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二宮之亂

不等掖門(注①)全開,傳令騎士便縱馬入營。然卻如泥牛入海,一去不返。消息全無。

掖門徐徐閉合,悄無聲息。

比起南北二宮,殺聲震天。位於城內西北隅,與濯龍園前後相隔之長樂宮,卻寂靜無聲。如有神助。彷彿真得西王母庇護一般。

南宮。

“報——”便有黃門青壯,披頭散髮,渾身浴血,奔上玉堂殿:“何進已攻破朱雀門,麾下死士逢人便殺。凡白面無鬚者,悉數斃命。我等不能與敵!”

張讓渾身披甲,表情淡然:“退入宮廷,居高守備。切莫近戰。”

“喏!”黃門青壯,咬牙離去。大將軍欲誅盡黃門,人盡皆知。早已不死不休,有進無退。多說無益,唯拼死一搏。跪地乞憐,亦難逃一死。

“阿父,城外家中……”太醫令張奉,抵近言道。

“無妨。”張讓目光慈炯,輕聲安慰:“料想。董卓、丁原之輩,絕非函園雄兵對手。日前我已將家中老小,暗中送入園內九阪懸樓安居。必無大礙。”

“阿父既有遠謀,何必困守二宮。”張奉不解。

“大將軍殺我之心不死。若遠避江海,苟活於世,終難免一死。唯置之死地,放手一搏,方有一線生機。”張讓悄聲言道:“待時機一到。我兒便自行離去,老父自有打算。”

“阿父何出此言,父子當共進退。”張奉不願聽命。

“我兒知曉宮中內情,先前忌憚老父,故不曾加害。待今夜過後,非但再無加害之心,內外皆當善待。”張讓笑道:“正因,此一時,彼一時也。”

“阿父之言,恕兒不能領會。”張奉言道:“只求家中平安,阿父深居簡出,頤養天年。”

“老父身患絕症,我兒焉能不知。即便有華佗神藥,亦不過續命數載。今死不足惜。卻要將大將軍何進,一併除去。”張讓言道:“我本天家忠犬。即便老而無用,垂垂將死。也要將一衆家賊,盡皆咬死。”

“阿父何意?”張奉忙問。

“若無黃門,何須外戚。”張讓切齒言道。

宮門被破。何府死士,蜂擁而入。兵車往來,車上弓弩手,箭發如雨。一衆黃門子弟,躲閃不及,悉數斃命。餘下羽林、虎賁郎,退守宮室,護佑二宮太皇及少帝安危。

待何進兵車入宮。隨從高聲誦讀太后詔命。見師出有名,宮內守衛,紛紛棄械投降。黃門子弟呼喝同伴,且戰且走。驚慌失措,往來馳逐,不斷慘叫斃命。沿倒地屍身,兵車逆進。箭無虛發,射死一地。

種種慘狀,比阿閣兵亂,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幸,宮女先已避入內室。死者多是黃門。

永樂宮。

羽林層層守備,殿中董太皇正襟危坐,面沉似水。

“董驃騎何在?”

永樂衛尉董承,甲冑在身,無從全禮。遂躬身答曰:“昨夜遣人傳語,見機行事。此時尚不見蹤影。”

“北軍越騎校尉、胡騎校尉,人在何處。”董太皇又問。

“北軍大營,並無動靜。”董承又答。

“何進矯詔,尚不足以調動北軍五校。然宮門已破,黃門膽小孱弱,必不能敵。眼看大勢既定,何進勝利在望。北軍五校,爲求自保,必然倒戈。若撐不過今夜,吾門危矣。”不愧是董太后。宮廷權利大洗牌。先前勝負未分,五校素畏服內官,故行騎牆。如今“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見十常侍大勢已去,必紛紛響應大將軍,入宮屠殺黃門。以求戰後論功行賞,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即便不能,亦求功過相抵,不被抄家問罪。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古往今來,無人能免。

董承咬牙道:“侄兒縱粉身碎骨,亦護太皇周全。”

“張讓、趙忠何在?”董太后再問。

“傳聞,趙忠已避入西園雞鳴堂,張讓人在玉堂殿。”董承再答。

“嗯?”簾內董太皇,眉頭微蹙:“竇太皇何在。”

“人在雲臺殿。”

“雲臺高聳,易守難攻。竇太皇孤家寡人,又結親薊王,自保無虞。然,大將軍何進今夜所求,恐不止黃門衆。”

“太皇之意……”

“兵亂一起,死傷無數。若二宮太皇皆死於非命。待明日,何進大權在握,便可矯稱,我等皆死於宦官脅迫。從此,再無人掣肘。假以時日,便是薊王,亦無可奈何。”董太后忽言道:“隨朕來。”

“喏。”

隨董太后入偏殿。衆逐鬼童子,皆在酣睡。

董太皇領董承走到一人榻前,手指言道:“此乃貴子。董氏一門,生死存亡,皆在此子肩上。朕若遇害,當全此子。”

深看童子身形相貌,董承含淚下拜:“喏!”

