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

天王洪秀全之所以急招忠王李秀成迴天京回援,是因爲這時天國已經沒有其他能打的將領,英王陳玉成這時已經在廬州自尋死路,被一個叫苗沛霖的小人物給害了。

安慶一戰讓陳玉成的手下精銳損失殆盡,曾國藩不想放虎歸山,將湘軍全部主力集中到皖北戰場,全面攻佔陳玉成在皖北的地盤。曾國荃一鼓作氣,率部攻下安慶下游的池州、銅陵、無爲、運漕、東關等地,廬州的糧道被切斷。而皖北的桐城、舒城、宿松、廬江,也都被湘軍收復,廬州南面屏障盡失。陳玉成西進湖北曾經駐守過的黃梅、蘄州、廣濟、黃州、隨州等地也都被迫放棄,廬州西線全面瓦解。除此以外,清廷還在廬州北面派駐了袁甲三和勝保的部隊。

陳玉成在廬州被湘軍層層包圍,完全陷入十面埋伏的窘境。對陳玉成更爲不利的是,援救安慶的楊輔清、林紹璋和黃文金都已經撤到江南,皖北就只剩下他的一支孤軍。

率領一支殘兵敗將組成的孤軍,一味坐守孤城意味着死亡。洪秀全擔心安慶失守天京不保,自己的安全會受到直接威脅,陳玉成打了敗仗,按軍法從事,不得不罰,他對陳玉成的“恨鐵不成鋼”,自從翼王石達開出走以後,陳玉成一直是天王依賴和信賴的左右手,現在敗得如此之慘,讓洪秀全很煩躁。而且現在陳玉成兵團主力喪失殆盡,也沒人牽制忠王李秀成了。一怒之下洪秀全對陳玉成嚴厲斥責,並革去他的一切職務和頭銜。

二十五歲的陳玉成從童子軍中脫穎而出,從普通一兵升到地位顯赫的英王,一帆風順,基本上沒有受過挫折,是個常勝將軍。安慶會戰他獨自苦戰一年多,最後卻眼睜睜看着安慶落入湘軍之手。洪秀全這種空前的責罰,對他的自信心也是空前沉重的打擊,而革去他的一切職務,讓陳玉成的處境更加艱難。而皖北是天京北面最重要的屏障,重振皖北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1861年冬,陳玉成奏請洪秀全封部將陳德才爲扶王,樑成富爲啓王,賴文光爲遵王,藍成春爲祜王,並命令他們西進河南和陝西廣招兵馬之後,再回來克復皖北,以圖東山再起。而他自己卻堅定地留在了廬州指揮皖北將士與湘軍浴血奮戰。

就在遠征軍出發不久,洪秀全的聖旨也發到廬州,命令陳玉成積極與湘軍開戰,奪糧接濟天京。陳玉成剛到廬州不久,城外很快就狼煙四起,第一個趕到廬州的清軍將領,還是陳玉成的老對手多隆阿。

1862年2月15日,就在洪秀全的詔書到達廬州的同一天,多隆阿也從舒城出發,率領十四營清軍直逼廬州城。

陳玉成寫了一封告急信給陳德才,讓他率兵回援廬州。

可是求援信石沉大海,遲遲不見陳德才的回信,也不見遠征軍的影子。原來,這封信已經被清軍截獲。就算陳德才收到信函,他也趕不到。此時,他們已經越過潁州向河南進軍。

手無精銳的陳玉成,就像掉了牙的老虎,城外據點很快就被多隆摧毀得所剩無幾。加上原本在淮河一帶對付捻軍的欽差大臣袁甲三也來湊熱鬧撿便宜,陳玉成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在1862年3月底,廬州城外據點被多隆阿和袁甲三摧毀殆盡,廬州的情形越來越危急。多隆阿截獲了陳玉成的求救信,明白了陳玉成廬州城內的處境,急報曾國藩,曾國藩很興奮,覺得幹掉陳玉成的機會到了,下令鮑超的軍隊也趕往廬州。

陳玉成此時根本不知道信函已被多隆阿沒收,待在廬州城裡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遠征軍和捻軍的蹤影,只好提起筆來寫下他的最後一封求救信,是寫給護王陳坤書的。

陳坤書是陳玉成的同宗兄弟,這是他唯一可以指望的救兵了,陳玉成聽說他的同宗兄弟陳坤書已經率兩萬人來到天京附近,這才寫下了這封字字含淚、句句含血的求救信:“軍情緊急,恕不套言。緣弟執守廬郡,望援半載,奏盡苦難,終無援應,以致殘妖日逼日近,軍情愈見愈難。殘妖見我孤城獨立,遂糾集皖、桐、舒、六殘妖逼近來犯,現下郡城東、西、南三門之外,殘妖逼近扎穴,僅離一炮之遠。而東北又有定遠之妖,離城十餘里扎窟,日夜來犯。城邊城中天將官兵驚慌不定,日夜不寧。軍機事宜,宜在火速。刻下郡中情形萬分急迫,誠有旦夕之慮,呼吸之間。”

