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南州士首

蒯良、蒯越,各有見地。

先前,劉表單騎入荊州,於宜城設宴,請蒯良、蒯越並蔡瑁,共謀大事。蒯良、蒯越二人,各獻良策。劉表聞後贊曰:“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

雍季、臼犯(狐偃),皆是春秋時,晉文公之謀臣。晉文公問計二人。臼犯說用詐,雍季說不詐。結果,晉文公用臼犯之詐計,卻讚揚雍季不詐。劉表向蒯良,蒯越兄弟,求問立身荊州之道。蒯良之策:衆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蒯越之謀: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

劉表納蒯越權謀治亂,安慰蒯良王道治平。與晉文公用臼犯之詐,讚揚雍季,如出一轍。故有此說。

單此事,足可知。蒯良、蒯越,政見不同。

二人此時爭辯,“治未病”、“治發病”。亦與雍季、臼犯之爭,一脈相承。

平心而論,“未病先防(治)”,優於“病發後治”。

正如《扁鵲見蔡桓公》。

疾在腠理、病在肌膚、病在腸胃,蔡桓公皆言,“寡人無疾”。

待病入骨髓,救之不及。

蔡桓公言扁鵲,“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

換做劉表,心中所思所想:若“未病先防”,世人焉知“國有疾”;不知“國有疾”,如何能知“治國之功”?世人皆不知治國有功,又與我何益?

然對“國疾”而言。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劉表此人,不過蔡桓公耳。

車駕出府,蒯良嘆道:“若是薊王,必不至此。”

江陵,津鄉港。

孫策攜五百江東健兒登飛雲,並荊州名醫張仲景,揚帆遠去。荊州之戰,隨之落幕。劉表此戰,雖有僥倖。然天命使然。荊州七郡,人心歸附,穩坐大位。名門大姓,紛至沓來,更助聲威。

治粟都尉朱治,重返荊南。稍後不久,護南蠻校尉劉磐,亦領兵回駐漢壽。

沔水中有魚梁洲,龐德公所居。

龐德公,襄陽人。居峴山之南沔水上,未嘗入城府。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止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

見龐德公,將襄陽城中好友手書,付之一炬。

其子龐山民,遂問道:“阿父,何意?”

“劉景升,非明主也。”龐德公嘆道:“魚梁洲,亦非久居之地。”

“先前,阿父數辭劉荊州。言,不欲爲官,將入鹿門山採藥。”龐山民言道:“此時可乎?”

“時機未至也。”龐德公答曰。

龐山民又道:“先前,水鏡先生來函,說阿父北上。阿父亦說,時機未至。”

龐德公嘆道:“時機至也。”

龐山民忙問:“阿父,欲北上乎?”

“然也。”龐德公言道:“速去告知龐統,同赴薊國。”

“喏。”龐山民,喜出望外。自去不提。

便在龐德公舉家乘船,順下漢水,入江陵海市。袁紹並關東羣雄,亦抵達漢水北岸,佔據樊、鄧二城,盡取孫堅所遺糧草輜重。

劉表不敢怠慢。遂命偏將軍黃祖,引軍對峙。

“孫文臺,今在何處。”聞孫堅中石墜馬,生死不知。袁紹面沉似水。

“已入江陵。”袁遺答曰。

“何其不幸也。”袁術亦慨嘆。

“爲今之計,該當如何。”袁遺問道。

“我欲續擊之,諸位以爲如何?”袁紹試問道。

見羣雄無語。袁術答曰:“劉景升,據漢水之險,又挾勝戰之威。文臺麾下江東健兒,皆善水戰,更有飛雲鉅艦。尚不能取之。我等輕車遠至,如何力敵。”

“左車騎,言之有理。”袁遺附和。

自曹孟德決裂,孫文臺傷退。關東聯軍,幾成袁氏一言堂。

袁紹正舉棋不定。

忽聞帳外來報,劉表遣使入城。

“來者何人?”袁紹忙問。

“北地傅巽。”

“哦?”袁紹面露訝色:“竟是傅公悌。速請來一見。”

“喏。”

傅巽(xùn)字公悌,瑰偉博達,有知人之鑑。初闢爲公府,拜尚書郎,後作客於荊州。爲劉表所器。

傅巽,素以知人見稱,多次一言命中。在荊州時,曾評定龐統爲“半英雄”,又預言裴潛終會以“品行清風亮節”而名揚四方。

袁紹素重聲名,自當以禮相待。

“傅巽,拜見明公。”傅巽容貌瑰偉,高士之風。

“傅公免禮,請上座。”袁紹見之甚喜。

“謝明公。”

待傅巽客席就坐,袁紹又爲其引薦,帳內羣雄。傅巽依次行禮,舉止從容。

再次落座。

袁紹先問:“傅公,所爲何來?”

