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難兄難弟

西邸,萬金堂。

見陛下沉默不語。王美人遂將已在懷中酣睡的皇子,輕輕放入胡牀。起身來見。

“陛下何故憂擾?”

“自爲朝政。”陛下隨口答道。

王美人旋即不語。陛下自行說道:“薊王上表,求開黨錮。黨人於國有利,然卻於朕不利。兩難之間,故多躊躇。”

“薊王乃是宗室。必然知曉其中厲害。臣妾聽聞,爲全大局,壯士亦多斷腕。”王美人柔聲寬慰。

“壯士斷腕。”陛下眼中忽閃過一絲異色:“美人,言之有理。”

“開春以來,入西邸求官者寥寥。只因關東羣盜蜂起,民生凋敝,無利可圖也。而隴右,羌亂未平,又遍佈羌胡牢營,非薊王不可鎮守,自無人願去。江左富庶,卻時有山越爲患,合浦等地,民怨四起,眼看暴亂將起,亦無人問津。關中大地,事關國祚,又豈能假手於人。放眼望去,已無寸土可售。”陛下一聲長嘆:“今季諸國上計,獻費頗低。唯有薊國可稱足量。如之奈何。”

王美人忽道:“陛下何不將庫中舊時五銖,皆換成四出文錢?”

“哦?”陛下一愣,斷然搖頭:“以一兌五,何其虧也。”

王美人又道:“既是薊王上表,求開黨錮。陛下正好開口,以一兌一。豈非獲利數倍。”

陛下略作思量,不禁大喜過望:“美人妙計!”

細細一想,又搖頭道:“以一兌一,薊王必不肯納。然若二對一,或五兌三。當有餘地。”

即便是五兌三,與五兌一相較,亦爲其三倍。如此,轉手之間,銷金窟內銅錢,當多增二倍!

“美人如玉。真乃朕之‘內助’也!”陛下由衷讚歎。

王美人盈盈下拜。

“來人。”陛下一掃頹勢。

“奴婢在。”

“速把黃門令喚來。”

“喏。”

朝中百官俸祿,爲“錢穀各半”。便是爲平抑糧價。豐年多禾,糧價偏低,還有銅錢維繫。若如此這般,糧價如馬價,銅不值錢,亦還有半谷維持生計。

朝廷設想周到,諸如三公九卿,自不會缺衣少食。

然斗升小吏,卻苦不堪言。尤其是關東大地,多有小吏棄官而去。令吏治更加糜爛。

待賑災糧秣吃完,饑民無有活路而爲流民者,日衆。還有不願離家而裹挾落草者,亦多。豪強大族,廣建塢堡。掘溝引水,上設箭樓弓手,又置吊門進出。馬價、糧價一路走高。

對薊國而言。影響甚微。

只因“糧馬同價”。三郡烏桓、十四部鮮卑,南匈奴各部,北疆十二部高車。以牛羊換薊國糧秣,亦未有增加。

新得南部五縣,已調派幹吏,前往交割。自西而東:北新城、高陽、易縣、鄚縣、文安。五縣在籍人口三十餘萬。不及昇平年間一半。足見黃巾禍烈。

加之先前六縣,薊國已有十一縣。乃河北第一強國。四方館雖無大賢出仕,三百石城長,卻是不缺。

話說,薊國四師之大儒陳寔,四子陳諶,字季方。與兄陳紀齊德同行,父子三並著高名,世稱:三君。因黨錮,賦閒在家。年前病重抵薊國,入國醫館診治,方纔轉危爲安。

救命之恩,無以爲報。與老父,兄長商議後,便出仕薊國,授爲博士祭酒。得食千石俸。

少年時,陳紀子陳羣,曾與陳諶子陳忠,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諮於祖父陳寔,陳寔曰:元方難爲兄,季方難爲弟。意指兩人難分高下。

後稱兄弟皆賢爲“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陳忠亦少年英才。入學薊國太學壇,拜在大儒崔寔門下,習治政之術。

大儒陳寔二子陳政、三子陳洽、五子陳信、六子陳光,緊隨二位兄弟,亦紛紛出仕薊國。

“太丘六子”同殿爲臣。轟動海內。

之所以,六子同出。正因身受黨錮所累。須知,便是六子陳光,亦是順帝陽嘉四年(135年)生人。今已年近半百。若不出仕,此生再無機會。重開黨錮,風傳許久。卻難施行。天下士人早已失望。今薊國如日初升,能三興大漢者,唯有薊王。幾成海內共識。

