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

旨來英國鬼子們是不打算老老實實的海守承諾了。川是繼續冗長無用的談判,還是採取斷然措施?”

陳友仁對目前英國人在特權放棄與交換上的磨磨蹭蹭很是不耐煩,顯而易見,對方當時在領事裁判權上作出讓步,不過是在拖延時間。

李秉衡對此報以苦笑,千萬不能輕視英國的外交智慧,這個老牌帝國近百年來再全世界橫衝直撞,不是沒有道理的。

朱爾典向外交部發出照會,要求就西藏通商問題展開談判,實際上是在以西藏問題施加壓力,從而分散南京政府的精力與注意力。

“不用想了,他們是不會交出租界與租借地的,即便他們願意在威海衛問題上展開談判,但是他們有辦法使得此類談判無期限的拖延下去,我們耗不過他們。加上多變的國際形勢與國內形勢,真正要全部收回他們在華特權遙遙無期。”

“能夠拿回領事裁判權,並且在海關自主權上不作出讓步,已經是了不起的勝利了。”

陳友仁即便心有不甘,但也清楚的知道李秉衡所說是中肯的,說到底還是中國的實力不夠,還是讓列強瞧不起。

“弱國無外交啊,難爲你了。”

李秉衡拍了拍他的肩,的確,陳友仁能夠做到這個份上,難能可貴。

繼英國宣佈放棄領事裁判權之後,法國、沙俄與日本三國相繼作出了相同聲明。

不過這都是時勢所迫,英國與日本在租界的暴行激起了全國範圍的反帝愛國運動,這也是英國首先讓步的原因。

領事裁判權是用中國人民的鮮血換回來的,這個結果在陳友仁心中沉甸甸的,一直讓他夜不能寐,感到心中有一股火焰在炭燒一般。

“當前我們還有談判的資本,那就是實現南北統一,袁世凱是列強的代理人,之前他們互相勾結妄圖陰謀篡奪權柄,但是他們失敗了,必然要得到懲罰。

陳友仁身子前傾,一掃方纔的鬱結,堅定的說道:“不錯,南北統,一了,他們要想不承認我們也沒辦法,除非與我們不發生來往。”

李秉衡冷笑一聲,說道:“他們會嗎?除非他們不要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與戰略要地,除非他們敢放任中國迅速完成工業化。他們要想遏制中國的崛起,必然要與我們發生外交關係,從經濟、政治與軍事等多個層面影響中國。哪怕無法控制中國,他們也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你看吧,拿下袁世凱,列強會對我們讓步的。除非他們願意就這麼與我們敵對下去。”

目前南北統一已經勢在必行,刻不容緩。唐紹儀回到北京後,迅速的向袁世凱通報了北洋軍的詳細整編方案。

“什麼?區區一個。副總統就想讓我俯首帖耳,甘願做那小兒的傀,儡?”

“哼,他還想的美。”

唐紹儀見到袁世凱勃然變色,心中滿是擔憂,南北和平統一是最好的辦法,可是阻礙卻在袁世凱這邊。

他是支持李秉衡內閣的,所以心中對袁世凱名託共和實際謀取私利的做法頗爲不理解,因此他也在積極爭取袁世凱的合作。

“南北一統,民主共和乃是潮流趨勢,阻礙的那一方必然成爲歷史之棄者,爲人民所鄙夷,還望慰亭三思,爲往後之聲名着想。”

袁世凱勃然大怒,瞪着眼睛說道:“夠了!少川,連你都被那些革命黨人給污濁了,成天民主共和,我中華能有真正之民主共和?”

唐紹儀目瞪口呆的望着不顧形象仰天大笑的袁世凱,心中浮起幾許擔憂,眉頭不自主的皺了起來。

“號外號外,袁宮保聲稱不願承認賣國媚外之李光華內閣,要求國會通過內閣不信任案。”

“袁宮保邀請各界政治人士齊聚北京,商討實現中華國體再造之前景。”

“南京政府其實爲獨裁政權,獨夫內閣,逆時代潮流而行,必然要爲時代所拋棄。值此亂世,袁世凱先生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意與南京政府決裂。”

“中國或將君主立憲?內戰端倪再現?”

