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仰吞北斗

董太皇所施美人計,乃“連環美人計”。將時人熟知之美人計,一分成二。先賜婚,再認女。

正因“毒性”不顯,故未能察覺。

今木已成舟,待生米煮成熟飯,血盟自成。然設計薊王,總覺理虧。故封馬氏爲“滎陽(xíng yáng)君”。陪嫁一縣之地。戰國時,韓在滎水北岸築城,從此得名“滎陽”。滎陽東有鴻溝連淮泗,北依邙山毗大河,南臨索水接嵩山,西過虎牢通洛陽。地勢險要,交通便利。乃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東都襟帶、三秦咽喉”之稱。

得滎陽,即得敖倉。屯糧此地,販運天下。如此,河南糧商,便無需北上薊國,縮短三千里水路。敖倉本就是城倉。擴建爲商邑,轉運南北貨物,亦稱便利。

關鍵是,敖倉據大河南岸。只需良港建成,薊國水軍暢通無阻。轉運兵馬,登陸河南。兵鋒所指,盡收豫州之地。

此都是後話。薊王需大婚後,方可夙願得償。

薊王大器免成。馬氏雖曾嫁爲人婦,然卻有名無實。新婚之夜,恐力有不逮。故鄒氏、杜氏,當伴嫁同寢。即便如此,函園貴人希雷婭,亦令亞馬遜美人嚴陣以待。已備不時之需。

曹節本欲趁機將安素伴嫁入宮。不料卻被養女婉拒。推說,本是馬氏大婚,豈能奪人之美。

女兒心思,老父豈能不知。終歸想風光大嫁,不想不明不白,委身於人。

得薊王許諾。何苗表周慎爲右中郎將。

漢初呈秦制,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將,分統郎官,號爲三署,爲光祿勳所轄。署中各有中郎、議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稱“三署郎”。今漢又定,郎官年歲五十以上者,屬五官中郎將,餘分屬左右中郎將。掌宿衛殿門、出充車騎,外派征戰;協光祿勳,典領郎官選舉;有大臣喪,則奉命持節策贈印綬,或東園秘器。

至此,宮中禁衛軍,編制齊備。

左中郎將呂布、右中郎將周慎,並五官中郎將張繡,及羽林中郎將李傕,虎賁中郎將王越,齊聽命於衛將軍張濟。統領南北禁軍,拱衛宮城。並率城門校尉趙延等,洛陽各部,護佑京都。西園衛,名義上歸屬禁軍,然卻獨立在外。由上軍校尉伍孚統帥,受命於太后。不遵衛將軍號令。

洛陽城外,分駐有輔漢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三幕府精兵數萬,再往外,便是洛陽八關都尉。如此裡外裡,三層守護。洛陽京師,可謂固若金湯。

前提是,不出內亂。

若一而再,再而三,禍起蕭牆。今漢當真氣數已盡,神仙難救。

人心不足蛇吞象。

總想以弱勝強,以小博大。利慾薰心之下,鋌而走險者,古往今來,何其多也。

劉備竊以爲,以何苗、董重之爲人,當絕無此念。

一無才智,二無野心。能穩坐今日之高位,必志得意滿,再無進取之心。

不得不說。大將軍何進,兵敗身死。利大於弊。

薊王爲二家說和,亦爲二家擔保。上至三公九卿,下到文武百官。凡有空缺,皆被補全。何董二戚,平分秋色,各償所願。

竇太皇孤家寡人,無慾無求。且有薊王庇護,無人敢動其分毫。自穩如泰山。

薊王此行,可謂功德圓滿。

洛陽百姓皆長出一口濁氣。

常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然薊王高屋建瓴,不謀私利。二戚心悅誠服,少帝言聽計從,百官欣然領命,百姓拍手稱快。自當無往不利。

又謂“扶君上馬,再送一程”。薊王坐鎮京師,待朝政重入正軌,再離京就國不遲。

九九重陽之日。

薊王攜菖蒲酒等重禮,入瑤光後殿,爲二宮太皇壽。

太皇設宴款待。午後方歸。

入寢宮小憩,便有何氏來報。言,舞陽君夜宴華雲號,請夫君赴宴。

舞陽君乃太后並何氏生母。恰逢九九重陽,薊王雖已提前送上節禮,卻也不好推辭。

略作思量,這便應允。沐浴更衣,散盡酒意。

日薄西山,乘王駕入城,奔赴濯龍園。

薊王剛中美人計,豈能無備。此行不僅攜何氏同往,還將麻姑仙一併帶上,以防萬一。登船方知,乃是家宴。舞陽君自居簾後,僅車騎將軍何苗一人作陪。

饒是如此,劉備亦不敢有絲毫放鬆警惕。

所幸,從始至終,別無異常。

秋風送爽,皓月當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起身告辭,舞陽君遂罷筵席。母女連心。舞陽君與何氏一別經年,頗多掛念。於是留宿華雲寢宮。薊王自回。

