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猶樂思沛

“聞,乃率本部兵馬,屯田廣戚。”曹宏答曰。

廣戚縣,前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封楚孝王子(劉)勳爲廣戚侯。屬沛郡。今漢改爲縣。屬彭城國。此縣乃彭城國與沛國交界,且亦近魯國。

薛禮,前爲彭城相。今仍滯留國境,似心有不甘。因是徐州牧陶謙屬吏,奉命屯田。新任彭城相,王允長子王蓋,亦無從指摘。唯有聽之任之。

“薛禮,必有同謀。”陶謙一語中的。

曹宏小心作答:“明公,何以知之?”

“王太師,易相奪國。除陳相駱俊外,仍有一人,亦未除官。”陶謙語透深意。

“何人?”曹宏仍未會其意。

“魯相宋奇。”陶謙言道。

“魯相?”曹宏先是一愣,這才恍然大悟:“聞,乃洛陽子錢家所闢。前配五縣令印,爲長公主取食。後拜爲魯相。專治魯國,爲麟子阿斗取食。此人,好黃老之術,不喜結交權貴。故治國數載,國人多聞其名,不見其人。頗多無爲而治。”

陶謙輕輕頷首:“此人不明來歷。又好黃老之術,先前輕車出洛,(降)服豫州黃巾。是否爲太平道中人,猶未可知也。”

如前所言,。世無不透風之壁。宋奇行事隱秘,低調爲人。奈何,自領命離京。一路所作所爲,尤其治政安民,諸縣百姓廣爲傳頌。其人其事,又如何能不被外傳。即便能瞞過一干人等,又如何能瞞過諸如徐州牧陶謙,一州之雄。

此時此刻。曹宏方知事態嚴重:“莫非,明庭以爲,薛禮乃受魯相蠱惑。”

“未可知也。”陶謙並未明言。轉而又問:“典農校尉,今何在。”

“陳元龍,屯田射陂。”曹宏急忙答曰。

射陂,射陽縣內大澤。後稱射陽湖。《漢書·廣陵歷王傳》載,前漢宣帝時,奪廣陵王“射陂草田以賦貧民”,即此。其“闊三十里,週三百里。其南北淺狹,而東西深廣,府境東南積水,皆匯於中,復灌輸於淮以入海”。

吳王夫差開邗溝,“東北通射陽湖”。今亦在廣陵郡治下。

“速召來議事。”陳元龍之才,陶謙焉能不知。徐州秔稻豐積,皆出陳登之功。

“喏。”曹宏如臨大赦,領命自去。

經中瀆水,半日往返。曹宏又攜陳登,入府相見。

“拜見明公。”正因陳登號湖海之士,豪氣不除。故不爲陶謙所喜。話說,陶謙少年時,亦是頑劣子弟。“年十四,猶綴帛爲幡,乘竹馬而戲,邑中兒童皆隨之”。卻不知,是否從陳元龍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元龍毋需多禮,速坐。”陶謙和顏悅色,長者之風。

“謝明公。”陳登稱謝落座。

“袁公路先遣張勳,又遣紀靈,欲奪廣陵之心,雖日寒而不減。”陶謙開門見山:“長史(曹宏)代前彭城相薛禮進言,欲向陳國求援。元龍以爲如何?”

“回稟明公。”略作思量,陳登答曰:“陳王寵,素有大志,又善弓弩。陳國弩士,關東強兵。今又納呂布爲客卿,得鐵騎一萬。若得其相助,廣陵之圍可解。”

“善。”陶謙輕輕頷首,轉而又道:“元龍以爲,陳王當遣何人,領兵入徐。”

陳登心生慨嘆,而面色不變:“卑下竊以爲,當是車騎將軍呂布。”

“先前,曹孟德假下邳賊闕宣,犯其州境。遣軍出泰山,侵我州土。”陶謙言道:“若呂布亦如此行事,該當如何?”言下之意,若呂布興兵來援,待淮南兵退,卻不願歸陳。滯留徐州,尾大不掉,又當如何。

“明公既問,卑下不敢不答。”陳登答曰:“竊以爲,關東羣英,孟德稱雄。先前覬覦徐州富庶,故起侵奪之心。若非陳宮、張邈等人,挾呂布起兵,徐州危矣。曹孟德雖退,又有袁公路,興兵入境。只因徐州乃四戰地也。今,天下三分,叔侄相爭。乃至人心思亂,羣雄並起。明公麾下,雖有丹陽勁卒,然羣雄陳兵於州境,四面齊攻,如何能敵。呂布,或可爲鷹犬耳。”

“元龍所言極是。”陶謙又問:“然若養虎成患,又當如何?”

