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

“大王,據此城城主所言,貴霜國正撤兵大夏,糾合國內大軍,將與我軍正面一戰。”

“善,如此一戰而定天下。”

貴霜帝國本土派佔據上風正式展開撤兵東向戰略,首先他們派使者來到薩珊國這裡,告訴國王阿爾達希爾一世,說他們願意放棄大夏,將藍氏城送給薩珊國,並與薩珊國結成同盟。

薩珊國其實這段時間纔剛剛建國,前幾年才徹底平定波西斯地區(南方臨海,東面就是身毒),勢力擴展到原安息帝國東部。

阿爾達希爾一世佔領東部地區後見貴霜帝國勢微,被以前的小弟大宛、花剌子模等爆錘,所以才東向進攻大夏,本意是和大宛等國一樣劫掠一些財務,爲之後應對安息帝國平叛做準備。

貴霜帝國放棄大夏地區讓阿爾達希爾一世頗敢意外,同時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驚喜。佔領大夏地區不但可以收穫當地的人力、物力,還能給本國人民提升士氣。

新生的薩珊王國其本質是安息帝國叛亂者,安息帝國上任老國王沃洛吉西斯五世在漢歷409年去世,他的兩個兒子爲了爭奪王位將安息帝國拖入內戰的漩渦之中。同時安息帝國西部還受到羅馬帝國的軍事壓力,國內民衆苦不堪言,叛亂四起。

老國王去世的時候阿爾達希爾一世正在主管法爾斯地區(波西斯地區西面也是臨海),眼見安息帝國日薄西山阿爾達希爾一世生出了野心,他得到法爾斯省地方世俗與宗教權貴的支持,宣佈法爾斯地區獨立,之後他以重振波斯帝國榮耀爲由獲得一些波西斯地區貴族的支持,很快橫掃了波西斯地區。

正當阿爾達希爾一世準備西征安息的時候,貴霜帝國兵敗西域的消息傳來,大宛等國在貴霜帝國土地上吃得滿嘴流油,於是他決定先東攻再西征。

送上門的土地阿爾達希爾一世不會不要,他同意了貴霜使者的條件,貴霜送大夏地區給薩珊,薩珊與貴霜結成同盟。

阿爾達希爾一世以爲他佔了大便宜,其實他被貴霜帝國騙了。他認爲以薩珊王國目前的強勢,奪取大夏地區後大宛等小國便不敢在他頭上撒歡,哪知道大宛國內的風氣已經被大漢帶偏了,這些國家已經從遊牧國家向強盜國家轉變了。

數年來的搶劫生涯都能獲得極大的收益,穿有大漢提供的鎧甲(老式鐵質鎧甲,對於貴霜來說已經算十分精良了)這些國家參與搶劫的人沒有受到多少損失。

既然搶劫如此輕鬆,誰還吃苦受累四處遊牧,越來越多的國民參與到西征劫掠之中,搶得財物後向大漢購買物資,國內經濟完全被大漢掌控。

這些國家纔不管薩珊王國是否強勢,生產工具基本消失不搶劫他們都活不下去,於是出乎阿爾達希爾一世預料也是情理之中,在薩珊王國東征大軍調往西部後,大宛等國再度出兵大夏地區。此時阿爾達希爾一世爲了發展大夏地區從國內調撥了一批物資,這些物資大部分都被大宛等國搶走,甚至由於沒有防備,連藍氏城也被攻陷。

大宛等國不在乎土地多少,以前地大草場多收益就多,如今不同了,他們仰仗大漢的物資支持可以捨棄後勤,這樣就只需要兵力和財物。而大漢一直在收購他們的戰俘,算下來這些國家的目的基本就是一樣,那就是人口。

大宛等國洗劫了藍氏城,強迫城中的百姓北遷,不用多長時間就把還算富庶的大夏地區變成了無人區,消息傳到阿爾達希爾一世耳中讓他暴跳如雷,立刻將西征的部隊抽調一部分東去。

貴霜帝國的空間換時間戰略成功了,薩珊王國幫他們拖住了大宛等國,給貴霜帝國留下了寶貴的翻盤機會,怎奈貴霜帝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繁榮昌盛、權利集中的大帝國了,國內四分五裂,名義上的皇帝受皇室也是將軍賈特把控。

賈特在前期戰略成功後開始糾集國內部隊準備東征,但此時那些各有心思的小城主已經不和他一條心了。貴霜帝國首都白沙瓦距離藍氏城只有數百里,大宛等國劫掠部隊只要翻個山就能進攻白沙瓦,最初大家受外敵困擾還能同心協力,讓他們主動東征進攻海軍就不可能了。

沒了眼前的危急這些貴族城主又開始了酒池肉林的生活,任憑賈特上躥下跳他們就是不幫忙。鉢羅耶伽城陷落的消息傳到白沙瓦,賈特知道他已經沒有時間猶豫了。

賈特以國都爲條件向四周城主借了數萬僕從軍,最主要是借到了近兩萬匹馬,加上國都原本就有也是他掌控的萬餘騎兵,賈特組建了三萬騎兵精銳(自認爲)準備和海軍做殊死一搏,待戰勝海軍再回頭收拾國內的殘局。

當年西域大戰,賈特同樣隨波調出徵,也和波調一起率騎兵進攻漢軍軍陣,他十分了解漢軍火炮和火槍的犀利,正面進攻或者肉眼可見的側翼進攻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賈特看着五六萬的僕從軍想到了計策,他首先挑選一名親信大將指揮這些僕從軍,下令僕從軍直奔摩陀羅城,逼迫海軍在平原上和他們大戰,自己則率騎兵精銳埋伏在塔爾沙漠地區。

戰略擬定,不過僕從軍們走的太慢了,等他們走過身毒河南面支流海軍已經佔領了摩陀羅和因陀羅普羅斯陀,當然現在他們已經不叫這兩個名字了,劉理嫌身毒境內的地名都非常拗口,以大漢命名規矩重新更改了城名。

自此以後,身毒東面大河變爲楚河,耽摩慄底城爲楚興縣,摩揭陀城爲迎楚縣,王舍城和華氏城不變只是改爲縣,鉢羅耶伽城爲楚陰縣,阿踰陀城爲楚陽縣,摩陀羅城爲河西縣,因陀羅普羅斯陀城爲楚河縣。

楚河縣

剛攻下此城的劉理正在整理本地文書,安撫城內百姓人心,一名斥候回報:“報大王,貴霜國大軍近五萬人已過身毒河,正向楚河縣而來。”

“等待數月敵軍終至,即刻收攏海軍迎敵。”

“是!”

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八章 求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