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書生意氣

或有人會說,審配等人是否太過書生意氣。不過是一句話而已,何必當真。

然若只是審配如此,也就罷了。爲何逢紀亦如此意氣行事?

事實上,只需細想,便知其中關竅。“八分田沮”,乃出大相者朱建平之口。其人乃是黃金臺四方館館長,號鐵口神斷,並稱“薊國四奇”。手握“升闕”之權。無論田豐還是沮授,皆因他一語箴言,而直升七層黃金闕。得食兩千石高俸,亦天下揚名。

於是乎,若以田沮二人爲例,登頂黃金闕需‘四分才氣’。如今冀州才氣已去八分。剩下‘二分才氣’,即便全是他審配獨佔,亦不足夠直升黃金闕。審配自視甚高,此便是衝升闕而去。若不能直升,不去也罷!

有道是“寧爲雞口,毋爲牛後”。審配和逢紀,便皆是此類人。

或說,大相者朱建平,興許能爲二人破例,亦未可知。

然而在明眼人看來,大相者朱建平必不會如此行事。

所謂鐵口神斷,說一不二。既已口出“八分田沮”,大相者朱建平又豈會自食其言,自砸招牌,再讓審配直升黃金闕。如此,冀州才氣莫非有十二分不成?

顯然不可能。

正因僅從“八分田沮”四字中,便悟出此去必無法升闕,聰智如審配,才中途折返。逢紀與審配一見如故。試想連審配都無法直升黃金闕,逢紀便知自己去了,也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滿壺不響,半壺叮噹。”或許,說的便是此類人啊。

三人一時相對無言。

不北上薊國,還能去哪。

冀州黃巾與漢軍對峙,大戰一觸即發。兵事驟起,生靈塗炭,此地絕不可久留。

南下闢禍?

雪大路封,如何能抵達。再說,關東何處無亂軍,又能逃到哪去。

“不若去投盧車騎。”張遜忽然開口:“盧車騎乃薊王授業恩師……”

圍魏救趙。此計可行!

若投盧車騎門下,且獲重用。再由盧車騎舉薦給薊王劉備,富貴榮華亦唾手可得也!

“正南以爲如何?”逢紀試問。

“可行。”審配鄭重點頓首:“此去定要讓世人知曉,冀州才氣,豈能讓田沮獨佔鰲頭!”

“同去,同去!”張遜大喜舉杯。

三人將杯中溫酒,一飲而盡。這便安心暫住客舍,待來年開春,風雪稍小,取道上谷、代郡、上黨,出濝關,一路逆風朔雪,前往虎牢關,車騎將軍屯兵處不提。

爲何偏要投薊王劉備?

大亂至矣。論匡扶漢室。普天之下,還有誰人能與薊王比肩。

黃金臺直升之路既已被堵死,便走舉薦之路。有盧車騎保舉,亦可得食高俸。

雍奴藪。

大澤冰封千里。厚厚的冰層之上,卻排起長龍。切割後的冰面,列隊兩側的壯勞力們正奮力夯下樁柱。機關馬車運來成車的榪槎、石竹籠,沿樁柱沉入水底。被切割的冰面,有許多地方已夯實成河堤,露出水面。遠遠方去,彷彿起伏的龍脊。冬季施工技藝,無論是圩田督亢,還是治理掘鯉澱,薊國良工皆已累積足夠經驗。甚至有經驗的工匠,無需測量冰層的厚度,僅憑冰層的透光率,便可大致得出冰面的承重。

機關馬車源源不斷,運來石材,沉入水底。將隱藏在雍奴藪中的?水、沽水、鮑邱水道,束攏在大堤之內。再沿河堤排建水閘,引水穿渠、支渠四通。待陂塘堰壩,縱橫如葉絡,圩田便可事半而功倍。

雍奴城內已有兩萬餘戶,二十餘萬口。除去數千漁家,剩下多是海賊家眷。先前戶戶得糧一百石。今築堤又可日賺百錢。如此厚待,讓無奈從賊的家眷,如何能不感激涕零。自古漢、賊不兩立。刀劍無眼,生死不怨。先前從賊,如今從良。無需整日提心吊膽,自當倍加珍惜。

至於那些自願從賊,賊心不死之徒,自有臨近人家踊躍檢舉。交由明庭過審,再行梟首棄市。爲緩和漁家與賊眷關係,鍾繇鼓勵其互相結親。那些因海賊被殺而寡居的婦人,亦鼓勵其改嫁。恩威並濟,不出三月,雍奴城政通人和,百廢待興。鍾繇爲首的一衆幹吏,居功至偉。

