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缺陷

林遠圖何以不告訴子孫,剋制青城派之法?

他是不珍惜自己創出來的基業?還是忘乎所以,認爲不重要?

假如是後者,那麼在福威鏢局全盛時期,就已經埋下了毀滅的種子。

這樑子沒法化解,只要辟邪劍法劍法一出世,就會隨之而來。

辟邪劍法宛如潘多拉魔盒。

如此一來,讓真正的辟邪劍法失傳,倒不失爲良策。

青城派已經如此不堪,被他們學了去,豈不是更要爲非作歹?

只是辟邪劍法不就如同林震南,嶽不羣還有餘滄海一樣,活着就等於沒活,尸居餘氣而已。

同樣的是多餘的存在,林震南、嶽不羣和餘滄海居然還是三種不同的多餘形式,這倒是新穎。

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思考,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可以歸納爲“怎麼活”?

不過金庸一向有一個顯著的弱點,他會提出哲學思考,但是如何延展,就已經語焉不詳了,至於答案,那更是每個讀者自己心裡的答案了。

原文是——林平之自被青城派羣弟子打得毫無招架之功,對家傳武功早已信心全失,只盼另投明師,再報此仇。此刻聽得勞德諾說起自己曾祖林遠圖的威風,不由得精神爲之大振,心道:“原來我家的辟邪劍法果然非同小可,當年青城派和華山派的首腦人物尚且敵不過。然則我爹爹何以又鬥不過青城派的後生小子?唉,多半是爹爹沒學到這劍法的奧妙厲害之處。”

只聽勞德諾道:“當時我問師父:‘長青子後來報了此仇沒有?’師父道:‘其實比武輸招,那也算不得什麼怨仇,何況當時林遠圖早已成名多年,是中原武林中衆所欽服的前輩英雄,長青子卻還是剛出道的小道士。後生小子輸在前輩手下,根本算不了什麼。你師祖是沒有勝過邪辟劍法的把握,勸解了他一番,此事也不再提了。後來長青子在三十六歲便即逝世,說不定心中放不開此事,以此鬱鬱而終。事隔數十年,餘滄海忽然率領羣弟子一起練起辟邪劍法來,那是什麼緣故?德諾,你想那是什麼緣故?’

“我道:‘瞧着松風觀中衆人練劍情形,人人神色極是鄭重,難道餘觀主是要大舉去找福威鏢局的晦氣,以報上代之仇麼?’師父點頭道:“我也這麼想,長青子胸襟極狹,自視又高,輸在林遠圖劍底這件事,一定令他耿耿於懷,多半臨死時對餘滄海有什麼遺命。林遠圖比長青子先死,餘滄海要報師仇,只有去找林遠圖的兒子林仲雄,但不知如何,直捱到今日才動手。餘滄海城府甚深,謀定後動,這一次青城與福威鏢局可有一場大斗了。’

嶽不羣何以如此關心餘滄海與福威鏢局之戰?

這裡也暴露了他自身的問題。

他其實已經是活在夾縫中,也是在夾板中求生存。

過去的早就不適用了,可是誰也不去說,就在因循,多挨一刻是一刻。

所以外面的風吹草動,他會第一個慼慼然。

尤其是青城派雪恥的事情,這對於過去來說,就是顛覆。

這叫嶽不羣怎麼會不關情?

而且嶽不羣也在派臥底,之所以會有臥底的出動,那是明面上奈何不了對方,大家都在制衡階段。

可是平衡一直就被破壞着,當年的林遠圖橫空出世,何嘗不是在破壞平衡?

可是局中人都是在被動應對,幾十年來都沒變化。

這是什麼造成的?

難道說本身的存在結構就有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嶽不羣他們縱然身在其中,看上去還是受益者,其實就是門外漢,連門都沒入。

而且餘滄海和嶽不羣都是親生的,誰也不是篡位成爲掌門的。

那怎麼該說的都不說呢?除非打從一開始,認知就有缺陷。自己都不得知。好,明天繼續。

2023 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