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暮夜有知

“採土築山,十里九阪,以象二崤”。

洛陽乃平城。城中便起高臺,亦無法與百丈二崤城,相提並論。九堡連橫,吊橋飛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凜然高絕,一覽衆山小。

四郭百姓,禁中帝后,擡頭可見。

朝中百官,多爲薊王輔政時徵闢。後被二戚藉故罷免,又得少帝官復原職。聞太皇二賜大婚,焉能不來恭賀。

奈何薊王就國,家臣隨行。官堡之中,薊國邸內,相熟官吏,皆人去樓空。只剩新任函陵令魯肅,軍門都尉華雄,並門下主記蔣幹,三人迎客。

軍門都尉,前漢始置,掌守兵營門禁。《漢書·周亞夫傳》:“軍門都尉曰:軍中聞將軍之令,不聞天子之詔。”足見軍令如山。

無輔漢大將軍令,便是當今天子,亦難入軍堡大營半步。

與之相呼應,便是牙門將軍。

洛陽另有城門校尉。前漢武帝徵和二年(前91年)始置,本秩二千石。掌京城長安諸城門警衛,領城門屯兵,屬官有司馬一員及十二城門候。職顯任重,每以重臣監領。

今漢改秩比二千石。時洛陽十二城門,其正南一門曰平城門,其餘,上西門、雍門、廣陽門、津門、小苑門、開陽門、耗門、中東門、上東門、谷門、夏門、凡十二門。每門設城門候一人,秩六百石,掌城門兵。十二門候,隸城門校尉。位在北軍五校尉之上,多以外戚重臣領之。

“門候見校尉,執板不拜”。足見秩卑而任重。

南北二宮城門,則屬衛尉。

時下城門校尉,便是西宮長樂太僕趙忠胞弟,趙延。麾下十二門候,非富即貴,各有來頭。便是少帝,穩妥起見,亦不曾輕動。待穩坐大位,再徐徐圖之。

話說,以董卓、張濟爲首,西州武夫手握京畿重兵,日漸驕橫。與關東士族,爭端不斷。便是洛陽權貴,亦頗多微詞。少帝爲平衡各方,城門校尉一職,更需謹慎。試想,若趙延免職,無論另授何人,皆引對方不滿。

關東羣雄未滅,河北大漢一藩。少帝何苦爲自己挖坑。引麾下,明爭暗鬥。

正因如此,少帝才心生警惕。更加薊王門下主簿蔣幹,神出鬼沒,夜入京城,拜會竇太皇,取《起居遺詔》在手,十二門候竟無人知曉。少帝竊以爲,十二門候之中,必有內應。恰逢送嫁出城,焉能不萬分警醒。

誤打誤撞,亦或是蔣幹有意爲之。南北二宮,除極少數知情者,衆皆不知雲臺下藏暗渠,可通城外。少帝自幼長於宮外,又如何能知前朝舊事,深宮隱秘。

二崤城中堡,瑤光前殿。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曲終人散車馬稀。酒足飯飽乘興歸。百官列隊下山,各自打道回府。若有宿醉未醒,則入薊國邸一夜安睡不提。

待夜深人靜。二崤城頭,燈火闌珊,閃爍不定。

永樂太僕封諝得見,急忙入殿通稟:“時辰已到。”

董太皇喬裝改扮成宮人,領一衆逐鬼童子扮成小黃門,轉往雲臺,與竇太皇匯合。路線早已安排妥當。混在一衆小黃門之中,挑燈巡夜,進出有度,自無人阻攔。

尤其太僕封諝。熟記明崗暗哨,門禁口令。便是羽林衛巡視路線,亦爛熟於胸。一路無驚無險,抵達雲臺。與竇太后相見。

少頃,黃門少令秘遣心腹,將昏睡不醒的董重、董承,一併送至。片刻,又得密報。言,城內董驃騎府中家小,已入太倉,出北邙。

諸母本就隨船同返,求醫問藥。竇太皇孤身一人,無牽無掛。更早生退隱之心。自求之不得。

事不宜遲。二宮太皇,同登二十八功臣閣,順下密道出城。

宮中一干人等,及所藏珍寶,皆無從帶走。唯封諝一人隨行。

乘船渡過暗渠。待忐忑不安,推開暗門。精舍燈下,主記蔣幹,已恭候多時。

“叩見太皇。”九江名士,自有風儀。

“主記免禮。”董太皇出聲,由在發顫:“速行。”

