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

“曹……曹……丞……公……”

“德珪,何來遲也。”

曹操疑心重,既然蒯越和黃承彥說蔡瑁有意反叛,他率虎豹騎連夜啓程,隔天中午就趕到了襄陽,而今天正是蔡瑁起事的日子。

還沒有掌控荊州,那些守城的蔡氏中人不敢不放曹操進城。曹操到達襄陽,城中的各級官員都來迎候,唯獨少了蔡瑁,讓曹操更加相信黃、蒯二人之言。

蔡瑁戰戰兢兢說道:“軍中有事,未能遠迎,還望丞相恕罪。”

“軍中將校可是欲斬我之首,獻與劉備?”

“丞相何出此言?”

“我與德珪早年相交,荊襄之地亦因德珪之故,兵不血刃。我自負未曾虧待德珪,德珪何忍反我!”說道最後曹操暴喝出聲。

“瑁絕不敢背反丞相,望丞相明察。”

曹操嘆了口氣,將黃承彥和蒯越從後方招來,說道:“可識得此二人?”

“汝等無義之人,怎敢如此?”謀劃敗露,蔡瑁說道,“丞相兵敗潼關,天下大勢已定,何如就此投降劉公,亦不失封侯之位。”

“事已至此,德珪莫要怪我。”曹操說道,“左右,拉下縊死!”

“丞相饒命!”

曹操一副冷漠的表情,根本不聽蔡瑁的話,讓蔡瑁膽寒,士兵近身,蔡瑁慌忙求饒。見曹操不爲所動,又說道:“黃、蒯二人亦與我同謀!”

“我二人絕無異心!”蔡瑁攀咬,黃承彥、蒯越兩人慌忙下跪表態。

“我知汝二人之心,不必如此。”

殺完蔡瑁,曹純上前說道:“主公,蔡氏多掌荊州軍務,爲防萬一,主公今夜還是居營中爲好。”

“善!”

黃、蒯兩人告訴曹操蔡瑁勾結自家族人謀反,起事在即,曹操也不敢大搖大擺住在襄陽官寺之中。

“殺啊!”

當天夜裡,曹操還沒睡着,就被城中喊殺聲驚擾,他叫來曹純吩咐了一番。

失去了蔡瑁這個起事領頭羊,蔡氏的反叛虎頭蛇尾。那些蔡氏族人一批批殺往四門,被埋伏在城門邊的虎豹騎逮個正着,很快襄陽城中恢復了平靜。

“報主公,城中叛亂已平,確爲蔡氏中人。”

“將蔡氏族人盡皆處死,宣告其罪,勿使城中生疑。”

“是!”

清理完蔡家之人,曹操又得到一批物資,蔡家家僕被曹操拉走當屯民,蔡氏的土地被曹操賣給荊襄之人。這時就是展示政治正確,和蔡氏脫離關係的時候,荊襄之人紛紛慷慨解囊,不問價錢,曹操賣多少就是多少。

再度籌集五十多萬石糧草,前後半個月百萬石糧草,所得比曹操剛起兵時,治下一年收糧都多,他都有心繼續下去了,好在理智佔了上風。

“報主公,南陽出首之人言,有數軍往攻武關,欲迎劉軍入南陽。”

“緣何不早報!”曹操下令道,“子和遣將追之。”

“是!”

另一邊,因爲路途遙遠(宛城到武關六、七百里),部下也都是剛剛放下農具的農夫,傅肜和陳震兩人行動十分緩慢。走了二十多天,連一半的路都沒有走完,好在兩人的部隊不多,糧草還是夠的。

“咯嘚,咯嘚”

剛過均水,傅肜就聽到東南方有馬蹄聲傳來,不知是敵是友,他不敢賭,和陳震兩人率部下躲入了山中。

傅肜一行人兵器雖然齊備,可鎧甲不齊,也沒有統一的號衣,後方追來的豹騎以爲他們是一夥商販,見傅肜他們躲入山林也就沒有多在意。

陳震說道:“曹軍必是追我等,我等不立號旗故而不知。彼入武關,武關有備,不可攻也。”

“武關不攻亦無不可,南陽起事衆矣,曹軍一時必難平滅。我等往見劉公,引劉公之兵攻武關,入南陽,天下可定。”

“善!”

被曹純指派,追了一路的文稷(文欽之父,文俶也就是文鴦的爺爺)就奇了怪了,馬上就要到武關了,就是看不到叛軍身影。怕叛軍已經拿下武關,文稷加快的行軍。

臨近武關,遠遠望見城樓之上火光、煙霧繚繞,隱隱有喊殺聲傳來。文稷大叫不好,招呼部下再度加速。

令文稷意外的是,武關不是受到來自南陽的進攻,喊殺聲從另一面傳來。

曹操控制關中和南陽後,武關相當於變成了治下內裡的關卡,曹操也只是派軍千人守備。

與關內士兵通曉身份,城樓上歡呼四起,都在大叫援兵到了。

文稷來到武關西門,發現是劉備軍正在攻打,也不多說,文稷立刻加入了戰局。有了文稷這股生力軍的加入,攻城的劉備軍鳴金收兵了。

“怎曹軍來援如此之速?”劉備軍營中主將魏延疑惑萬分。

魏延劫糧後回到河內郡,隨張飛一同來到了關中,關羽因爲他的長相對他很有好感,讓他代替了關平的位置(關平替張飛守河內去了)做了自己的副將(魏延因劫糧之功,被劉備升爲偏將軍)。

千里奔襲,立功升賞,魏延上了癮。進攻長安,大軍雲集,怎麼也輪不到他一個偏將立功。魏延想到了老家南陽郡,於是他再度向劉備申請,率軍進攻武關,打通進南陽郡的通路。

想到海軍正在進攻荊州,又派了幾撥斥候打探武關虛實,劉備同意了魏延偷襲的謀劃。

只是魏延錯估了武關的險惡,來到武關,攻城近五日還是沒能攻下來。魏延嘗試用攻心之計,本來今天最有希望奪城,結果半路殺出個文稷,壞了魏延好事。

“曹賊已敗,關中爲我主所有,武關亦屬關中,我主仁德,寬厚待人,汝等何不早降!”魏延壓下心中的不快,再度向城中喊話。

“我當是誰,原來是汝這當死未死之人,汝投敵叛主,有何面目在此耀武揚威!”文稷記起了魏延這個第一個進攻小沛的小校,嘲諷道。

“休得妄言,敵將可敢下關一戰!”被文稷說得魏延臉更紅了。

“有膽便來攻,這武關便是汝這反覆之人喪命之地。”

“氣煞我也!”

“將軍,曹軍有備不可強攻,當從長計議。”參謀拉住了暴怒的魏延。

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一章 高唐令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八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五十章 劉表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七十七章 瘟疫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