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駿馬成羣

“大哥,你讓我和二哥去給兒郎們換裝,你怎麼又在這裡做起了織蓆之事。”

劉備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看着張飛說道:“不錯,賢弟換這一身之後,果然更加英武不凡。”

“大哥,我回來了。將士們的裝備都已經換完了,該補的祿米也補給他們了。”

劉備當年招募的鄉勇雖然給足了安家費,但是這麼些年跟隨劉備東征西討全是因爲劉備的人格魅力還有建功立業的雄心,物資上是短缺的,所有漢朝募兵應該享有的福利和俸祿是沒有拿到多少的。這次劉備有了無數的錢糧,第一時間把這些將士應得的全部補給了他們。

“兩位賢弟請稍待片刻,我這物什就快完成了。”劉備說完開始安裝自己製作的東西。

張飛看着劉備做的東西,說道:“大哥這不就是磨盤嗎,還是用木頭做的,都不一定能磨碎大米。”

“這不是磨盤,這是磨礱,是專門給穀物去殼用的。”劉備說完就放入了一些準備好的稻米,推拉一會之後,果然見到潔白的大米從出米口流了出來。

關羽也嘗試着推拉了一會,說道:“果然輕便小巧,也不費力。”

“大哥,我還是不明白,你做這東西有什麼用?”

“賢弟在家中定不曾舂米,以往的碓雖可去殼,但非常費力,百姓需花費很長時間和精力給穀物去殼,一天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且舂米的活計有些婦人還幹不了。”

關羽也在一旁點頭認可劉備的話,又問道:“大哥做此物什,只爲百姓省力,還有何深意不成?”

劉備說道:“先祖既賜我無窮糧草,我定不可獨享,我意分發與百姓,讓治下的百姓無有飢餓之憂。”

劉備拉住了向外走的張飛,說道:“賢弟,哪裡去?”

“我去給百姓分糧。”

“賢弟且慢,糧不可如此分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等當另尋他法。”

“何法?”

劉備沒有回答張飛的問題,他自己也要想一下方法。劉備帶着兩人先來到了馬廄,準備看看馬匹的狀況。

劉備不知道“編輯”爲什麼能憑空變出馬匹,但是不能憑空變出士兵。同樣是生物,居然區別對待,劉備有些得寸進尺。

看着眼前殘破的馬廄,停車位也只有幾個,劉備沉默了。劉備覺得現在什麼都不急,先把停車位建起來是第一位的。

“好馬,好馬!”三兄弟摸着劉備剛編輯出來的戰馬,關羽和張飛忍不住讚歎道。

這些戰馬明顯比三兄弟原本的馬匹要健壯,三兄弟騎着戰馬去城外飆車。劉備這時候發現,他編輯出來的戰馬跑起來是左右晃動的,不像原本的坐騎是上下顛簸。

跑完一圈回來,這些戰馬也沒有大喘氣。張飛對劉備說道:“大哥,這些戰馬都是一等一的好馬,應是飼馬老手馴養。不但肩高有六尺五寸,左右搖晃纔是真戰馬。”

三兄弟回到城中,劉備讓張飛去張貼榜文招兵,讓關羽去招募一些鐵匠。劉備準備先把馬蹄鐵、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做出來,有了無窮的馬匹,劉備也不用害怕技術外流了。

“大哥,我們這次以什麼標準招兵?”

漢朝的士兵分了好幾個檔次,普通的地方郡縣兵一般是由國民服兵役當的,是沒有俸祿的,只有少量的補貼。

而一線衛戍部隊同樣大部分是服兵役的士卒,但是補貼就很不錯了,不但自己有肉食、衣服、糧食等補貼,甚至跟隨到邊關的家人也有口糧補貼。

還有一種就是雒陽的京師兵,這些士兵大都是良家子出身,家裡的家產很多,入選京師兵之後就會有專人教育,二十歲一直學到三十歲才能成爲正式京師兵。這些京師兵有的就能成爲郎官,這是漢朝選拔官員最重要的環節,像曹操和袁紹都是郎官出身。

“爲兄有先祖支持,不必嚴苛對待將士,就依邊關衛戍的標準吧。”

“可是大哥,這高唐縣說小不小,可說大也不大,沒有那許多服兵役之人。”

“那就依足募兵制。”

漢朝的募兵,不但要給一筆安家費,還要每月給與俸祿,待遇也和兵役的士兵一樣。

“縣令劉備佈告縣中百姓,因黃巾餘孽猖獗,盜匪橫行。殘害生靈,荼毒百姓。爲防縣中守備之不周密,現招募精壯勇士,從軍守士,保境安民。”

劉備的招兵佈告引來了很多人,這年頭因爲黃巾的破壞,有許多百姓沒有了土地只能當流民,再加上劉備給的安家費能拿錢也能拿糧食,應徵的人就更多了。

起初劉備讓張飛招兵的時候,張飛還是給五銖錢做安家費,但是因爲連年的災害和黃巾破壞,糧食的價格已經從原本的300錢一石漲到兩、三千錢一石。

原本給的安家費是能買100石左右糧食的,但是現在只能買10石。自從劉備下令張飛讓士兵自由選擇要錢還是要糧的時候(兌換比按照1石比300錢),徵兵處是天天圍滿了人。

“世道艱難,大哥的募兵令一出,從者雲集。可人數過多,大哥有何良策?”關羽問道。

“不如全數接納。”張飛當然想多多益善。

之後一段時間,張飛的招兵處還是絡繹不絕的來人,甚至隔壁郡縣的人聽說也相擁而來。關羽開始組織士兵訓練,並讓劉備招募的西席教導士兵知識。劉備則帶着工匠到各鄉、亭,向百姓推薦自己製作的曲轅犁、谷礱、腳踏脫粒機等農業工具。

“府君,在家做的好大事!”這天難得三兄弟忙裡偷閒在一起品嚐劉備製作的蒸餾酒,卻被一人嚇個半死。

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五十章 劉表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七章 初戰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六章 黃巾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