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 危國之道

“聞,朔望朝會時,百官請命,王允續任上公之位。”右相又道:“王允如何行事。二日後,當見分曉。”

“大將軍又如何?”薊王必有此問。

“大將軍董重,累日來偃旗息鼓,閉門不出。卻不知何故。”右相又答。

“料想,陛下必有權衡。”薊王一語中的。

先前,董卓爲求大義,示好二宮太皇。董重先回,被表爲大將軍。與董卓並稱“二董”,權臣與外戚聯手之勢成。奈何好景不長。待董卓穩坐大位,遂將董重驅離中樞。魚梁臺上,並無大將軍一席之地。董重焉能不深恨。

於是,與衛將軍張濟等,暗中結黨。共謀誅賊。卻忌於董卓勢大,不敢輕舉妄動。遂被王允並呂布搶先。陛下論功行賞,董重並無寸功,有何顏面示人。此時入朝,豈非自討沒趣。閉門謝客,蟄伏不出,亦是人之常情。

然,今時又不同往日。董卓既滅,陛下如何肯再造權臣。王允並呂布,一文一武,共掌朝政。已有分權制衡之意。今百官請命,王允加上公之位。陛下自當警惕。恐爲董卓第二。

料想。雖形勢所迫,不得不爲。然陛下,必有制衡之舉。竊以爲。若要制衡王允,大將軍董重,乃不二之選。既貴爲外戚,又中人之姿。論才智,不足以權傾天下。論親疏,亦不會逼迫董侯太甚。

“‘衆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薊王言道。

語出《左傳·襄公十年》。意思是說,衆人的憤怒難以觸犯,個人的意願難以成功,若二者並行,則難以安定國家,是危險的治國之道。

“主公明見。”羣臣拜服。

右相又奏曰:“又聞朝中,撥亂反正之聲,不絕於耳。”

“可是撥董卓擅行廢立之亂。”薊王問道。

“正是。”右相答曰:“弘農王乃主公所立,當今天子乃董卓所立。故京中有人言,宜尊弘農王復爲天子。”

“王允遣使張種,撫慰山東。首來薊國,許另有深意。”右相言道。

言下之意。張種出使薊國,乃爲求撥亂反正,而問計薊王。畢竟,薊王四朝元老,大漢一藩。天下表率。更有甚者,史侯本就是薊王扶立。故撥亂反正,首當其衝,當問薊王。

“自先帝崩後,二宮流血,兵禍綿延。”薊王言道:“先有何進,後有董卓。朝政凋敝,朝臣凋零。譬如猛士渾身披創,當先療傷止血。再圖復起。”

薊王之意,顯而易見。既已成定局,穩妥起見,不宜妄動。傷及元氣,神仙難救。時至今日,洛陽朝堂,已難大動干戈。

且於薊王而言,何人爲帝,並無不同。

“關東形勢如何?”合肥侯亦不可不防。

“合肥侯自據壽春,營城築港,廣造大舡。政令所出,皆與我(國)同。更加關東士族,槃根錯節,心向壽春者衆。聞淮泗諸國各出精兵,重組聯軍。拱衛關津,與洛陽相抗。尤其漢室四牧,飽受非議。”左相崔鈞,起身奏對。

漢室四牧,便是指劉岱、劉繇、劉表、劉焉。

先帝曾言,天下十分,漢室三分,豪強七分。爲奪十分天下,先帝不惜弄險,借黃巾之亂,血洗關東。先前,關東士族,慘遭屠戮,爲救家園,無暇他顧。今已漸醒悟。更加洛陽朝政日非,民心思亂。關東豪強,如何再坐以待斃,引頸受戮。於是趁洛陽宮變不斷,黨同伐異,互相傾軋,無力東顧之機。謀取一線生機。

先另立新帝(合肥侯),據擁大義,得合法身份。而後遣門下子弟,充填郡縣大位,謀取私利。如此沆瀣一氣。將一切違法所得,皆變爲天經地義。壟斷江山,豪門遍地,遂成『關東正義』。

