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

喚比利斯志得意滿的站在了昔日的匯豐銀行海分行經卿。”廠中。透過臨街的玻璃窗望着租界街頭逐漸開始恢復繁榮的人流,心中滿是驕傲。

從英國陪同他一同前來上海的楚國棟則一聲不響的站在辦公桌後面。神色複雜的望着他,但安比利斯不無炫耀的朝着他說話,並想引起他的共鳴的時候,他的笑容卻是那麼的真誠,表情是那麼的自然,毫不造作。

安比利斯自以爲他是最後的勝利者,奪得了大部分的匯豐銀行“遺產。”並且與迪卡維利一起在瓜分怡和洋行的財產中插了一腳。

有力的打擊了英國的幾大老牌財團,一隻腳邁入了準財團行列,這使得他的自信心膨脹到了極點,並且力主將新銀行的名字仍然叫做“大英銀行”完全不顧同樣爲大股東的南華資本。

楚國棟並沒有表示任何的反對與不滿,因爲,雖然他只是副理,真正擁有大英銀行主導權的還是他。

如果沒有南華向滿清政府施加壓力並且以利誘之,沒有南華在新加坡的期貨與外匯市場上有力的牽制了英國老牌財團的力量,甚至緬甸與印度等地的戰事極大的吸引了英國財團對這些地方資本輸出,安比利斯想要這麼容易的就虎口奪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南華資本並不貪心,也並不奢望可以獨佔好處,而是將安比利斯身後的財團推出來,自己在背後汪利。

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當年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體系,被南華資本挖去了一大塊,可以說,英國資本對中國的壓榨將會受到了極大的控制,而英國商品,也將失去傾銷的支撐點。

南華的資本有的是辦法可以合法的變爲“英國”資本,而南華的商品也有的是辦法變爲“英國”商品,在造假與投機方面,南華已經是當世第一,無人能及。

就比如安比利斯嘴上叼着的香菸,很多人都以爲這是純正的英國貨。可是事與願違,這些香菸產生的利潤,最後的流向便是南華。

當然,類似的情形發生最多的是在美國。

由於英國主導着歐州,將它的自由貿易主義推廣到了全球,使得南華的商品可以憑藉合法的手段在全世界範圍爭奪市場,輔以上述的將南華資本與商品冠上其它國家的頭銜。在這方面,南華還沒有引起更多的關注。

而美國則完全不同,它採取了保護自身的貿易政策,一旦南華的資本與商品威脅到美國本土資本家的利益。那麼美國政府會毫不猶豫地針對南華資本與商品進行貿易保護。尤其是關稅保護,限制南華商品入境。

這也是南華資本需要以種種方式加以掩飾後進入美國市場的原因,或者只在一些有潛力的美國公司持有股份,運用金融手段在美國股票市場進行操作,得到一些優質上市公司的股份。

目前南華還不想太多的引起美國與德國的猜忌,這兩大保護傘可是有大把的利益可以深挖的。

這次匯豐銀行破產清算以及怡和洋行的爭奪,獲利最大的其實是南華、美國、德國。英國人傷了元氣,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這些國家分些好處,因爲他們沒有實力獨霸中國,南華這個刺頭已經很難對付。

