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英倫戰火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整個歐洲都燃起了戰火,連孤懸海外的英倫三島也不例外。戰爭主要是在大不列顛島上爆發。愛爾蘭島還沒有受到波及。而英倫三島的戰爭,則主要是英國同愛爾蘭共和國以及蘇格蘭王國之間的戰爭。

上一次的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英國還是世界霸主,控制着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擁有着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是,戰爭結束之後,英國不僅丟掉了全部的殖民地,連本土也被分裂成爲了三份。愛爾蘭獨立運動組織在中華帝國的幫助之下建立了愛爾蘭共和國。詹姆斯黨也在中華帝國的幫助之下建立了蘇格蘭王國。英國現在能夠控制的區域,就剩下英格蘭的大部分區域了。連威爾士和英格蘭北部都分別割讓給了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了。可以說,現在的英國已經實力大損,淪爲了歐洲的三流國家了。

至於英國那引以爲傲的海軍,同樣已經不復存在了。在戰爭當中被中國海軍全部送到海底之後。英國國內的造船工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所有的大型船廠都被拆除了,機器設備之內的通通被中國人搬回去了。並且,根據伊斯坦布爾和平條約,英國的海軍也受到了絕對的限制。這使得英國想要重新擁有海軍已經是不現實的事了。

不過,英國人顯然不會那麼容易就屈服的。爲了重新統一英倫三島,保住英國的元氣。英國人選擇了和德國展開親密的合作。不僅向德國提供了大量建設海軍所急需的資金,還將大量的造船以及海軍方面的人才送到了德國。連前任海軍大臣亨利.查爾斯爵士也出任了德國的造艦總監。可見,爲了幫助德意志帝國發展海軍,英國人也是竭盡全力了。英國人之所以這麼做,不外乎就是一個原因,希望德國打敗了中華帝國之後,英國能夠趁勢統一英倫三島,並且在戰後瓜分世界的過程當中,分到一定的利益。爲以後的崛起積蓄實力。當然。這是以後考慮的事情,擺在英國面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打敗敵人。

在上一次的大戰當中戰敗後,女王維多利亞和內閣都受到了極大的壓力。新任內閣纔剛剛組建,還無法控制英國的局勢。不過。好在有德國人支持他們,在採取了嚴厲的對內措施之後,英國政府總算是保持了平穩。但是,爲了確保英國的國力能夠投入到擴軍備戰當中,以約翰.羅素勳爵爲首相的內閣。開始了對英國的獨裁統治。民主之類的東西,通通被拋到一邊去了。內閣的權力得到了擴張,議會和女王的權力則受到了壓縮。這才使得英國在戰後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過來,並且開始重新武裝軍隊。

戰後,英倫三島上總共還剩下了兩千五六百萬人。英國佔了一半的人口。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加起來也佔了一半的人口。可以說,在這方面,雙方的實力是相差無幾的。只是,在工業上,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都無法和英國相比。好在他們有中華帝國的支持,在軍事實力不比英國人差。

戰爭爆發之前。英國武裝了上百萬的軍隊。而他們要對付的,則是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的上百萬軍隊。如果沒有外力的話,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必然不是英國人的對手的。但是,奈何中華帝國在英倫三島上直接駐紮了一個集團軍,整整二十萬人啊!

二十萬精銳的帝國陸軍,起到的作用可是非常的大的。英國人想要快速的擊敗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的軍隊分散在威爾士和蘇格蘭北部。但以英國人的實力,短時間內想要擊敗敵人,那很不現實。而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則成爲了反擊英國人的有力部隊。爲了阻擋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英國陸軍至少得集中五十萬人甚至更多的軍隊。

戰爭爆發後,英國陸軍就分別向威爾士和英格蘭北部發起了進攻,猛烈攻擊愛爾蘭共和國軍隊和蘇格蘭王國軍隊的防區。在英國陸軍的猛烈進攻之下,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本來就是小國。是在中華帝國的扶持下用來削弱英國實力的小國。儘管有中華帝國的提供的武器裝備的教官的訓練,但想要在短時間讓軍隊發生脫胎換骨的表現,那也完全不可能。

相比英國陸軍,儘管英國人的陸軍實力也向來不怎麼樣。但是,上一次的戰爭當中,他們可是和中國陸軍交過手。儘管是吃了敗仗。但這也讓英國人看到了世界頂級陸軍的實力。戰爭結束之後,沒有辦法海軍的情況下,英國人只能夠加大對陸軍的投入。英國陸軍使用的制式裝備,幾乎都是全套引進德國陸軍的裝備。另外,在英國陸軍當中同樣充斥了不少的德國教官。這使得英國陸軍的戰鬥力提高了很多。

戰爭一開始,英國陸軍就爆發出了極強的攻擊力,打的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的軍隊節節敗退。幸虧中國陸軍第10集團軍出手了。第10集團軍以第10裝甲旅爲先導,直接殺蘇格蘭王國殺入英格蘭。地勢平坦的英格蘭適合裝甲部隊的突擊。第10集團軍集中第10裝甲旅以及另外兩個步兵軍的兵力,輕易就在英國陸軍的防區上撕開了一個大口子。這使得英國陸軍不得不從其他戰線上抽調軍隊來堵截中國陸軍。

