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一州之國

西邸,萬金堂。

選部尚書樑鵠,趨步入內。上承初選方案,請陛下定奪。

“中山之蒲陰、漁陽之潞縣、渤海之章武、右北平之無終、遼西之海陽。”陛下依次看過,不置可否。

偷看陛下臉色,選部尚書樑鵠心頭一顫。陛下似很不滿意。

“將中山國蒲陰縣,更爲北平縣。”陛下言道:“薊王六百里上表,請賜還祖陵。”

樑鵠遂醒悟:“據載,前漢時,中山靖王葬於北平鳳凰山王陵。”

陛下輕輕頷首:“薊王忠孝兩全,既開口,朕又豈能不全人之美。今漢與前漢,同出高祖一脈。不過遠近不同罷了。”

樑鵠再拜:“臣已記下。”

“渤海郡下之土,不宜再動。漁陽、右北平,郡境本就狹窄,亦不宜再分。傳語老大人,餘下諸縣,當細加斟酌。”陛下言道。

“臣,領命。”樑鵠三拜而出。

樑鵠此來,實爲替曹節“投石問路”。

陛下不滿意,早在曹節預料之中。事實上,究竟增封何處,曹節也不在意。重點是,陛下欲增封幾縣。

樑鵠此來看似無功而返。實則不然。因陛下已認可曹節所斷,再增五縣。

嘖嘖,二十一縣,真不能再大了。

西林邑,十二軌路,六列車樓前。

一半大少年,正懶洋洋的靠在門旁。兩側車樓底層,上半邊廂壁,皆已高高撐起。前後通透,涼風習習。廄內良馬,毛光發亮,神駿異常,正悠閒的咀嚼着草料。

每戶車樓,飼駿馬十幾到二十匹。每年出欄兩三匹,一匹駿馬的售價,多可與五十畝良田一季收成相比。

每逢賽馬日,再去賽馬場打打零工,售賣一些自制小食,生活過得輕鬆又寫意。

薊國俊馬,貴精不貴多。駑馬作價十萬。乘馬作價二十萬。軍馬作價三十萬。若能在賽馬場揚名,作價五十到百萬。

若是一騎絕塵之千里馬,作價千金亦一馬難求。

比起在塞外遊牧。西林邑中的薊國牧人,生活際遇,可謂雲泥之別。

一傳十,十傳百。經年來,不斷有草原零散牧人,南下投奔。西林邑,一擴再擴。今已橫豎八里,二萬餘戶。單單西林邑中,便豢養良馬三十餘萬匹。

薊國號稱萬馬之邦,可謂實至名歸。

正因馬匹金貴。

即便在沒有賽馬的日子裡。薊國牧人,亦不敢有絲毫怠慢。將廄內經由大廄令署、家馬令署,不斷混種改良的各式駿馬,照看的妥妥當當。

田馬、駑馬、乘馬、軍馬、賽馬,分門別類,各司其職,皆有專人飼養。

至於萬里挑一的千里馬,可遇而不可求。並不完全受人爲操控。除去後天的精心照料飼養。天賦靈性亦是重中之重。

誰家槽頭若能誕生出一匹千里馬,不僅全家除三年賦稅,戶主還能升民爵一等。飼養更多駿馬。

牧人不善農耕。民爵所授予之良田,悉數折算成馬匹。

換言之。新入籍的牧人,只被允許飼養作價二萬錢的田馬十匹。從草原帶回的多餘馬匹及牛羊牲畜,皆會按照市價,抵充入籍西林時,所購買的車樓售價。

遊牧民族,對車樓的酷愛,深入髓裡。此也是西林人,很少遷移到薊國別處的,原因之一。

各種馬的評選標準,分門別類,清晰合理,童叟無欺。

是騾子是馬,口說無憑,何不下場一試。

是何種類,品相幾等,作價幾何。有經驗的廄令,甚至隻眼可辨。無有偏差。

言歸正傳。

雲舒雲卷,日暮西山。忽聞一陣清脆的馬蹄聲響起。

少年猛支起耳朵。稍稍分辨,便喜上眉梢:“阿姐!”

“在呢。”樓上一妙齡少女,聞聲探身。

“太……”半大少年話剛出口,便聽頭頂一聲嬌呼:“太史哥哥!”