而後,合縱連橫,招兵買馬,籠絡四方,守護正義。

一言蔽之。合肥侯,非天下共主,亦非擁半壁江山。充其量,不過豪門代言人。

於是乎,天下十三州,漸行漸遠。

洛陽守成之君,並身側遺老遺少,漢室忠臣,皆是『守舊派』。

革新另有兩派。以大河爲界。河北爲『帝國派』,河南爲『門閥派』。

不知不覺。『三國』,已呼之欲出(注①)。

或有人言,洛陽如春秋時周天子。名義上,仍爲天下共主。不應降格爲“國”。

言之有理。洛陽乃『天下共主』,位居三國之上。即便如此。三國之一,亦早有雛形。便是以淮泗八國爲首的『諸侯派』。或稱宗王派。

爲與洛陽抗衡,諸侯派與門閥派,合二爲一。然後事如何,天機不可泄也。

洛陽南宮。

董侯正襟危坐。聆聽羣臣奏報。

先前,朝政皆出魚梁臺。玉堂前殿,門可羅雀。唯有寥寥數人,常伴君側。不料董卓一日斃命。翌日,王允已擬定名額,查漏補缺。先前不願阿諛獻媚之清官循吏,悉數官復原職。

董侯欽佩之餘,亦生忌憚之心。

聞郭林宗,曾贊少年王允: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今日方知,郭林宗“隱君”之名,“名實相符,過人甚遠”。建寧元年,郭泰聞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而遇害,哀慟不止,於次年正月逝世,終年四十二歲。時“自弘農函谷關以西,河內湯陰以北,二千里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塗”,萬人奔喪。蔡邕親爲其撰碑文。

能被郭林宗稱讚,“一日千里,王佐之才”。

王允能有今日之位,實屬名至實歸。

“陛下?”見董侯一時出神,黃門令左豐悄聲喚道。

“嗯。”董侯聞聲猛回魂。俯瞰羣臣下拜,鴉雀無聲。遂低聲問道:“何事?”

左豐答曰:“太僕求問,‘萬歲塢中積糧,可否悉數歸於太倉’。”

“可。”董侯朗聲答曰。

“陛下聖明。”百官齊呼。

“盜鑄小錢,取禍之道。老臣竊以爲,當重鑄五銖。”王允又奏。

“可。”董侯亦無不可。

“稟陛下,上林並函園,皆可鑄錢。”王允又問:“當歸何處?”

“宜當由錢堡重鑄。”四出五銖,天下貴幣。董侯焉能不知。

“喏。”

41 波橘雲詭159 名不經傳1.246 假有天下192 夫子之牆161 孤燕折翅186 福壽未央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5 千家萬戶150 勢如水火1.85 學而實習143 大展宏圖108 浮生若夢1.24 犬鹿相狎148 如期而至1.78 捧珠之恩1.26 以直報怨157 江淮上甲1.36 兵亂在即168 有求必應1.43 樓桑特產171 南北船閘1.93 古羌懸棺129 心腹大害195 名門大姓111 鳴蟬蛻殼115 亡胡千家1.79 字挾風霜149 鳳燃九天153 替父簽押1.86 兵鋒所指1.206 饔飧不濟1.88 暗流涌動149 白駒過隙163 女亞馬遜!61 肉袒牽羊1.90 多錢善賈147 同類相動1 雪夜敵蹤169 白玉之精1.95 白虹貫日162 統一貨幣1.39 漢風速遞1.88 母行子效1.44 輕卒銳兵114 太平劫案124 上公九命1.42 善利其器17 將府五校1.25 百鳥朝凰142 各有心機1.94 陽球誅暴1.43 龍生九子1.203 引狼入室150 爲國秉筆1.24 家國同構126 後繼有人1.74 黃金臺上175 茱萸託思1.30 陣前反水1.54 燕齊以安153 經營西域16 天下富貴1.58 萬般皆好176 薊王東歸131 綱舉目張1.67 窺其門徑1.22 天下殘局166 猛獸鬥場1.62 赤麂皮尉1.76 洛陽來使1.40 重整旗鼓189 轉機忽現1.97 堪比高官145 有軌騾車1.63 福禍相依1.28 地陷神術1.38 爲國除賊1.80 債臺高築176 王田壽鯉1.47 帝國時代12 縑車載禍170 樹大招風15 生財有術151 便宜行事134 光融天下1.43 薊國鋤奸1.49 生者如斯1.59 亂我心曲1.43 予取予求152 南橘北枳1.60 楛矢貫隼117 知子莫母1.99 北疆來人1.28 豎子成名183 放任自流109 吾道不孤119 濮陽之戰113 單耳陶杯178 深明大義174 夜半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