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結局之新世界

徐世昌擔任了聯軍這次進攻的總指揮官,代號“藍色行動”,同時在莫斯科方向和南方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並以莫斯科爲主要突擊目標;爲了制止蘇軍在遭到聯軍進攻時破壞油田,他還制定了一個附加計劃。派拍中國的特種部隊化裝爲蘇軍,滲透蘇軍後方,對高加索油田進行突襲。

這次突襲行動被派給了張宗昌的白俄軍團,他挑選了大約700人的俄國士兵組成小分隊,都能說一口流利的俄語。

從前線到邁肯普市區的距離大約有一百公里,張宗昌的白俄軍小分隊如何安全秘密地抵達邁肯普而不被蘇軍發覺,是這個大膽計劃中的關鍵。中國在戰前和戰爭初期的資料積累這時候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中國的軍隊這時十分清楚蘇軍內部的一些工作程序和細節。這對張宗昌小分隊的滲透工作幫助極大。

夜半時分,一彎清月掛在漆黑的天幕,風中有幾絲冷意。身穿蘇聯契卡制服,張宗昌的小分隊告別來送行的徐世昌。張宗昌的名聲不太好,徐世昌以前不怎麼看得起他,這時看他毫不猶豫接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對他的印象大大改觀,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說:“兄弟們,多保重!我希望能看到你們每一個人都平安活着。莫斯科在前方等着我!”

張宗昌這時從懷裡掏出一個金懷錶,遞給徐世昌,說:“徐司令。我有件事拜託你,這塊金懷錶,是張作霖大哥送給小弟的。如果小弟我這次不能活着回來,請將這個金懷錶還給張大哥,並拜託他照顧我年邁的老母!”

張宗昌的老媽原是跳大神的巫婆,他對自己的親孃極爲孝順。徐世昌接過金懷錶,這時對張宗昌刮目相看,點點頭說:“一定辦到!不過,我還是希望到時候能把懷錶還給你!你自己照顧好老孃。”

在黑夜掩護下。張宗昌的小分隊悄悄從阿里克山德洛夫斯卡亞地區越過蘇軍前沿陣地。

聯軍剛開始的進攻非常成功,布爾什維克軍隊在空曠的大草原上很難進行有效的抵抗。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後撤達二百公里,頓河及頓巴斯盆地最富饒的地區均落入聯軍之手。雙方部隊在伏爾加格勒展開大會戰。

會戰正式開始。德軍第6集團軍在魯登道夫的指揮下,以第8步兵軍爲北突擊集團,以第51步兵軍爲南突擊集團,突擊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防禦實施包圍,向卡拉奇方向發展進攻。同時,以部分兵力向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後方發起佯攻,以吸引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的注意力。德軍在卡拉奇附近強渡了頓河。托洛茨基命令,凡是不服從命令而離開戰鬥崗位或者撤退的軍人都將被槍斃,並嚴厲要求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部隊“絕對不許後退一步!”

同時,蔡鍔的軍隊在伏爾加格勒鐵路向東北方向進擊,當天迅速突破了布爾什維克的防線,佔領了蒙特納亞。第二天,中國的軍隊又攻佔了科捷爾尼科沃,突破到阿勃加涅羅沃地域,獨立攻擊伏爾加格勒,進至城南的加夫裡洛夫卡地域,其前鋒已前出攻佔京古塔車站。與此同時,中國第一航空大隊在馮如的指揮下,出動飛機30架,對伏爾加格勒進行狂轟濫炸,伏爾加格勒郊區的房屋多爲木質結構,燃起了熊熊大火。

當時,聖彼得堡也遭到了德軍的猛烈攻擊,列寧致電托洛茨基,要求他立即帶軍隊從伏爾加格勒突圍,以緩解聖彼得堡的緊張局勢。

托洛茨基的軍隊於是集結了三個師大約七萬人,強行突圍,但由於準備倉促,未達到預期目標。當晚,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再次發動突圍,再次失敗。