緬甸曼德勒地區的英軍最近叫苦不堪,由於臘戍被攻佔後,大量的華人向這個地方匯聚,導致這些地盤完全已經失去了控制。

殖民當局不斷的調動部隊前往曼德勒,希望可以組織反攻,將鼎戍

密支那仍然在向雲南調兵,四多人的先頭部隊被吃掉後。後續增援部隊再次被圍,到處烽火的緬甸與印度阿薩姆邦已經牽制了大量的兵力,英軍不得不進行兩線作戰。

他們早就想反攻臘戍,只是由於從密支那前往增援雲南軍隊的補給線過長,耗費了他們大部分的精力,這才使得“緬甸解放組織。在臘戍站住了腳。

熊克武殲滅了被圍的兩千多毫無戰鬥力的英軍後,將增援部隊包圍起來,終於使得許多質疑的聲音煙消雲散,也明白他之前的周密佈置乃是穩中之道。

川軍入滇西冉然是補給不易。但英軍同樣如此,準備妥當後以逸待勞纔是正道。

密支那的英軍頓時慌了神,調集周邊部隊往邊境集結,準備一舉攻入雲南,這就使得臘戍地區的黃文虎等人壓力驟減,也乘機打出了“緬甸解放組織”的旗號。

四月初就準備反攻臘戍的英軍計劃一再的被拖延,由於後勤補給點不斷的被“叛軍”騷擾襲擊,損失慘重,不得不從南緬調兵。

英國在緬甸等地部署了十一萬殖民軍,當初與蘭芳的戰爭時其中的三萬多人成爲了炮灰,其中有整師的兵力在沒有經過戰鬥的情況下被突襲俘虜,這也成爲了緬甸英國殖民軍的陰影,他們對華人武裝開始發自內心的恐懼。

而這次將烽火點燃的,依然是華人武裝,而且據只在英國軍官層中流傳的消息說,那些華人武裝很有可能是南華在背後支持,或者南華直接派出了軍事人員。

這一消息就如同毒藥一般侵蝕着這些緬川、度以及其他硝民國家人民組成的硝民軍隊。使得他們心降到了谷底,

相比之下,黃文虎與王鵬飛手下的部隊則士氣高昂,南華艦隊大勝葡荷聯合遠征艦隊之後,得到消息的他們大受鼓舞,精神極度振奮。

從曼德勒到臘戍的鐵路橋南端也成爲了他們發泄精力的場所,一斤小堅固的防禦陣地早就成型,而力爭做到萬無一失的他們仍然在不斷的完善。

也許對上武器與戰術完全落後的英國殖民軍沒有必要這麼隆重,可是他們還是牢記着當初在北婆羅州與英軍交戰時的規定,將任何對手當作德國陸軍來打,這也是德國教官一直要求的。

“大海,前面的情況怎樣?你們的補給都送過來了,先別急着領,我們先喝頓酒再說。”

黃文虎與安大海是師兄弟,都是與邱異烈一斤。隊的,到了緬甸後,都想着要好好幹番事業,大展拳腳。

這次安大海帶着特戰隊前往曼德勒外圍的英國殖民軍據點偵查敵情。並且破壞對方的重要軍事設施與補給點,最重要的,是打擊英軍的水上交通線,使得對方只能從陸軍沿鐵路線發起進攻。

英國人通過印度人在緬甸實現殖民統治後,大量的蒸汽船開始橫行於水路交通便利的緬甸,繁榮了緬甸的經濟,對他們的殖民統治大有好處。得到甜頭的英軍也想利用方便的水路運輸物資與運兵,分頭攻擊

對於兵力吃緊的臘戍守軍來講。這是很危險的,武器再先進,戰術再領先,以少敵多自身也會有損失。

對於黃文虎與王鵬飛來講,他們是不願意將兵力消耗在他們極端蔑視的由緬甸人與印度人組成的殖民軍身上的。

看着安大海身後跟着的廓爾咯人,黃文虎拍着他的肩膀笑道:“怎麼樣,這些廓爾咯人好用否?英國人在印度部署這些廓爾唉軍隊後,準備在緬甸也投入廓爾咯人來跟我們交手,正好從他們身上學學,到底這些不怕死的彎刀部隊怎麼個不怕死法

李秉衡讓溫生有派人在喜馬拉雅工南端設立了一個隱秘的練營。全部招收廓爾咯人,加上部分漢人與藏人,準備打造駐藏軍。

不過,他設立這個刮練營的目的可不僅於此,英國人征服尼泊爾沒幾年,對尼泊爾還沒有絕對的控制,他不介意給英國人制造點麻煩,依靠這些經過“特殊。練的廓爾略人,讓英國人在尼泊爾大大的碰斤小

