過場就了事了,並不需要皇帝親自審批,就更別論由王府長史來定奪了。

他孃的,老爺子從哪找出來這麼個寶貝疙瘩,真是茅坑裡的石頭,不但臭還硬得慌!李貞見李千赫那一本正經的樣子,險些氣歪了鼻子,好在城府深,並未有甚表露,只是強笑着道:“族叔,小王昨日才上了本章,今日一早才得了聖意,各屬官暫時都還沒確定,至於人選嘛,也都還在醞釀之中,要不等小王理出個名錄來,族叔再過目可成?”

李貞將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李千赫卻依舊不溫不火地道:“也好,若是殿下有了人選,下官自當鼎力配合,務求官、職相合,殿下若有要事不妨自便,下官這就將王府章程草擬出來,也好供殿下斟酌。”

厄,那啥?連咱府上的章程都得您老來整,靠,還真拿雞毛當令箭啊!李貞真兒個是被鬧得沒了脾氣,看了眼垂手而立的李千赫,苦笑地搖了下頭道:“也罷,那就先這樣好了,來人,領李長史到長史院履新。”李貞下了令,自由數名親衛走上前來,侍候着李千赫自往王府外院西頭的一個清靜小院子去了,李貞看了看李千赫離去的背影,心頭一陣子膩味涌了上來,一甩大袖子,沉着臉徑自轉回後院書房去了。

莫離所任職的國子監典薄本就是個閒職,素來也無甚要緊公務,故此交接起來也快得很,今個兒一早拿着李貞所給的調函到國子監走了一趟便算是完成了交接手續,也沒帶什麼行裝,只是領着小書童墨香空着手便進了王府,算是正式履新了,這會兒正與納隆在內書房裡閒談着,突地見李貞一臉子灰敗之色地行了進來,頓時好奇心起,笑着問道:“殿下何故如此?”

李貞沒好氣地一屁股坐了下來,拿起一碗茶,猛喝了一大口,這才滿臉子不耐地將李千赫一事述說了一番,末了問了一句:“皇上這是想幹嗎?爲何弄出這麼個人來,難道是就是想看本王的難堪不成?”

“不然。”莫離笑着說道:“李延廷其人雖有些迂,可卻是個方正之人,聖上之所以以其爲殿下之長史,只怕內裡大有深意。”

嗯?深意?啥子狗屁深意來着?李貞愣了好一陣子,突地心中有所悟,笑着道:“先生之意,本王已知,唔,這就將此老供將起來,定要他事事順心便是。”

“不錯,正人有言而百姓鹹服便是此理,殿下高明。”納隆鼓了下掌插了一句,一時間主賓三人各自放聲大笑起來。

“罷了,不說這個了,唔,武庫一案太子那頭可有什麼動靜?”李貞笑了一陣,算是將頭前的怨氣全都掃空了,看着納隆問道。

納隆如今統管着“旭日”,早已安排了相關人手去緊盯太子那一系的人馬,此時聽李貞問起,忙開口道:“太子那頭表面上偵騎四出,滿長安折騰個不停,實際上卻並未有任何實質上的舉動,某也不看不懂其中的佈局。”頓了一下,又接着道:“按聖上給的時限,明日就該是破案的最後時限了,太子莫非早已另有成算?”

媽的,怪了,老大那貨究竟在玩什麼把戲?沒道理啊,都只剩一天了,這小子竟然還沉得住氣,難道還有什麼埋伏沒發動不成?李貞皺着眉頭,手不停地敲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五百三十章血洗安市城(一)第一百四十三章暗潮洶涌(上)第十四章?顧茅廬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五百一十三章戰幕拉開第四百六十二章安市之殤(五)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三百一十七章別樣之情懷第三十六章開府不建衙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三百五十四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六)第三百一十七章別樣之情懷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一百五十五章緊鑼密鼓(下)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六十四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二百一十二章反客爲主(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三百九十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四百一十八章誰主沉浮(上)第五百二十二章血戰周留城(一)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二百三十章席捲天山南麓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三百八十三章定海神針(上)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二百九十七章龜茲攻略(七)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四百四十一章陰差陽錯(二)第四百五十七章牛欄崗會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喋血長安城(七)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第五百零四章針鋒相對(六)第三百九十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四百六十九章雛鳳初啼(下)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四十五章全面對決(下)第一百八十七章廷議之變(上)第五百零六章針鋒相對(八)第十五章潛入李府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五百五十四章決戰平壤城(四)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三百五十一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三)第八十七章武庫遺失案(中)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二百二十六章各方算路(上)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第三十六章開府不建衙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