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

裴鴻緒這話實是非同小可——身爲副審官,說懷疑某事可以,一口咬定有證據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真若是像裴鴻緒所言的那般,那不單劉鋮父子,便是戶、吏二部也將脫不開關係,所牽連的官員之多,只怕就將是貞觀以來的巨案了,再者,此言一出,裴鴻緒等於是將自己的後路全都堵死了,一旦他不能拿出所謂的證據,或是證據不盡不實的話,一個反坐之罪名就足以令其吃不了兜着走的,這等自斷後路的做派實非一般朝臣敢爲之,衆人失驚也就是在所難免之事了。

蕭瑀雖耿直了些,可反應卻是最爲機敏,此時見裴鴻緒語出驚人,心中猛地一沉,率先開口道:“裴少卿,此乃公堂,請慎言!”

蕭瑀此言乃是好意,無非是怕裴鴻緒亂放炮,以致於牽扯到其背後的太子李治,無他,老蕭同志雖不怎麼瞧得起李治那懦弱無能的小樣子,可身爲太子太保,保護太子是他應盡的職責,這纔好心出言提點一番,其用意也就是在爲裴鴻緒留條退路,若是裴鴻緒自覺失言,便可就此下坡,告個失言之過,也就算是將此事輕輕揭過了,然則裴鴻緒此番本就是有備而來,又豈肯就此善罷甘休,蕭瑀話音剛落,裴鴻緒便亢聲道:“蕭中書明鑑,下官確有證據在手,能證明劉鋮其人由國子監調升戶部乃是舞弊所致,其行既卑,其罪更是難恕!”

裴鴻緒此言一出,就再也沒有絲毫的轉圜之餘地了,蕭瑀好一陣子頭皮發麻,一時間竟忘了接着往下問,只不過他不問,王正凜卻是跳了出來,怒瞪着裴鴻緒道:“裴少卿,此係公堂,非爾可以肆意妄言之場所,爾有何證據,且道將出來!”

“呵呵,王御史莫急,本官既然敢說,自是有證據在手。”裴鴻緒呵呵一笑,面帶不屑地瞥了王正凜一眼,慢條斯理地回了一句,那得意的樣子登時就氣得王正凜眉毛鬍子一陣亂顫,險險些就此暴跳起來。

“咳,咳。”眼瞅着事情都已到了這般田地,蕭瑀清了清嗓子,打斷了裴、王兩人的對峙,沉着聲道:“裴少卿既有證據,那便出示一番好了。”

裴鴻緒雖得意,卻不敢在蕭瑀面前忘形,一聽蕭瑀發了話,忙收斂了下臉上的得意之色,轉過身來,對着蕭瑀躬了下身子,很是恭敬地開口道:“回蕭大人的話,下官昨日已從吏部調來了劉鋮其人之官蔑,從中可知其之所以能越級提拔,乃是出自國子監太學博士林正誠之保薦,以考評甲等之由爲據方得以提拔。林博士爲人正直,下官雖無深交,然卻深信其之爲人,原本不疑有它,只是爲穩妥起見,這才親自去求證一番,然所獲知之消息卻令下官爲之毛骨悚然,那份所謂的保函竟然是僞造之物,林博士斷然否認其事,大人若是不信,下官這裡有林博士之證詞及保函筆記鑑定爲憑,請蕭大人鈞見!”話一說完,裴鴻緒立馬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份卷好的摺子,雙手捧着,遞給了蕭瑀。

死寂,一片死寂,裴鴻緒此言一出,滿堂死寂,便是連蕭瑀也愣得忘了要接過裴鴻緒手中的摺子,一雙老眼瞪得跟葡萄似的渾/圓,死活不敢相信所聽到的這般匪夷所思的事情,然則就在這麼一派的死寂之中,原本趴在地上發抖的劉鋮卻突然竭斯底裡地爆發了起來:“蕭大人,下官冤枉啊,冤枉啊……”

劉鋮這突如其來的嘶吼聲頓時將蕭瑀從震驚中驚醒了過來,但並沒有伸出手去接裴鴻緒手中的摺子,而是先拿起了驚堂木,猛地一拍,斷喝一聲道:“來人,將犯官劉鋮押入牢中,擇日再審!”話音一落,自有一起子大理寺衙役們轟然應命,一擁而上,架起渾身血淋淋的劉鋮便往堂下拖去,只留下劉鋮那驚天動地的喊冤聲在大堂上不斷地迴響着。

