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薊王子館

無論薊國良工在何處築城,皆採用諸多先進技藝。

未開始築城前,先進行詳細的實地勘探。而後繪製施工圖紙,建造微縮全景模型。

報送將作館確定無誤,再上呈薊王親覽,如此層層把關,方能破土動工。

西海郡,亦是一樣。

兩漢之交,王莽爲“篡漢自立”而造“富有四海”之聲勢,命人不惜工本,在環湖區修築西海郡。至元始四年,環湖地共築成城池五座,分設修遠、監羌、興武、軍虜、順礫五縣。統歸西海郡管轄。今漢初,順礫改名白石縣,轄地大爲縮小,縣治亦遷移別處。

劉備遂原址重築順礫縣(共和縣曹多隆古城),興武縣(興海縣支東加拉古城),修遠縣(天峻縣西山根古城),改監羌縣爲九泉縣(海晏縣尕海古城),改軍虜縣爲向陽縣(剛察縣北向陽古城),及擴建郡城龍耆城(海晏縣三角城)。

臨近羌人,皆流徙五百里,完城旦舂。環湖地重爲漢土,便是更遠的鹽澤,亦納入大漢懷抱。

重修五縣的重要意義,隨之凸顯。

劉備已重開“羌中道”。

此道因地屬羌人,故名。“羌中道”以鮮水海爲中心,東至隴西,稱“河湟道”;西至鄯善,稱“婼羌道”。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初使西域,歸時改行南道,依傍南山,經于闐、且末、鄯善,向東南穿金山口,入鹽澤(柴達木盆地),欲從羌中道返回長安,卻不幸在途徑婼羌至鮮水海一帶時,再被匈奴所俘。

後開河西四郡,絲路河西走廊暢通,羌中道遂成河西道的一條輔道。一旦河西通道受阻,羌中道便可發揮連通西域的重要作用。只可惜今漢百年羌亂,羌中道從此斷絕。如今羌人歸服,隴右皆平。劉備已命人疏通羌中道。

按照劉備的計劃,羌中道亦會成爲一條絲路主幹道。與居延外道、河西走廊,並稱爲絲路三道。

如此一來,龍耆城與西海五縣的重要性,亦隨之凸顯。

在幕府的規劃中,整個西海郡,皆爲牧邑。用來蓄養牲畜,出欄肉禽蛋奶,及皮革加工。少量無法放牧的丘陵、河谷,則改造成農田,播種青稞麥。用於自濟。

西海特產“湟魚”。適當興建港口,亦在規劃之中。終歸要地盡其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劉備親來的意義,便在於此。所謂“畫餅充飢”,“望梅止渴”。薊王親自爲衆人規劃一個美好的藍圖。一衆屬吏,流徙羌人,皆歡欣鼓舞,幹勁十足。

日薪二百大錢,對羌人的吸引力,遠超劉備及家臣的估計。

西海貲庫,最先建起。雕樑畫棟、雕楹漆銅,金碧輝煌、金光四射,皆不足以形容。何須日光來照。饒是頂上琉璃瓦當,皆夜放豪光。富貴奢華之氣,撲面而來。

就是有錢。

足月二千大錢發放前,還需開設戶頭。腰牌更需流徙滿一年期,方能傍身。

亦不用幹着急。

築城、造樓,修路、放牧,先顧好眼前。該來的,終歸會來。該有的,一樣不少。

薊王威信天下,又豈能自食其言。

漢人夯土築城,燒磚建屋。除去鹽漬大木,皆可就地取材。實在是太方便。

正因恪守羌中道,劉備才需一名宿將坐鎮。短短相處,見郝昭果有大才。劉備遂安心。小住三日,便趕往九泉湯館。

遙見一座塢堡,背倚羣山,面陳溪水。巍峨聳立,蔚爲壯觀。圍繞塢堡,工匠正開挖深壕,就地和泥,扮入銅鐵礦粉,燒造引水陶管。引六眼熱泉,往百五十里外之龍耆。

正因全是模組建造,皆爲標準尺寸。故只需物料齊備,造樓易耳。

九泉湯館,如薊國溫泉別館,乃是薊王蜜月之地。人跡罕至,無所拘束。便是整日坦誠相見,亦無不可。且此地溫泉度數不高,露天浴池,與體溫相近。浸泡其中,亦無需憂心蛋白變性。

