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大軍雲集

伊爾庫茨克,這種俄國在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立足點落入了帝國手中,這代表着貝加爾湖沿岸的土地,已經全部被帝國佔領。藉助色楞格河、貝加爾湖和安加拉河,帝國大軍在東西伯利亞進行作戰的時候,後勤物資可以通過這條水道來進行補給,這使得帝國大軍的後勤壓力大大的減輕。相比,俄國人的後勤補給則需要從烏拉爾山脈附近,甚至是俄國的歐洲腹地來裝運,補給線長達數千公里。這使得俄國人的後勤補給非常脆弱,一旦後勤補給線被切斷的話,更是極有可能輸掉戰爭。

拔掉了伊爾庫茨克這顆釘子之後,帝國在這場會戰當中,已經佔據了明顯的優勢了。按照承諾,帝國大軍並未殺死伊爾庫茨克投降的那些俄國戰俘,包括平民在內,全部被看管了起來。不過,他們如果想要得到食物的話,就得參加勞動才行。帝國需要在安加拉河上重新修建一座大橋,因爲缺乏鋼鐵,所以只能是木質的大橋。另外,從伊爾庫茨克通往前方安加爾斯克以及通往蒙古草原的道路,都需要進行加寬和平整。只有道路暢通之後,帝國的後勤補給纔會通暢。

伊爾庫茨克的俄國守軍投降之後,帝國卻沒有能夠發現俄軍在伊爾庫茨克的指揮官涅維爾斯科伊少將的蹤影。不得不說。涅維爾斯科伊少將非常的命大,在張家口帝國的伏擊圈內,他能夠成功的逃離。然後帶着衛隊穿過茫茫數千裡的蒙古草原,回到伊爾庫茨克。現在伊爾庫茨克陷落之後,還是被他給逃走了。

在帝國大軍進攻伊爾庫茨克的時候,涅維爾斯科伊少將發現俄軍無法守住伊爾庫茨克之後,立刻選擇了放棄伊爾庫茨克,逃離這裡。他帶着衛隊離開了城區,在安加拉河上乘坐幾條漁船前往了貝加爾湖。然後一直在貝加爾湖北面靠岸,進入更加寒冷的高緯度地區。這才逃離了帝國的包圍圈。不過,最終涅維爾斯科伊少將雖然成功的逃走了。但他的衛隊,也都基本上死在了路上。

對於帝國來說,涅維爾斯科伊少將的逃走,根本無傷大雅。俄國遠征軍逐漸的抵達。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即將展開的和俄國遠征軍的決戰上面了。

1847年6月18日。俄國遠征軍的主力部隊在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的率領下,抵達了東西伯利亞的切列姆霍沃,距離帝國大軍聚集的安加爾斯克,只有不到九十公里。雙方就在東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的區域,集結了上百萬的軍隊。

俄軍第10哥薩克騎兵軍和第12哥薩克騎兵慘敗之後,俄軍指揮官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更加的謹慎了。強大的哥薩克騎兵竟然不是同等數量的中國騎兵的對手,這讓俄軍的將領們非常的震驚。但同時也知道了中國*軍隊的強大。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下令,俄軍的各軍需要保持戒備。避免被中國*軍隊偷襲。

抵達切列姆霍沃的俄軍總共爲五十萬萬人,包括第2哥薩克騎兵軍和第8哥薩克騎兵軍,步兵第7軍,第8軍,第9軍,第10軍,第14軍,第15軍,第18軍,第19軍第20軍和第22軍,原本的哥薩克騎兵第10軍和第12軍已經被打殘了,兩個軍只剩下兩千多人的殘餘部隊。阿普克拉辛中將和戈洛溫中將兩人都被免職了,另外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還下令憲兵將兩人押解回聖彼得堡,交給沙皇陛下來處置。第10哥薩克騎兵軍和第12哥薩克騎兵軍的殘餘部隊,則用來保證後勤補給線。

“諸位,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我們的敵人就集結在東面的安加爾斯克。他們在那裡總共集結了五十多萬人,包括14萬騎兵和四十多萬步兵。我們雙方的兵力幾乎相等,但是,中國人的騎兵數量卻比我們多。這一點,我們尤其需要注意。之前的基託伊河大戰已經證明了,中國騎兵的火力非常的強悍,即便是英勇的哥薩克騎兵,也無法突破中國騎兵的防線。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一臉嚴肅的說道。作爲俄軍駐外高加索地區的司令官,他以前都是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打交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衰落了,軍事實力更是不堪一擊。這使得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根本就瞧不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原本,他還以爲中華帝國就算很強,但估計也是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差不多的國家。但是,基託伊河那一戰,使得他的觀念得到了徹底的改變。

俄軍第2哥薩克騎兵軍軍長緬希科夫中將和第8哥薩克騎兵軍軍長阿尼基塔中將尤其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原本,第10哥薩克騎兵軍和第12哥薩克騎兵軍沒有被中國騎兵消滅的時候,他們還有十萬哥薩克騎兵,在數量上和中國騎兵比較接近。但是現在,他們卻完全處於劣勢當中了。如果中國騎兵專門攻擊俄軍的後勤補給線的話,這足以讓他們這兩個哥薩克騎兵軍手忙腳亂。

“接下來,第2哥薩克騎兵軍和第8哥薩克騎兵軍的主要任務,除了之下偵查之外,就是確保我們的後勤補給線的安全。如果後勤補給線被切斷的話,這對於我們來說,將是滅頂之災。”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鄭重的說道。

