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

火炮試驗成功後,親衛又試驗了多次,終於找到了火藥的用量範圍。

劉備讓工匠製造的炮管之所以試驗那麼多次還是完好無損,全因爲是純青銅所制。

青銅製品的工藝在漢朝已經非常發達,而且青銅的延展性好,不但加工方便,還不易炸膛,甚至散熱性都是鑄鐵的幾倍。青銅炮的優點多多,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貴。不過對於能刷銅錢的劉備來說,反而青銅炮便宜,更何況現在的冶金水平也造不出火炮所需的鐵材。

簡雍說道:“玄德有此利器,何不讓軍中工匠多多打造?”

“火炮易造,樸消難尋。”

硫磺,在劉備治下就有好幾個硫磺礦,找人挖就行了。木炭就更不用說了,要多少有多少。但樸消就難搞了,小沛這麼多次試驗過後,已經將城中醫坊裡能用的樸消都用光了。

劉備還從葛玄口中得知,醫坊裡面用的樸消都是經過提純的,而且樸消也不是常用的藥品,小沛城中的數量不多。更何況,醫藥用途和軍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除非有硝石礦,不然完全沒有辦法(劉備知道廁所能制硝,但他不知道方法)。

漢朝是個富硝國,不過很可惜這些硝石礦大都在西邊,比如涼州,還有現在最大的硝石礦所在地——漢中,這些地方都不在劉備治下。

“火炮利於軍,現雖無火藥可用,亦可先制炮身,待玄德取漢中,我軍壯矣!”

“憲和之言有理,便讓內務部工匠制火炮。”

簡雍剛和劉備商議完,葛玄便來面見劉備。他說道:“玄願入劉公帳下,盡綿力薄材。”

“能得孝先相助,乃備之幸甚。”

葛玄非常自覺,那麼大一個秘密在眼前炸裂,劉備一定不會再讓他離開,與其之後撕破臉皮難看,不如他識相一點。葛玄也相信劉備一統漢土的日子不遠了,只要劉備統一,他便可以自由了。

完備火藥的興奮感還沒有過去,劉備又收到了一件喜訊,東萊港的船匠又改良了福船的構造,現在福船已經可以在渤海內安全航行了,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東漢時,漢朝已經有了四桅帆船,四個風帆不直接迎風,而是橫向且傾斜的安置,主要用於商用。

劉備創建海軍後,由於劉備要求用尖底船,剛開始將四桅移植到上面並不成功,最主要也是因爲劉備需要這種海船能參加海戰。

漢朝的戰爭絕大多數都發生在內河,所以戰船的科技點都沒點在海船上。劉備不可能一直待在船廠,他隨口那麼一說,又沒有具體指標,船匠們只能摸索。

第一代,管氏兄弟乘坐的海船,就是以內河戰的思維製作的,可以在外海航行,但非常不穩定。

這一次東萊港給劉備送來的是另一種結合式的海船,已經非常接近風帆戰艦了。

這種海船還是有着排槳,不過船身有着四桅帆,順風時根本不用槳就能快速前進。逆風時用最前方的三角帆,加上船中的將士划槳,也有不菲的速度。

同樣,漢朝原本的造船是沒有三角帆的,這也是劉備的提醒,讓船匠認識到了三角帆在逆風航行中的作用。

工匠改造的新海船已經不適合小型化了,最小的船也長於20米。這也正符合劉備越大越好的要求,也符合漢朝人追求大的價值觀。

前有火炮,後有風帆船,難道要提前一千多年體驗風帆戰艦的魅力了嗎,劉備精神振奮。他馬上讓遠來的船匠觀摩了火炮的使用,並下達了最新指示,將火炮安放在海船上作爲武器(火炮的製作非常簡單,哪怕沒有火藥發射也沒關係,先把坑佔好)。

送走船匠後,陸遜三人來到了小沛。面對宿命中擊敗自己的江東四代大都督,劉備非常重視,迎接、宴請一條龍,一點不差。

正主陸遜沒多少情緒,張昭非常感動,認爲劉備的重視都是因爲他。

翌日酒醒,張昭說道:“未明劉公之意,使朝廷大軍遠征邊陲,皆我等之過也。”

“子布率衆來降,有大功於朝廷,何以言過。”

寒暄、恭維一陣後,張昭問道:“不知我等家中於吳郡之地,現尚可獻否?”

“備早有明令,敵軍所棄之地,皆以荒地論處,不可朝令夕改,備實無奈。”

張昭也不驚訝,繼續問道:“聞幽州以北之地,百姓皆可取,未知我等江東降民可取否?”

“皆爲漢民,備自當一視同仁。”

張昭三人對視一眼,陸遜說道:“既如此,敢問劉公,南境山越之地,我等可取否?”

劉備不想麻煩,所幸拿出地圖,指着漢朝版圖,說道:“漢土不可取,餘衆可取。”

劉備又說道:“我知爾等江東之人,家中多奴僕,既入備帳中,當速散之。北境遠離江東,江東不必將北境看得過重。象林之地本爲漢土,今有林邑叛賊竊據,江東可往取之。”

“交州荒蕪,地多瘴氣,更常有叛亂,且南地多林,未可放牧,取之何用?”

“我已有意提治下糧食兌換之價,以免穀賤傷農,交州以南之地利於耕種,比之中原更甚,一年可三熟。”劉備說道,“況南地不只可種穀物,尚可有他物,其利更豐,倍於羊毛。”

劉備這邊因爲火炮和海船的出現,已經沒了心思進攻曹操,當然劉備本來也沒有進攻曹操的想法,他一直在等江東之戰的結果。不過關羽和張飛那邊卻沒有死等,他們兩人一到地方便開始整軍備戰。

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