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廢長立賢

張儉遂問道:“敢問太皇,果真有此詔乎?”

話已至此,無需隱藏。董太皇言道:“少府且近前來。”

“太皇恕罪。”張儉奉命起身,趨步簾下。

便有一蜀錦書囊,自簾後遞出:“少府且自觀。”

“喏。”張儉暗吸一口氣,穩住心神。這便雙手接過,解囊一看。

先看竹書成色,再觀簽押璽印。確認無誤,這才細觀內容。須臾,張儉將竹書徐徐捲起,收入囊中。雙膝跪地,捧書送回。

待遺詔重回簾後。

張儉膝行退後,五體投地:“幸得太皇示之。否則,臣至死未知也。”

“少府請起。”言及心傷處,董太皇以袖拭淚:“《起居遺詔》,本爲亡羊補牢。先帝恐合肥侯難擔大任,於是向近侍暗下此詔,已備不時之需。故不足爲外人道哉。豈料藉口《廢帝詔書》存疑,合肥侯南陽自立。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眼看禍起蕭牆,宗室相戮。當今天子卻欲除朝中肱股重臣而後快。不及元服,便親政擅權。罷黜關東君子,重用關西莽夫。董卓、呂布等人,狼子野心,久必成害。若坐視二宮兵變,宗室流血。國祚無存矣。”

董太皇一席肺腑之言,可謂煞費苦心。不僅言及宗室之亂,又道明地域之爭。黨魁出身關東士族,與西涼衆之芥蒂,可謂樹大根深。換言之,於國於家,於公於私。黨魁皆不可坐視不理。

見張儉無言以對。竇太皇又言道:“後將軍麾下將校,多得封賞。不出所料。後將軍年內便將高居九卿之位。此乃取禍之道也。”

俗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言及黨人切身利益,張儉終於下定決心:“敢問太皇,可聞京師童諺否?”

“何諺之有?”急切間,董太皇未及領悟。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張儉遂將童諺誦出。

董太皇這才醒悟:“洛陽確有此諺。”

“此諺分上下二句。上句所言,乃陛下爲張讓所劫,後安然回宮之事。此句已應驗,自無歧義。然下句當作何解,並無定論。”張儉言道:“‘燕南垂,趙北際’,乃指薊國地。‘中央不合大如礪’,言洛陽紛亂。然‘惟有此中可避世’,卻有二意。若分上下句而言,能避世之地,乃是薊國。然若依前後對應,唯有宅茲中國,方可闢禍。”

董太皇會其意:“依少府之見,何處可避世。”

“回稟太皇。”張儉言道:“自觀此詔,臣這才幡然醒悟。童諺分上下二句,言指前後二帝也。”

“上下二句,前後二帝。”董太皇靈光一現:“莫非,童諺上句言‘史侯’,下句說‘董侯’。”

“太皇明見。”張儉伏地答曰。

一語驚醒夢中人。董太皇言道:“唯避入薊國。朕與董侯,方有一線生機。”

張儉又道:“薊國大漢一藩,薊王威震天下。然君臣有序,親疏有別。臣,竊以爲。薊王斷不會輕起刀兵,進京勤王。亦不會輕易奉詔,討伐南陽。然若太皇攜貴子,闢禍薊國。再明示先帝《起居遺詔》。料想,薊王自當奉詔,廢長立賢。薊王都臨鄉城,號北都。遠非南陽可比。太皇垂簾稱制,薊王輔佐貴子。待天時地利人和,揮師南下。江山可定矣。”

所謂“病急亂投醫”。困守二宮,整日提心吊膽。不如遠遁薊國,從此海闊天空。

“少府且向朕明言。此謀,是爲大漢,還是爲薊王。”

“臣,竊以爲。薊王便是大漢。”張儉口出誅心之言。

然董太皇卻全然無覺:“董侯能爲帝否?”

先帝遺詔,自當爲帝。”張儉言道:“洛陽、南陽二帝,一日不滅。貴子當一日爲帝。”言下之意,二帝不滅,貴子無礙。二帝既滅,貴子當退位讓賢。即便如此,依薊王之光融天下,亦會善待。

先救命,再治病。

心中大定。董太皇不動聲色:“當如何施爲?”