事情已然鬧到了這般田地,身爲主審官的蕭瑀頓時覺得棘手異常,心中暗自後悔當初接手此案的孟浪,可一來此事既然已經發生,要想置身事外早已沒有可能,再者,他也想着通過偵破此等大案要案來豎立自己在朝中的威信,故此,待得劉鋮被押下去之後,蕭瑀沉吟了一番,還是伸手接過了裴鴻緒手中的摺子,皺着眉頭,展開一看,臉色立時陰沉了下來,拈了拈胸前的長鬚,長出了口氣道:“此事重大,非吾等所能擅斷,當得請示太子殿下方可,爾等便隨老夫一道覲見罷。”

蕭瑀既然發了話,三位副審官就算有不同意見也沒法子推託了,自是各自躬身應諾,各自下了堂,乘了馬車一路向東宮趕去,然則沒等蕭瑀一行人抵達東宮,今日庭審的消息便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地傳揚開了,各方有心之人都已得到了準信,各方應變的異動也就此在暗中悄然展開……

激動,異常的激動,自一大早起來,李治便激動得連早膳都沒心思用,梳洗一畢便到了寬曠的顯德殿前殿中坐立不安地走來走去,向來蒼白的臉色盪漾着層紅暈,氣息喘得粗重無比,整整在大殿中來回走了近乎一個半時辰,也沒見他坐下來歇上一口氣,口中神叨叨地呢喃個不停,那等如瘋似癲的樣子叫人看了就惡寒無比,滿東宮的人都知道這位主子近來表現反常,誰也不敢上去勸說一、二,就任由李治在那兒自個兒窮折騰。

“怎麼還不來,該死的,早該到了,搞甚子!”李治喘着粗氣,口中叨咕個不停,心煩意亂之下,恨不得親自跑大理寺大堂去攪合一把的,只不過想歸想,他還是沒敢太放肆,然則一團亂麻的心境卻令其無論如何也消停不下來——李治這個太子當得憋屈無比,往日裡有老爺子壓着,他沒得到表現的機會也就罷了,這會兒好不容易熬到老爺子出征了,自個兒頭上也頂着“監國太子”之名分了,可到了頭來還是一點權柄都沒撈着,這令李治無比之憤概,若是沒機會也就罷了,此番相州軍糧案可是能拉出蘿蔔帶出泥的大好機會,李治自是不肯放過,這是豁將出去打算將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魏王一系連根拔起了,若是真能得手,這“監國太子”也就能名至實歸了,可要是不能,那樂子只怕就小不到哪去了,這份賭注着實是大了些,大得有些子超乎李治的承受能力之外,也就怨不得李治這會兒心裡頭七上八下地難受得夠嗆了罷。

“啓稟太子殿下,蕭中書及廖侍郎、裴少卿、王御史在殿外候見。”就在李治急得團團轉之際,東宮主事太監管大鬆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低聲細氣地稟報了一句,那話音竟帶着一絲畏懼的顫音,無他,管老太監昨日被李治收綴的傷勢還都掛在臉上呢,這會兒還真怕李治再次暴走的。

“啊,來了?好,好,好,快請,快,快請!”李治一聽蕭瑀等人來了,臉上的紅暈頓時就更深了幾分,一迭聲地道着“請”字,那等瘋狂勁兒驚得官老太監忙不迭地應了聲是,一溜小跑地便衝出了殿門,緊趕着宣召去了,李治看都沒看官老太監的失態之舉止,伸手抹了把臉,搓了搓手,深吸了口氣,走到前墀上的大位坐了下來,趁着諸大臣未至的當口,猛/喘了幾口大氣,這纔算是勉強將激盪的心情稍稍穩定了下來。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蕭瑀黑着臉,領着三位副手疾步走進了大殿,一見到李治正端坐在大位上,忙不迭地各自上前見禮。

“免了,諸位愛卿此來可是爲了相州軍糧案麼,案情進展如何啊?”李治笑呵呵地虛擡了下手,示意衆大臣平身,滿臉子關切之色地問了一句。

“啓稟殿下,相州軍糧案已初步審明,皆系戶部倉部員外郎劉鋮玩忽職守所致,只是……”蕭瑀話說到這麼便停了下來,略一猶豫之後才接着道:“只是案情出現轉折,現查明劉鋮由國子監轉調戶部一事另有蹊蹺,茲體事大,臣等不敢擅審,特來稟明殿下。”

