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杜如淵的故事果然很長,像一則話本中或戲文裡的傳奇。

從前,有個少年,他出身貴族,十三歲就被封郡王。年少又居於高位,難免驕縱,少年郡王喜豪奢,善揮霍,結交了許多身分差不多的貴胄子弟,成天鬥雞舞馬,恣意遊樂。

有一天,少年郡王去山林中打獵,遇見一位白髮老者,坐在林邊樹下,向郡王討一杯清水喝。郡王見老者白髮蒼蒼,虛弱老邁,便讓手下拿了一個裝滿水的水袋,丟給到老者面前。

老者沒有去撿水袋,也沒有道謝,郡王懶得再費神耽誤工夫,策馬繼續前行。待進入山林深處,不知從何處冒出一個道人,攔在郡王馬前。

郡王便勒馬問他爲何攔住自己去路,道人問,方纔王爺是否遇見一位討水老者?王爺如何回他?

郡王回答,是遇見了,本王讓屬下扔了一袋水給他。

道人又問,路見長者,王爺爲何不親自捧水相敬,而只是高高在上地丟水施捨?禮待賢德之士,敬重年長之人,本是世人皆應具備的品德。

被莫名其妙的道人莫名其妙地攔住,莫名其妙地質問莫名其妙的事,郡王當然感覺很荒唐。他覺得,討水者雖然年長,但只是個平常百姓,他來討水,沒有按照規矩行禮,自己不予計較,依然給他一袋水,已經是寬容大度了。這種不懂得敬重長者的指責實在可笑。假如王爺他真的是個不懂涵養禮儀的人,豈會容忍一個野道人攔在馬前囉嗦半天。

道人於是說,少有萬貫不算富,老來安和方是福,王爺雖然現在貴爲王爺,但等到像討水老人那般年紀時,境況如何還未可知,又怎能輕論尊卑?

道人語重心長地勸告郡王,謙和有德,惜福積善方能長久昌榮。

郡王終於忍無可忍,斥責道人不知所謂。他不過偶發善心,送袋水給旁人,竟被一個野道攔着路,說一堆風馬牛不相及的大道理。他有德無德不勞外人評論,人生在世,應當隨性而爲,及時行樂,纔不會虛擲年華。

道人便說,郡王雖憑當前的權勢可以恣意隨性,但有三樣平常百姓物,他可以打賭,郡王絕對難以得到。

道人的話刺激了郡王,他與道人立下賭約,假若他輸了,今後路遇長者,無論貴賤,他皆會恭敬待之。若道人輸了,就自綁王府門前三天示衆。

道人躬身應允。郡王問道人所說的三樣平常百姓物是什麼,道人回答曰,一是暖心絮,二是與你彼此真心相待之人,三是一碗充飢的白飯。

道人與郡王約定賭局的時間是半年。郡王覺得這個賭就是個笑話,他無論如何,不可能輸。

能夠暖到心的棉絮根本就不用去找。郡王的王府中有天下最好的雲牀錦被,隨便抱它幾十條被子蓋在身上,別說暖心了,寒冬臘月天裡熱火燒心都能辦到。

郡王自認交友遍天下,肝膽相照的朋友可車載斗量。至於最後一樣一碗可以充飢的白飯,那就更可笑了,隨便哪裡,找不來一碗飯?

郡王開開心心地繼續去打獵,他的侍從引弓射大雁,無意中射傷了一隻路過的白鶴。郡王當時心情很好,見白鶴落地後瑟瑟發抖很可憐,便讓侍從放了它,順便還給它的翅膀上了點傷藥。

郡王回到王府後,悠悠哉地數着日子,等着半年期限度過。誰知就在幾個月內,他遇見了天翻地覆的大變故。

皇帝駕崩,未留遺詔。先帝共有兩位皇子,都還年幼,到底由誰繼位,朝中幾派勢力爭執不下。最終,在鳳神殿中驗籤,大皇子和韶中籤繼位,改年號崇德,世稱崇德帝。太皇太后、太后、三公及國師馮梧輔政。支持二皇子的丞相趙初與振國將軍不服,企圖逼宮奪位,被鎮壓。

少年郡王與振國將軍有些交情,受到了牽連,同被打成亂黨,王爵被削,王府被抄,本人被押進京城,打入死牢。

郡王被押送往京城時,正是寒冬臘月,他只穿着單薄的罪衣與芒草鞋,手腳開裂,生滿了凍瘡,被枷鎖鐐銬磨破,鮮血淋漓。平時逢迎他的人,巴結他的人,與他稱兄道弟他自認肝膽相照的人都唯恐被牽連,遠遠地避開,沒有一個人敢來看他。一路上他時常凍得或餓得昏倒,連啃到石頭一樣硬的饅頭都算是美餐。

途經一處山林時,有一位道士踏雪而來,迎着囚車,立於路旁。

道士問:“王爺還記得與貧道的賭約否?”

