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

劉備在上次救了牽招之後,就讓一部分士兵護送牽招回樂隱老家,自己則帶着剩下的將士在雒陽東面的偃師縣附近等待,一直等待盧植的身影。

胡軫一邊追殺一邊叫喊着盧植名字的士兵吸引了劉備的注意,劉備率隊來到胡軫附近就知道這一定是自己的目標,所以他毫不猶豫展開了進攻。

劉備的部隊很輕鬆的解決了戰鬥,但是他們沒有發現盧植的身影。劉備就讓部下和自己向四周搜索,並呼喊盧植。

在北面小路全程看完交戰的盧植,發現這些人是來找自己的,同時盧植還聽到了“恩師”的叫喊。

劉備叫了一陣,就看到北面有幾人向這邊走來。劉備策馬向幾人走去,走到近時,劉備發現果然是盧植。

劉備趕忙翻身下馬,跑到盧植身邊向他行禮。

“讓恩師受驚,學生之過也。”

盧植也看到了劉備,但他的注意力在劉備身後的部隊上面。盧植髮現劉備的部下各個身強體壯,鎧甲齊備,而且每人都有雙馬(已經吃了一部分)。

劉備當年救援公孫瓚的詳情,被公孫瓚呈到了雒陽,所有看過的人都以爲劉備是虛張聲勢,公孫瓚在幫助自己的小師弟,給劉備爭功,盧植同樣不例外。

但是盧植看到眼前劉備的兵馬,感覺公孫瓚說的有可能都是真的。

“玄德既爲一縣之令,不在高唐守土安民,率兵至此,意欲何爲?”

“學生聽聞京城大亂,恐恩師有什麼閃失,故而前來。剛至此地,就遇亂兵。學生見其呼喊恩師姓名,便知其是追殺恩師兵馬,故而殺之。天幸恩師無恙,如若不然,學生萬死不能贖罪。”

盧植沒有理劉備,而是自顧自的走到劉備身後的軍陣中。盧植摸了摸戰馬,敲了敲士兵的鎧甲、兵器。

“恩師?”劉備見盧植回到自己身邊,奇怪的問道。

“剛至此地?”

劉備知道盧植看出了自己的謊言,轉頭瞪了部卒一眼。

自從劉備給士兵分發了鎧甲之後,這些士兵就對明光鎧非常喜愛。這種明光鎧在漢朝也只有真正的高官大將才有的穿,所以士兵們無時無刻不把胸前的護心鏡擦得鋥光瓦亮。

“玄德至此,到底所謂何事?”

“學生專爲恩師而來。學生在縣中建有縣學,學子不分男女老幼,不收束脩,學子一應需求皆由縣學供應。學生望恩師任縣學西席。”

“老夫年邁,不能勝任。”

“既如此,恩師可先至高唐,若恩師不如意,學生再派人護送恩師返鄉。”

盧植雖然口中對劉備很不滿,但劉備的軍士讓盧植心中又起了希望。如果劉備真的有數萬精兵,盧植希望以劉備的力量匡扶漢室。所以盧植半推半就上了劉備給他準備的馬車(兩輪的)。

劉備的行動很成功,雖然有些尷尬,但好歹盧植還是跟着他回到了高唐。袁紹這邊就沒那麼順利了,原本按照他的謀劃,他應該首先起兵,然後羣雄響應,他順理成章的成爲聯兵首領。

但人都有私心,不是所有人都會一直聽從他人擺佈的。受周毖和伍瓊推薦的韓馥,本該在到任冀州後就支持袁紹起兵,沒想到韓馥現在只想着個人的利益。

韓馥是袁氏的故吏,韓馥的升遷也受到了袁氏的提攜,韓馥的變故連袁紹都沒有料到。

韓馥就任冀州牧後,害怕袁紹壯大後威脅自己的權勢,同時害怕袁紹利用冀州的資源和董卓對抗,這樣也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所以韓馥就派人牢牢看住袁紹,不讓他有異動,畢竟袁紹當時就任的渤海太守,渤海郡是受冀州管轄的。

“砰!”再次受到韓馥拒絕自己提議的袁紹惱怒的拍打着桌子,許攸在一旁說道:“韓州牧仍不同意起兵嗎?”

袁紹不想回答許攸,他出了官寺準備到城中散心。

“玄德公開縣學啦!不收束脩,包食宿嘍!”

袁紹剛出官寺就見一些官吏衣着的人,一邊大喊,一邊敲鑼打鼓從身邊經過。

本就因爲韓馥心煩意亂的袁紹,現在更加火冒三丈。他對身後的許攸和逄紀問道:“玄德,何人也?”

許攸說道:“此人姓劉名備,字玄德,現爲平原郡高唐縣令。據聞此人有十數萬兵馬,金銀錢糧無數,戰馬成羣。”

“哦?”袁紹說道,“區區縣令,此必是謠傳。”

“不然!”許攸說道,“主公心有大事,或可未知,高唐劉備之名,遠近皆知。尚有民謠一首,‘玄德公,至高唐,家豐足,未餓死’,可見所言非虛。”

逄紀也開始向袁紹介紹劉備在高唐的所作所爲,又說道:“不久前,劉備親往雒陽接回他的恩師盧植,並讓盧植擔任新辦縣學的西席。”

袁紹在逄紀說到劉備有許多糧草和兵馬的時候眼前一亮,在聽到盧植也在高唐的時候,袁紹說道:“盧尚書在此,吾當親往拜訪。”

高唐縣這邊,劉備正和關羽、張飛、簡雍和盧植(牽招給師守孝二十七月中)一起視察新建縣學的開學大典。

“恩師以爲如何?”

“玄德令守一方,百姓安居樂業,甚爲難得。”看着各地百姓從四面八方將孩子送來,聽着耳邊孩童朗朗讀書聲,盧植不禁感嘆,“不成想,這世間還有此等物阜民熙之地。”

幾人還在視察的時候,一斥候飛奔而來。說道:“報主公,高唐城中有客來訪,說是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

盧植聽到袁紹的名字,眉頭一皺,向劉備說道:“玄德自去,我在此教書,無事不得攪擾。”

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一章 高唐令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五十章 劉表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