陳玉成覺得還是不放心,最後仍然不忘將拋出底牌,透露求援的有效期限:“如蒙愛我,旋惠合城,千祈迅速,勿事延遲,祈宗兄準於二月底三月初即要到廬,乃能可挽。”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城之將破,其言也哀,不過當時的通訊手段仍然扼殺了陳玉成的最後一絲希望,這封還是沒能送到陳坤書手裡,再次不幸地落入廬州南鄉清軍之手。

曾國藩這時已經是兩江總督,統領四省兵馬,立即調兵狙擊陳坤書部,在江浦和揚州一帶擋住了陳玉成的援軍。

而此時洪秀全得到陳玉成被圍廬州,心急如焚,卻無可奈何,他派不出援兵了:李秀成此時遠在蘇南二次攻打上海,李世賢正在浙江打地盤,楊輔清也被湘軍鮑超和曾國葆的湘軍堵在皖南。

陳玉成沒有等到任何回信,也沒有等到任何援兵,只能困守孤城廬州,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苦苦撐到4月底,曾國藩命令湘軍在城外架起二十門大炮,不分晝夜地往城內發射炮彈。

轟隆!轟隆!轟隆!

城外湘軍和打進來的炮彈越來越多,廬州城的城牆已經千瘡百孔,岌岌可危。

更嚴重的是,廬州城內的糧食卻越來越少,陳玉成一籌莫展,他已經下定決心要與廬州共存亡。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他卻意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來信。這封來信,是一個名叫苗沛霖的人寫的。

這封信,讓幾近絕望的陳玉成看到了曙光。

苗沛霖勸陳玉成放棄廬州,他說是陳玉成坐孤城廬州是個大大的失策,因爲困守孤城一直就是兵家大忌。他勸陳玉成攻打河南汴京,只要有了汴京,就能控制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東山再起指日可待。苗沛霖勸說陳玉成前去壽州。他說自己手下兵強馬壯,可以幫忙打下汴京,還可以投降太平天國。

安慶都守不住,孤城廬州更難守,遲早是要被湘軍打下來的。這一點,陳玉成非常清楚,如果能夠打下汴京,控制河南,那確實不錯,而且河南人口衆多,農民發展潛力很大,東山再起不是不可能。

但是陳玉成有一點猶豫不決,因爲要想打下汴京,陳玉成就必須藉助苗沛霖的力量。

陳玉成找來兩位丞相,談了自己去壽州發展的想法:“苗沛霖真有韜略,非到壽州不可。”

當即就有一個名叫殷變卿的丞相就明確表示反對:“聞苗沛霖已投勝妖,此人反覆無常,誠小人之尤者。依愚見,萬不宜去。”

而陳玉成隨即召開了一個高級將領座談會,他說準備突圍去壽州找苗沛霖幫忙,沒準還真能起死回生。

陳玉成話音剛落,部將們紛紛發言,都強烈表示反對,認爲苗沛霖這個人不可靠。

賴文光給陳玉成出主意說:“與其到壽州,不如迴天京朝見天王后,重整旗鼓,何患殘妖不除也。”

陳玉成的幕僚和手下將領都反對陳玉成去找苗沛霖,是因爲苗沛霖這個小人,名聲真是太臭了,頂風都能臭十里。

苗沛霖,字雨三,安徽鳳臺縣人,同洪秀全一樣,他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想通過科舉考試走上官場幹一番事業。

三十歲那年,苗沛霖用全家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搞到一個參加秀才考試的資格,高中秀才!從苗沛霖寫的詩文來看,此人還真算是出類拔萃,雖然沒有進過學堂,但是他的文才在洪秀全之上。可是考上秀才並不能改變他的命運,而靠自學中舉人和進士那是天方夜譚,一怒之下他學起了老鄉曹操,改了夢想:他要做一個獨霸一方的軍閥。

於是他便丟掉自己塾師的工作,打起包袱去投靠了捻軍首領張樂行,做了他的軍師,沒多久他就發現做“軍師”太不來勁,因爲他想要自己領軍。

1853年2月,咸豐皇帝的一份詔書,給苗沛霖帶來了一個機遇。這個詔書與發給曾國藩的是同一批文件,都是指示地方辦團練自保。苗沛霖一尋思,也起了做“練總”。但是搞團練也得有地方政府同意,要登記註冊,否則便是聚衆謀反的非法武裝,會被滿門抄斬。苗沛霖找到壽州府知州金光筋,請求取得練兵資格。不知是苗沛霖沒有行賄,還是金知府覺得他投靠了捻賊,駁回了苗沛霖的申請。

苗沛霖被這盆冷水一澆,雖然悶悶不樂,熱情卻絲毫不減,他二話不說,回到鳳台開始私自招兵,反了捻軍!

