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馬兒成名

觀衆看來是御馬乘風,天賦異稟。

身前騎士卻感覺身後彷彿黏了塊狗皮膏藥,尾大不掉。

瘦馬一路尾行。騎士快,亦快,騎士慢,亦慢。

乘着氣流的導引,人馬愈發輕鬆寫意。

數圈跑下來,對手大汗淋漓,疲態盡顯。瘦馬卻在出彎後,陡然發力。

一馬當先。衝向終線。

領先了一路的騎士,奮力揚鞭。身下駿馬卻無論如何也追之不及。

被少年搶先撞線。

賽馬場一時轟聲如雷。

目睹兒子撞線的那一刻。婦人一直懸着的心,陡然一鬆。還沒來及將擔心吞下,遂又被滿心喜悅填滿。

“哈哈!馬駒兒!”小夥伴們又蹦又跳。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慢跑了數圈的馬超,這便翻身下馬,牽去與同伴會合。

“果然是好馬。”馬超笑道。

“能連贏三場乎?”潘獐兒大叫。

“可也!”張郃甚有信心。

馬是其次。馬駒兒的天賦異稟纔是獲勝關鍵。

“快,去馬間餵食些精料,準備下一場。”見第一輪複賽騎士紛紛入場,朱獾兒急忙說道。

“走!”四人這便牽馬前往。

下半區的騎手,自然排在複賽第二場。趁着寶貴的間隙。爲馬匹儘快補充些體力。自然是重中之重。切記不可食多。小把精料,細嚼慢嚥。否則撐得太飽,反不利於賽跑。

“阿爹,押瘦馬吧。”看臺上的小蔡琰,回頭說道。

“好。”蔡邕這便從袖中取出一緡錢,招來雅座侍從代爲下注。

十五輪預賽跑完。看臺上的萬餘觀衆,心中亦各自選定目標。爭相下注。

得益於完善的統計,根據參賽騎手的往昔成績,或新騎手的預賽成績,賠率已事先擬訂好。

如前所說。最後一輪參賽,劣勢多多。身下賽馬又頗瘦弱,如何能連贏三場。

故而叫好的多,下注的少。並無多少人,真看好少年能最後奪冠。

初次參賽,沒有經驗。

下次早來,再換匹良馬。自然是奪冠的大熱門。

這一次嘛,就算啦。

見小女孩甚是篤定,大儒崔寔笑問道:“瘦馬如何能連贏三場?”

“馬雖瘦,騎士亦輕。又借風助。自當快人一步。”扎着兩個總角的小蔡琰,歪頭一笑:“再說,他是潘哥哥和朱哥哥之友。理應如此啊。”

“有理。”崔寔亦取出一緡錢,押注羌族少年。

“心向好友,勝負其次。琰兒言之有理。”蔡邕笑着點頭。

一輪賽罷。第二輪很快開始。

少年仍騎瘦馬,卻無人再偷笑。

“超兒,奮起!”婦人暗自低語。

似被場中少年聽到。下意識擡頭,眺望母親矗立的看臺。

鳴鏑再響。

駿馬奔騰而出。瞬間淹沒了少年的身影。

能入複賽,實力都不差。連跑三圈,人馬皆擁擠成一團。未能拉開距離。五圈開外,纔有稍稍領先。七圈後,十餘匹駿馬終排成一線。

婦人幾乎一瞬間便鎖定了居中的少年。

身下瘦馬似乎力盡。距離被越拉越大。只排在第六個入彎。

第八圈,剛出彎道。先前一直不疾不徐的瘦馬便穩穩提速。連超數馬,搶得第三。

此後便綴在頭馬尾後,一路隨行。有驚無險的撞線。

“怎只跑了第三?”臺上小蔡琰,一時還未想明白。

身旁蔡邕卻笑道:“少年留力也!”

