癟塘人生

尹志平還真是吃癟三次,《射鵰英雄傳》兩次,《神鵰俠侶》裡一次。

他出場看似顯擺,先讓郭靖摔了一跤,可接着自己跌得更重。

到後來煙雨樓那一場混戰,他也跌了一跤,摔得也不輕。

而《神鵰俠侶》那次是他自己作的,那一次是翻不了身了。

也就是說,他在《射鵰》裡癟了兩次,不過都是小癟,《神鵰》那一次可是大癟,不是那一次大癟,還讓人記不起前兩次的小癟,畢竟這三次癟得時間線也長了一點。

人家是堂堂正正的做人,他倒好,是癟塘人生,從出場到謝幕,一共三個癟塘,一個比一個壯觀,最後只能自己陷下去了。

所以說到哪裡都可以選擇的,哪怕是一路癟塘的人生,也都是自己選擇出來的。

再看看柯鎮惡說的話吧,仔細品味也有趣,他對尹志平說——你也翻個筋斗吧!

表面看起來沒什麼,不注意也就滑過,可仔細來看,這不是在耍猴戲,跟猴子說的話嗎?

柯鎮惡不會跟郭靖說這種話,哪怕是恨鐵不成鋼,痛罵起來也不會這樣說。

而且有意思的是,一個“也”字就表明了柯鎮惡的客氣,這就是柯鎮惡的客氣,還拿不到他的錯處。

尹志平除了走人,還真說不出什麼來。

而且現在看尹志平叫楊康師兄,還被認爲楊康武功在他之上,怎麼看着像是在做壞事上,楊康在尹志平之上呢?

這也不用不平衡,一般來說,要安慰的話,來一句,可以後來居上的,可怎麼說呢?放下得了。

尹志平這麼一來,郭靖完全是砧板上的肉,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當然後來的郭靖,不知道把尹志平甩了幾條大街呢!

當下的江南六怪那是心跳到了嗓子眼上,緊張得不得了。

這也難怪,丘處機才一個人,江南七怪有七個人,七個打一個,堪堪算平手,哪裡怪得了他們緊張呢!

原文是——韓小瑩道:“四哥說的是,咱們七人結義,同闖江湖以來,不知經過多少艱險,江南七怪從來沒有退縮過。”

柯鎮惡點點頭,對郭靖道:“回去睡吧,明兒我教你暗器。”朱聰等都知大哥這閉目打菱的手法,是他盲目後防身絕藝,非至生死關頭決不肯用,更不要說傳授別人,這時他答應教給郭靖,確是非同小可之舉。韓小瑩道:“靖兒,快磕頭謝大師父。”郭靖依言磕頭,退出帳去,柯鎮惡又輕輕嘆了一口氣心想郭靖能否學成這門絕藝,實在難以預卜。

自此之後,六怪授藝更加督得嚴了。可是不論讀書學武,以至彈琴奕棋,一味望其速成,拼命以赴,有時反而窒塞良多,停滯不前。六怪望徒藝成心切,督責綦嚴,而郭靖又非聰明穎悟之人,心裡一嚇,竟是錯誤百出。自小道士尹志平夜訪之後,三月來竟是進步極少。正所謂“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就是這個道理。江南六怪各有不同的驚人藝業,每人都是下了無數苦功,方有今日成就,要郭靖在數年之間領悟其中精微,就算聰明絕頂之人尚且難能,何況他只是中人之資呢!

那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了,尹志平一來,試出了郭靖的武功,怕是難及人家楊康的項背,可江南六怪不肯服輸,非要爭一口氣不可。

怪也難怪,萬里奔波, 顛沛流離,七人去,剩六人,數年辛苦,

一旦落空,是難以承受,怎麼也要最後搏一程。

這也好比高考前的衝刺,怎麼着也要盡力。

可就苦了郭靖,還不明白怎麼回事,懵懵懂懂,被動地跟着。

其實江南七怪武功不算不高,他們也會教,看朱聰教拖雷,教一遍差不多就會了,而且還循循善誘。

關鍵是六個人一起教郭靖,每個人的技藝底子和路數不同,郭靖的偏好和接受程度也不同,一味地死練和苦學,終究是學標不學本,事倍而功半,白白在虛耗罷了。

江南六怪越是盡力教,郭靖的疲勞狀態就越明顯,學習的淤塞程度也就越多。

學到後來會混亂,也會丟三落四,總之怎麼難看怎麼呈現。

這是疲勞戰,這時候更需要注意兩點,吃飯和睡覺,吃得好,睡得香,然後再保持心情愉快,別過分緊張,那就容易順利進行。

可如今緊張的並不是郭靖,郭靖也緊張的,可緊張程度不如他師父,江南六怪纔是高度緊張,尹志平的到訪,如同懸在頭頂的劍,他們自己都誠惶誠恐,不想認輸,所以拼命地去教。

他們是帶着壓力在教,更多也在灌輸以及傳播着壓力,這叫郭靖怎麼長進呢?郭靖要成擱進了,擱起來的長進,完全是停滯狀態了。這可要命了,好了,明天繼續!

附:網友燕山故友提出:尹志平在荒村野店裡還吃了一次癟,被黃藥師從店裡給扔了出去。

那麼就是《射鵰》三次小癟,更正一下。

202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