一時間,鋪天蓋地的頭條消息佔據了無數國民的茶前飯後,各界議論紛紛。

讓許多人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內戰一觸即發。

德州對峙的國防軍與北洋軍嚴陣以待,熱火朝天的忙着備戰。

山海關也開始戒嚴,北京方面隨時準備截留往北的火車,並且積極在北京外圍佈防。

看樣子,袁世凱已經做好了兩線作戰的準備,他是不想重蹈吳祿貞攻北京的覆轍,未雨綢繆。

“不行,內戰不可輕啓,東北初建,膠州灣剛剛接手,一旦開戰,勢必要影響到這些省份?另外,各省還未徹底穩固,或有人趁亂而起,遺患無窮。”

張客對南京政府作出的緊急應對措施一日三驚,連忙趕來勸阻李秉衡,希望可以制止南京方面的率先開戰。

對於民族資產階級來說,眼下是寶貴的發展期,他們不想一場內戰損害到他們的規戈。

即便李秉衡是他們的主心骨,仍然給不了他們坦然面對內戰的勇氣。

“不錯,一旦開戰,列強國家或許會藉口干涉,到時戰火連綿,永無寧日。”

黃興也是持這種觀點,認爲眼下不是輕啓戰端的時候,不能給列強幹涉中國的藉口。

一時間衆說紛紜,讓李兼衡難以取捨,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袁世凱北洋集團這一次一定要解決,不能再拖下去了。

顧維鈞一溜小跑的推開門進來,顧不上喘氣,連忙說道:“總理,熱河那邊發來消息,袁世凱邀請載芹等人赴京,商議立憲之事。”

這位年輕的內閣秘書工作很是盡職,讓李秉衡很是欣賞,不過看到他常有愧疚,那就走到現在爲止顧維鈞還沒能認識唐紹儀的寶貝女兒。

李秉衡笑着說道:“看樣子老袁是要來真格的了,君主立憲?居然被他想出這一招,熱河那邊的通報還有其他消息沒有?。

顧維鈞筆直的站着,不急不緩的說道:“熱河那邊沒有動靜,反而是天津有原先當愚公的,先後趕回北京十餘人

李秉衡嘆了口氣,載洋這次信守承諾,一心一意的在家裡照顧家人,不問政事。

這次袁世凱想要把他請出來。也是想拉攏前清王公親貴們,爲自己多拉些助力罷了,要是載芹等近支王公不肯同意立憲,那麼他便有挾持孤兒寡婦的嫌疑。

只要載洋不出面,那麼王公們的聲勢就要小很多,更何況在東北吳祿貞也啓用了一批能用的滿族親貴。

張塞是袁世凱的老朋友,對此他也無可奈何,他清楚的知道袁世凱的野心。

“外間均謂共和不宜於中國,汝意以爲如何?。

這是前些日子袁世凱寫給他的信中,所向他詢問的問題?

其實也是在試探他,是否支持君主立憲。

張寥這個當初立憲派的主要首腦,如今一心一意的爲李秉衡內閣服務,讓袁世凱心有不甘,加上張寥加入了中華復興黨,更讓他坐臥不安,生怕張寒起來號召立憲派反對君主立憲。

袁世凱當初自信滿滿的將清帝趕下臺,以爲自己可以取而代之,沒想到李秉衡左右逢源,異軍突起,成爲了他前所未有的對手,也讓他兩次品嚐了失敗的苦果。

這一次,他不想再退縮,兩個,人必須要有一個倒下。

他從政數十年,大風大浪見過無數,輸在一個。“黃口小兒”手中,委實讓他不服輸。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北洋軍當然要落於下風,不但在軍隊建設上落於下風,在經濟建設上也輸了數籌。

要不是列強的支持,北洋軍遠遠無法成爲他的堅強支撐?