1856年,一個炎熱的夏日,捻軍殺到鳳台,各路團練都被打得一塌糊塗。苗沛霖是何等機靈的人物,見杆就爬,趕緊打出“御捻”的旗號,大肆招兵買馬,通過血緣、師生、親戚、朋友各種關係,沒過多久就拉起了一萬人的隊伍。這支隊伍說白了其實就是苗家軍,同族的苗天慶、苗景開、苗熙年、苗長春、苗景和、苗景花這幫親戚族人,都是他手下的將領。

苗沛霖把這一萬人分成五旗,也就是五個縱隊,然後明確號令和軍紀,違反軍令的,就軍法從事,這樣一來,原本是農民和流民出身的隊伍,硬是被他整得挺像一支正規軍,打起捻軍來竟然得心應手,屢戰屢勝,到1857年已經是名震兩淮的實力軍閥。不過苗家軍做大做強,還是從苗沛霖投靠勝保之後纔開始的。

勝保被調到了安徽防區之後,沒有一支死心塌地替自己賣命的部隊。苗沛霖的出現,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他決定利用這支新興武裝。而苗沛霖也需要傍個朝中人來洗白自己,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勝保很快就招安了苗沛霖。

自從投入勝保門下之後,短短三年時間,苗沛霖就先後十二次加官晉爵,最後做到四川川北道加布政使銜,具體職務是淮北練總。

隨着在官場上的順風順水,他的苗家軍也開始強大,高峰時達到幾十萬人。這時苗沛霖野心膨脹,他想學安徽另一個牛人:朱元璋。朱元璋建國的九字方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被苗沛霖改造成“高築寨、廣聚糧、先滅賊、後稱王”十三字方針。

苗沛霖的軍隊建制非常特別,既有旗,也有營。旗的設置,不知是模仿滿清八旗還是仿效捻軍五旗制;營的設置,搞不清他是仿效綠營呢,還是模仿湘軍。他把他的轄區分爲“東練”和“西練”兩大塊,東練包括壽州、鳳台、宿州、靈壁、蒙城、懷遠等地,設五旗;西練包括安徽的阜陽、潁州、霍邱,河南的光州、固始、新蔡、息縣,設十四營。最鼎盛時期,他控制了以老家鳳台爲中心的周圍幾十個州縣。一切生殺予奪大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淮北一帶的官府衙門,基本上就是個擺設。在蒙城一帶,苗沛霖就幹得更出格,他乾脆取消縣衙。清政府派下來的地方官員,都得老老實實聽他發號施令,不聽話的,絕不手軟,下場會非常悲慘。

宿州知府董聲元,不知是搞不清狀況,還是自我感覺太好,不大聽苗沛霖擺佈。苗沛霖一怒之下,就把他抓到鳳台老寨關押起來。

就連安徽巡撫翁同書,碰到苗沛霖這種霸王也沒有一丁點兒辦法,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他爲所欲爲。更慘的是勝保,自己招安的這個“學生”,根本就不把他這個“老師”當回事兒,勝保也沒有辦法,一來要靠他打捻軍立功,二來是自己招安過來的,要是告到朝廷,豈不是打了自己耳光?所以他只好委曲求全,希望苗沛霖別太出格。

手握數萬兵將的苗沛霖翅膀硬了,他比曾國藩大膽多了,在1860年10月,他覺着時機成熟了,趁着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幹了一件震動清廷的事情——稱王,在蒙城修築土壇,舉行稱王儀式,給自己的封號是“河北天順王”。

建立天順王國之後,苗沛霖便與勝保及清廷翻臉,轉而與太平軍和捻軍建立合作關係。苗沛霖之所以接近陳玉成,並不是真心想投靠太平天國,他只不過想與捻軍和太平軍處理好關係,以便自己能夠全力對付清軍。陳玉成手下那些幕僚和部將覺得苗沛霖這人一會兒投捻,一會兒降清,一會兒反清,這樣的人不能信。

但是陳玉成決定孤注一擲,豪賭一把!陳玉成見大家都不理解他,也不支持他,便有些不高興:“本總裁自用兵以來,戰必勝,攻必取。雖虛心聽受善言,此次你們所說,大拂我意。”

陳玉成認爲苗沛霖既然是歸順自己的盟友,那就是一條戰壕裡的盟友,應該不可能會有什麼陰謀詭計,於是不顧部將們的堅決反對,力排衆議,堅決主張前去壽州投靠苗沛霖。

1862年5月12日夜,陳玉成按照原定計劃,率部三四千人從廬州東門衝擊清軍營壘,圍攻廬州的湘軍一時沒料到陳玉成半夜突圍,猝不及防,沒能成功攔截。

陳玉成越過板橋河,撤去浮橋,擺脫追兵,一路向東,策馬狂奔,向目的地壽州疾馳而去,只是陳玉成沒有料到,他踏上的,上一條死路!

大凡把生死交到別人手裡的賭徒,註定會輸。(。

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6章 血戰武昌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92章 韋俊的戰鬥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14章 反清時機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6章 結義劉永福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85章 搶入漢城第43章 重用容閎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40章 下南洋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43章 重用容閎第74章 曾國藩治軍第16章 結義劉永福第70章 密謀敗露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2章 頓生殺機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61章 用人之道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6章 搞定朝鮮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62章 三位夫人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83章 招攬奇才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46章 聯軍干涉上架感言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6章 血戰武昌第203章 攻佔中亞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4章 討粵匪檄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5章 大決戰(1)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71章 李鴻章來了第17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