“哦?竟有此事?還請蕭中書詳細道來。”李治儘管早就心中有數,可還是裝出一副莫名驚詫的樣子,大驚失色地追問了一句。

蕭瑀從衣袖中取出裴鴻緒所提出的證物,雙手捧着,高聲道:“現有國子監太學博士林正誠之證詞以及大理寺相關之筆記鑑定在此,可證明劉鋮由國子監轉調戶部一事並非出自林正誠之保函,其中蹊蹺待查。”

“遞上來!”李治臉色一變,喝了一聲,自有一名隨侍之小宦官跑將下去,將蕭瑀手中的摺子接過,轉承至李治的手中。

李治儘管早就看過了那些證據,可還是裝模作樣地細細看了一番,末了猛地一拍文案,憤然而起,滿臉子正氣狀地斷喝道:“可惡至極!朗朗乾坤之下,竟有人敢行此大不諱之事,查!徹查到底!”

一聽李治下令要嚴查,王正凜的臉色可就變了——戶部、吏部中有不少官員都是魏王一系的人,這一徹查下去,天曉得會牽連到何人頭上,別的方面王正凜不敢肯定,可魏王一系絕對是要吃大虧的,魏王這艘船萬一要是就此沉沒了,他王正凜這個乘客又有何處可逃?有心出面勸說一番,可又不知該如何解說,一時間急得虛汗狂淌不已,可見事態危機,不出頭又不成,王正凜眼珠子轉了轉,憋出了個主意來,這便從後頭走上前一步,高聲道:“殿下英明,此事確實該詳查,只是如今陛下遠征在外,若是戶、吏二部有失,恐貽誤軍機,再者,茲體事大,非陛下聖裁不可輕動,望殿下三思。”

“王御史此言大謬,須知此案事關國體,豈容輕縱,若不早查,倘若有人毀滅證據,爾能擔待得起麼?”王正凜話音剛落,裴鴻緒立馬站了出來,臉帶不屑之色地高聲反駁道。

“荒謬,事有輕重緩急,豈可因此事而影響到陛下東征之大事,若無聖意,怎可妄動,請恕某不敢苟同!”王正凜被裴鴻緒搶白了一下,如何能忍得住,立馬反脣相譏道。

裴鴻緒此時正意氣風發,哪能容得王正凜反駁,當即冷笑着道:“爾執意不查,莫非是與此案有涉乎?”

“爾竟敢血口噴人,本官定要上本彈劾於汝!”王正凜被裴鴻緒的話氣得臉色發青,當即便叉指着裴鴻緒發作了起來。

“夠了,爾等眼中還有本宮麼?”李治見兩位大臣當面便吵了起來,心頭火起,猛拍了下桌子,怒吼了起來。

“臣等失禮,請殿下懲處。”正鬧騰的裴、王二人一見李治發火,忙停了下來,各自躬身告罪不已。

“哼,此案本宮定要追究到底,我朝素來政清人和,豈能容得小人作祟如此,若不徹查個清楚,本宮如何能跟父皇交待。爾等皆國之棟材,須得助本宮查清真相,還我朝之朗朗,豈可自相攻訐,大失本宮之望矣!”李治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狀,暢暢而談,循循善誘,還真頗有點兒監國太子的味道了。

裴鴻緒固然是無所謂,王正凜儘自在心中痛罵李治虛僞,可也只能是俯首諾諾而應,眼瞅着形勢漸已落入李治的掌控之中,卻見進了東宮之後始終不曾發表看法的廖承業突地站了出來,一躬身道:“啓稟殿下,如今事情既發,查自是必然得查,然依我朝體制,欲查戶、吏二部須得陛下下詔方可,微臣懇請殿下派八百里加急送信於陛下,待陛下做出定奪之後再行徹查爲妥。”

廖承業可不同於王正凜,除開其本人乃是堂堂刑部侍郎之外,更主要的是其背後站着的是越王府,他既然如此表態,李治縱再有不滿也無法發作,臉色立時就耷拉了下來,老半天沒回話,心中暗自揣摩着廖承業這般表態背後的含義,可想了好一陣子也不得要領,不得不看着沉着臉站在一旁的蕭瑀,沉吟地問道:“蕭中書,依您老看來,此事該當如何辦方纔妥當?”