中國的軍隊再次出動轟炸機,用燃燒彈將伏爾加格勒市區炸成廢墟,伏爾加河沿岸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響。蔡鍔的軍隊從城北突入市區,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雙方逐街逐樓逐屋戰鬥,反覆爭奪。中國的重炮部隊加大了轟擊力度,飛機也不停轟炸伏爾加格勒,城裡變成了一片瓦礫場,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在滿是瓦礫和廢墟的城中。剛剛趕赴城中的布爾什維克軍隊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只有約三天的平均存活時間。

德軍也開始調遣包括420毫米巨炮轟擊城內,在伏爾加河東岸的蘇聯部隊陷於炮火籠罩之下。城內佈滿了高達數米的瓦礫堆和廢棄建築。

聯軍不斷加強對斯大林格勒的包圍圈,並開始縮小包圍圈的行動。蘇聯布爾什維克軍隊口糧的分配已減到了能夠維持生活的標準之下;炮兵的彈藥開始感到缺乏;醫藥品和燃料都已經用盡;每天都有數千名士兵死於飢餓、嚴寒和營養失調。

當蔡鍔的軍隊攻進伏爾加格勒,三十一歲的托洛茨基選擇了投降,戰俘中還包括22名布爾什維克的將軍。蔡鍔面對着托洛茨基這羣跪在地上的戰俘,內心充滿了鄙視,他拔出腰間的毛瑟槍,朝天開了三槍,衝着那幫跪着的將軍們大吼:“你們這些將軍,怎麼不去死啊!平日你們總是口口聲聲說代表人民,卻享受着種種特權,你們吃着人民的民脂民膏,作威作福,今日面對人民的敵人,你們怎麼不拿起武器,戰鬥到底呀?你們就只會在你們的報紙上展示你們的英勇嗎?一羣懦夫!”

伏爾加格勒會戰使布爾什維克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並引起在此之後蘇聯士兵的大規模恐慌和士氣衰竭,中國的軍隊乘勝追擊,佔領了高加索油田。那些被列寧派去毀壞油田的布爾什維克小分隊,也被張宗昌的特種小分隊給擊斃了。

聯軍還未大規模攻擊,布爾什維克軍隊就撤退了,在離開前,契卡紛紛將點燃的火把投向準備好的油桶或居民的房屋。不多久,火光四射,全城起火。

這時,東線的德軍也已經突破到聖彼得堡附近,將對列寧的布爾什維克展開最後的清剿!各地的農民之前迫於契卡的殘暴,敢怒不敢言,現在布爾什維克節節潰退,他們也開始反抗,拒繳徵糧,布爾什維克到了奔潰的邊緣!

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於1703年建立的俄國“歐洲之窗”,也是布爾什維克人的首都。同時,它還是波羅的海的一大重要港口。德國一開始就志在必得,除了派潛艇封鎖波羅的海,還從在西線調集了32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的兵力,配備6000門大炮、4500門迫擊炮,向聖彼得堡發動猛烈攻勢。

德皇威廉二世對歐美的報紙宣稱,“德國將在1910年9月1日前佔領聖彼得堡,從地球上抹掉這座城市,殺光這裡的居民,摧毀這個布爾什維克革命的搖籃。”威廉二世還宣稱,屆時他要前往聖彼得堡的冬宮廣場舉行盛大的檢閱軍隊儀式。

德軍總參謀長施利芬同意威廉二世的想法,他對佔領聖彼得堡也很感興趣,因爲奪取了聖彼得堡,德軍可以取得整個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又可與德國駐芬蘭軍隊會合。此外,中立國瑞典的鐵礦沙,也能暢通無阻地供應德國。施利芬對東線的興登堡等德軍將領們說:“聖彼得堡應該被德軍佔領,毀滅和佔領這座城市,不僅可以取得巨大的戰略利益,讓德國嚴嚴釘死彼得大帝打開的‘歐洲之窗’,把波羅的海變成德國的內海,而且通過佔領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搖籃,能完全瓦解敵人的反抗意志,摧毀他們的士氣,把布爾什維克這個歐洲的幽靈徹底從地球上抹掉。”