便在此時,忽聽闕上守衛,厲聲呵問:“何人亂入永樂宮!”

“奉大將軍命,誅殺黃門閹宦。”便有人粗聲答曰。

“此乃太皇寢宮,並無黃門,速去!”守衛呵斥。

“奉命殺賊,不敢徇私。既無閹宦,何不開門,讓我等入內一看。也好向大將軍覆命。”來人笑問。

“放肆!”守衛怒道:“亂箭驅趕。”

“失禮了。”音猶在耳,勁弦疾響。

箭如飛蝗。守衛猝不及防,中箭栽落。

黑暗中,不知伏有多少死士。永安宮守衛,毫無還手之力。眨眼間,已被屠盡。

宮門遂被衝車撞碎。何府死士,蜂擁而入。

董承率衆迎敵,堪堪護住大殿。

亂箭射入宮室。婢女宮人躲閃不及,尖叫斃命。射向偏殿的暗箭,尤其多。

榻上童子,亦在睡夢中斃命。

董太皇大聲呼喊。餘下童子,半夢半醒,卻訓練有素。翻身觸動機關。牀榻隨之翻轉,落入地下密室。密室雖不通宮外,卻可躲避亂箭。

“逆賊爾敢!”董承怒急。正如董太皇所言,何進所求乃大。

南北二宮,除去黃門宮女,還有宮官值守。尚書檯、侍中廬、蘭臺、東觀,諸如此類,皆有大批宮官駐守。此時,衆多博士、郎官,正在盧植、王允等人的統領下,衝向玉堂殿。

時下士人,精通劍擊者衆。便是恩師盧植,亦可仗劍禦敵。更有甚者,士人皆美須,只需行於光亮處,斷不會被錯殺。

見幾小黃門,正被兵車追殺。眼看走投無路。

恩師盧植,張弓搭箭,車伕應聲落地。失去駕馭,兵車撞上臺階,兵士慘叫飛出。骨斷筋折,頭破血流。

“謝太僕救命之恩。”一衆小黃門跪地行禮。

“是你。”侍中王允笑道:“可識老夫?”

1.27 優倡商賈180 嶄露崢嶸116 各有所求1.79 別開生面130 紅塵濁世17 輕徭薄稅1.47 難覓仙蹤172 喜訊頻傳186 五子連臺146 心中有愛170 乞伏來投150 爲國秉筆1.234 王允解懸1.23 督亢城倉118 幷州狼騎129 琉璃易碎19 樓桑諸技1.98 遊兵散卒1.82 年末大賞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1 恨意叢生180 身有所長1.43 白馬楊氏1.237 露華勻玉190 並驅中原1.43 天機莫測116 迴天無術14 西域風雲188 突發奇想189 爭權奪勢1.73 衆口難調117 倒履相迎199 款到發貨172 三日獵狩1.202 多事之冬1.92 多子多福177 人神不擾1.8 北面而事1.25 張家謝禮1.37 冰山露角127 三面合圍1.39 火雨焚城109 素首雪女1.55 洛陽一日192 猛虎羣狼1.24 同流合污11 佐世之才104 龍吟虎嘯114 養袁自重185 天經地義1.32 無心插柳1.54 七日血戰103 玉石俱焚1.7 野火將熄1.93 今冬尤寒16 降服烈馬133 勝負之期61 時不我待155 寤寐思服185 有神無鬼1.94 人情冷暖147 不負韶華17 忽左忽右196 三方推演1.98 正大光明1.66 千里馳援14 萬象更新1.50 大河之子174 恰如其分1.33 無雙割草91 飯稻羹魚31 清忠五宦1.69 洛陽紙貴129 山海之盟157 至人無己132 爲君取食1.80 善水良才61 變廢爲寶180 故技重施117 再爲羣雄120 三英齊發1.87 鯤鵬之志117 七國馬會1.39 分功之義187 良平之奇1.42 唯有我等1.67 水戰剿匪163 百夷來朝1.53 人生百戲1.92 輕身爲國1.27 爲君離憂171 無福消受1.96 西行在即1.35 九流學派1.228 義貫金石163 雙料博士1.54 五齊之甘1.8 環璧珠玉1.69 父子同升193 西域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