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古龍忌辰

一早打開關注的公號,這才驚醒,是呀,今天是武俠小說名家古龍先生的忌辰。

可是今天還要上班,手頭上的事一大堆呢!

那麼只有抽時間,騰空間,看看能不能趕出一篇文章出來。

結果還真的如願以償了,快下班時,終於有一篇可以草草完稿了。

我先發到朋友圈裡,看看論壇的朋友有需要嗎?如果不跟我聯繫,那我就發在自己的微信公衆號裡。

寫好的全文如下:

木葉蕭蕭,夕陽滿天。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句子,我還在上中學,看多了名家作品裡的長句,忽然看到短小卻有跳躍感,充滿電影畫面感的句子,確實是心跳得加快,想繼續往下看。

而在古龍筆下美麗的秋季也成了這位天才最後駐留之時,“流星的光芒雖短暫,可是那種無比的輝煌和美麗,又豈是千萬根蠟燭所能比得上的。”

古龍也如他筆下的流星,他的光輝無法忽視,目前說是無人企及也不爲過。

他爲生活所迫,投身武俠寫作,可那時強者如林,他並不突出。

這種情形很多人都碰到過,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怎麼好像對自己並不友善。

有些人索性退出,有些人有心無力,有些人聽之任之。古龍之所以是古龍,也因爲他獨一無二,在逆境中求存,還綻放出自我的光芒,這一點至今都有積極的意義。

最近重溫了一遍《教父》,這本書對古龍影響巨大,而我就是先看了古龍的《流星蝴蝶劍》,再去看《教父》的,甚至可以說沒有古龍,我不會對這部作品產生興趣。

影片《教父》裡有一個鏡頭,那是教父的小兒子麥克坐在大班椅上,穿着的還是休閒服,可神情不同了,那時節他是初具教父的樣子,是雛形。

那是凜冬已至,他要投身其中。

到了影片的最後,麥克已經在觀禮小孩的受洗,他真正成爲新一代的教父,而且老教父對他是欣慰且信任的。

這時他的姐姐康妮衝進來發瘋,麥克派人殺了她丈夫,她那個渣男丈夫死不足惜,可康妮能發瘋的對象,就是這麼一個親弟弟。

只見麥克西裝革履,頭髮滑溜,風度翩翩,優雅柔和地寬慰她。接着他的妻子問他是不是他殺的?他溫柔且毫不猶豫地搖頭。這一刻,新一代的教父已經成型。麥克真正成爲了教父,是老教父的接班人。

現在再看到這一幕,儼然就是古龍的蛻變,從模仿到創新,目前來說,他無疑是個中翹楚,做得最出色的,他的光環和他的實力息息相關。

古龍也用自己的一生宣昭着一個道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長度還是品質?

古龍的一生是值得後人去尊敬的,只是目前金風漸烈,流感蠢動,在憑弔紀念之餘,也要注意養生保健。

喜歡古龍的作品,學習他的積極精神,善待生活,把他的精神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爲自己和他人帶來正能量,這又何嘗不是對古龍先生的致敬呢?

雖如流星兼千古,幸有風尚傳今時。

寫完後我鬆了一口氣,好在今天的工作也不算太忙,要不然的話,怎麼趕得出來?

真是需要感謝呢!

還記得小時候看古龍作品,看得如癡如醉的時候,我是特別依賴感覺的,其實現在還是有點的,還是需要沉靜。

假如換了那時候,要我在忙的時候想着趕稿,只怕第一反應就是搖手,肯定不幹。

現在則是先幹了再說,其他的可以慢慢調整。

心態是不同了。

今天是趕着寫這文也是趕着發的,匆忙時匆忙了些,不過,該做的還是要去做,我先跟羣裡說了,看看有沒有人要,如果沒有呢,我就發自己的公號了。

結果人家自己找出了舊文,居然跟我是前後腳發文,也挺有意思的。

今天是過得很趕,趕着寫文,趕着跟人家說,還有工作等。

只是,如果真的打算寫武俠寫下去的話,那麼一些公衆活動,還是要關注的。

而且古龍也是我敬重的作家。

記得前一陣子有一個小女孩在羣裡問我,你對古龍怎麼看法呢?是討厭還是怎麼的?

因爲我是從梁羽生羣裡過來的,她會這麼想也是正常的。

我告訴她兩個字:喜歡。

人家瞠目。

我看梁羽生的作品,會覺得情緒有一段時間會陷入其中,看古龍則是會笑的,按照現在的說法,那是爽文了。

還記得以前看《七種武器》裡一個叫《孔雀翎》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女子叫雙雙,她男友很寵她的,帶着兄弟去見她,就明說,不許對她不尊重,不許對她動歪腦筋。

他不說還好,一說之下,讀者和這個小兄弟都對雙雙產生了興趣,她到底是如何的傾國傾城呢?