德國宣佈與蘇俄的和平協議無效之後,興登堡即將進攻聖彼得堡的德軍編成北方、中央和南方3個集團軍共計50萬人。其中北方集團軍的任務是從東普魯士出發,消滅波羅的海沿岸的布爾什維克部隊,爾後同駐守芬蘭的德軍協同作戰。

蘇軍擔任聖彼得堡防禦任務的是蘇維埃最後的17個步兵師,9個騎兵旅,共計30萬人。由聖彼得堡蘇維埃主席格里戈裡.季諾維也夫指揮。蘇軍的軍隊在德軍優勢兵力壓擊下,不得不被迫向腹地退卻,德軍於1910年7月1日從韋利卡亞河地區發動直取聖彼得堡的進攻。

德軍“北方”集團軍向聖彼得堡進攻前,對蘇軍西北方面軍仍然佔有絕對優勢:步兵多2.4倍、火炮多4倍、迫擊炮多4.8倍,還有從中國購買的五十輛坦克。德軍從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向陶格夫匹爾斯—普斯可夫—聖彼得堡總方向實施進攻。德軍十分英勇,單刀直入,4天內一口氣向前衝了320公里,其第8步兵師最先抵達陶格夫匹爾斯城外。

該師師長勃蘭特讓德軍士兵利用繳獲來的三輛布爾什維克的汽車,裝扮成後撤的蘇維埃傷兵,來到蘇軍守橋部隊的面前。德國的傷兵用流利的俄語。瞞天過海,完整地奪獲了西德維納河上的兩座大橋,使德國北方集團軍主力順利渡過寬闊的西德維納河,攻佔了陶格夫匹爾斯城。

陶格夫匹爾斯的失守,使布爾什維克的普斯科夫—聖彼得堡一線因失去了天然屏障而完全暴露在德軍面前。列寧按捺不住憤怒,嚴令蘇維埃士兵不許再後撤。

“轟隆!”

“轟隆!”

一陣炮擊之後,德軍就像潮水般繼續向蘇軍衝來,處於被動中的蘇軍不僅沒有還手之力,而且連招架之功都沒有,德軍繼續深入。很快突破了蘇軍在拉脫維亞—俄羅斯邊界的防線,接着又佔領了蘇軍棄守的普斯科夫,打開了通往聖彼得堡的大門。

聖彼得堡北面一側。德軍也對蘇軍發起猛烈的進攻。聖彼得堡已經處於德軍的南北夾擊之中。

德軍總參謀長施利芬命令德軍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在最近幾天內拿下聖彼得堡。施利芬給德國的將領們發電報說:“至於對聖彼得堡的善後處理問題,我們一定不能仁慈,要讓每一個俄國人嚇得發抖!我們要把舊世界毫無意義的法律、舊世界的猶太—基督教的傳統踩在腳下。我們不需要俄國,既不需要敵對的俄國,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國,我們只需要一片東方的土地。所以我們決不接受無論是聖彼得堡,還是莫斯科的投降。你們必須使它們化爲烏有,化爲灰塵,讓它們在地球上消失!”

德國的格陵蘭特將軍拒絕接受這個命令,他主動辭職了。施利芬親自指揮德軍的北方集團軍,迅速突破盧加河畔,切斷聖彼得堡—莫斯科之間的交通線,並從盧加河下游突破防線,經加特契進攻聖彼得堡;西突擊軍從盧加河中游進攻盧加,爾後沿盧加—聖彼得堡公路進擊聖彼得堡;第3裝步兵師和第6步兵師組成南突擊集團,從盧加河上游突破防線,爾後轉向東北方向,進攻楚多沃,切斷聖彼得堡通往莫斯科的鐵路線,從東面包圍聖彼得堡。

德軍每天向前推進。8月21日,南路德軍到達聖彼得堡城東面拉多加湖南岸,佔領施呂瑟爾堡,切斷了聖彼得堡與外界聯繫的最後一條陸路交通線,將聖彼得堡三面包圍,攻佔聖彼得堡,沙俄滅亡。