“乃爲說,明公退兵也。”傅巽直言相告。

袁紹含笑言道:“傅公正直君子。紹,敬甚。”

“不敢。”傅巽恭敬依舊:“劉荊州言,雖天下三分,然皆爲漢臣。叔侄之爭,當不出宮牆。荊州初定,民心不附,興兵四戰,取禍之道。明公舉兵來攻,坐視淮南空虛,亦非長久之計。若能罷兵言和,劉荊州欲以傳國神器相贈。”

“哦?”袁紹果然心動。傳國神器,便是傳國玉璽。乃孫堅自井中撈取。果被劉表所獲。

“劉荊州,何不上呈董侯,反私授我乎?”袁紹必有此問。

傅巽早有應對:“董侯今爲曹孟德所挾。神器終入何人之手,未可知也。”

言下之意,董侯併合肥侯,叔侄二人,名爲漢帝,實則各被曹操並袁紹所挾。就劉表而言,傳國玉璽,與其轉贈曹操,不痛不癢。不若轉贈袁紹,解燃眉之急,臨頭之禍。

“劉景升,不欺我也。”袁紹嘆道。

“敢問明公,可否?”傅巽見機已到。

“可也。”袁紹乾坤獨斷。

帳內羣雄,亦暗自鬆氣。無飛雲舟船之利,更無江東健兒善水之能。強渡漢水,必死傷無數。

口說無憑,殺白馬盟誓。

得傳國玉璽,二家罷兵。袁紹攜關東羣雄,順下淮泗,班師壽春。劉表命黃祖北渡,取鄧、樊二城。疏通漢水,與上庸舟船往來,更與漢中相接。

關東大地,再無戰事。

天下三分之勢,趨於明朗。

漢中史侯,兗州董侯,淮南合肥侯。

1.73 爲女聘師119 匡弼輔正189 天降大任1.70 虎嘯山林1.5 千家萬戶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03 人力秧機136 包羅萬種1.23 孤軍誘敵160 巧不如拙156 偷樑換柱137 我有三策132 吞光神鎧1.76 牽繮執轡106 重症猛藥216 觸類旁通1.70 價低者得153 經營西域143 向海而生18 豈若麒麟180 破解之策11 大器已成1.99 北疆來人11 大器已成193 順天行事1.30 一門出仕1.78 顧全大局154 火攻破敵1.44 勸善禁惡1.47 再增三縣102 避易就難103 玉石俱焚14 西域風雲61 董卓獻車135 佳偶天成1.82 爲人作嫁173 王取幾何1.6 飲酒四禮103 玉石俱焚1.62 猜忌暗生1.93 自取其禍149 內外雙軌158 天下嚥喉1.233 一步之先1.38 祠堂傳藝1.97 借題發揮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69 百日分曉142 陰風不止1.63 泰山賊衆179 胴體雕青271 自有取捨1.39 王庭行蹤115 木軌直道271 自有取捨191 世衰道窮167 薄海從風139 不爭正妻120 六縣爲國1.35 劉備擲金1.45 生死大敵145 有軌騾車1.25 相遇上陵1.203 無主之地180 故技重施160 改造它乾187 九橫十縱120 滅頂之災183 長史女衛1.32 織蓆販履142 萬物生輝103 水路遊擊1.294 滅紀廢典1.58 狐虎之威147 藥到病除1.260 爲虎作倀134 君何所求1.23 孤軍誘敵1.54 燕齊以安127 徵闢天下1.79 河間奼女101 減矢之計195 勤王之師189 天下信奉160 女中豪傑118 陳寔遺盜1.76 以國爲家107 克堅平難218 贈刀之義1.255 非淬不銛1.27 託妻寄子1.94 百官缺席18 滅國之危146 心安吾鄉199 千里追兇190 並驅中原113 七國聯盟1.49 觀星定海1.74 判若鴻溝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