子。

英國人到現在還沒有放棄對阿富汗的貪圖,雖然經過兩次戰爭,成功地將阿富汗淪爲半殖民地,但是桀驁不馴的阿富汗依然不是那麼好征服的。

這樣的話,這支廓爾咯部隊就有了很好的去處,幫助阿富汗友軍恢復阿富汗的自由。就如尼泊爾一般。

阿富汗可是有世界第三大銅礦帶。鐵礦與蝶礦也是儲量豐富,這些資源可是使得後世的美國都垂涎三尺。

安大海對這批在四川就招募過來加以刮練的廓爾咯人非常滿意,在他看來,說到戰鬥的勇猛與悍不畏死,除了中國人,便是這些小個子的廓爾略人。

“了得,了得,幾次突襲他們都立了奇功,手裡的彎刀讓印度人緬甸英軍大多爲印度人嚇破了膽。”

看着這些腰上掛着“狗腿刀”的廓爾咯人,黃文虎並沒有太驚奇的表現,英國人推崇廓爾咯人,但中國人卻對他們有心理優勢,因爲當年清軍將廓爾咯人打得潰不成軍,戰戰薪銳的要求臣服納貢。

而且李秉衡當年給他們上課時也親自解釋過,由於廓爾咯人個子矮。手臂短,腕關節粗,所以使用這些狗腿刀有優勢。

而中國人則不適合使用這種彎刀。所以南華軍中的軍刀乃是仿製的唐代陌刀與直刀,這是針對日本人的刺刀戰的,傳統的中國單刀比日本軍刀短,與日本軍隊拼刺刀時更加顯得短,所以要在長上面做文章。

如果是中國北方士兵,給把大刀片子就能輕鬆將僂寇斬掉人口,不過南華大部分是南方子弟,身長與氣力都不如北方人,使用陌刀會有較好的效果。

這也是李秉衡招募了一千多名廓爾略人在婆羅洲練的原因,這些近戰之王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彌補南華軍隊在近戰中的不足。

“從越南那邊過來的新武器怎麼樣?還好用吧?”黃文虎朝他擠擠眼睛。

安大海一聽連忙說道:“可是有彈藥過來?那可太好了,這玩意好用,真的好用,這一路全靠它了。”

兩人說的是從越南偷運過來的擲彈筒,除了的迫擊炮,能夠給緬甸江河上無數的運兵船與炮艇致命打擊的便是它了,而且它還輕便好用。

西方國家目前只能生產投擲手榴彈的擲彈筒,而南華的擲彈筒已經可以投擲定裝藥彈,由於槍榴彈與火箭筒的性能還不成熟,所以並不能急於推廣暴露,使得擲彈筒成爲了很好的迫擊炮與手榴彈之間的補充。

這種武器打緬甸河上的蒸汽船還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對殺傷船上的有生力量也很管用,大量的運兵船就是在它的手上遭了殃,搞得英軍沉杜邪不敢通過水路運送兵員。 尤其是物資運送,本來水路是很好的選擇,結果白白的便宜了黃文虎他們,大量的武器彈藥與物資被運送回了臘戍,而蒸汽船則成爲了他們手中又一大運輸工具。

英國人的武器裝備還是很有市場的。這些軍械在國際市場出售後,也是很好的軍費來源,用安大海的話來說,這叫以戰養戰。

英軍的炮艇最近也損失了不少,安大海頻頻針對它們發動偷襲,俘虜了不少炮艇,不堪使用的則直接炸沉,而保存完好的則開回臘戍,簡單修路後就能使用,只是缺乏使用這些汽船的人員而已。

當初李秉衡在電報上尤其提出了控制“一江連六國”水路的重要性。使得緬甸境內的汽船成爲了他們的首要目標。

雲南境內有大小河流沏多條,多爲入海河流的上游,其中瀾滄江、怒江、紅河、獨龍江和大盈江分別是東南亞重要水系湄公河、薩爾溫江、紅河、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瀾滄江系國際河流,是世界第六大河,在東南亞爲湄公河湄公,“母親”的意思,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束埔塞和越南,被稱爲“一江連六國”。