“阿招妹妹!”馬背上太史慈,沐着暖暖的夕陽,揚眉一笑。

路上牧人紛紛俯身行禮。太史慈亦抱拳回禮。

蹬鐙下馬,太史慈隨手拋繮,半大少年飛身接過。駜駽與少年亦十分熟絡,親暱的打着響鼻。

胡女裙襬飛揚,旋身下樓。衝到門前,又忽然止步。穩住氣息,繃緊身軀,盈盈一禮:“見過公子。”

“見過阿招。”太史慈亦回禮。

一動一靜,一上一下。

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阿招是雜胡馬賊王之女。少時被上谷烏桓王難樓,販到樓桑。與太史慈青梅竹馬。相伴十載。少女情竇初開,芳心暗許。太史慈亦心有牽絆,非她莫娶。慈母本頗有顧慮。太史慈貴爲薊王亦弟,少年英雄,如何能娶馬賊之女。

太妃一語中的:“其父爲賊,其女必爲賊乎?前有潘鴻、朱蓋,後有蔣欽、周泰,便是典韋,亦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阿招心地善良,冰清玉潔,與慈兒當是良配。”

聽太妃一席話,慈母渙然冰釋。

話說,自太史慈年將十五,四方媒妁便踏破門檻。其中不乏宗親國戚,肱骨重臣。皆被慈母婉拒。

薊國娶妻,從不計較財富門第。只需是清白人家,良人之女。賢良淑德,秀外慧中,即可。若有宜男之相,更好。

君不見薊王,便是如此啊。

結親如結盟。

然薊王義弟,與薊王同氣連枝,休慼與共。本就英雄了得,還需借誰的力!私情無損公義。若一味想着借勢助力,授人以柄,拾人牙慧。焉能恪守公義,不生損公肥私之心。

何爲豪傑。不忘初心。

濯龍園,華雲號,皇后寢宮。

雲蒸霞蔚,波光粼粼。

珠簾內,何後袒胸露背,玉體橫臥。

舷窗清風徐徐,暑熱稍退。

“報。”中常侍郭勝,趨步入內。聲音不高不低,將將入耳。

“何事?”何後慵懶發問。

“啓稟皇后,陛下已定五縣,增封薊王。”

“二十一縣藩國。”何後輕輕擡眼:“可比一大郡。”

“何止。”郭勝答曰:“或已大過兗州,堪比青州。”

“一州之國,來之不易。”何後語透深意。

“皇后所言極是。”郭勝低聲道:“大將軍暗中命人散佈流言,亦未見效。今大將軍與薊王勢如水火,恐非長久之計。”

“我豈能不知。”何後一聲嘆息:“大將軍一戰破膽,夜不能寐。暗中籠絡外藩武臣,欲悉數調駐京畿,壯大聲威。陛下又豈能無動於衷,任其施爲。自亂陣腳,強者不爲。此非大將軍之福。”

郭勝欲言又止。終歸未能忍住:“大將軍自取其禍,皇后需早做打算。”

“我已盡知。”何後眸生異彩,一閃而逝。

1.33 四郡亡胡1.65 掃平天下139 與民爲伍1.22 其道大美1.74 唐突佳人1.88 大國之基1.29 迴光返照102 避易就難136 借刀殺人1.70 公主智囊1.80 西邸賣官149 鳳燃九天1.8 圍淤爲田14 一龍仕主16 天下富貴150 洛陽上計163 萬一之率148 五帝之學164 奴隸貿易1.73 西林馬場1.96 海賊圍城1.45 好治不病1.55 馬踏聯營1.59 飽虎飢鷹112 虛席以待192 共赴國難1.90 白身野士1.58 耿雍認主112 泰山捧日132 七海雄心180 破解之策1.57 樓桑武卒1.9 雄甲天下218 近水樓臺106 百般不利1.94 長城邊患194 心生瑕釁1.54 燕齊以安126 後繼有人109 原形畢露107 三日得仙1.42 椎心泣血140 懷利相接1.65 象耕鳥耘1.97 霞樓仙居1.80 西邸賣官1.98 衣帶秘詔190 軍師節哀1.49 銷金洞窟1.92 家賊難防195 名門大姓1.34 牛刀割雞1.34 恩同再造1.269 負重而行107 克堅平難134 添光增益1.56 風向突變221 非人臣也19 人不渡己136 矛頭所指1.249 唱罷登場1.249 幸有一子1.95 罪有應得195 名門大姓130 瑌石武夫1.246 假有天下178 一門爭義81 初見端倪132 七海雄心251 英雄輩出136 後果前因1.5 捅馬蜂窩114 一州之地1.39 妾無異議1.6 王侯之樂1.69 義立而王100 三馬同槽1.255 突施冷箭191 陰圖異計177 坐等期滿1.26 敦煌六姓194 無事相安128 欲蓋彌彰11 恨意叢生129 棋逢對手136 包羅萬種1.26 循跡追兇139 龜茲諸情182 兩全其美183 悉聽君便1.238 君有不戰1.2 平羌之策1 天羅地網11 誰主浮沉1.75 坐問因果1.94 長城邊患1.98 水火相濟125 此事拿手139 江山易改1.70 海瀕廣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