“喏。”胡姬酒肆,乃薊王產業。肆中人等,忠心不二。自不會走漏風聲。二宮太皇,久居深宮,又喬裝改容。尋常人等,自無從分辨。再者說來,胡姬酒肆亦多達官顯貴,便服出入,晝夜不斷。早已見慣不怪。

經由覆道入殖貨裡輔漢大將軍府。再換乘幕府公車,使往函園。

河南尹、洛陽令,司馬芳、司馬防,皆出薊王門下。幕府公車出行,誰人敢半道相攔。無驚無險,無知無覺。二宮太皇車入函園山門。入陽港水砦,登華雲號赤樓帛蘭船。

步入華室。此時此刻,二宮太皇,這才心安。

蔣幹奏曰:“此船,下臣已命人詳加查驗,無有疏漏。太皇暫且棲身,待入鴻池,再轉乘橫海大艦不遲。”

“可也。”竇太皇輕輕頷首:“有勞主記。”

“不敢。”蔣幹拜退。與封諝一併出室。

待室門徐徐閉合,再無外人。四目相對,皆心生僥倖。

“姐姐可有不甘?”竇太皇忽問。

“性命要緊。不甘又能如何。”董太皇苦笑作答。

“此去薊國,恐難如願。”竇太皇素有先見之明:“薊王恪守臣節,不欲做權臣。斷不會擅自廢立大漢天子。”

董太皇慨嘆:“薊王其人如何,我豈不知。然今日不走,他日必爲史侯所害。即便……料想,薊王亦會善待。”

董太皇雖欲言又止,竇太皇已心領神會:“薊王乃長情之主。斷不會如此薄涼。”

二人各想心事,一時無言。

便在此刻,忽另有人言:“尚有諸事不明,二位太皇何必急行。”

“何人竊聽!”董太皇驚懼莫名。

華室內牆,暗門忽啓。

便有一人,破壁而出。

正是何太后:“妾,叩見太皇。”

“是你!”董太皇心驚溢於言表:“何以知之?”

“雖暮夜潛行。然天知,地知,神知,鬼知(注①)。妾豈無知?”何後出口成章。

竇太皇亦讚道:“太后博學廣知,一日千里。”

董太皇冷笑:“所爲何來。”

何後答曰:“太皇此去,鳳翔千仞,蛟龍入海。再無性命之憂。奈何,徒留妾一人,身似浮萍,無依無靠。故藏身相見,欲求一物自保。”

“欲求何物。”董太皇強作鎮定。

“王美人貴子。”何後擲地有聲。

1.220 和合天生71 戲送大禮1.84 王道治國161 兵發關西1.202 白馬銀槍120 不忘初心1.54 一國之主127 兔死狐悲1.36 渾天大陣1.45 再得貴子140 孤家寡人108 禮不可廢133 首遭彈劾134 鮮卑利亞1.57 意欲何爲126 諸事不宜128 勢不兩立1.232 繡衣追魂112 北國之春91 一人之外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46 大而化之1.82 倉樓藏秘1.8 配享太廟198 東歸洛陽1.32 明隱之爭1.83 銳不可當1.20 五供九賓1.92 多子多福1.56 人馬如龍180 一罪足矣135 豐年多禾1.53 青色火焰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299 烏合之衆1.88 腰纏萬貫21 赤心如故118 舉國哀慟1.88 高手雲集132 人心難琢121 書生意氣1.82 膂臂當車16 嫁禍江東1 伏虣藏虎1.84 護氐校尉199 孤心甚慰184 天命有歸128 孤很欣慰1.88 高手雲集1.32 無心插柳130 民情如火1.47 難覓仙蹤51 故國在望178 洞鑑古今1.44 閉門造車1.223 歲末大事19 樓桑諸技188 風聞奏事158 兵貴神速1.26 有勇無謀1.93 古羌懸棺1.25 百鳥朝凰1.88 腰纏萬貫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207 又見白袍131 再造新莽1.79 當不至於120 尚未割席1.99 敬而遠之122 破而後立1.88 皆有所屬1.83 銳不可當163 萬一之率108 天下名騎1.30 一門出仕1.63 築城爲先120 三方妥協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31 麒麟送子1.88 高手雲集11 豔后無忌1.54 燕齊以安1.34 牛刀割雞1.257 珠璣深藏138 漏奪附黨1.70 價低者得153 志存高遠1.67 冬季攻略104 我與爭鋒140 孤家寡人128 廢史立牧146 何須十年104 太平賊反181 羣雄無首1.85 九九歸原1.25 黃龍見譙116 東部鮮卑138 豐收在望135 兵出隴右142 斷不可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