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

“怎會如此!”

曹軍行進時,退役士兵已經將周圍近兩千屯田兵聚攏了起來,士兵年齡增長,體能有所下降,但作戰經驗豐富,即便沒有參謀團成員,一樣迅速分清了敵我形勢。

退役士兵一面讓屯田兵組成圓陣防禦,將一些隨主家一起來收穫的家屬婦女、兒童等圍在中間;一面讓數名斥候回縣城彙報,示警且求援。他們留下一些士兵指揮圓陣戰鬥,其他人組成了一支兩百多人的輕騎隊,遊弋外圍。

李典、樂進很快從初期的震驚中調整過來,對面雖然鎧甲齊備,但旗幟不明,不像是劉備正規軍。兩人手下也只有五千人,不敢輕敵怠慢,結陣後緩慢向屯田兵推進。

曹軍準備妥當,大盾、強弩等齊備,而屯田兵就有些拙荊見肘了。屯田兵沒想到會與曹軍戰鬥,鎧甲、環首刀、弓箭等都有,大盾、強弩就差了許多。

兩軍接近互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屯田兵外圍的車陣到底不能靈活轉動,總有利箭從縫隙穿過,射中屯田兵。

按正常的邏輯,此時屯田兵應該快速上前與敵近戰,揚長避短,而曹軍就要保持優勢,一點點吃掉這支部隊。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李典和樂進都下令曹軍上前近戰,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敗屯田兵。

曹軍孤軍深入敵境,本身就在和時間賽跑,被一支民兵拖延過多時間,不要說攻佔青州城池,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兩軍近戰,曹軍有衆多長矛兵,佔據了攻擊空間的優勢。屯田兵鎧甲齊備,而且有許多士兵的家人就在身後,一步退不得,佔據了防備與士氣優勢。

這時候曹軍的人數優勢就至關重要,曹軍漸漸將屯田兵包圍,如果沒有其他因素,曹軍獲勝便要到來。

此戰變數,不只是青州的援軍,還有退役兵組成的輕騎。

李典、樂進率領的偏師,同樣有一支千人騎兵隊,開戰不久,兩支騎兵就交鋒起來。

退役兵人少,開始了放風箏這項保留節目。與劉備軍交戰那麼久,曹軍如果騎射不好,也入不了騎兵隊。

貌似相同的兩支騎兵隊交手,戰果卻是一邊倒,退役兵未損一人,曹軍以一次數十人的損傷急速下降。

能活着退役的老兵,有一項特殊的技能,那便是怎樣更好的保護自身。

面對同樣的利箭,在不能完全躲避,總要受傷的前提下,退役兵知道身體哪個部位受攻擊可以不受傷,或者即便受傷也不會影響作戰。反觀曹軍,確實是精銳之師,但這種技能軍營教官是不會傳授的(都學怎麼保護自身,作戰一沒有陣型,二沒有士氣)。

退役兵以三、五人爲一隊,散的很開,曹軍騎兵隊也不自覺的被拉扯陣型,被退役兵引開。

參軍十幾年,學習了十幾年,退役兵已經不需要軍旗的指揮,那些出身同一部隊的人,彼此之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能瞭解對方的意思。

曹軍沒有退役兵這麼好的待遇,天下大亂,諸侯混戰,即便統一一半天下的曹操也沒有資源讓普通士兵讀書學習,曹軍基本都是文盲。陣型分散,曹軍的指揮就失去了靈活,也不及時。

退役兵就像麻雀一般,察覺哪裡的曹軍有破綻,四周分散的輕騎急速聚攏,吃掉這裡的曹軍,而後又飛速散開。

隨着時間的推移,原本因爲人數優勢士氣高漲的曹軍,漸漸開始消沉,陣型散亂,士兵也開始混亂起來。主戰場的樂進一看不妙,立刻下令騎兵隊回收,重新到步軍側重整。

未損一人,退役兵留下了一半曹軍騎兵,稍作休整,便殺入主戰場。

主戰場這裡,屯田兵則落入了絕對的下風。畢竟是第一次與敵軍交戰,總有人不能發揮出平時訓練的成果,要不是有外圍的馬車,屯田兵圓陣已經被李典刺穿。

李典問道:“一衆屯民,何以如此堅貞?”

“我觀其後有妻小,故而如此。”樂進說道,“莫如勸降,承諾不害其民,瓦解其志。”

李典暫緩了進攻,向陣中喊話勸降,但屯田兵無一人應答,全都乘着這個難得的空檔調整陣型,補足缺口。

李典和樂進不明白這些人爲什麼要堅持,甚至被保護在中間的婦女兒童都開始搬運傷員,這其實是英靈碑和英靈待遇的功勞。

參軍,家有英靈的優先徵收;從政,家有英靈的優先錄用、提拔。家中有一人英靈,父母、妻兒全部由劉備出錢贍養,直到老者去世,幼者成才(包括全家醫療花費)。

當場戰死,後顧無憂;投降逃跑,受人恥笑。人是羣居社會性動物,一個價值觀的養成很難,破壞他人的價值觀更難。

屯田兵體現了劉備治下的價值觀,同樣祝阿縣城中也非比尋常。

曹軍入侵的消息傳來,那些等待屯田兵歸家的百姓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主要以適齡入學兒童爲主。

這些人正是中二的年齡,幻想着追亡逐北、開疆拓土、出將入相,聽聞自家父母有危險,第一時間衝回家中,穿齊鎧甲,跨上戰馬。然後,被家中長輩攔住了。

“我等尚在,怎輪到爾等小輩!”搶過小兒手中的軍械,策馬來到了官寺前。

當年出身黃巾,轉投劉備之中,有一批人已經進入五十高齡,聽聞自家兒子在城外遇險,孫子又要冒失出戰,他們當然不能允許。

這些人明白征戰不同兒戲,沒有孤身出城,他們招呼了從前的戰友,一起聚攏在官寺前,期望縣令帶領他們救援城外。

屯田兵的家屬不多,可架不住朋友有朋友,朋友有親屬。漸漸官寺門前的人越來越多,縣令也出門安撫。縣令沒有率軍出城,他的第一要務是守住城池。

縣令不願出征,那些老者不幹了,在有心人的誤導下,特殊時期戰死可爲英靈,傳揚了出來(再多人讀書,也不是所有人都瞭解律法)。

有了英靈的刺激,不但聚攏在官寺的人羣情激憤,就連一些回家祭祖修養的獵人隊都動了心。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