當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佈,諾貝爾獎授予中國皇帝曾紀澤和美國總統威廉.塔夫脫,以表彰他們在調停歐洲戰爭,建立聯合國組織等方面的卓越貢獻。

因爲作爲中國皇帝,曾紀澤雖然爲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正義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也下令中國的軍隊橫掃了整個東南亞,中國還是歐洲戰場的主要軍火商,英國一些報紙認爲,中國在這次世界大戰中是趁火打劫,根本目的不是爲了世界和平,不配得到諾貝爾獎。

在挪威奧斯陸市的市政大廳,面對着挪威國王哈康七世、莫德王后還有各國政要。曾紀澤派代表送去了《新世界的希望》的演講信:

“尊敬的國王和王后陛下,傑出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委員:

古代中國,勇於進取,以開闊的胸懷包容四海,開拓疆域,漢族與衆多少數民族共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對外交往活動中,中華文明一方面積極吸取其他國家和民族之所長,另一方面儘自己之所能。無私地將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比如中華文明,至今有一句話在西方世界廣爲流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傲慢的西方人。現在應該睜開眼睛,好好重新審視現在的中華文明!這個以易詩書禮樂春秋爲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持續幾千年的文明!

我們有句老話,‘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中華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禮樂教化,推崇仁義禮智信,也都信奉聖王政治。

中華傳統文明曾有過輝煌的過去,但是,人類踏入現代文明社會後,東方各國大都成爲遲到者,中國就是其中突出的典型。一個國家在文明行程中遲到,會造成歷史的悲劇: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甚至國家全境或部分地區淪爲他國的殖民地。近代中國的歷史,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

現在,我們中國人,在世界舞臺上的奮鬥,纔剛剛開始!現在全世界基督教信仰人數是6億,這一數字構成了世界17億五千萬人口的35%。而中國現在的人口,我可以告訴大家,也將近六個億。也就是說,中國一個國家的人口,就超過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諸位想象一下,三分之一的全球人口,在中華新文明下鳳凰涅盤,這將是六萬萬中國人爲自己的國家有理由爲之感到驕傲的業績!在此,我呼籲世界各國首腦立即到北京進行和談,對殖民地以及戰後的勢力範圍進行友好協商,商討建立新的國際秩序,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這封信,世界各大通訊社都全文播發,第二天。不僅中國的報紙和廣播,全世界的報紙和廣播都報道了這篇《新世界的希望》,對於他獲獎的爭議迅速平息下去。歐洲人民早就深受世界大戰之苦,紛紛上街遊行,和平一時成爲世界輿論的主旋律。各國首腦也積極響應,再次相聚北京,討論和談,建立國際新秩序!

爲了協商世界大戰後的國際格局,各國外長再次相聚北京,參加中國和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主導的“北京和會”。

北京城張燈結綵,呈現一派節日景象。舊紫禁城一部分,作爲中央公園向公衆開放了,在無數面旗子下面,川流不息的人羣,在小道上走着,有的大人在售貨攤那裡停下來給孩子購買紀念品或玩具,有的一家人到餐館裡去吃飯,那兒有大小樂隊在演奏各種中外音樂。

空地上還出現了許多用竹竿和席子搭成的臨時售貨棚,那兒出售古玩,照片,銅製器皿,木雕製品,金魚,松花蛋,鳥籠以及其它有用的物品和裝飾品。一些流動的雜技團在圍場上演出,人們只要花很少的錢就可進去觀看。先農壇和天壇的地面上也擠滿了節日的遊客,在各戲院都有專場演出。整個城市連續一週都呈現着節日景象。

街上熙熙攘攘。市面上有大量的肥鴨、豬、雞、魚以及許多烘烤的食品和糖果,有的用二輪馬車、人力車等各種車輛運送,有的提在手上,大家都在喋喋不休地談論着,臉上呈現出展望未來的愉快笑容。