“是,元帥閣下,我們一定會保護好後勤補給線的。”緬希科夫中將和阿尼基塔中將都連忙說道。

“嗯!諸位,失去了伊爾庫茨克這個立足點之後,我們已經處於劣勢了。另外,我們的後勤補給線比中國人要長得多,因此,這場戰爭如果拖的越久的話,對我們越不利。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儘快的擊敗中國人,至少是在入冬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才行。各位肩膀上的責任都非常的重!”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說道。要維繫前線五六十萬人的消耗,這對於俄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別的不說,單單是糧食消耗就非常的大。組織的運輸隊在路上消耗的糧食,恐怕比他們送到前線的糧食都還要多。更別說俄國現在經濟困難,已經無法支持長時間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了。

相比俄國而言,中華帝國的情況就要好一些了。現在雖然還是依靠騾馬運輸後勤物資。但是,在帝國皇帝龍宇飛下令之後,帝國已經開始在恰克圖建造小型船塢了,很快就會開始建造小型的用於內河和內湖航行的平底船了。另外在庫倫,也開始建造木筏或者竹筏等。這將使得帝國大軍的後勤補給線更加的順暢。別的不說,在糧食和其他戰爭物資上,帝國是不缺乏的。有南洋在手,帝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饑荒了,各大糧食倉庫內儲存的糧食,已經足夠這場戰爭的消耗了。準確的說,帝國如果想要擊敗俄國的話,只要把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拖個兩三年,俄國就會被拖垮了。

“現在,全軍開始做戰鬥前的休整,三天後,我們將主動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伊凡.帕斯科維奇元帥命令道。時間拖的越久,對俄國就越不利。因此,他只有搶先發起攻擊了。

“是,元帥閣下!”所有的俄軍將領都回答道。

安加爾斯克,帝國大軍的前敵指揮部就設在這裡。目前,帝國陸軍的12個步兵軍和4個騎兵軍都已經拒絕在這裡了。基託伊河防線,成爲了帝國大軍的重點防線。帝國陸軍的主力在攻克了伊爾庫茨克之後,就開始在基託伊河佈防了。在之前帝國騎兵第1軍和第2軍在基託伊河以西構建的防禦工事的基礎上,帝國陸軍修建了長達五十公里的防線。並且在基託伊河上修建了十多座浮橋,使得帝國陸軍的主力可以在前線遭到了打擊之後,迅速的渡河發起攻擊。

主要的炮兵陣地則修建在基託伊河東岸,在前線的防線上,只部署了迫擊炮和重機槍。負責指揮這一次作戰的劉中明少將,知道俄國人的弱點是什麼。所以,在這一次的會戰前期,他將採取守勢,等着俄國人來主動攻擊。等到俄國人在帝國陸軍的堅固防線上撞的頭破血流之後,帝國陸軍再展開反擊。這樣的話,帝國陸軍的勝算就要大得多了,自身的傷亡也會小很多。

“僧格林沁將軍,喬將軍,周將軍和李將軍,接下來,主要就是看你們的了。俄國人會不會主動來送死,就看你們能夠把俄國人給逼到什麼程度了。”劉中明少將召集4個騎兵軍的軍長,向他們部署作戰任務。除了留下足夠的偵查騎兵之外,其餘的騎兵,將試圖穿過俄國人的防線,殺入俄軍的防線後方,破壞俄軍的後勤補給線。使得俄軍不得不提前同帝國陸軍進行決戰!u

第208章 打懵了第572章 滅清計劃第1064章 致命尖刀第327章 爭奪制海權第355章 逼降第551章 埃及總督第1372章 帝國必勝第1352章 撕破臉第932章 蘇丹的選擇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844章 大規模造艦第1139章 強渡烏拉爾河第1031章 聯姻第626章 騎兵攻城第843章 海軍的殺手鐗第178章 雄霸南洋第103章 鎮壓土着第339章 贏定了第199章 海盜問題第1421章 屠殺第464章 前途未卜的泰國第205章 人口危機第310章 大清危誒第1307章 帝國的走狗第999章 圍攻第695章 兩百萬平方公里第314章 英國人要調停第386章 五年計劃第334章 逆轉局勢第731章 一路向北第1195章 排擠普魯士第417章 地雷示警第1221章 震懾第1096章 箭在弦上第604章 戰爭擴大第935章 對抗加劇第1106章 大勝第900章 慘敗第1229章 自廢武功第892章 海外基地第1490章 第5艦隊第1496章 誘餌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68章 驚慌失措的蘇丹第1300章 皇帝之怒第1432章 騎兵對決第1381章 內志王國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635章 僧王投降第106章 威震南洋第407章 卑躬屈膝第60章 擊沉第595章 遭遇第684章 即將統一德意志帝國第131章 華人的抗爭第73章 莫羅灣海戰第306章 突圍第128章 卑鄙的總督第1237章 軍事威脅第820章 輕鬆登陸第1320章 裝甲旅第1355章 超級戰列艦第1110章 撿便宜第779章 帝國首都第93章 凱旋第401章 長江防線第1534章 德皇震怒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736章 血腥報復第1034章 文明毀滅者第1208章 女王的咆哮第123章 擦槍走火第806章 摧枯拉朽第369章 英國求和第1439章 止戈計劃第464章 前途未卜的泰國第307章 自我了結第104章 血流成河第39章 發展海軍第1483章 狂飆突進第454章 英國的勝利第626章 騎兵攻城第1270章 印度皇帝第1519章 莫斯科會戰第476章 讓中國知難而退第1247章 對法和約第59章 找死?第1487章 不利形勢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215章 求和第322章 戰爭臨近第33章 龍宇飛的改革第903章 西疆省第587章 放棄東北第566章 賣國第585章 滿清的意圖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307章 自我了結第297章 新華軍來了第84章 踏平新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