鍾慧、鍾璦、當素、當昔、駱晹、盧暒、女王、聖祭、十御衛,不出意外,當皆可成功受孕。

留守匠師交接完畢,便遷往工營安身。

九泉湯館,即被女御衛全面接管。

停好車馬,升起吊橋,放下門閘。再無旁人叨擾。

館舍皆繞溫泉湯池而建。長廊濱水,重檐倚天。池中清波盪漾,水面暖雲盤旋。沐浴其中,飄渺如置身仙境一般。遙見遠處山峰之巔,皚皚白雪,又彷如身入世外桃源。更有嬌妻美姬,身披素紗,相伴而浴。耳鬢廝磨,口口相傳,快活好似神仙。

各種無法描述之情狀。堪稱肆無忌憚。

薊王料事於前,以備不虞。

得知生機重複,便六百里傳令薊國將作館。將紫淵六國館,改建成薊國王子館。

待諸王子入館。薊國王傅、少師、女師、庶子、洗馬、舍人、行人等宮官,皆同入館授業。且規定,王子年滿五歲,便需入館。同吃同住,一切皆如樓桑太學壇那般。 шωш▪ttκa n▪¢ Ο

試想。本就是劉備之後,彼此血脈相連,又從小同窗,感情自不一般。比長於各自母妃身邊,各種寵溺頑劣,不知天下大勢,民間疾苦,不知好過多少倍。

薊王改建王子館的消息,遂在薊國瘋傳。

窮盡所思,若還想象不到其中盛況。不妨入太學壇一觀。

自薊王而後。歷代王侯子嗣,只需出薊王一脈,便皆在五歲入館。逢寒暑節假,方纔被各自母妃領回。

此舉,堪稱神來之筆。

誠然,此皆是後話。

國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王子館本身。薊王有七十妃,三百單一御衛。傳聞陛下又將賜婚。遂未雨綢繆,爲王子建館。薊王乃出前漢中山靖王一脈。靖王有百二十子,史書早已言之鑿鑿。

薊王春秋鼎盛,子嗣綿延,當直追中山靖王。

消息傳到洛陽。饒是後宮佳麗破萬的陛下,亦瞠目流涎。

美人佳麗易得。貴子千金卻難辦。陛下夜夜笙歌,不過誕下二子。

且看薊王,竟建了座王子館!

陛下驚詫之餘,亦足可安心。薊國不過十一縣。八子將將夠分。若學中山靖王生百子。薊國何止支離破碎!

還有何懼。

朕當高枕無憂。

何後小妹與竇氏孤女同嫁薊王,可也。

所謂添人添雙筷。薊王家大業大,又豈多此二女。

1.40 國之惡疾31 清忠五宦154 數年之期1.22 薪盡火傳138 盡如人意10 寡義廉恥1.73 血巢角鬥173 能者多勞31 便衣出行1.78 陸城亭侯18 滅國之危190 並驅中原181 羣雄無首172 三日獵狩169 麋家小妹1.95 西園八校1.57 身後之憂1.22 勿爲禍先1.90 海島傳聲21 二宮之亂120 隨行就市1.53 吾道東流1.235 貌合心離180 烏程白虎1.69 東西交會144 迎刃而解130 傭兵公會1.30 鐵臂神弓172 三日獵狩1.95 閉門謝客1.9 三危既宅1.59 心悅誠服1.22 天下機關184 如約而娶160 改造它乾18 決心未定1.88 藩強朝弱146 何須十年1.268 十日未卜1.6 破財消災112 泊樓車位1.93 助紂爲虐120 三方妥協101 東走西顧1.75 蔡邕來了1.87 年終臘賜1.99 進身之階1.44 閉門造車120 三英齊發158 兵貴神速1.36 計中之計1.77 半島鎖鏈167 遙遠綠洲1.62 五陵少年1.98 衣帶秘詔1.94 不虛此行1.83 誅心之謀180 故技重施71 窮厄之寇110 連環殺局1.20 皇命加身194 開館典禮182 共握權柄31 綬帶密詔102 腰牌傍身133 金針撥障115 與虎謀皮1.97 鐘鳴漏盡1.92 姑息養奸117 盜亦有道127 兔死狐悲1.80 火山女王1.255 突施冷箭31 清忠五宦1.63 懸樓列肆128 虎狼之士11 豔后無忌124 獻履貢襪114 養袁自重1.93 共襄盛舉1.83 銳不可當1.200 永安上壽1.27 以身舉債1.288 欲加之罪1.23 三千珠履1.89 無銅身輕1.282 不擇手段149 白馬非馬1.57 戰意正濃1.228 義貫金石167 忠孝兩難221 非人臣也107 以夢爲繭1.38 一日成鹽126 投其所好185 天經地義153 拾人牙慧1.297 酸棗會盟16 山蠻甲冑124 上公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