也正是英法俄日四國的扶持,他纔敢放手一搏,目前沙俄與日本兩國的公使隱隱透露出派兵干涉的意思,這讓他喜不自禁但又考慮再三。

沙俄與日本依然沒有放棄對東北、內外蒙古的貪圖,不用想,也知道兩國派兵助戰是想要什麼好處。

那麼就讓沙俄與日本的軍隊在東北作戰,讓自己可以免除後顧之憂,專心南下作戰。

而且,在東北的戰事與其他地方不同,自己並非引狼入室,並非勾結外寇,而是南京政府失道寡助,引火燒身,跟他袁世凱可沒有半點關係。

將來東北不管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由自己掌控,沙俄跟日本想要的,不過是各項權益,給它們就是。

眼下東北略加開發,已然有了豐碩的果實,不出數年。只怕能夠成爲自己與南京政府抗衡的本錢。

他可沒想着耍一鼓作氣攻下南京,再說他也沒這樣的實力,目前動武只不過是爲了搶地盤,最好是哉,江而治。

什麼叫養寇自重,有了南京政府這寇,才能從列強那裡源源不斷的得到好處,而且不敢對自己逼迫過甚;

這是他數十年政壇生涯的精華所在,若論耍手段,只怕洋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想到這裡,袁世凱忍不住的一陣奸笑,分外爽快。

東北啊東北,這塊寶地就快要姓袁了。

目前吳祿貞在東北基本不管政務,全部由錫良與溫生纔等人負責,工業化初步取得了成效。

東北地區作爲邊疆地區,傳統封建經濟比較薄弱。

所謂的工業化,主要是克服傳統經濟障礙性因素的過程。

在東北的工業化佈局並沒有效仿日本模式,也沒有走計劃經濟路線,而是針對一戰的需求以及防範日本來佈置的。

以甲午戰爭爲標誌,日本走上了擴軍徵掠積累,再擴軍再徵掠再積累的滾動循環的發展模式,以奪取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所必需的原料和市場。這是一條通過戰爭以實施現代化的道路。

甚至日本的民用產業,例如生絲和棉紗生產,也是以出口創匯來進口武器和機器設備,以便謀求擴軍和培植軍事工業。日本的這一軍國主義一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在亞太地區,直接侵害了英美等以雄厚資本和技術爲擴張手段的歐美老牌資本主義的根本利益。

所以,只要中國不走這條道路,慢工出細活,並不會過分刺激到歐美列強。

可是日本不會給中國這樣的機會,尤其是在它的勢力範圍東北,中國能否安然完成在東北的工業化,還是個。未知數。

歐美資本主義列強以廉價商品和雄厚資本爲主要手段,對中國實六:二濟、政治侵略,由幹這隔重洋,在當時的技術條件宗全抑制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的。

如果說“王朝週期”對中國現代化的阻礙作用並不具有歷史必然性質的話,那麼,日本的崛起及其對中國現代化的干擾就更是多種歷史原因合力作用的結果。

在一定程度上,日本是中國工業化的最大敵人,而歐美,則在這方面與日本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何利用這種矛盾發展自身,不被日本打斷工業化進程,又不引起歐美尤其是美國的過分警懼,那麼還是能在夾縫中求生的。

中國想要崛起沒有那麼容易,甚至可以說是危險重重,矛盾重重。李秉衡就是這樣的一個舵手。隨時準備抗擊更大的風浪。

李桑衡更希望日前的中國是海綿,能夠吸收外力,儘量不被戰火打斷工業化進程,那麼一戰一開打,這種危險便被降到了最低。

日本會急於在一戰的機遇下挽回經濟上的頹勢,依然可以分享到一部分的戰爭紅利,所以,整個一戰打的越長越好,對中國越有利,只要能夠完成兩個五年計哉”李秉衡有信心能夠面對日本的挑戰。

目前的東北工業佈局一定程度上是按照發展與規劃委員會的五年計劃來施行的,但是。這種類似計哉經濟的格局,將會產生一系列不利的影響。

到時候也許東北的工業與經濟飛速發展,但是一些不利因素也會成爲潛在的隱患,制約將來的發展?

