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

東洲

“大王,船隊已回返,東洲地形已繪製成冊,且北東洲果多平原,土地肥沃,正是絕佳寶地。”

“既如此,東西運河與馳道需儘快建立。”

“我等早已謀劃妥當,請大王放心。”

劉禪據東洲早期跨洋東來的人很少,歸降的殷商遺民文明層級太低,語言有不通,發展速度緩慢。之後在劉理的支援下東洲有了許多技術人員,可發展幾年也只是整合瑪雅地區。

劉禪不甘心那麼緩慢的發展,於是他找到了冀州那些豪強、士人,這些人在劉備有意的政策傾斜下早就沒有以前的勢力,不過他們在本土還是有些威望的。劉禪許諾這些人,幫助他更快地發展東洲,這樣發展出來的地區這些人可以取得一到兩層稅收收益。

不同於中原,其他四洲的土地是可以買賣的,有了劉禪的承諾,那些老一輩習慣以前生活的人上了劉禪的車,他們利用自身名望呼籲冀州之人到東洲開荒,有着黃金熱的加持,東洲確實加快了步伐。

北東洲西部地區多山,向南發展有許多山區,於是劉禪讓海軍沿海岸線完善整個東洲的輪廓,同時派人從瑪雅地區北上探查東部地區,果然發現了大片平原。

膏腴之地在望劉禪正準備大展拳腳,卻意外收到中原來信。

“報大王,中原急信,陛下令大王回返中原。”

“父皇何故相召?”

“在下不知。”

“先生以爲如何?”

沮鵠說道:“聞聽陛下講政務皆放於太子處置,與大將軍、驃騎將軍居於涿郡故鄉,早不問國事。”

“先生之意,中原有變?”

“太子掌御上下,玉米、土豆等便植南北東西,民皆富足,中原盛世變不得。”沮鵠說道,“陛下相招大王不可不去。”

“言之有理,孤即刻啓程,此間諸事勞煩先生處置。”

“請大王放心。”

加拉太

“此城既下,小亞細亞在望。”劉永問道,“先生以爲孤先治此地,亦或驅兵東進。”

“恭賀大王!”楊修說道,“下臣有三策,請大王自決。上策,大王可率得勝之師乘勝追擊,據羅馬都城,以迪亞杜門尼安爲共主召四方兵入羅馬,但有不從便率軍擊之,不出數載北洲可平。中策,大王據此地坐看北洲烽火,而後伺機而動,蠶食北洲之地可也。”

“那下策爲何?”

“下策,大王遣人送迪亞杜門尼安至此,令其自治此地,並驅使其西攻北洲之地。如此北洲皆亂,待時機成熟,人心思定之時攻之,可一戰而下。”

“下策恐爲他人所得不可取也,楚王於安息虎視眈眈若孤不取他定來取,孤當行上策。”

“大王英明。”

“報大王,中原急信,陛下令大王回返中原。”

“父皇於此時相招可是因北洲之故?”

“前方太子與大王共請北洲之事,陛下既已允諾必不會更改,恐有其他急事。”

“如此上策難行,孤心有不甘。”

“大王不必憂慮,我料陛下所招必不只大王耳。”

“先生之意……”

楊修點頭說道:“大王可依詔回返中原,楚王亦當返。大王臨行前可令衆軍休整操練,他日大王回返便可西進。”

“先生之言有理,我軍方至確不可操之過急。”

花拉

“大王,安息之衆殘暴亞美尼亞民衆多有死傷,其地不堪兵擾,多往北走。安息衆騎無所得,似有不穩之相。”

“責令安息之地不可再入劫掠之營,原有之兵待其自散便可。多募民修橋鋪路,羊毛之事亦不可懈怠。”

“是!”

“秦王之處,現在若何?”

“秦王方下小亞細亞,我料此時當於彼地休養生息,觀北洲戰局再做計較。”

“身毒南地坎坷不利大軍遠征,孤意只率一軍前往,餘部可留此地,觀北洲動向,若秦王不取北洲孤便領軍前往。”

“是!”

“報大王,中原急信,陛下令大王回返中原。”

“可知父皇爲何相招?”

“在下未知。”

“暫緩南進之事,待孤於中原回返再作計較。”

“是!”

雒陽

“太子,陛下相招,請太子往幽州一行。”

“可是父皇有所求?”

“在下實不知,請太子恕罪。”

“無妨,待孤與衆相議定政務,即刻成行。”

“是!”

涿郡

“大哥,你招衆侄兒至此所爲何?”

劉備卸下重擔開始頤養天年,關羽和張飛也一同來涿郡居住,三人暢談昔年好不快活,一些退休的老人也時不時到涿郡做客,還有如簡雍這邊直接搬到了劉備隔壁。

本來劉備是想直接退位的,又怕國內出現什麼天災變故,有編輯在手還能有一張底牌,所以他還保有皇帝的職位頭銜,其實所有政務已經讓劉封全面接手了。同時劉備還規定後代老皇帝需要給予太子一定時間的鍛鍊期,就宛如劉備現在這般。不過到達涿郡的三人劉備就不要求兩兄弟以皇帝相稱,兩人口呼大哥更顯得親切。

“父皇!”

劉備下詔有先後,四個皇子差不多時間到達,前面幾天劉備也不說事,只是讓幾兄弟聯絡聯絡感情,其實此前劉備已經和他兩個女兒交代過了。

“爲父自感體弱,料不日將往見先祖,故招汝等回。”

劉封說道:“父皇春秋鼎盛,何以言此。”

“生老病死不可逆,我兒遠在四方,若爲父急去恐不便回,而今歸來相距,他日有事當不回。”

“父皇!”

劉備制止了幾個兒子的話語說道:“爲父尚有一言,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汝等切記。”

“是,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幾人說話語境有些沉重,幾個兒子不自覺有了淚花,劉備喝道:“爲父尚在,何事哭泣!”

“是!”

之後幾天,關羽和張飛也叫了自家孩子到這裡,距離相近老人也帶着兒子到來,衆人聯絡感情,劉備幾個兒子也明白了劉備意思,他們各自找到了一些願意幫助自己的人。

幾年後,劉備已到彌留之際,因爲早有準備幾個兒子中只有劉封來到牀邊,劉備不想立什麼託孤重臣,所以其他人都在門外等候。艱難對劉封說了幾句話後,劉備眼前開始飛速閃過自己的一生。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聽到了“編輯”的聲音。

“偵測到宿主即將死亡,系統自動掃描宿主直系親屬,掃描成功,轉移中……”

“革……安……”劉備言訖而亡。

(全文完)

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