只不過,想要對付中國陸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雖然只有二十萬人,但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士兵的素質都遠非英國陸軍能夠相比的。在謝菲爾德一戰當中,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打垮了英國陸軍三十萬人,並且殲滅了其中的十萬人。這使得英國陸軍遭受到了重創,不得不從前線撤退。

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的猛烈進攻,讓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得到了喘息之機,紛紛調集重兵進入戰場。儘管,在實力上來看,英國人要強於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但是在帝國陸軍的威脅之下,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全力出手對付這兩個國家。

原本,英國人是計劃先以一部分兵力來拖住中國陸軍第10集團軍,集中兵力進攻愛爾蘭共和國控制的威爾士以及蘇格蘭王國。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威爾士,滅亡蘇格蘭王國,一統大不列顛島。最後再集中兵力來對付中國陸軍第10集團軍的。雖然,中國陸軍第10集團軍的攻擊力強悍,但如果英國陸軍集中三到四倍的兵力圍攻的話,英國陸軍還是有很大的可能獲勝的。這也是來自德國的教官團給英國陸軍的建議。

英國陸軍的武器裝備比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要先進得多。連德國人擁有的1號坦克和2號坦克英國人也有不少。這也是整個神聖同盟成員國內除了德國之外唯一裝備了坦克的國家。

只不過,被英國人視爲戰場利器的坦克在面對中國陸軍的‘豹式’中型坦克和‘野狼’輕型坦克的時候。依舊是不堪一擊。2號坦克還面前能夠和‘野狼’輕型坦克對抗。但面對‘豹式’中型坦克的話,只有被屠殺的份。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英國陸軍在謝菲爾德戰場上的慘敗。英國人引以爲傲的坦克部隊遭遇了帝國陸軍第10裝甲旅之後,遭到了慘敗。至少超過兩百輛坦克被摧毀,剩餘的坦克也都狼狽撤退。而帝國陸軍第10裝甲旅的損失則非常的小。

攻佔謝菲爾德之後,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並沒有立刻再發起進攻,而是選擇了固守。避免如果攻入英國腹地的話,遭遇到英國陸軍的圍攻。

在帝國陸軍第10集團軍的反擊之下,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也逐漸穩定了戰線,並且開始準備進行反攻了。在英國陸軍的主力被帝國陸軍拖住的情況下,他們兩國所承受的壓力要小得多了。這也使得英倫三島的戰局進入了僵持階段。

這樣的結果對於英國人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原本,他們是想要在戰爭開始後快速的擊敗愛爾蘭共和國和蘇格蘭王國的。雖然在缺乏海軍的情況下,他們的軍隊沒有可能渡過愛爾蘭海,登陸愛爾蘭島。但是,如果能夠控制整個大不列顛島的話,那英國的實力無疑能夠增強很多。他們可以武裝更多的軍隊來仿製中國陸軍的登陸,靜待戰局的發展。如果神聖同盟能夠擊敗中華帝國領導的和平聯盟的話,那麼,英國重新統一英倫三島的時機就來了。就算戰局不順,他們也有更大的迴旋的空間。。

第940章 全力備戰第113章 蘭芳來人第1484章 中東戰場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1333章 繁榮的軍火貿易第276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403章 重機槍第1101章 殺手鐗出擊第31章 成家立業第657章 英國的利益第1443章 突襲第218章 越南不會亡第1438章 戰爭倒計時第1245章 四十億賠款第299章 大戰長江口第806章 摧枯拉朽第215章 求和第573章 宣戰第146章 西班牙人的戰術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1349章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第431章 絕望的天皇第1041章 帝國遠征軍第1215章 偉大的勝利第907章 亞歐同盟第17章 火槍的威力第1106章 大勝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1095章 犀利第306章 突圍第247章 叛變第181章 凱旋第762章 追擊第1204章 登陸愛爾蘭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1147章 中國人欺人太甚第267章 戰雲密佈第828章 絞殺美國海軍第1089章 給英國人挖坑第886章 歐洲戰略第1513章 夜戰第1524章 讓中國人流盡鮮血第226章 不容忽視的大國第740章 一線生機第1090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1318章 鬱悶的德國人第1415章 印度大起義第271章 蒙古騎兵第785章 平叛第1269章 帝國建立第408章 德川家的末日第448章 英國人插手第1509章 血戰第121章 步子太大扯到蛋第800章 屠熊計劃第1047章 虧了第1457章 主動撤退第148章 大戰開始第740章 一線生機第304章 兵臨城下第1235章 幕後交易第405章 天皇和將軍第1448章 先發制人第973章 歐洲硝煙第767章 完勝第928章 妥協退讓第463章 英緬戰爭第475章 緬甸滅亡第114章 見死不救第1413章 叛亂第929章 尖銳對立第1425章 英勇的女王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480章 鋼鐵洪流第1305章 波斯的危機第1056章 突破第447章 態度強硬第1185章 求和第781章 嶄新的時代第264章 欽差大臣第1342章 血流成河第229章 戰爭爆發第1330章 不折手段第1117章 斷根計劃第1462章 堵門計劃第462章 英國人的目標第404章 遠征日本第1481章 裝甲合圍第1221章 震懾第768章 難以置信的勝利第684章 即將統一德意志帝國第1484章 中東戰場第863章 拉攏西班牙第134章 威脅第559章 法國革命第636章 奠定勝局第596章 哥薩克騎兵第293章 紛紛叛變第1377章 自負的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