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許都糧草連番被劫,王將軍領軍前往,亦全軍覆沒,鐘太守向將軍求援。”
“何方賊寇,如此大膽?”
“鐘太守言,劫糧之軍爲劉備兵馬。”
“張飛尚在河內,許都腹地何來劉軍!”
夏侯惇不相信劉備軍能瞞過他的斥候,渡河南下劫糧,但鍾繇那裡有王圖的詳細戰報。又是全騎兵,又是放風箏,總總跡象表明這會人就是劉備軍,由不得夏侯惇不相信。
“伯然以爲我等該當如何?”
趙儼,字伯然,潁川人,潁川四大名士之一(其他三人爲陳羣、辛毗和杜襲,曹劉兩家一家一半)。
“劉備此人慣襲人糧道,不可不防。”趙儼說道,“觀許都軍情,劫糧之兵不多。將軍可遣一偏將引五千軍士,往來護送,當不使軍中有缺。”
“王將軍領軍五千爲劉軍所敗,而今尚遣五千,恐不足用。”
“陽城、輪氏間多山林,可令許都之糧運往樑城,而後至雒陽。此路皆爲大道,便是劉軍來襲,亦可依營而守。”
“善,便依伯然之言。”很快,路招領軍南下了。
嵩高山中
“校尉,已十日未見曹軍糧隊,恐其改道他處,我等於此已無所爲,不如早歸。”
“軍中糧草尚足,且再稍待數日。”魏延不甘心就這樣回去,這次千里遠征沒有獲得多大戰功,徐州方面的功勞又耽誤了,讓他很是躊躇。
事情註定要讓魏延失望了,曹軍確實不再從原本的糧道運糧。魏延他們不愁吃喝,可以長時間等待,可關中那裡的曹操大軍等不了。曹軍沒功夫和魏延他們玩躲mm的遊戲,安全送達糧草纔是第一位。
又等了幾天,搶來的糧草吃得差不多了(劫糧時大部分糧草被劉備軍燒燬了),留下一些參謀算算只夠路上之用,魏延只得聽從參謀之言撤軍。
平皋縣
“哈哈!文長有名將之姿,我當向大哥引薦。”
張飛本來就因爲魏延的長相另眼相看,又聽聞魏延在許都的一系列騷操作,曹軍因此失了兩撥糧草,更加歡喜。
“我道爲何夏侯惇派軍南下,緣是文長之功。”
“將軍謬讚,此皆將士奮戰,延未敢居獨功。”
渭南曹操大營
荀攸說道:“主公,糧道被擾,護糧軍增多。許都糧草不濟,此戰恐難持久,主公需早做決斷。”
“公達有何妙計?”
“劉軍屯於開闊之地,火攻之計未可成;兩軍近在眼前,且臨渭水上游,水攻亦不能成行。夏侯將軍早有回報,劉軍之糧未曾從河內過。我料劉備爲防我軍襲糧,其糧皆走幷州。”
曹操沉吟道:“公達之意,我當與劉備決戰?”荀攸看着曹操,點了點頭。
認識那麼多年,交戰那麼多次,劉備和曹操都知道雙方軍士的戰力。以如今的狀況和劉備決戰,曹操自認連一半取勝的概率都沒有。
數個月的對峙也讓曹操明白了劉備的戰略,劉備充分利用了物資充沛這一點,開闢了數個戰場,將己方的戰略進攻主動發揮的玲璃盡致。
爲了確保曹軍主力的物資,其他地方曹軍的糧食勢必不足,他們都需要節省糧草,而節省糧草的好辦法就是不動。降低操練次數,每天只吃個半飽。
賈詡說道:“明公,劉備江東之兵往攻荊州、合肥,江東空虛,莫如引此地之兵往攻江東,其勢尚有可爲。”賈詡看出曹操的無奈,並有退兵之意。
荀攸說道:“倘若退兵,豈不將關中、涼州拱手讓與劉備,此事萬萬不可。”
“關中之地,歷經董卓、李傕、郭汜等輩,田地荒蕪。爲避免戰禍,百姓皆遷往漢中、巴蜀之地。況馬騰父子殺至長安,關中民心已亂。西北之地,於曹公而言已無大用。”
“若撤兵,劉備必揮軍掩殺,如何便可往攻江東。”
“可行減兵增竈之計,使劉備不可察。潼關爲關中門戶,其爲曹公所有,何日再攻關中,便隨曹公之意。劉備即便得關中,心中亦不安。待曹公南下後,可遣一善守之將屯潼關,阻劉備之軍。如此,弘農、雒陽之地皆安。”賈詡說道,“雒陽有數關爲屏,劉備不可進也。”
荀攸想想不對,說道:“大河渡口極多,若大軍南下,兗州之地怎可阻劉備之軍。”
賈詡不再回答,坐了回去。他的想法已經顯而易見了,劉備軍騎兵精銳,兗、豫二州全都是平原,遲早要守不住的。既然這樣,不如自己放棄,先掌控住巴蜀、江東這種有地利優勢,容易防禦的地盤。
曹操深深的看了賈詡一眼,觀察過地圖的他已經明白,容易防守的地方同樣難於進攻。
丟失了關中,以後北上進攻將非常困難,有關中和涼州,曹軍的戰馬還能有來源,一旦劉備全面控制北方,曹軍將無戰馬可用。若真的這樣,那兗、豫兩州也不會再有奪回的可能。
至於江東,對比一下孫氏水師,曹操認爲己方水師不一定戰勝劉備水師。要是奪不下江東,那自己只有荊、益州能保住。
彷彿看到了自己一生被劉備壓制在南方,偏安一隅。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關中這一退,他這一生將再沒有可能回到北方。
想到這裡,曹操迷茫的眼神堅定了下來。
“尋機與劉備決戰,這一戰必要得勝!”
賈詡在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明公,潼關爲我軍後路,且此關干係重大,需重兵把守,不可輕動。可令長安之兵渡渭水,佯攻劉備之西,而後可得決戰之機。”
既然要和劉備決戰,那守着長安也沒用,只要戰勝劉備,長安自然不會丟,決戰失敗,想守也守不住。既然要拼,就集中優勢兵力,拼一波大的。
“文和之言甚善。”當天曹操便向長安派出了信使。
荀攸不善於戰略,不代表他不會推演。軍議結束,荀攸總感覺不對,越想越覺得賈詡有深意,於是他找到了賈詡。
“此前軍議,文和欲使主公南撤,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