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海島傳聲

珍珠島鏈,東瀛列港,江表十港。幾將沿線海域,歸爲內海。

中繼港,乃海路置驛。船舶擇機停靠。補充糧秣,修繕船隻,躲避風浪。除此之外,中繼港津,亦可逆入內河航道,輻輳內陸。與諸多枝津河港,連成縱橫網絡。

薊國四百城港,皆循此例。便是三南之地,亦現雛形。比起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穿毒瘴,避蟲蛇,死傷無數,修築五尺通道。分水劈波,順下枝津,修築良港,輻輳內陸,無驚無險,乃上佳之選。

海外荒洲,一季三登。連耕三載,地利盡顯。待向化島夷,皆通稻作。大漢再無缺糧之困。若論稻作,扶南國必不可缺。扶南女王,早與薊王約定。待鑿穿頓遜海渠,便助其復國。是否行和親,尚無定論。扶南畢竟一國。論開化程度,遠非海外荒洲可比。更加海商往來,潛移默化。信仰原始宗教,民衆亦不排外。當可爲薊王一用。

循例。南下走近海航線,逆入大江,泊雲夢大澤。回程時,順下大江,經象林港,繞行頓遜海崎,再由葉調國,北上荒洲列島,沿半島珠鏈,重返泉州。

待重歸南港,已是金秋時節。

路過鬱洲山。薊王特意經停連雲港。

港長許欽,字伯恭。乃門下功曹掾,名士許靖長子。太學門生,比三百石出仕。薊王已下王命。鬱洲山,圍亙三百里,築三城。待三城築畢,可爲一洲長令。

“臣許欽,拜見主公。”港長許欽,入爵室拜見。

三足踆烏,海上塢堡。爵室凌然高絕。三面落地舷窗,可飽覽鬱洲山景。

“免禮,賜座。”薊王如沐春風。

“謝主公。”船宮女官捧來坐席,許欽再拜落座。其父許靖,乃門下五吏之一。爲王近臣。許欽年初被儒宗舉薦出仕。領將作寺能工巧匠泛舟南下,擇址築連雲港。半年已過,初見規模。薊國營城,月起千樓。可想而知。

“遙見山中炊煙,洲中可有人家。”薊王笑問。

“回稟主公,鬱洲山中,確有田氏邑落。”許欽答曰。

“可是田橫後人。”薊王又問。

“正是。”許欽答曰。

話說。秦末漢初,羣雄並起,逐鹿中原。韓信攻齊,齊王田廣兵敗被殺。齊相田橫,率五百將士退據此島。高祖稱帝,遣使詔田橫降,田橫不從,稱“死不下鞍”。後於赴洛途中自刎。噩耗傳來,島上五百壯士揮刀殉節,無人偷生。唯家眷倖存。後世代通婚,聚成邑落。

“楚漢相爭,餘威猶存。”薊王慨嘆。

“四百年,白駒過隙。鬱洲山民,已與漢人無異。”許欽青年才俊,知王心聲。

“伯恭,言之有理。”薊王輕輕頷首:“田氏若願出山,當可遷入城中安居。如若不願,亦無需強求。”四百年光陰似箭。還餘多少執念,尚未可知。

“喏。”許欽領命。

薊王此來,乃是路過。待補給裝船,便南下江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許欽遂趁機進言:“稟主公,日前有會稽名士,僦船北上。因避風浪,夜泊港中。檣桅折斷,尚未及去。主公何不,召來一見。”

“來者何人。”薊王禮賢下士,天下皆知。

“會稽盛孝章。”許欽答曰。

盛憲,字孝章,會稽名士。爲人器量雅偉,初舉孝廉,補“臺郎(尚書郎)”。與孔融一見如故,“憲下車執融手,載以歸舍,與融談宴,結爲兄弟”。前被揚州牧劉繇,拜吳郡太守,以疾去官。稍後江東爲合肥侯所佔,劉繇北徙州治至壽春。又舉盛憲入甄都爲朝官。北上途中,遭遇風浪,避入連雲港。

“請來一見。”薊王欣然應允。

稍後。便有會稽名士,升船來見。

“會稽盛憲,拜見王上。”