“呂布雖虓虎之勇,卻甘爲鷹犬,爲王太師所驅。明公待之,譬如養鷹。飢即爲用,飽則揚去。”陳登果有見地:“待淮南兵退。可擇徐州北境一城駐之。糧草輜重,足月供給。然卻不可使其,盈三月之糧。如此,呂布必不敢輕舉妄動。”

陶謙終見笑容:“如元龍所言,何處可置呂布兵馬。”

“廣戚。”陳登擲地有聲。

陶謙悅色和顏。勉勵一番,遂放其歸去。

送走陳元龍,曹宏隻身返回:“陳元龍欲使呂布駐廣戚,莫不知薛禮亦屯此城乎?”

聞此言,陶謙眼中,一閃利芒。

陳元龍不及折返。泛舟下邳淮浦,入家門與其父相見。

備說前後諸情。其父陳珪笑問:“呂布軍駐廣戚,必爲我兒藏拙。”

“阿父明見。”親父當面,陳登自不做隱瞞。

“我兒以爲,何處最適呂布。”陳珪又問。

略作思量,陳珪不由慨嘆:“呂布爲車騎將軍,非徐州屬吏。關東之地,皆可駐軍。豐沛,乃高祖龍興之地。時‘高祖還鄉,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爲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

見言及小沛,老父嘆高祖,不忘根本。陳登心知,此乃有感而發。

兩漢四百年,積威猶在。公卿世家,皆食漢祿。如陳氏老父,天下忠良,又豈能忘本。

172 萬載千秋1.37 投石卜路101 問鼎中原1.95 罪有應得1.49 和則增壽10 雕版印鈔1.74 星辰少女1.70 封侯拜相159 蟬蛻龍變1.235 貌合心離1.90 麥積冬狩10 義結金蘭146 握髮吐哺1.79 快馬輕舟1.60 楛矢貫隼138 一席之地193 應運而生1.79 十里樓桑1.229 吞光五鳳1.28 火燒長社91 不脛而走174 爾虞我詐172 喜訊頻傳177 青鳥傳信61 論功封爵160 能者居之31 綬帶密詔1.207 以退爲進1.79 圍湖造屋157 與漢同休136 甘心如薺1.46 菟園解驂175 兵荒馬亂1.44 杯弓蛇影1.37 鰲頭獨佔199 千里追兇144 遷都壽春108 日新月異1.229 吞光五鳳109 寧有種乎109 黑山飛燕14 死而不僵12 二戚之爭1.98 白湖水榭1.6 破財消災162 繩之以法16 重造京洛1.20 皇命加身1.63 福禍相依1.40 兵車夜行1.226 全民參與1.72 百害不侵136 矛頭所指1.255 非淬不銛1.25 黃龍見譙19 馬兒快跑10 義結金蘭1.72 羚羊掛角105 胡口奪食12 半城煙火217 上交下讓147 昏夜奔襲142 請立宗廟16 另當別論1.37 兵發北進1.4 只患不均151 終成眷屬170 一拍即合180 破解之策1.80 善水良才17 正月旦會110 熊羆入夢1.95 白虹貫日165 浮萍無根152 善刀而藏12 半城煙火1.88 未盡全功148 大義滅親1.236 溫水三登1.65 形勢急轉175 綠洲熔爐1.60 故人夜來114 難兄難弟150 洛陽上計106 百般不利1.82 倉樓藏秘251 入鄉隨俗1.27 路中捍鬼176 百越諸賢107 無人可用1.78 河北豪傑1.8 圍淤爲田133 兵鋒四起177 拔毒食鮮1.39 分功之義1.6 王侯之樂1.240 苦心孤詣1.289 四面樹敵1.203 無主之地1.60 衆國津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