誰知道一看之下,大失所望,也大吃一驚。

她是盲女,長得還難看,可是男友對她什麼甜言蜜語都說,恨不得把情話都說給她聽。

然後還對小兄弟使眼色,讓他不要說出真相。

小兄弟也是經歷過風浪的人,知道拆穿了真相,那會很殘忍的,於是幫着一起說謊,看到這一段時,是會油然產生感動的。

然後還有一個故事,那是古龍早期寫的,好像叫《孤星劍》,裡面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男一女,小時候被仇家所害,家破人亡,兩人只能在碼頭討生活,男的把吃的都給了女的,自己餓了喝碗清水。

後來還是男的先得到拜師的機會,可是他讓給了女的。女的藝成下山後,想找仇人報仇,可是已經被人殺了,女的查訪後才知道是男的先她一步,她要找男的,可是男的不肯見她。

原來在長身體的時候,男的沒好好地吃,一味地做苦力,結果他再也長不高了,可是女的卻長得很高。

後來兩人很恩愛,女的就揹着一個籮筐,籮筐裡是她丈夫,她說小時候男的一直讓着她,那現在她就揹着男的。

這個故事也是看着很感動的。

而且這兩個故事看下來,我覺得古龍是一位大師。

喜歡故事裡同情弱者,尊重感情。

古龍小說裡往往是溫情和險惡的環境兩極對立,所以會顯得格外的出挑。

然後他寫武功的節奏很快,也許有人會說他寫得很簡單,但是我看下來發現,他其實是圖節奏快。

要的就是那種鏡頭的動感。

而這份動感,是和感情,或者是溫暖的感覺一起出現的,構成了古龍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這份動感,又是和影視劇的產生是息息相關的,影視劇適合去表現書裡的情景。

古龍的冒尖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跟時代的發展關係緊密。

不過現在看來,古龍的作品還是有些節奏過於快了。

就拿美國電影來說吧,像《肖申克的救贖》、《你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這些都是節奏舒緩的,看得到內心的影片。

並不是過分追求速度的。

當然如果是追求速度,那麼看上去會有一種很酷的感覺。

可是形式與內在的感受,也需要平衡發展。

有時候看古龍的作品,會覺得像是黑澤明的電影一樣,有一種叛逆,也有一種渴望獲得溫情,而要引起注意力的感覺。

好像是前年吧,我偶爾看了一點《九月鷹飛》,就是劉松仁那個版本,忽然覺得古龍的臺詞很裝逼的。

我把這個想法跟羣裡說了,結果有人說,本來就是很裝逼。

我覺得小時候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臺詞的,很拉風的,可是現在看了,會覺得假如真的這樣說了,不是有人會笑,那就是會拉仇恨了。

沒事要那麼裝逼做什麼?

不過也知道古龍內心是很苦的,家庭情況造就了他情緒不佳,所以特別需要開心。

有時候也會覺得他像喜劇演員一樣,有的喜劇演員是帶給別人歡笑的, 可是自己抑鬱。

古龍也是的,傷心的事情也不會逢人就說,也要看眼緣的,對了眼,也不見得會說不開心的,那肯定是說開心的事,那麼自然而然也就過去了。他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有時候是這樣的,心裡有苦,可是說不出來,明明想找人去傾訴,但是見了人,卻不知道說什麼,然後東拉西扯,一會兒就過去了,自己以爲是忘記了,其實那份情緒有時候還在。

這是生活中會碰到的情形。

看了他們的傳記,也知道真實的他們未必是如同寫出來的那樣,可是看了,有時候一些情緒還是會產生共鳴,會產生神交的感覺。

不過我不喜歡古龍的一點就是他是脫底棺材,沒有理財觀念的,儘管像他那樣的花錢是爽,可是我還是想有計劃的去管錢。

這也是我想有選擇,有辨別的去學習。

尤其是現在,沒有健康的理財觀念,想好好地過日子,那是不太容易的。

古龍是過得瀟灑,可也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而這一點又是讀者也好,書迷也好,需要去揚棄的。好好地過日子,也就是對喜歡的作者的一份祝福,那樣不是很好嗎?

因此我想學理財,這也是接觸過古龍作品之後,產生的念頭。

我很喜歡古龍的作品,但是,我不想學他的理財觀。

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再去看喜歡的作品,會有不同的感覺,那時候會更加從容的。

好了,就先寫到這裡吧。晚安!

202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