在越南西貢附近注入南海,被稱爲“東方的多瑙河”。瀾滄江一湄公河全長媽田公里。在我國內河道里程長引引公里,其中在雲南境內嬸公里,在雲南末段瀾滄江始稱湄公河,境外長度刀舊公里流經緬甸、老撾、遢羅、束埔寨、越南個國家。

現在疏通雲南到緬甸的河道。是爲了將來奪取緬甸,而將來從緬甸的到的稅收等收入也將投入一部分在疏通河道與改善水路,爲了進一步奪取老撾、越南等國作準備。

不僅將來有經濟收益,對中南半島數國的控制力也能增強,使得中國大陸與中南半島有了一個有力的銜接區域,爲徹底的融合提供了地理準備。

安大海並不清楚李秉衡設想的有這麼遠,只是陷入了打船的樂趣之中。樂此不疲,三四個月的工夫。就被他們隊俘虜了六十五條汽船,十一條炮艇,擊傷無數,其中能使用的汽船四十三條,炮艇十條。

要不是修理費時費力,人員缺乏。其餘炸沉的多半也是能開回來使用的,不過他們可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英國人的汽船還有不少,還會自己送上門來。

不過,短時間內,曼德勒的英軍是沒有辦法再來送汽船了,當然。他們會從鐵路上過來。

從曼德勒到臘戍的鐵路已經停運,因爲這是中部緬甸到禪邦的一條生命線,失去對撣邦的控制後,這條鐵路也就沒多大用處。

英國人也清楚,要想攻入臘戍地區,必須先奪回被“叛軍”控制的鐵路橋與站點。

圍繞着這些重要地帶,相關的戰略已經在制定中。

而密支那的英軍卻完全不必面對這樣的尷尬境地,他們的交通與補給並沒有受到對方的騷擾。

可是他們自己也清楚,對方抱着海綿吸水的目的,不斷地讓他們在雲南消耗精力,要麼就進行決戰,要麼就不斷地添兵。

圍點打援的古法還是很好用的,這是個套子,套了一個又一個,而被套的,還樂此不疲。

英國人自己也沒有辦法,眼下已經是騎虎難下,要麼就將當面的“叛軍”擊潰,順勢佔據整個滇西。滿清政府已經完全不管了。要麼就乖乖的撤回密支那,那麼對方必定會尾隨入緬,大片土地將淪喪。

甚至密支那的部分印度人認爲對方很有可能會進攻密支那,拿下緬北,與掉邦連成一片,到時候,連中部重鎮曼德勒都會成爲他們的目標。

不過,英國人是不會這麼認爲的。對方也沒有這樣的實力,這是他們敢打保票的。

可是,印度人猜到了熊克武的真實意冉,受到了南華方面的影響,他也成爲了膽大妄爲的一員。

現在大量的掉人被動員了起來,他們開始認同漢人,認爲自己也是大中華體系中的一員,英人的壓迫、印度人的錄削以及緬甸其他民族依附英人上臺後對他們的迫害,導致撣人開始將熊克武與黃文虎這樣的漢人武裝視爲他們的希望。

緬甸解放組織的旗號打出來後。許多的掉邦土司加入了他們的陣營。他們就是榜樣,緬甸的其他民族也紛紛響應。

當年英國人發動了幾次戰爭才征服了緬甸,卻並沒有徹底征服他們的反抗心理,能夠加入大中華體系也是不錯的。

說到大中華,他們並不是太清楚。但他們都明白滿清也好,南華也好。都屬於大中華,這或許只是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裡得到自由與依靠,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而南華無疑是一個典範,接連打敗了幾個西方國家,連強大的洋人艦隊都被殲滅,無疑對想要反抗洋人統治的人們是極大的鼓勵。

緬甸解放組織的成立,正當其時。

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330節 反包圍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15節 曼德勒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290節 空降兵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395節 殺俘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363節 改組同盟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476節 重逢第461節 從老毛子那裡搜刮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509節 香港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382節 大西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