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

隨着駐杭將軍瑞興與各路浙軍的覆滅,浙江各地的革命形勢開始扭轉,清廷在浙江範圍已經沒有強大的抵抗力量,整個浙江光復在即。

在秋瑾與徐錫麟共同發佈成立光復軍浙江軍政府的通電後,光復會上下大受鼓舞,起義重要人物雲集杭州。

而清廷則電令張之洞、端方等迅速調集兩鎮新軍以及巡防營、緝私營等舊軍趕赴浙江平亂,已有五萬人在南京集結,不日就要南下。

針對這一形勢,秋瑾與徐錫麟商議抓緊整編光復軍,並加以操練,分發杭州軍械局的武器彈藥,準備應對清廷的鎮壓。

軍政府公推徐錫麟出任都督兼光復軍總司令,總理浙江軍政事務;由秋瑾出任浙江軍政府省長。本來徐錫麟堅辭不受,但以大通學堂學生爲核心的光復軍高層都以爲徐錫麟在浙江的威望無人可比,故再三懇求,徐錫麟只好勉爲其難的答應,並提出委任他以往親自提拔的王金髮與竺紹康爲副司令。

光復軍雖然也編了四鎮,但人員龐雜,大部分爲浙省各地山堂會黨,另有許多以往起義後據山結寨的農民與各地士紳以保衛地方爲名興辦的團練。這些人的整編問題一直讓徐錫麟頭痛不已,由於這些人觀念保守,成分不同,始終無法徹底整合。無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以王金髮組織的烏帶黨爲一鎮,由王金髮任統制;以竺紹康組織的平陽黨爲一鎮,由竺紹康任統制;以起義農民與團練爲一鎮,由裘文高、張雲嶽分別任正副統制;而自己統領的一鎮兵馬更加複雜,以大通學堂學生爲主幹,加上安徽、浙江兩地招募的新兵、幾次戰鬥招降與反正的清軍,由呂公望與朱瑞出任協統。

由杭州軍械局以及各地軍械所起出的武器彈藥遠遠不能武裝四個鎮的軍隊,所以有許多人仍然使用着原先使用的老式槍彈,甚至大刀長矛。因爭搶物資引發的糾紛也時有發生,甚至爲了餉銀髮放頻頻鬧到徐錫麟這裡,弄的他不甚其煩。除了留守杭州的徐錫麟一鎮,其他幾鎮都按照原來的勢力範圍活動,但經常爲了搶地盤鬧出矛盾甚至武力相向。徐錫麟自上任以來一直充當着和事老的角色,爲各派協調矛盾疲於奔命。

除了徐錫麟的一鎮兵馬有李秉衡與熊成基等人幫着進行系統的訓練,其他幾鎮都是過過場做做樣子,可以說毫無戰鬥力可言。

李秉衡眼見形勢不容樂觀,自己從南洋帶來的彈藥也所剩不多,經不起一場大戰的消耗,由於要去南洋的人數衆多,只能致電張振勳讓他速派船隻以商船的名義趕來杭州灣,讓手下這批人可以提前撤離。

熊成基等幾個行伍出身的同志也是對目前的惡劣形勢憂心不已,但眼下光復會與同盟會的關係很微妙,他們根本說不上話,沒有受到排擠就很不錯了。雖然王金髮等高層還能聽取他們的意見,但部分的光復軍中下層軍官不想同盟會介入浙江地方事務,眼下到手的權力如到嘴的肥肉,是無論如何不願意分人一口的。

隨着清政府調兵遣將的完成,幾路大軍即將入浙,一場狂風暴雨眼看即將來臨。

經過十多天的訓練,徐錫麟的一鎮駐杭光復軍勉強有了點軍隊的氣象,但離真正的作戰,還差了許多。李秉衡適時的向秋瑾與徐錫麟提出讓熊成基等入贛的建議,眼下江西與湖南等地零星的起義活動需要有人去組織起來,加上一把火。如果能在江西首先打幾場勝仗,既能寒清廷與南京平叛清軍的膽,又能給浙江有力的支持。入浙的清軍要時刻提防革命軍從贛側擊,既牽制了兵力又有戰略威懾的意義。

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光復會所有高層的贊同,這個時候於杭州等地死守並沒有意義,不如開闢第二戰場。

徐錫麟將安徽帶出來的巡警學堂學生交給熊成基帶領入贛,又將手下撥出一部分人,連同安徽新軍本部共五千多人。入贛的兵力不能多也不能少,這麼多人剛剛好。

李秉衡讓溫生才帶上二十幾名南洋的兄弟一起跟着熊成基他們入贛,並交給他五百萬日圓(日圓在當時中國很多地方都是“硬通貨”),充作軍餉並作不時之需。將來入川后補給不易,只能靠四川同盟會組織幫助在日本洋行購買。日本武器商爲了佔領中國市場,在各地都有洋行,而且武器質量還不差,這也是李秉衡這次帶上日圓的原因。

因爲跟熊成基與倪映典等人交厚,所以反覆交代入贛後保存實力爲上,只爲造聲勢。

熊成基等都真心敬服他,所以也不覺得他多事,反而記在心上。

最後是李燮和跳出來大叫受不了:“光華,從沒見你如此嘮叨,我耳朵裡繭都聽了出來。不就是那十六個字嘛?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好記的很。”

熊成基笑着說道:“聽着是簡單,用起來就不簡單。如今我等勢弱,用此戰法再爲合適不過。等入了贛入了川,我就用它好好跟敵人玩玩。”

聽他說得輕描淡寫,衆人紛紛笑了起來。此去江西,既要幫助浙江牽制清軍,於要保全自己安然轉入四川,任務不可說不艱鉅。但熊成基等人舉重若輕,安之若素,正應了李秉衡心中還沒說出的一句話: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

這段時間的相處與並肩戰鬥,讓衆人都生出了依依不捨的深厚感情。正在上海的陳其美髮來電報說已經與張家船隊會合,即將趕往杭州灣。船上有一批藥品與糧食等物資,另有一批喻培倫等人加班加點趕造出來的07式步槍四千多支,子彈一百八十萬發。在黃仲涵聘請的外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子彈廠順利投產。目前日產子彈六萬發,等以後改良工藝與機器設備,工人技術熟練後,產量將成倍提升。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秉衡驚喜萬分,留在南洋的那數百名“徒弟”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他欣慰無比。也讓他對張家船隊的到來充滿了期待,熊成基等人聽到有大批物資可以補充,尤其是他們眼饞已久的07式步槍,也是大爲振奮。

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184節 胡家的集體匯演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483節 釣魚島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124節 冤案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442節 中亞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508節 第一槍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542節 阿富汗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51節 和平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124節 冤案第105節 餘波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244節 槍爆頭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91節 大殺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291節 大殺器第500節 三國殺第409節 赤塔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