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而已

現在發現在寫作上我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喜歡寫賞析類的評析,第二是喜歡補漏洞,基本上都填上了。

我就覺得看武俠是興趣,也是一份純粹的喜歡而已,那麼多寫點喜歡的,開心的東西,用來抒解壓力,消閒而已,是另一種休息方式罷了。

而且我也喜歡且適應這種方式,所以也不想過於進取,要精益求精,而是大家看了開心一笑就好。

另外,自己寫過也知道一部小說從構思到落筆很不容易的,最好就是一個人呆在安靜的環境裡,可是現實哪裡允許,會時不時被打擾或者打斷,這時候出現了漏洞很自然的。

我也敬佩看出漏洞的朋友們,那說明真的用心在看,是一份喜歡在裡面的。

只是呢,我的認爲是既然喜歡就順手把漏洞補了,讓作品更完善不是很好嗎?

也不提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過的,社會化就是接受漏洞,成熟就是懂得填坑。按照心理學家的說法,這樣隨時填坑的習慣還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呢,也是“提出問題帶方案”的成熟思維的顯現。

其實金庸的武俠作品到了現在,都不知道經過多少的改編了,其中也不乏魔改,也都是希望讓作品更好看更完善。

所以呢,能夠和心志相投的朋友在不同空間,享受獨特的休閒品質,那就是最好的,其他的,也都有待商榷。

休閒也就是休閒而已。

今早忽然想到,我下一本書就可以用楊過的口吻再寫一遍射鵰+神鵰的。

反正現在大陸的武俠圈也就是同人市場,那麼索性再寫同人,看看能不能在同人圈子裡混出個前十名。

寫同人有一點好,我十天半月不更新都無所謂,沒有壓力的,要是簽約了,那就要被逼着日更了。剛剛蛻了一層皮的說,包衣還沒硬呢!

以不簽約爲目的,以玩兒爲主導,考慮一下寫同人。也是在仿照《林黛玉日記》的格式。

只是不曾想到,小時候接觸的第一部武俠題材的作品就是《射鵰英雄傳》,若干年後,我自己還會去再寫一遍這個故事。

真的要寫,纔不會跟着金庸走呢!金庸是在小說這一塊混得熟,可是細節的周整,思想的深入,還有周邊的延展,這就是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了。

說起金庸,有一點我是很佩服他的,他的心還是靜得下來的。後來是把捧得熱火朝天不假,那是溢價泡沫。泡沫的顆粒還是比較大的呢!

不過從他走的路來看,他創業搞報業,並不是拍腦門的決定,也不是在跟風,報業根本不賺的,而且人家訂了,你每天還要送,虧損的話,你想終止還不行,還要拖死狗拖一陣子呢。

可是金庸從小就在搞文字工作,就在辦報刊,他是操童子業。

從他創業走報業這條路,到後來走出一片天地,那是不容易的。

假如說古龍是從模仿開始,到寫出自己的風格,經歷了個人生涯的熊市到牛市的轉換的話,那麼金庸就是在事業上完成了由熊到牛的週期變化。

現在看人物傳記,倒不是看這人有多厲害,而是要看他經歷了什麼樣週期性的經歷。

另外,再看包惜弱與完顏烈初見,那一句“俊美異常”,怎麼感覺都不知道是誰對誰見色起意了?敢情見色起意也是雙向的?可以是雙份的,那不就是一見鍾情?

天哪!姦情與愛情只有一線之差?要洗白的話,不是很難呀!

對了,天哪這一句感嘆詞,讓我聯想到這兩天的想法,天哪的中文近似詞不就是乖-乖!那麼英文翻譯就是May God!要加重語氣的話,還可以加一個Oh!這樣語氣更誇張,更有英語的語感,跟乖-乖!的表情更爲接近。

假如將來有人說,我的英語都是跟着武俠小說學的,因爲看武俠書評,我對英語產生了興趣,那就好玩了。這種玩兒法,從前還沒有過呢!

202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