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

曹洪的叫喊引起了華雄的注意,他看到一羣士兵中間的曹操。曹操和曹洪的鎧甲是劉備送給他們的,全套重騎兵裝備。兩人在一羣只有兩襠鎧的士兵之中,分外顯眼。

華雄知道自己逮到大魚了,馬上策馬向曹操殺來。華雄手下的全是涼州兵,交戰前習慣先騎射一撥,這次也不例外。

也是曹操運氣差,騎着的戰馬向右方晃動的時候,一支箭越過曹操的身體,徑直射中戰馬脖子。戰馬人立而起,曹操沒注意,從右邊跌落馬背。

曹操現在還沒有騎上爪黃飛電,劉備見曹操部將的戰馬那麼差,就送給了曹操一批戰馬。沒想到戰馬左右晃動的時候,正好被擊中馬脖子。

曹洪見曹操跌落馬背,立刻跳下戰馬,一刀砍斷纏住曹操腳的馬鐙,並扶着曹操坐上了自己的戰馬。

曹操沒有推辭,策馬向東飛速撤退。曹洪環顧四周,發現曹操的戰馬還沒死。他跳上馬背,華雄也正巧殺到。華雄一矛刺出,曹洪側身躲避,矛刃在曹洪胸前的明光鎧上劃出一道火星。

曹洪本不會受傷,但曹洪被擊中胸膛,手臂下意識的要用矛杆(劉備只送了鎧甲和馬匹,馬槊沒有送給曹操,曹洪還是用的騎矛)架開華雄的騎矛,沒想到反而被華雄刺傷手肘。

曹洪悶哼一聲,不敢戀戰,策馬向東南面逃跑。華雄見自己的獵物被曹洪救走,轉頭直盯着曹洪追去。

華雄在馬上連射數箭,但曹洪身上的鎧甲防護很好,這些箭矢不是射中明光鎧滑落地面,就是射不透筒袖鎧。難得一箭射中曹洪戰馬屁股,還激發了戰馬的潛力,戰馬跑的更快了。

華雄在後方追了許久也趕到很疑惑,怎麼敵方的騎術那麼厲害,敢讓戰馬全速奔跑。

在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沒有發展出來之前,所有的騎兵全仰仗雙腿夾緊馬腹才能不讓自己滑落,所以一般的騎兵是不敢也不能讓戰馬全速奔跑的。

追了片刻的華雄聽到了戰馬奔騰的轟隆聲,還是從南面自己的右手邊傳來。華雄轉頭看去,果然南面有火光傳來。

戰友全在自己身後,面前的敵軍也完全潰敗,那南面來的肯定是敵人的援軍。

“列陣!”華雄高喊。

涼州軍的士兵也發現了敵軍出現,良好的軍事素養讓這些士兵很快便完成列陣。

剛完成列陣的涼州軍就被一陣箭雨糊在了臉上,一瞬間有了一點混亂。

這時候關羽率領的正騎來了,華雄也看到了,他高喊:“衝陣!”

涼州軍紛紛開始策馬向關羽這邊衝鋒,可是關羽的時間點掐的太好了,涼州軍的戰馬還沒有起速,關羽就殺到了。

華雄挺矛,準備給敵軍首領來個透心涼,就感覺自己騰空而起,胸口傳來劇烈疼痛。這時候華雄才看清敵方的武器是那麼長,很快華雄的意識便消失了。

關羽一槊刺死了華雄,沒錯就是馬槊。劉備剛來的時候也想看看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但他失望了,看到的只有一杆很普通的馬矛。自從劉備做出馬槊,關羽很快便喜歡上粗長的馬槊,丟掉了原來短小的馬矛。

劉備還想看關羽用青龍偃月刀,自己訂做了一把,遞給了關羽。關羽一臉疑惑的看着劉備拿給他的大刀,然後來到穿着筒袖鎧的標靶面前,用力揮刀直砍,而筒袖鎧除了表面有一些凹陷,內部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至此,劉備才明白,爲什麼漢軍的騎兵全員拿着馬矛了,當然也有個別拿戟的,例如張遼。漢軍殺敵的傷害主要依仗刺擊,因爲鎧甲的發展讓劈砍的傷害降到了最低。

當然以上的情況是漢軍內部爭鬥才適合,面對現在只穿着皮甲的遊牧民族,劈砍還是很有效的,所以邊軍中也有用環首刀對敵的。

關羽刺死華雄,又刺死華雄身後的掌旗官,在馬上高呼:“敵將已死!”

關羽身後的士兵也齊聲高喊:“敵將已死!”

涼州兵還是很強悍的,華雄的死亡沒有讓他們立刻潰敗,不過隨後的兩軍對衝之中,涼州兵在兵器上吃了大虧。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涼州兵用馬矛刺中劉備軍,而且單手持矛的涼州兵也不能將劉備軍捅下馬,同樣也沒有給劉備軍的士兵造成致命傷。

這次關羽衝陣,一擊便讓華雄這支先鋒軍損失慘重,一軍四千人丟下兩千多具屍體,沒敢再次向劉備軍衝鋒,逃跑了。

關羽驅趕着華雄的敗兵向徐榮的主陣而去,希望用敗軍衝散徐榮的陣型。

徐榮在後方得知華雄兵敗,一早就讓士兵列陣等待敵軍。不一會,華雄的敗軍就來到徐榮軍陣前不遠處,這些敗軍很自覺的向兩邊撤退,難得有一些進入正面的敗軍,也被徐榮的士兵無情射殺。

關羽率軍到來,徐榮估算着距離差不多,一揮令旗,徐榮軍中的弩手射出數陣箭雨。

關羽只需全力策馬突進便能衝入徐榮陣中,但他沒有這麼做。關羽的士兵在關羽的帶領下,很自然的一分爲二,並在徐榮的軍陣前劃出兩個半圓,開始向東北和東南兩個方向撤退。

徐榮陣中的胡軫一見關羽“撤退”,率軍帶頭就向關羽追殺而去。徐榮有些意外敵軍撤退的如此果斷,不過天色灰暗有些看不清,既然胡軫已經追上去了,他也帶着餘下的騎兵向前追擊。

邊軍萬人之中也只能組建幾十個具裝甲騎,但這對大軍團作戰毫無作用,而且對遊牧民族的戰爭也不需要那麼好的防護力。

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