自夜宴始,麻姑整晚如臨大敵,待重回三足烏船宮,沐浴侍寢,方得心安。

翌日晨,何氏重返。

見一切如常,薊王終是放心。

然,何後終歸要見。

三宮鼎足,豈能厚此薄彼。有失臣節,亦非薊王所願。

九九重陽後,車駕浩浩蕩蕩,駛入西園。路人皆知,薊王攜厚禮,覲見太后。

西園宮妃,遂引薊王入千秋殿。

千秋殿乃萬金堂改建。院內一草一木,劉備記憶尤深。

“臣,拜見太后。”劉備肅容參拜。

“薊王免禮,賜座。”

“謝太后。”劉備起身落座。

簾內何後似在哺乳。劉備眼觀鼻,鼻觀心。凝神以待。

“麟兒飽食酣睡,日有長進。”何後整理儀容,命宮婢挑簾相見。

“太后喜得麟子,可喜可賀。”薊王低眉垂目,不敢正視。

“幸得祖宗垂憐,幸賴上蒼成全。”何後言道:“纔有,無故而孕,麟子入懷。話說,身懷六甲時,妾常夜夢‘仰吞北斗’,故取小名‘阿斗’。”

“……”劉備如遭雷擊。少頃,才悠悠回魂:“太后此子,必貴不可言。”

“先前,大將軍上表爲賀,請冊封麟子爲魯王。不知,薊王意下如何。”

“先帝貴子,既封勃海王。太后麟子,封魯王,亦無不可。”劉備言道。

“無故受孕,剖腹產子。薊王以爲是兇是吉,是福是禍。”何後追問。

“福禍相依,吉凶莫測。事在人爲,焉有定數。”劉備與何後四目相對。

何後忽然露怯:“薊王之言,兩可之間。”

劉備暗歎一聲:“太后順應天命,頤養天年。大漢盛世,當可親見。”

“薊王麒麟天降,應運而生。自當上應天命,再興國祚。然,妾不過一婦道人家,並無遠見。了此殘生,只求愛恨終了,善惡得報。至於身後事,便由後人評說去吧。”

“太后活得明白。”劉備無話可說。

“若妾早亡,可否不入文陵,葬身於函園。”何太后目光清冽,深不可測。

“如太后所願。”劉備目光如水,浩蕩無邊。

阿斗之母,自當如願。

1.74 青虹下墜177 廣而無用1.33 劍器大宗122 刀槍莫及131 美玉生煙1.40 有心無力197 笑林始祖1.5 米中摻沙1.46 蜚聲西州1.23 督亢城倉110 金聲玉振1.76 智機千變1.52 契約精神1.74 肘腋之親1.49 和則增壽1.6 王侯之樂1.28 火燒長社1.32 一線生機138 一席之地116 東部鮮卑16 另當別論193 置酒高會1.28 地陷神術1.3 夜宿烏林1.226 全民參與1.22 百死莫贖132 馬兒吃飽169 以日易月10 義結金蘭100 取之有道1.25 人艱不拆1.36 渾天大陣17 輕徭薄稅21 三人成虎129 心腹大害61 肉袒牽羊1.52 契約精神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40 添兵增竈1.69 吾家麒麟1.84 身陷囹圄100 大象無形165 政均法平128 堂議三問1.49 上表回國164 王道循環16 破敵爲先1.270 養女齊聚1.272 董卓赴宴104 滄海遺珠1 伏虣藏虎163 女亞馬遜!179 瑞輪蓂莢153 經營西域81 融爲一體1.82 倉樓藏秘130 海內狂徒16 天下富貴182 汝奈孤何169 改弦更張1.72 天下黎庶1.67 黑夜女王199 必有其子1.92 首鼠兩端1.24 麒麟之子1.82 年末大賞1.58 後會無期142 上谷烏桓110 連環殺局1.98 遊兵散卒1.234 四大氐王1.89 薰蕕異器113 芳蘭之舉51 天下一國114 百里之命142 東海壽麋108 日新月異139 八日之幸1.38 麒麟識英81 初見端倪140 添兵增竈1.37 菟園遊獵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77 蜩螗之鳴1.79 別開生面1.294 滅紀廢典109 多管齊下1.224 碧血丹心130 瑌石武夫51 天下一國172 席珍待聘1.40 蜜蜂分箱129 欺君太甚1.60 故人夜來1.72 血染清溪168 千里投懷148 七色婢女176 隔岸觀火173 畝鍾之田1.79 牽發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