“免禮,請坐。”薊王慧眼識玉。然觀其氣度,似有難言之隱。許是仕途失意。

“謝王上。”盛憲稱謝落座。

“聞君與孔北海相識。”薊王先言。孔融今爲北海相,故稱之。

“我見文舉,‘如舊相識’,約爲兄弟。今已近二十載。”盛憲答曰。

“此去當與孔北海相見。”薊王笑道。言指北上甄都,當路過北海國。

“誠如王上所言。”盛憲恭敬如舊。

“不知劉揚州,舉君何職?”薊王又問。

“尚未知也。”盛憲如實作答。

“前途未卜,心有憂思。”薊王觀其言行,這便了然於胸:“此去北海,舊友相見,若爲前途所累,豈非不美。”

“王上明見。”盛憲拜服:“宿疾初愈,本不欲遠行。然劉揚州相召,不可不去。”

“既如此,甄都可不必去。”薊王言道:“孤,徵君爲勃海相。”

“這……”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薊王言道:“劉揚州當面,孤自會手書相告。”時至今日,薊王欲用何人,又有何人能拒。

待船宮尚書馮美人,取留白敕令一蹴而就。長御安貴人,捧來輔漢大將軍金章,薊王親自下印。新任勃海相,已爲盛憲所有。

“此去會舊友,當無芥蒂。”薊王取敕令相贈。

“卑下,從命。”盛憲肅容下拜,雙手奉過。

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羣分”。既與一門爭義孔文舉,約爲兄弟。人品才情,自無可挑剔。今孔融爲北海相。薊王遂徵盛憲爲勃海相。“兄弟爭義,二國爭相”,遂傳爲美譚。

薊王因孔文舉而徵盛孝章。只爲兄弟相見時,平起平坐,心無芥蒂。

領會其中深意。衆人無不慨嘆。

薊王起於微末,並土爲王,豪氣不減。

暴風折檣,避入海港。眼看前途未卜。不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偶遇薊王南下,幸爲座上賓。不等下船,已爲一國之相。出仕河北,得食二千高俸。目送船宮遠去,盛憲猶未回魂。

稍後入北海國。與孔融相見。聽盛憲備說詳情,又取大將軍敕令一觀。方知此言非虛。

孔文舉撫掌而笑:“得此雄主,漢之幸也。”

1.47 一念之差131 衣錦榮歸1.94 規圓矩方174 人間巨物18 千里圩田1.86 好生思量11 佐世之才1.33 無雙割草167 王化之基1.236 兵器時代160 解甲歸田157 至人無己1.65 掃平天下193 應運而生1.77 蜩螗之鳴149 蝴蝶效應1.202 多事之冬1 雪夜敵蹤1.82 爲人作嫁144 唯剩一問1.25 水到渠成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0 嶄露崢嶸163 萬一之率1.77 望洋興嘆11 誰主浮沉115 龍見於野1.48 立冬兵發1.92 家賊難防179 三人爲衆1.88 藩強朝弱169 頂級名產194 天下共疾1.43 樓桑特產12 再見恩師118 求死不易139 治國有術1.257 珠璣深藏13 殊途同歸1.70 王道如砥179 百廢初興1.66 千里馳援214 亂中求存13 民情得疏1.79 字挾風霜118 舉國哀慟1.44 降集氐羌158 常山之蛇132 七海雄心145 機關殺陣1.4 四平八穩144 判若兩人159 名不經傳1.72 炎漢控火1.66 麒麟騰空16 乾坤倒懸176 隔岸觀火155 萬物之極1.49 上表回國31 經緯之道1.84 清官難斷1.74 青虹下墜1.45 入園面後1.80 喜訊傳來136 悲秋盡露1.35 三高三服1.97 以自爲方1.38 人頭落地139 空谷傳聲134 光融天下13 匹夫無罪10 桃園結義1.45 好治不病178 中洲一郡108 積重難返115 亡胡千家10 大夢初醒1.95 本末倒置144 計斷九月117 歸義降侯123 反目成仇117 歸義降侯157 與漢同休1.32 循路而進152 傳檄天下149 半壁江山1.300 出頭之機1.90 白身野士1.73 謠言四起1.76 以國爲家192 猛虎羣狼176 封國在即153 來龍去脈1.247 櫟陽雨金1.26 羣雁無首1.22 薪盡火傳21 博士披香175 茱萸託思162 畢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