複賽兩輪,各取前三入決賽。

換句話說。只需跑進前三,便可入決賽。

撞線後,馬駒兒卻並未勒停賽馬。而是勻速繞圈,等待決賽到來。

與初賽後,還隔着一輪複賽不同。第二輪賽罷,緊跟着便是決賽。

時間間隔短。場地又空曠。讓賽馬一直保持着奔跑的機能,不使身體冷卻,尤爲重要。

除去落敗者已陸續離場。剩下六名騎士,皆在繞場慢跑。

待清理好賽道。隨即各就各位。

兩輪頭名,居於中道。

馬駒兒居於外道。

鳴鏑響過。駿馬電射而出。

外道處於劣勢,馬駒兒排在末尾入彎。

入直道後開始乘風加速。排第五入次圈。

如此故伎重施。數圈跑過,已擠進前四。

身前三名騎士,皆是賽場老手。一字排開,並道弛行。攔住去路。亦攪亂了風流。

馬駒兒連試數次,皆未能成功。見直道已無法超越,只能死死咬住,另想他法。目光卻緊貼馬背,投向身前騎士。尋找破敵良機。

眼看便要入末圈。這便雙眼一亮,有了。

趁三騎士排隊內道,依次入彎。馬駒兒奮力揚鞭。

瘦馬吃痛猛然加速。

追着馬尾,高速入彎。

前方騎士彷彿被一條看不見的繮繩牽絆。背後吸力大增,身形陡然一頓。

憑藉這股看不見的向心力的牽引。馬駒兒竟加速過彎。

前方三馬皆在減速。唯有他加速過彎。

搶入直道,速度陡增。

瘦馬離弦而出。搶得頭名!

竟從彎道超越。

看臺上響起連片驚呼。

三匹馬再行加速。已然來不及。

目睹少年一騎絕塵。衝線而過。

奪冠!

嘆息未止,歡呼成片。臺上觀衆表情各異。大半都輸了錢。唯有少數高人,笑到最後。

兩位大儒,自然高人一等。

見小蔡琰與父親耳語。崔寔這便笑問:“琰兒何事不能對人言?”

蔡邕撫掌大笑:“無他,鄙門乃收一千里駒也!”

“可是奪冠少年?”崔寔這便醒悟。

“然也。”蔡邕笑道:“半月前洗馬蘇雙投帖寒舍,爲一人求學。姓馬名超,乃新附羌女之子。老夫隨口應下,卻不見此子入學。經琰兒提醒,老夫這才記起。東羌幼虎,負母破閘!”

“何不用‘柙’?”崔寔又問。

“‘柙’者牢籠也,‘閘’者門也。”小蔡琰笑道:“明輪船運來薊國,令羌人豐衣足食。又怎會是牢籠?”

“哦?”崔寔這便醒悟。竟衝小蔡琰遙遙一禮:“琰兒真乃老夫一字之師也。”

一個偏貶義,一個偏中性。考驗的其實是立場。

站在薊國人的角度來說。把十萬東羌老幼運來的明輪船,分明就是通往人間天堂的渡船,又怎會是牢籠呢。再者說,他確實是破門而出。

對吧。

看臺上響成一片。

成爲萬人焦點的馬駒兒已被好友團團圍住。

雖未押注,可提着竹籃的婦人早已被淚花模糊了雙眼。

吾家千里駒,便要乘風而起,一騎絕塵了。

1.83 蓋世英雄120 六縣爲國10 雕版印鈔117 知子莫母1.27 優倡商賈1.37 魚龍漫衍166 心生毒計1.63 仰吞北斗195 薊王登朝1.254 除舊佈新1.36 培肥改土126 後繼有人1.95 閉門謝客130 鮮卑寇邊14 各奔東西182 何患無嗣1.65 掃平天下21 驢馬同價151 董卓擲戟113 求開黨錮1.62 猜忌暗生19 編戶分遷136 包羅萬種155 恩威並濟1.67 冬季攻略271 自有取捨12 再見恩師10 寡義廉恥1.5 黃門侍郎149 半壁江山195 薊王登朝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81 忠奸莫辨111 隴右鮮卑153 替父簽押147 昏夜奔襲101 東走西顧121 萬舟齊發1.40 有心無力17 同軌畢至1.25 人艱不拆1.54 漢風不滅104 我與爭鋒1.30 未琢璞玉113 天命所歸1.68 斬旗奪船127 朝堂半壁102 平波水砦1.57 指點迷津1.67 畫地爲牢1.24 一如舊典179 瑞輪蓂莢1.202 白馬銀槍218 近水樓臺166 勝者爲王156 薊王子館120 六宮粉黛1.57 意欲何爲1.94 人情冷暖1.99 八賢共治135 四時充美1.65 掃平天下1.5 奉身以死130 海內狂徒191 英雄少年1.94 人情冷暖1.2 圈地爲邑194 焉知非福119 時局崩壞1.4 陰陽連環178 一門爭義1.66 百艸滋茂1.20 來去相宜41 雲開見日15 蔣幹遺書1.86 摒除破綻157 江淮上甲1.98 南港新城106 重症猛藥1.289 四面樹敵1.78 風起雲蒸148155 六神無主1.58 耿雍認主241 錐處囊中1.24 同流合污120 六宮粉黛103 入幕之賓1.34 無法交換160 兵威將膽1.37 魚龍漫衍1.38 一日成鹽136 後果前因1.67 畫地爲牢161 孤燕折翅1.242 繞樑餘聲127 先入爲主1.75 粗中有細1.62 倉廩府庫1.53 青色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