郡王恍然想起,今日便是那賭局的半年期限到期之日。

只是半年,他從一個呼風喚雨的王爺變成了落魄的死囚徒。那三樣他以爲如塵土般普通的東西他一件都沒有。

是他輸了。

郡王的心中一片冰涼,在他恍然醒悟的時候,囚車已向前走了很遠,道士並沒有跟來,他未能開口認輸。再回頭看,只見身後白茫茫,空空蕩蕩,天地之間,似乎一無所有。

他萬念俱灰,趁着押送的士兵將他從囚車中放出來吃飯休息時,跳下了山崖。

身爲一個故事的主角,跳崖死不了乃是一條鐵律。待郡王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身在一個茅屋中,他的身上蓋着一條棉被,雖然粗陋,卻異常溫暖,茅屋內藥香夾着飯香,暖霧繚繞。

有位少女,端着一隻冒着騰騰熱氣的碗,向他嫣然一笑。

這個笑容,是郡王一生中見過的最美的笑。

少女名叫荷仙,她說自己父母雙亡,獨自住在這個山谷中的小屋內,偶然發現了昏迷的郡王,就把他救了回來。

郡王告訴少女,他是被判謀逆罪的死囚徒,如果救了他,會被牽連。不如趁早將他交給官府。

少女卻說,我救你時,就知道你是誰。可能你已不記得我了,你曾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曾落入王府,是王爺讓人放了我,這份恩情,我永遠難忘。

郡王確實不記得有做過這件事了,他依稀想起一兩年前總管曾新買進一批僕役,他覺得沒有必要,就讓全部放還回家,只當賜他們一個恩德,大概荷仙就是其中的一個。

卻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居然給自己留下一線生機,最後救他的人,竟是一個曾經的婢女。

荷仙悉心地照料郡王。她冒着風雪去附近的城中給郡王買藥,半夜還守在火爐邊煎藥,手凍得又紅又腫。她家境貧寒,只能做粗茶淡飯,黃粱米,醃的過冬鹹菜,半點葷腥都沾不到。郡王卻感覺,這些飯,比他之前吃過的所有山珍海味都珍貴。

郡王的傷勢漸漸轉好,年三十的晚上,荷仙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些白米,蒸了半鍋白米飯。拌些醃的葫蘆條兒鹹菜乾,就是他們的年夜飯。

接過盛滿飯的碗,看着向自己微笑的少女,郡王的心中涌起一個已蟄伏許久的想法。他想,自己如果就這樣一輩子隱居在山谷中,也許是最幸福完美的事情。因爲他蓋着暖心的棉被,手中有熱騰騰的白飯,眼前更有他想要相守一生的人。

他見過許多豪門千金,荷仙與她們想比,只是一個有些瘦弱的清秀少女而已,沒有芍藥般的雍容豔麗,沒有端莊高貴的儀態,但只看着她的笑容,他就覺得擁有了世上最珍貴的一切。

可他現在還是個潛逃的謀逆之徒,他什麼也給不了荷仙,只能拖累她,他沒有資格問她,願不願意和自己相守一生。

只是目前的日子,他已經知足,他隱隱預感到,這種日子不會長久。

果然,當冬雪開始漸漸融化的時候,有一隊士兵進入山谷,圍住了這個茅屋,郡王將荷仙護在身後,兵卒中走出一人,向他單膝跪下:“王爺,聖上已查明,謀逆之事,與王爺無關。我們奉命請王爺回去。”

郡王在數月之內,經歷了人世最大的起落。他曾在一夜之間,喪失了所有,而現在,喪失的一切,又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據說,是當時權勢最大的國師馮梧爲他翻案,證明了他無罪,而眼下,朝廷正有件燃眉大事等他幫忙。

太皇太后輔政,致使外戚權力膨脹,他們不將年幼的崇德帝放在眼裡,竟然想取而代之。

郡王帶兵鎮壓了外戚叛亂,從昔日的謀反死囚變成了護國功臣。皇上重新賜他王銜,又將許多土地加封給他做封地。他成了手握重兵,權勢最大的四王之一。

在權高得意之時,他做了一件讓世人震驚的事情——娶了一位出身寒微的村野少女做王妃。他許下誓言,今生唯有一妻,永不立側妃。

洞房花燭夜,王爺的新牀上只有一牀粗被,紅燭下襬着兩碗白飯。衆人皆不明其理,這兩樣東西的意義,只有他和她懂。當掀開蓋頭,握住荷仙的手時,郡王覺得,他今生再無奢望。

從此,郡王和荷仙夫唱婦隨,攜手相伴。

杜如淵拿起水袋,灌了口水,問:“聽了這段故事,你們有何感想?”