相比較因爲戰爭沒落的歐洲,北京城繁華的景象讓各國外交總長記憶深刻。曾經,歐洲各國以爲戰爭是短暫的、輝煌的,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勝利;可士兵們傷亡慘重卻無力將血染的戰場向前推進幾米;幻想終究還是破滅了,冷漠、憤世嫉俗、厭惡等情緒充斥着歐洲大陸。歐洲相比朝氣蓬勃的中國,顯得十分沒落。

“弱國外交弱”,大隈重信看到中國外交官已經深諳國際社會遊戲規則,再不是閉關鎖國的矇昧狀態,不得不妥協了,發電報給日本大正天皇:“我豈願意屈辱承認,環顧彼此國力,不得不委曲求全耳,兩國力量之比較,陛下應該最明白。”

因爲歐洲大戰之後,亟需長時間的休整,恢復經濟,加上各國還要花精力去對付國內的工會組織等,在北京和會上,中國、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吵吵嚷嚷了半個月,最終相繼達成了和解,確立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亞洲、非洲統治的新秩序,新的世界到來了!

在歐洲領土上,德國撤出比利時,但盧森堡被德國吞併,烏克蘭、波蘭等國家成爲德國的勢力範圍。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英國和法國承認奧地利、匈牙利、波蘭、捷克的獨立,也就是說奧匈帝國解體;俄國的海外殖民地由英國、法國、中國美國等國瓜分。俄國不復存在,西伯利亞和遠東被認定爲中國的領土。芬蘭、阿富汗等地則被英國和法國瓜分。東南亞被劃歸中國的勢力範圍。中東成了英國的地盤。美洲則成了美國的勢力範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支離破碎,只剩下土耳其本土的那些領土。其餘領土被英國和法國、德國瓜分。印度被一分爲二,中國佔領的地方成立了巴基斯坦,成爲中國的勢力範圍。其餘地盤還是輸於英屬印度。美國人還要了所有國家的自由貿易權。

在一些弱國的報紙上,比如日本,這次北京和會,就是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這五大列強的分“贓”會。曾紀澤看了這些報道,覺得很無聊,完全是弱者無奈的呻吟,中國現在也是帝國主義國家,是東方列強,這纔是“硬道理”!

世界格局重新劃定之後,在新世界,各國的實力發生了變化,中國、美國、英國成了世界上差不多的強國,德國和法國實力次之。從領土上看,東道主中國成了最大的贏家,其次是德國,法國除了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也增加了殖民地。

另外,世界的局勢又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重大的變化就是:奧匈帝國崩潰了。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奧地利封建帝國。180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宣佈他自己爲奧地利皇帝,改稱弗蘭茨一世,是爲奧地利帝國之始。剛開始,奧匈帝國統治的範圍包括奧地利、匈牙利、上西里西亞、波希米亞等地。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奧地利先後3次參加反法聯盟,均被拿破崙·波拿巴擊敗,失去本土西部、意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亞和南斯拉夫等領地。1810年弗蘭茨一世將女兒瑪麗亞·路易絲嫁給拿破崙一世,以鞏固奧地利的地位。1812年拿破崙的軍隊入侵俄國失敗,奧地利又轉而與法作戰,萊比錫戰役以後,在1814年3月攻入巴黎。在同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奧地利收復所失領地,後組成以奧地利爲首的德意志聯邦,奧地利的大國地位得到恢復。1815年,奧地利發起成立神聖同盟,成爲復辟勢力的代表,糾合歐洲各君主國鎮壓各國革命,充當歐洲憲兵。

1849年起,奧地利與普魯士爲爭奪德意志霸權展開尖銳鬥爭,奧地利在德意志聯邦中的盟主地位暫時得到穩定。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奧軍被擊敗,被迫同意解散德意志聯邦,德意志走上以普魯士爲首的自上而下的統一道路。奧地利被迫轉向巴爾幹等地發展,對國內日益尖銳的問題採取了讓步政策。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同年6月,正式成立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的統治結束。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爲奧匈帝國的主體之一,該帝國的首都爲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

