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夢寐以求

武陵蠻、長沙蠻、零陵蠻,同出盤瓠,散佈荊南。雖各有枝屬,然卻皆已五溪蠻王爲號。荊南四郡,乃漢廷所轄。故按通俗地域劃分,將蠻人另行分類。實則,並無不同。彼此水陸相接,合稱“荊蠻”。

薊王欲將義陵、無陽等,前漢舊縣析出。立“辰陽屬國”。對蠻人而言,自是夢寐以求。

封建時代最珍貴的資產,便是土地與人口。此毋庸置疑。

所謂“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分封與郡縣雙軌並行,最大程度的滿足了強者,對土地及人口的渴求。

後世不再實封,王侯皆虛授。只取俸祿,再無食邑。對“家天下”而言,此舉自是利好。然卻割離並剝奪了封建時代,最大的獲得感。即便家財萬貫,權傾朝野,亦無從獲得來自土地及人口,給予的滿足。大肆兼併田地,掠奪人口,仍慾壑難填。如此不斷劣化,後世只剩土豪劣紳,再無封君列候。

事實上,在劉備看來。能有一塊封地,即便只有十里,亦足可告慰己心,心滿意足。分封制的喪失,乃是“家國天下”向“家天下”劣化的主因。

再思“非功不侯”,及“不禁刀劍弓弩”。高祖乃真豪傑。後世帝王,無人可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人活路,不若給人出路。禹疏九河,而注諸海。便是“出路”。

立辰陽屬國,乃是將五溪蠻,納入大漢“家國天下”三級架構。享受諸多特權。對五溪蠻而言,自是一條光輝的出路。

於是乎,分封立國,成爲五溪蠻人最熱談資。

能被大漢所承認,亦是天下蠻夷之夢寐以求。

乃至前漢時,義陵、無陽二縣,何處立爲王庭,蠻人亦爭論不休。

常林《義陵記》:“項羽弒義帝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高帝聞而義之,故曰義陵。”後世稱漵浦。“所治序溪(漵水),最爲沃壤,良田數百頃,特宜稻,修作無廢”。曾爲武陵郡治。武帝建武六年(30年)六月辛卯,義陵沒於“夷”,縣併入辰陽。

無陽“縣對無水(潕水),因以氏縣”。後世爲芷江縣境。建武六年,與義陵同沒於“夷”,縣併入辰陽。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宋奇與郭嘉,六百里上報薊王。薊王問計羣臣,遂定都義陵。再析鐔成縣北境,新置黔陽縣。因縣西北有沅水枝津“黔水”而得名。並義陵、無陽、黔陽,三縣爲辰陽屬國。

六百里上表朝堂。少帝問計朝臣,無不應允。先開護南蠻都尉,再立五溪蠻屬國,此與薊王治政,一脈相承。

爲安撫五溪蠻。薊王遂在三縣,水網密集,枝津縱橫之處,另設三港。與南蠻互市。諸事皆由水衡都尉負責。

薊王無難事。先帝託孤之臣。連扶二主,威赫天下。且爲江山社稷,殫精極慮。處處未雨綢繆。想人所不能想,及人所不能及。當三宮勾心鬥角,羣臣互相攀咬,朝政日非之時。薊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費吹灰之力,已平定荊南蠻亂。令天下有識之士,各自唏噓。

海市舡舍,二樓精舍。

郭嘉輕輕叩門:“公子在否?”

“舍門虛掩,主簿自便。”融漓公子琴音未斷。

“叨擾。”郭嘉這便推門而入。

堂內無人。細辨琴音,移步舷外平座,終見撫琴之人。乃一妙齡少女。

郭嘉急忙行禮:“唐突佳人,嘉之過也。”

女子並未答話。待一曲終了,這才起身回禮:“身逢大難,未敢以真面目示人。還請主簿見諒。”

郭嘉故作驚訝:“融漓公子竟是女兒身。”

“讓主簿見笑了。”融漓再拜:“時局所迫,不得已而爲之。”

“融漓(女)公子,何故女扮男裝,避難至此。不知可否,實言以告。”郭嘉回禮。

“說來話長。”融漓伸手相邀:“主簿請坐。”

“謝過。”郭嘉這便落座。

“主簿當知,我家乃祝融氏之後。於西甌族中,舉足輕重。”