樂越、昭沅和琳箐一直眼也不眨出神地聽,此時才都稍微活動了一下僵直的筋骨。

樂越道:“發人深思,頗爲受教。”

昭沅道:“明白了很多道理。”

琳箐道:“對目光短淺的凡人有不少告誡作用。”

樂越又道:“感覺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但是……”他抓抓頭,杜如淵所說的這位王爺最後和彼此真心相待的人喜結連理了,可這樣和定南王目前的狀況好像對不上號。

杜如淵慢慢道:“這個故事還沒完,後面還有一段。”

郡王娶了荷仙之後,夫唱婦隨,相攜相伴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郡王領悟到當惜福積福的道理,洗去桀驁鋒芒,處事寬厚仁和,尤其敬重長者,謙和待人。

有一天,郡王親自去街上施藥,供百姓防時令疾病,當日和他打賭的道士忽然出現,向他道:“你與王妃,乃是一段孽緣,她非善類,你須早早休了她,斷此孽緣,方能免傷心之禍。”

郡王大怒,向道士道:“先生於本王曾有點化之恩,我本應拜謝,但即便是先生,說此傷人言語,我也斷不允許!”遂冷臉踱開。

道士在他身後長嘆道:“罷了,我老人家本不愛道人是非,只是不忍看你被騙,你本不該有此一劫,如今看來,也不可免了。”

郡王自不理會。

一年多之後,王妃有孕,王爺大喜,王妃懷胎十月,在冬天即將臨盆。

孩子要出生時,王妃卻忍着陣痛苦苦哀求王爺撤走產婆和婢女,只留她一個人。郡王自然不會答應,王妃哭求不成,突然渾身冒出異光,房中的產婆和婢女們都昏睡過去。在異光之中,王妃居然長出了翅膀,她告訴郡王,其實她並非凡人,而是一隻成仙的白鶴,乃負責看守瑤池的仙婢。

郡王非常震驚,這才明白王妃是他當年救過的那隻鶴,但他仍然說,你救我雖爲報恩,但之後你我彼此傾心,不管你是人是鬼是妖是仙,都是我唯一最愛的女子。即使你是仙,我是人,我仍要和你長相廝守,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荷仙卻說,王爺,你錯了,我並不是爲了報恩才救你,我奉天命點化你,如今產子完畢,緣分已盡,該回天庭覆命了。

荷仙這才說出實情。原來當年,郡王的先人只是一員普通的武將時,有一次路過一處山林,看見林中的山神廟破舊不堪,神像倒塌,就出錢找人將山神廟翻新重建,再塑神像。郡王承襲王爵後,驕縱揮霍,山神念及他祖先的情義,決定點化他一下,讓他明白富貴易失,當珍惜福德的道理。所以山神便上書玉帝,奏請此事,玉帝恩准了。正好郡王註定有場大劫,山神就化作乞水老人和道士,點化於他。

這件事情,本與荷仙這個小仙娥無干,偏偏湊巧,天上的一位仙君要請山神喝酒,臨時讓她到凡間傳信,不想剛到凡間,就被郡王侍從的箭射中。

等見了山神之後,荷仙知道了他點化郡王之事,她雖然是個小仙娥,但心中一向很有主張。回到天庭後,她便在王母面前進言,說山神的點化太淺,既然她與郡王因一箭結緣,不如由她再去點化一番,讓郡王徹底明白世間一切繁華,一切恩怨,一切情緣,看似天長地久,不過都是過眼雲煙。

原本,郡王坐在囚車中,在風雪中遇見道人之後,立刻就會有京城來的使臣出現,宣讀赦罪聖旨,山神想用此瞬失瞬得之感讓他頓悟。但荷仙用法術讓使臣迷了路,馬失蹄跌進了山澗,使臣暈在雪堆中。

然後郡王跳崖,再然後,荷仙把郡王運進茅屋,把他扣在偏僻的山谷中數月,使得朝廷的人滿天下尋他不得。

不負她苦心,郡王住了幾個月茅屋,吃了幾個月的粗糧鹹菜蘿蔔皮之後,終於徹底領悟了該領悟的道理。

荷仙流着眼淚道,我爲了讓你徹底明白,所謂世間凡情不過是一場虛空,便下嫁於你,嫁給你之後,我曾害怕,萬一點化你不成,自己反陷俗世凡情之中,該如何是好。還好,總算功德圓滿,孩子已經生了,我該回天庭覆命了。

荷仙漸漸化成了一隻白色的仙鶴,拍拍翅膀,窗扇自動打開,仙鶴展翅,飛出了窗外。

郡王木木呆呆地站着,他身邊的牀上錦被中,有一顆碩大的蛋。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