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

紙甲選用的原材料是書寫用紙的殘次品,這些紙比較柔軟,而且着墨的擴散性太強。以前一段時間,這些紙都是供給茅房的。

直到有一天,劉備回憶海軍用準備,想起了一種能夠防禦鳥銃的鎧甲,那便是紙甲。

製作紙甲不是完全用紙張,他需要用布爲骨,紙爲裡填充。製作時將一定數量的紙張疊在一起,然後用大錘錘薄,再浸水晾乾。紙部防禦塊製成後,再用羊毛布包裹。

紙甲的基礎結構和鐵甲相同,都是由一個個防護片編織成鎧甲。紙甲的防護片比鐵甲大一點,長度和中指差不多,寬度是長度的一半。最後再用皮襯裡整合編織好的外部防護,便製成了一件紙甲。

紙甲製成後,劉備等人都到靶場試驗了這件新式鎧甲。一開始衆人都不相信紙甲的防護力,張飛甚至和劉備打賭,賭劉備埋藏的美酒。(製成白酒後,劉備便埋藏了一批,有好幾年了,張飛一直饞它們。)

只是紙甲試驗的結果讓衆人大開眼界,不但能完美的防禦遠程弓弩的射擊,就連環首刀的近距離劈砍也能抵擋(張飛親自砍的)。同時穿着紙甲和穿着鐵甲的士兵對拼,穿紙甲的士兵比穿鐵甲的士兵更快,持久力更強。

當然,紙甲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便是耐久力不行。隨便受到一點攻擊便需要大面積更換護甲片,而鐵甲一般只會更換幾片。製作紙甲的成本雖然比鐵甲低,但大規模持續作戰,紙甲的成本便會幾何倍上升。

體驗了紙甲的輕便,士兵們紛紛要求更換紙甲。不過受到了總管後勤的陳羣等人的強烈抵制,劉備也不同意全面更換紙甲(最主要的是編輯不出來)。

最後,這件防護利器被海軍收入囊中,海軍平日訓練不需要紙甲(用的鐵甲),沒有消耗。同時海軍常年地處潮溼,鐵甲太容易生鏽,而且鐵甲太重,穿着鐵甲落水,基本上救不回來,紙甲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孫乾感嘆道:“不想海軍有如此利器。”

“主公厚愛,此次出兵遼東,必能一戰竟全功。”

“嘔!嘔!”戰船漸漸離開陸地,隨孫乾一起來的內務部的人受不了顛簸,紛紛開始嘔吐。

“這……”

“公佑勿慮,彼等不慣顛簸,上岸便無事矣。”管亥又看了看孫乾,“公佑真乃天賦異稟,初登戰船亦無不適。”

孫乾遠眺了一會,問道:“戰船不沿岸而行,恐迷失方向。”

遼東到青州的貿易也常常有人走海路,但他們都是沿着海岸線前行的,孫乾同樣以爲海軍也是沿海岸線進攻。孫乾發現戰船離海岸越來越遠,認爲戰船偏離了方向。

“公佑且隨我來。”管亥引着孫乾來到了船艙內,指着一物說道,“全仗此物,方能於海面辨識方向。”

孫乾看了一會,問道:“可是司南?”

“正是!”管亥說道,“不過已由匠士改良,利於戰船。”

爲了今後的遠洋發展,劉備讓工匠們結合司南和羅盤製造了海船上能正常使用,指明方向的指北針,命名爲司北。

有了司北,加上海軍訓練時繪製的地圖,經過多年的嘗試,死了數百人,終於找到了一條優良的航線,可以從青州直去遼東(半島)。

此次出兵遼東,海軍一分爲二,一半在海上運送物資,另一半登陸作戰。

陸路要走幾個月的路程,海軍經過三天多的航行便在遼東上岸了,劉備的第五步實施起來了。

海軍上岸後,沿着平郭縣、汶縣、安市縣、新昌縣一路急行,最終到達襄平縣。

這條線路同時也是當年公孫度全據遼東的進攻路線,沿途都有百姓和城池(大都是小城)。

爲了收買人心,海軍攻下平郭縣等地後就恢復了城中的兌糧處。這時候,海運上時間的優勢便體現的玲璃盡致。不管百姓怎麼擠兌,總能買到糧食。

糧食足夠,人心立馬便安定了下來。公孫康之前一系列強硬措施,也讓海軍平復百姓變得更加容易。

安撫人心的舉動讓海軍的推進沒有受到任何抵抗,也因爲遼東的士兵全被公孫康拉到遼西了,這些小城想抵禦也抵禦不了。

襄平縣

“報陽別駕(平州別駕陽儀,公孫度封的),劉備大軍已到新昌城下!”

“什麼!”陽儀大驚失色,“有多少人馬?”

“浩浩蕩蕩,不下五萬之衆。”

“如此大軍至此,莫非主公已敗?”

陽儀算算時間,公孫康應該剛剛纔到遼西郡(治所陽樂縣),劉備軍不可能那麼快進攻到遼東郡。

“許是劉備軍孤軍深入,虛張聲勢。”陽儀說道,“傳令遼隊(縣),令守將率軍出擊,驅散敵軍,不可使襄平受擾。”

襄平縣城中經過公孫康的高壓,擠兌的風波看似被壓下去了,可襄平縣本身產糧不多,現在爲了抵禦劉備軍,公孫康又帶走了大量糧草,有許多百姓的生活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要是劉備大軍殺到的消息在襄平縣傳開,一定會引爆這個不安定因素。

遼隊縣作爲襄平縣的門戶,公孫康在城中留下了五千士兵,爲的便是防備襄平縣有突發狀況。例如襄平出現民變,遼隊縣的士兵回返,會讓亂民以爲公孫康大軍回返,使亂民驚懼,給平亂提供條件。

“快,速往新昌,不可使劉軍驚擾襄平!”收到陽儀急信,守將趕忙急行軍向新昌縣進發,守將也相信劉備軍沒有多少士兵。

襄平縣城中只有千餘守軍,陽儀本想頑抗,可當天晚上,城中的一些豪強便聯合突襲,打開了城門,迎接劉備軍入城。面對如此形勢,陽儀只得向孫乾投降。

第二章 錢糧滿倉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十章 劉表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七十章 昌豨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