郭嘉輕輕頷首:“祝融氏乃上古火之神。傳聞在西甌族中,掌‘通天地,祀鬼神’。受萬民敬仰。”

“誠如主簿所言。”融漓言道:“家父乃是‘妑蒲大麼公’,代王統領百越。”

“何謂‘妑蒲大麼公’?”郭嘉求教。

“此頭銜乃出我輩族語。‘妑蒲’爲我族神母,‘麼公’意爲巫師。稱大者,乃‘大巫’。”

“原來如此。”郭嘉言道:“大巫古而有之。傳聞,王在,大巫上承天意,下佐民情。若王不在,則代行王事。”

“正是如此。”融漓言道:“自先秦以來五百年,我輩無王久已。種輩散亂,枝屬分立。‘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有: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句吳、于越等,諸多支屬。各有渠帥。各自爲政,互不聽號令。然卻皆願遵,大巫之命。有越嶲夷王子高定,欲一統百越,爲其所用。故欲與我家結親,強聘我爲妻。父母不從,便脅迫就範。成親當日,我破窗而逃。因與五溪蠻王沾親,故遠涉此地,欲求援兵,救回父母。”

“竟有此等奇事。”郭嘉忽問:“越嶲夷王子,又種出何處?”

“種出西南夷。”融漓答曰。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有載:“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國,東接交阯,西有古滇國,北有邛都國,各立君長。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嵩、昆明諸落,西極同師,東北至葉榆,有莋都國,東北有冉娏國,或土著,或隨畜遷徙。自冉娏東北有白馬國,氐種是也。此三國亦有君長。”

戰國時,秦於國境西南置巴、蜀、漢中三郡。前漢武帝至今漢光武,大漢持續經營。先後置:犍爲、牂牁、越雟、汶山、沈黎、武都、益州及永昌八郡。此地居民,種輩繁熾。雜居:氐羌、百越、百濮等,諸多部族。

正因種輩雜居,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夷王子,欲強娶“火神後裔”、“大巫之女”。所求,不可謂不大。

若坐視其達成所願,一統蠻夷,指日可待。

郭嘉忽笑:“漓公子竊以爲,我主當如何着想。”

1.229 鐵骨石心145 狡兔三窟197 福莫大焉159 舉國之力1.90 兄弟之邦21 三人成虎1.75 愁雲散盡168 無法拒絕1.252 長城自毀1.9 伐毛洗髓14 餘毒未了13 殊途同歸198 東歸洛陽1.26 太后召見1.77 兼濟天下1.89 秉燭夜話1.88 母行子效1.89 未改初心176 盜書續命1.2 平羌之策1.44 白檀守備1.84 王道治國1.74 判若鴻溝1.257 珠璣深藏91 車騎填巷1.242 兵棋演武19 半渡而擊173 王取幾何1.222 神器更易1.88 藩強朝弱112 泊樓車位1.43 龍生九子14 西域風雲231 潛龍勿用158 攻城拔寨12 縑車載禍166 勝者爲王117 倒履相迎1.67 勝券在握1.27 優倡商賈129 棋逢對手1.82 爲人作嫁1.22 我記下了160 孕大含深157 澤被後世1.25 黃龍見譙1.56 英雄末路198 一夜易主1.73 有教無類1.273 同堂異室1.72 血染清溪1.39 火雨焚城1.35 多事之秋179 中舨共約1.34 無法交換1.60 衆國津徑147 輕身入城154 東孝西直199 有容乃大144 光武遺脈1 全在水裡51 藏龍臥虎1.53 人生百戲1.30 一書在手150 一戰功成91 一人之外1.36 寒光耀雪159 白波立寨129 各方博弈1.262 認賊作父1.23 移花接木171 無福消受214 亂中求存1.78 風起雲蒸1.66 以稀爲貴121 十里長筵16 天下富貴1.52 洛陽金市118 亂臣賊子41 細數家珍1.38 祠堂傳藝1.206 饔飧不濟186 當仁不讓189 天下信奉101 問鼎中原151 終成眷屬1.68 淮南大捷1.9 決裂諸侯117 知子莫母135 各有奇謀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63 顧此失彼109 吾道不孤1.50 試釘馬掌192 猛虎羣狼181 呂布入陳1.59 增益人生187 奪舍續命106 名不虛傳124 羌亂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