數千壯勞力中,多是膀大腰圓的健婦。也是雍奴藪中一大奇觀。

由圍成一圈的營房馬車,所拼組而成的臨時營地內。炭火熊熊,溫暖如春。雍奴長鍾繇正運筆如飛。一身繡衣甲的郭援挑簾入內。

“阿舅,有家書送到。”

“念。”鍾繇隨口說道。

“喏。”郭援掰去封泥,擰開竹筒,取白絹展開誦讀。

原來。潁川黃巾勢大。凡口過百之宗族,皆以豪強視之,盡數撲殺。以族父鍾瑜爲首的鐘氏宗族,避入山林,生活日艱。來信詢問鍾繇,欲舉族北上,投奔薊國。

“我早已去信,爲何今日纔回?”鍾繇微微停筆。

“聽說沿途郵亭時斷時續,故而遲來。”郭援答道。

“唉……”鍾繇搖頭苦笑:“定是知我不過是三百石雍奴長,位卑言輕。又捨不得祖產,故遲疑不決,乃至晚來。”

“爲今之計,該當如何?”郭媛問道。

“我且去信左丞,再上表主公,爲宗人求得一線生機。”鍾繇又道:“如今雪大,道路斷絕。拖家帶口,必被賊人察覺。且等來年開春再遷來不遲。”

“若待雪化路開,盧車騎必出關南下,潁川長社乃血戰之地。那時兵荒馬亂,如何保全?”聲音出自帳門處。正是胞弟鍾演。時任薊國都水長。食俸六百石,單論品秩猶在鍾繇之上。雍奴藪治水,又豈能少了他的參與。

“仲遠以爲,該當如何?”鍾繇問道。

“聽聞盧車騎已遣左右中郎將,據滎陽、中牟,守官渡、延津一線。大哥何不上表陳情,主公定不會袖手旁觀。恰逢圃田澤一片冰封凍土,可徑直穿越,直抵官渡,暫避於港中。待來年大河解凍,便可乘船直入渤海,趕來與我等相見。”

天下九澤之“圃田澤”,乃廣佈大河南岸之古澤,在中牟縣西。“圃田澤在(中牟)西,豫州藪。”南北二百里許,東西四十里之外。”武帝元狩年間,曾在圃田澤中建“中牟苑”。昭帝元鳳三年(前78年),“罷中牟苑賦貧民”。

“如此,也好。”鍾繇這便上表陳情。請求主公劉備救助宗人。

1.23 真骨舍利21 真龍之子151 董卓擲戟1.4 各懷鬼胎139 不爭正妻1.95 平樂會盟1.48 鬼神難誣1.96 不幸之幸1.45 何愁不嫁1.70 海瀕廣潟1.84 王道治國1.45 江淮雙生12 縑車載禍1.49 三路大捷120 滅頂之災130 抗颺虓虎110 連環殺局109 多管齊下1.53 馳名中外271 自有取捨134 鮮卑利亞1.27 優倡商賈1.66 百艸滋茂110 連環殺局1.30 旱極而蝗1.6 不二之選1.29 養女死士1.209 鐵騎橫衝1.64 連贏三局41 細數家珍1.55 洛陽一日1.35 傳火天下51 提頭之難1.24 犬鹿相狎51 提頭之難195 名門大姓1.35 南州士首1.55 情義無價1.28 豎子成名1.42 布衣爲王158 常山之蛇1.45 因利乘便191 另立門戶1.255 非淬不銛212 不請自來150 天地人和1.48 立冬兵發1.96 挾私報怨120 滅頂之災1.5 奉身以死152 南下平亂108 名動西京1.24 一如舊典1.32 公孫二雄130 不可定期1.2 無孔不入108 外徵內討1.79 快馬輕舟1.40 有心無力12 縑車載禍160 兵威將膽1.289 四面樹敵1.36 培肥改土128 孤很欣慰1.84 早朝晏罷19 君前臣名1.35 苦後回甘1.50 試釘馬掌118 陳寔遺盜119 單刀直入1.94 貴不能言1.90 海島傳聲114 闢禍樓桑1.33 功敗垂成166 勝者爲王147 河漢無極112 虛席以待1.47 爲朕所用1.99 謹慎擇友134 大利匠城31 便衣出行122 養虎成患192 漢矛無纓123 天賜之幸1.39 漢風速遞1.85 遼東之煮1.50 從風而服112 分戶析產1.253 陰相與謀110 因何馬貴109 吾道不孤138 壯士解腕157 與漢同休195 青史留名1.8 圍淤爲田1.76 以國爲家1.59 亂我心曲106 大徹大悟179 蠢蠢欲動41 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