奧匈帝國是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斯蒂芬的王冠領地”聯盟,匈牙利國王與奧地利國王是同一個人。匈牙利對內享有一定程度的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等自治權,外交和國防等對外事務方面則與奧地利一樣,統一由帝國中央政府處理。奧匈帝國是匈牙利貴族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爭取維持原來的奧地利帝國時所達成的一個折衷解決方法。它的首府設在維也納,是當時僅次於俄羅斯帝國的歐洲第二大國,人口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及德意志帝國,居於第三位。它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內政主要由組成它的十一個主要民族之間的商議所決定。當時歐洲各地民族獨立思想不斷髮展,雖然奧匈帝國在其成立期間不斷有民族起義和其它糾紛,但在它存在期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髮展,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在這段時間裡,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聯盟,這個聯盟的德文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利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和對外貿易。奧匈帝國內的一些地區如賈利希亞和克羅地亞享受特別地位,它們擁有特殊的政府形式。兩個地區的共同政府由一個共同部長會議組成,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的成員包括三個部長(財政、軍事和外交),兩個地區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每個議會派出一個代表團分別對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計劃進行表決,這樣每個地區政府對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最終共同政府的部長僅對皇帝負責,而皇帝本人有權對外交和軍事政策作最後決定。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軍隊在這方面受到阻礙。儘管軍事是中央政府的職權範圍,但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駐紮地、運輸和補給,以及負責軍隊人員民事的和非軍事事務的責任。因此每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有很犟的影響力,而每個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個機會來擴大它們自己的權力。從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最大的爭執是關於每個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多少費用的問題。這個問題每十年進行一次協商,而每次協商都造成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從1900年開始,匈牙利的議會中民族主義者佔多數和組織政府開始。

奧匈帝國的兩個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兩個民族其實不佔統治地位,奧匈帝國民族組成複雜,日耳曼人佔到24%,匈牙利人20%,捷克人佔到13%,波蘭人佔到10%,另外還有8%的烏克蘭人,6%的羅馬尼亞人,5%的克羅地亞人,4%的斯洛伐克人,4%的塞爾維亞人,3%的斯洛文尼亞人,3%的意大利人。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文尼亞人和意大利人等都試圖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奧匈帝國內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問題,哪些語言是官方語言或官用語言總是一個問題。少數民族總是希望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以及教育他們自己的語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奧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亞將捷克語和德語作爲同等的內部官方語言,結果受到整個帝國德國民族主義者的抨擊,最後這位首相被解僱。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這使得奧匈帝國的分裂更加快了。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布拉格、克拉科夫、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和威尼斯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爲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爲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接到一起。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公里鐵路,大多補充已有的鐵路網。

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響變小。按1878年的《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佔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併入帝國。這塊地方被作爲雙方共同管理地區,並被率屬於財政部管理。爲解決這個不正常的狀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佔多數的地區合併爲帝國的一個第三個地區。當地的克羅地亞人可能較爲親近維也納,而非布達佩斯。

在大戰中慘敗的奧匈帝國無法將這衆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經濟發展已經停止,新的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戰時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在這些條件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戰後,一系列地區宣佈獨立。捷克首先宣佈獨立,匈牙利其次。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歐洲的政治地圖,一系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奧匈帝國崩潰後,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爲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

在新世界,德國的實力,足以在歐洲牽制英國,英國和法國對德國也保持了足夠的警惕。聯合國一系列條約的簽訂,也讓國際關係日趨緩和,新世界開始了,中國成了名副其實的東方巨龍,獨霸亞洲!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章 冤家路窄第59章 建國大典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93章 禍起蕭牆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14章 反清時機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70章 密謀敗露第61章 用人之道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186章 持久戰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85章 搶入漢城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2章 華人優先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9章 論持久戰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42章 擁兵自重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62章 三位夫人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70章 密謀敗露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44章 蘇丹玉璽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153章 大擴軍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3章 世道人心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66章 導火索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78章 湖南告急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22章 攻打俄城第61章 容宏歸來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