張儉又膝行向前,於簾下進言:“太皇只需如此如此……”

“少府之意,朕已盡知。”董太皇不置可否:“容朕細思。”

“臣,告退。”張儉言盡於此。

送張儉出殿,永樂太僕封諝,又急忙入殿:“細作來報:衛尉中伏,已被押入北宮詔獄。”

“不出所料。”董太皇一聲冷笑:“不過受些皮肉之苦。料想,史侯尚無此膽量。濫殺外戚。”

封諝進言道:“陛下大肆清除異己,安插黨羽。待朝中百官,皆爲陛下所用。驃騎並衛尉,恐難善終。”

“時局險迫,朕豈能不知。”董太皇已有決斷:“謹守宮門,切莫有失。不日當見分曉。”

“喏。”見董太皇言之鑿鑿,封諝領命自去。

函園,仙台裡。盧司空府邸。

“下臣,拜見司空。”主記蔣幹,應邀登門。

“主記免禮。請坐。”盧司空乃薊王授業恩師。得其召喚,蔣幹自無可避讓。

“謝司空。”蔣幹就坐。

“薊王何意?”盧司空問道。

蔣幹答曰:“主公爲大漢,鞠躬盡瘁。司空當知。”

“陛下先收二戚,昨日又俘董承。今日董太皇召張儉入宮相見。料想,必與時局相關。若無薊王相助,董太皇危矣。”不愧是薊王恩師。單從種種蛛絲馬跡,便看出狂風將起,風雨欲來。

蔣幹不敢隱瞞,這便將累日來“奉命行事”,事無鉅細,和盤托出。

聽罷,盧植問道:“此乃薊王之意,還是賈詡之謀。”

“下臣奉命行事。命出何處,一概不知。”蔣幹答曰。

盧司空這便了然:“必是賈詡之謀。”

“下臣,亦如此想。”蔣幹遂坦誠相告:“下臣奉命留京,代主行事。時我主尚在昏睡之中。如何能發號施令。然稍後,下臣得主公敕令:救三宮帝后,並王子公主。主公存漢室之心,昭然若揭。少帝假扮史道人,暗中聯絡羣雄,驟然發難,奪取大權猶不知足。若得《起居遺詔》,必行滅口。那時,非但三宮帝后難以倖免。便是王美人貴子,亦難保全。下臣竊以爲,時至今日,唯有如此,方能存漢室,續國祚。”

蔣幹再拜:“中丞之謀,並無不妥。”

盧司空一聲長嘆:“賈文和善無雙連環。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114 先發優勢160 兵威將膽216 五射之術1.43 骨肉至親146 有恃無恐129 心腹大害1.95 白虹貫日194 輕車南下143 雜羌兵諫1.23 痹體之術1.7 分庭抗禮114 先發優勢1.36 渾天大陣1.298 同聲同氣1.8 拍案驚奇1.68 女王之牙10 多子饒妻1.35 西烏鐵騎136 悲秋盡露1.60 楛矢貫隼127 無詔不離1.82 爲人作嫁139 開枝散葉128 孤很欣慰1.20 互不相識123 宦海沉浮1.255 突施冷箭125 賽馬效應136 矛頭所指1.240 苦心孤詣115 木軌直道1.65 西羌兵諫154 無從科舉128 揮金僚朋131 麒麟送子166 心生毒計1.38 祠堂傳藝143 雜羌兵諫133 兵鋒四起154 鹿死誰手118 陳寔遺盜1.79 撤村並邑1.24 一如舊典130 鮮卑寇邊1.80 債臺高築158 鐵壁鏵嘴1.224 鬥戰取將143 雜羌兵諫19 馬兒快跑164 王道循環1.58 後會無期120 不忘初心128 廢史立牧1.50 大河之子128 魚遊燋釜1.7 披喪送親154 鹿死誰手1.79 當不至於145 無人接盤1.48 百善孝先150 萬石國老133 往甯難了156 金牌免死137 共飲此杯1.37 投石卜路1.235 貌合心離116 引藥歸經1.79 牽發而動1.260 爲虎作倀146 握髮吐哺144 首尾難顧1.95 白虹貫日194 天下共疾1.85 得隴望蜀172 喜訊頻傳1.234 四大氐王16 山蠻甲冑101 如虎添翼152 善刀而藏31 清忠五宦160 兵威將膽1.96 酒精花露176 封國在即173 能者多勞1.4 越俎代庖1.47 再增三縣1.270 養女齊聚132 吞光神鎧157 類同相召139 開枝散葉1.26 開荒種田1.35 傳火天下153 拾人牙慧1.23 三千珠履172 春晝初長1.63 泰山賊衆186 見機行事105 鳳闕龍樓190 軍師節哀1.53 青色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