一見李治將皮球踢到自己腳下,蕭瑀登時便是一陣頭大——按蕭瑀的本心他是想徹查到底,可一來萬一真出了大亂子,他這個主審官可是脫不開關係的,老蕭同志是耿直,卻不是傻子,自是知曉真到了後方大亂以致於影響前線戰事的地步的話,他這個中書令只怕也就該坐到頭了,再者,廖承業是誰的人蕭瑀心中也有數,如今魏王府、越王府都不想立刻便查,光憑東宮的力量能查得下去纔有鬼了。沉吟了好一陣子之後,蕭瑀到了底兒沒敢堅持原先的看法,皺了下眉頭道:“廖侍郎所言甚是,此事還是先稟明聖上爲妥,然則戶、吏二部相關之檔案卻可先暫存大理寺待堪,以免有小人趁機作祟。”

李治雖很想立下令立刻查案,可眼瞅着連老蕭同志這麼個“憨大膽”都退縮了,自是不敢用強,再一尋思,往遼東送八百里加急的話,來回也就是半個月不到的時間,能先將各種證物扣在手中,也不怕魏王一黨能翻了天去,更何況如今劉洎已被停職,受其子牽連已成爲定局,眼下諸、蕭兩位輔政大臣都傾向自個兒,局面佔優已是理所當然之事,倒也強自按耐下了心中的衝動,點了點頭道:“也罷,那就這樣定了也好,本宮這就上本稟明父皇,煩勞四位愛卿也附個本罷,如此可成?”

成?怎麼不成,事到如今,既然李治與蕭瑀都先後發了話,妥協已是自然的事情,這事情也就只能先這麼辦了,就在這東宮裡,李治將早就深思熟慮了的本章當場默寫了下來,由着四位主審官在後頭跟着署了名,加蓋了東宮的令璽,緊趕着往遼東大營送了去,便算是暫時了卻了一樁事情,只不過明面上的事了了,可暗潮卻開始劇烈地涌動了起來,天曉得這一波大浪下去,究竟誰會就此沉入海底……

越王府內書房中,一身單衣的納隆正揮汗如雨地埋頭於公文間,突覺眼前光線一暗,忙擡起了頭來,立馬便見一臉嚴肅的雁大不知何時已然出現在了書房之中,這便將手中的毛筆往硯臺上一擱,輕皺了一下眉頭,淡淡地出言道:“如何?”

“先生,東宮已然發出緊急奏章,事情皆已按預定之計劃展開。”雁大的聲音雖平靜,可內裡卻是一股子掩飾不住的興奮之意。

“唔,那就好,手尾處理乾淨了麼?”納隆自是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倒也不顯得意外,只是點了點頭,平靜地問了一句。

“都收拾好了。”雁大沒有絲毫的遲疑,立馬接口便答,話裡滿是自信之意——此番相州軍糧案毫無疑問是出自“旭日”的手筆,從調劉鋮入戶部開始便一環套着一環,最爲關鍵的便是將劉鋮手頭那本帳冊掉了包,內裡所花費的功夫實是非尋常可比,如今事情既然已經按計劃展開了,那些相關證據雁大自是不會再留下——一接到東宮那頭傳來的消息之後,雁大便已親自監督手下將所有相關之物證全部銷燬,至於幾個關鍵的人證也沒有留下活口,縱使有人疑心,也絕無可能順藤摸瓜地追查到越王府頭上。

“唔。”納隆並沒有去追問具體的詳情,漫應了一聲,起了身,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步之後,猛地頓住了腳,沉着聲道:“即刻給殿下發信!”

“是,屬下遵命。”雁大不敢怠慢,抱拳躬身應了一句,大步退出了書房,自去準備信鴿不提,納隆在書房中默默地站了許久,這才搖了搖頭,走回到書桌後,接着埋頭於公文之間……

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五百五十三章決戰平壤城(三)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二百六十三章連蒙帶坑(五)第三百八十一章京師劇變(五)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四百六十四章毒蛇的獠牙(一)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九十四章莫離的秘密第五百四十七章京師風雲錄(六)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三百零四章京師裡的躁動(二)第三百五十一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三)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四百五十六章牛欄崗會戰(二)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七十九章動物兇狠(下)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五百零六章針鋒相對(八)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四百二十三章高陽來訪第四百七十二章北疆一統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五百二十三章血戰周留城(二)第一百六十六章喋血長安城(七)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二百九十一章龜茲攻略(一)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五百五十章京師風雲錄(九)第三百五十三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五)第四百五十九章安市之殤(二)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三百八十五章離別安西(上)第一百五十八章風雲突變第三十六章開府不建衙第一百七十一章喋血長安城(十二)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三百五十三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五)第三百二十三章北伐!北伐!(下)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五十一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三)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三百五十五章風雲詭變之戰與守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四百九十七章亂之兆第一百二十八章殺局(中)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四百七十五章圍城血戰(三)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一百四十章是與非(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三章羊城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