又何須多此一舉,押寶別家。

薊國多“少年長吏”。數位“老臣入朝”,亦可做艙石持重。且六人各已有子。陳政之子陳佑,字景叔,亦是良才。也已入太學壇,拜在大儒劉寵門下。還有陳唐、陳談、陳締。皆德行出衆,才華亦足可爲一城之長。

天下皆知,薊王尤重才德。薊國行高薪養廉,便是三百石城長,亦需德才兼備而不可任。有才無德,爲禍更烈。

陳家三代皆遷入薊國。英才輩出,將爲薊王所用。如何能不令天下驚歎。

所謂“一着不慎,滿盤皆輸”。若以“天下大局”視之。陳寔以滿門押注薊國,必有十足勝算。

天下士人,聞風而動。

此時還不登薊王之車,更待何時。

薊國太學壇,後院精舍。

慈視正用心練字的愛女蔡琰,蔡邕有感而發:“陳太丘雖有六子。然我有一女,足矣。”

夫人聽聞,不禁嗔道:“可是想納妾?”

蔡邕一愣:“夫人何出此言?”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若想生子,何不納妾?”夫人試言。

蔡邕搖頭道:“夫人多慮了。爲夫並無此意。”

見夫人猶不信,蔡邕這才說道:”琰兒機敏聰慧,深得王太妃,王妃疼愛。日後落落初成,必入薊王家門。故爲夫纔有此嘆。”

“果然如此?”夫人笑問。

“正當如此。”蔡邕亦笑。

樓桑演武場。

“張大哥!”聽聞張郃應募入伍,馬駒兒等人,急忙趕來相見。

“各位賢弟。”一身戎裝的張郃,這便抱拳。

“先前早已說好,我等兄弟共進退。大哥何其急也?”馬超問道。

“王命自出隴右。王傅奉命興兵,討黑山羣賊。今又得五縣,恐人手不足,故來應募。”張郃笑答。

“大哥年不足十五。如何上陣殺敵。”潘獐兒亦勸。

“王上少年成名。薊國少年長吏何其多也。又豈,少我一人。”張郃豪氣自生。

正說着,忽聽頭上有人喚道:“你便是張郃?”

仰頭一看。馬上少年英豪,正是年方十八的薊王四弟,太史慈。

“正是。”張郃等人急忙行禮。

“我還缺一隊率。可願同行?”太史慈笑問。

“求之不得!”張郃仰面答道。

“且隨我來吧。”太史慈這便撥轉馬頭。

“諸位賢弟,爲兄去也。”張郃跨馬追去。

“大哥保重。”馬超等人躬身相送。

1.38 麒麟識英1.34 旁門左道1.90 萬軍叢中1.45 好治不病1.99 一網打盡1.88 皆有所屬1.38 秋色平分101 明示萬里1.65 陰藏殺機124 獻履貢襪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29 鐵骨石心199 千里追兇1.80 十萬樓臺173 畝鍾之田1.254 忽然而已1.28 暮夜有知146 有恃無恐1.55 衆怒難犯175 綠洲熔爐1.98 水火相濟164 盡數滅口1.77 兼濟天下194 輕車南下1.82 年末大賞168 絕地天通1.83 蓋世英雄175 石破天驚1.77 望洋興嘆142 道破天機1.43 百般不厭1.55 負陰抱陽140 添兵增竈196 前狼後虎139 八日之幸120 驕兵必敗191 另立門戶163 女亞馬遜!186 氾濫成災191 英雄少年1.65 三歲見老120 黑山飛燕1.42 善利其器81 天下喉舌1.53 青色火焰132 人心難琢146 鑄軌直道138 必有後報1.207 以退爲進21 驢馬同價123 溫泉別館113 冰釋前嫌163 雙料博士147 昏夜奔襲1.79 心願終了61 論功封爵123 反目成仇1.99 進身之階112 虛席以待136 甘心如薺14 一龍仕主125 除舊迎新127 無詔不離108 同舟共販1.5 何方神聖190 迷途知返1.43 天機莫測155 恩威並濟1.3 亂世梟雄1.76 智機千變192 共赴巫山1.23 孤軍誘敵1.28 將門虎子81 荒島求生197 笑林始祖21 二宮之亂143 孤城剿匪10 雕版印鈔144 迎刃而解1.30 陣前反水1.55 莫不如此173 合浦珠還117 鳳凰于飛118 舉國哀慟163 萬一之率130 紅塵濁世1.43 龍生九子1.95 白虹貫日1.70 價低者得178 洞鑑古今156 薊王子館186 董君一念130 輔車相依1.206 饔飧不濟1.58 割發代首1.72 羚羊掛角108 積重難返1.50 宮廷之變1.249 唱罷登場179 三人爲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