如果不灼這種準計劃,經濟予以修正,那麼到時候中國有可能會出現兩種剪刀差,工業對農業外,還有輕工業對重工業。

不幸的是,東北將來既是重工業大本營,又是中國農業的根本,在中國,只有東北同時遭遇了兩種剪刀差的禍害。幸運的是,上海同時成爲兩種剪刀差的受益者。

什麼是工農業剪刀差,大致的意思是,農業部門將其產品按照低於實際價值的價格賣給工業部門,主要是仿織、糧食、服裝等輕工業,而工業部門則按照高於價值的價格把工業品賣哈哈業?

從而形成了所謂剪刀差,這就是幾十年來中國工業錄削了農業,免得到時候工業還要反哺農業。

這種快速積累工業資本的方法,是建立在工業品與農產品的不平等交換上的,對中國的農業沒有好處。

這是個難題,李秉衡一個人無能爲力,不能徹底解決,只能予以修補。所以命題提出後,一部分的經濟精英人士開始探討,希望找到解決的辦法。

國際上,工業國往往會用擡高工業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出口價格的方法,以工業品利潤補貼本國農業,錄削和壓榨海外農業國。

同時輕工業和尖端科技重工業發達的國家會錄削初級重工業和採礦業發達的國家。

而中國目前就是列強嚴重的海外農業國,將來也會變爲初級重工業和採礦業發達國家,東北是最大的受害者。

這種狀況將會維持一段時間,至少一戰開打前會比較明顯,但是隨着歐戰的開始,對工農業品同時爆發的海量需求,使得這一矛盾會得到緩解。

目前已經成型的是幾個大型的國有重工業企業,尤其是軍工企業,國家的需求導致,這些企業將會承擔巨大的壓力。

加上國家強制性的上馬重工業企業以及機械裝備企業,也就是說,準備發戰爭財,使得

東北工業基地不僅生產技術含量高、卻按照成本價定價的重型工業裝備,而且生產定價最低的農業品,承受着兩種剪刀差,是計利經濟兩種剪刀差的最大受害者。

而上海不僅生產工業品,而且生產工業品中定價最高、但技術含量卻並不高的暖瓶、手錶、自行車等日用品,而計劃經濟時期恰恰規定由後者承擔着國家從老百姓中回籠貨幣的作用,因此強於此項的上海佔了便宜。

周學熙爲首的北方實力派一直傾向於南京政府,就是因爲他們在上海投資興辦了多家輕工業企業,專門生產資本積累迅速的日用工業品?

爲了使得東北投資開發的力度不受到打擊,李秉衡正在考慮提高在東北興辦實業的優惠以及福利,比如免稅減稅,政府扶持等等。

或者是硬性的規定向南華購買專利、使用專利的實業家們必須將工廠開辦在東北,鼓勵華資銀行引導國內的實業家向東北傾斜。

政府必須加快引導國內資本進入東北,迅速的紮根,並且發展起來

日本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在中國東北獲得了“特殊權益”對東北進行經濟侵略,掠奪中國的資源,傾銷其商品。

以“滿鐵”爲中心的日本資本主義勢力致力於壘斷東北的經濟命脈。這個野心必須要予以遏制。

靠什麼,在眼前有利的形勢下,專門針對日本製定戰略,加快東北的工業化進程,並且壓縮日本商品向東北傾銷的空間,阻擊日本的富裕資本進入東北。

這是場暗戰,無法在明面上辯駁。誰夠狠,誰就能贏。,!~!

..

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542節 阿富汗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496節 復仇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508節 第一槍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500節 三國殺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105節 餘波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21節 峰會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