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寤寐思服

四月芳菲盡,長堤遍紫花。河堤兩岸,入冬前被牧人盡數割去的苜蓿,又已鬱鬱蔥蔥,紫花叢生。紫花苜蓿,根系發達。紮根河堤,培土固堤,卓見成效。

往來舫舟,皆改潛輪。航速倍增,平穩依舊。隨北上客船橫跨渤海,於泉州港換乘內河客船,入巨馬水路,逆進樓桑。諸葛玄一路行來,兩岸碧水紫堤,美不勝收。居高眺望,阡陌縱橫,支渠四通。嵌入其中的禾田,宛如冷玉,捧滿翠色。北地凜冬酷暑,四季分明。尤其田中水淺,隆冬時節,皆凍成厚冰。開春後,冰雪消融,滋養凍土。堅冰潛移默化,融成碧水,正如眼前這般。

故與荊南迥異。薊國絕有水瘟、蟲瘕等,水生寄生蟲病。再加水暖水洗水淋,雨污分流等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杜絕病從口入。還有,便是海鹽大量產出。及時鹽漬、醃製,防腐殺菌,亦大有裨益。

造紙工坊,已全面使用染池沉澱、砂石過濾等先進技藝。大大降低了對水體的污染。

佐伯領坊中良匠,亦對造紙原料不斷升級。改進造紙工藝。多管齊下,產量大增。薊國已全面摒棄竹簡木牘,進入紙質時代。可想而知。在薊國,號“學富五車”,是何其殊爲不易,又是何等真才實學。

畫舫泊入白湖水砦。問清國醫館之所在。諸葛玄心憂兄長病情,無心遊覽,徑直前往。

國醫館,乃由樓桑醫館擴建。內設義舍、病院、醫校、診所、畜監、藥房、義倉、精舍等,諸多建築,鱗次櫛比,蔚爲壯觀。各巍峨樓宇,獨門獨院,又四門通達。問清病院之所在,諸葛玄這便趕去與兄長相會。

“院”內有前後二樓。樓高五重,內置病舍、診室、藥房、手術間、停屍房等,諸多功能區間。可乘天梯直升,亦可沿坡道車馬繞行。方便探視陪護及轉運重症病患。

少時爲造醫館,劉備立陰沉木於泥澤,架十字樑橋建樓。遂成樓桑八景之青池漾月。後沿清溪,不斷向兩側外擴。今已將陸城侯祠,三面合圍,足見規模之大。隨大溪地擴建,醫館周圍民宅悉數拆去,民衆皆遷往溪地新區安居。亦爲醫館騰出足量空地。

漾月青池前,最先督造的重樓,今已全改爲診樓。華大夫隔三差五,坐診於此。領麾下三大弟子,善本草之廣陵吳普,善鍼灸之彭城樊阿,精工於藥學、後有“藥王”之稱的李璫之。及幼與薊王爲伴,長大後常入義舍幫忙,後嫁洗馬蘇雙,幸被華大夫收入門牆,專攻婦科的族妹劉蔓,另有專攻外科之良醫吉本等,國醫館新一代名醫,漸成氣候,悉心爲國人診病。

薊國名醫,多食薪俸。吳普、樊阿、李璫之爲“薊太醫丞”,兼領王宮舍人,秩雙千石俸。劉蔓、吉本等,皆爲“薊太醫”,兼領王宮行人,秩雙六百石俸。及醫佐、輔醫,另有入學國醫校生,稱“醫生”。除官職外,還有與匠人類似的職業等級,與二十等爵匹配。醫學院生,或學而優則仕,或就職於各城醫館、診所。即便不領官職,亦可憑醫術,獲民爵,爲爵民。

“百工居肆,百醫居堂。”

許多良醫,學成歸鄉。在自家前堂,開辦醫館診所。爲民治病除疾。坐堂行醫,遂成慣例。醫館與商肆不同。治病救人與貨販東西,亦不可同日而語。右相耿雍,朝上求問:醫者當如何收稅。

劉備答曰:醫者免稅。推拿鍼灸、包紮正骨、藥石手術、出具藥方等,所收診金,皆無需交稅。只需售賣草藥、器械之商家,照章納稅即可。

醫學生,凡學醫有成,得入“醫籍”。即與太學生出仕,得獲“官籍”類似。得授一等公士爵。歲俸五十石,授田一頃半,授地一宅半。

民間醫生進爵,亦如薊國工匠晉升之路類似,分十級。與民爵相匹配:醫(校)生、行(遊)醫、(坐)堂醫、良醫、名醫、大醫、醫師、大醫師、醫宗、大醫宗。十級大醫宗,爲民爵九等“五大夫”。

大醫,授民爵五等之大夫。歲俸二百五十石,田五頃,地五宅。始尊“大夫”。

言歸正傳。

諸葛玄乘天梯,直升四樓重症病舍。沿廊道一路行來,終見“琅琊諸葛”病號。推門視之,見大兄正背倚病榻,捧書靜讀。眉宇間神態輕鬆,毫無病容。

“兄長。”諸葛玄頓覺安心,大喜而入:“已無恙否?”

“藥入病走,幸得華大夫妙手回春。”諸葛珪笑道:“速座。”

步入坐榻,諸葛玄又問:“瑾兒何在?”

“見過叔父。”諸葛瑾聞聲,自盥洗室走出。

病舍內置盥洗,外設平座。還有陪護居室,功能齊備。

“瑾兒‘替父簽押’,今已廣爲人知。我琅琊諸葛氏,一門興盛,指日可待。”諸葛玄笑道。

“叔父謬讚。”諸葛瑾神態自若,並不半分沾沾自喜。

“家中可穩妥。”諸葛珪心牽故園。

“兄長且安心休養。家中一切安好。”諸葛玄寬慰道:“即來則安。不瞞兄長,弟此來,除去侍奉左右,當往四方館一行,已求出仕薊國。”

“何人引薦?”諸葛珪忙問。

“乃海市令所薦。”諸葛玄答曰。

“原來如此。”諸葛珪輕輕頷首:“前日,蘇洗馬來訪。亦親寫薦書,舉我入四方館。”

“如此,待兄長病癒,同往四方館一行。”諸葛玄言道。

“蘇洗馬又舉瑾兒入太學壇。拜在鄭公門下。”諸葛珪笑道:“本來薊國救命,豈料因禍得福。”

“無論四方館還是太學壇,皆非比尋常。若無真才實學,又豈能如願。雖得入山門,然後事究竟如何,終需看自身。俗語謂‘真金不怕火煉’。海市令、蘇洗馬,皆舉入四方館,而非薊王當面。足見吏治,井然有序,涇渭分明。”諸葛玄言道:“有法可據,有章可循。春秋大義,王不亂法。正是我輩‘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日思夜想)’也。”

“言之有理。”諸葛珪欣然點頭。

1.50 人中呂布1.45 權利覺醒137 萬邦來賀108 積重難返100 三郡烏桓1.50 無中生有1.30 大醫治世1.98 尾大不掉152 縱敵長寇1.63 熔金入庫127 因時而變138 壯士解腕1.6 王侯之樂71 戲送大禮1.48 微觀天下152 南下平亂180 嶄露崢嶸61 木已成舟1.84 清官難斷1.206 饔飧不濟105 足可稱道155 六神無主1.49 世平赴約1 全在水裡1.249 唱罷登場1.43 白馬楊氏1.49 覆水難收1.287 悉誅涼人149 聖上好驢1.52 漢越親和1.97 以自爲方1.35 暴虎馮河182 共握權柄125 伏路把關137 如左右手129 棋逢對手1.206 猛將之烈1.27 六縣俱名1.57 謀錄不盡179 瑞輪蓂莢171 鮮卑五姓51 故國在望130 抗颺虓虎108 禮不可廢271 自有取捨1.82 逢凶化吉1.60 轉禍爲福1.23 督亢城倉122 左伯皮紙152 縱敵長寇1.82 逢凶化吉125 急流勇退153 下階之梯127 兔死狐悲162 難言之隱129 化戈爲帛166 落子無悔1.92 姑息養奸1.69 貨比三家193 應運而生172 自掘墳墓195 名門大姓187 九橫十縱121 非此即彼110 攻略河西1.76 牽繮執轡1.40 何懼偷生107 三日得仙155 瞞天過海168 英雄當出140 祓禊之會141 唯利機關71 戲送大禮119 濮陽之戰16 降服烈馬154 查無此人31 春秋決獄1.89 無銅身輕108 浮生若夢1.240 聽風即雨1.28 將門虎子127 萬法歸宗1.5 重操舊業1.93 自取其禍174 恰如其分174 人間巨物51 樑冀金山178 一門爭義122 亦是豪傑129 琉璃易碎197 試兒之禮139 江山易改125 校場演武11 檀口溫湯108 日新月異1.43 百般不厭107 林間馬場1.204 猶樂思沛21 解我心憂1.76 舉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