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見我如是

薊國之強,方方面面。

窺一斑而知全豹。

如,早已毫無技術可言,隨處可見,便是異地工匠,看過一眼,便會製作的雙甕化糞池,及雨污分流地下管網。對城邑水體的保護,可謂功莫大焉。

前漢長安,百萬之都。人吃馬嚼,積糞何其多。糞尿污水,無序排放。乃至直滲地表,造成水質鹹鹵。“(長安)地大人衆,加之歲久,奎底墊隘,穢惡聚而不泄,則水多鹹苦。”只此一句,毋需多言。

隋,開皇二年(582年),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爲帝,定都關中。有感於長安“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且“漢營此城,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於是,擇漢長安城東南二十里,龍首原之南,另造新城。時稱“大興城”。便是後世隋唐“新長安”。然因受制於龍首原,地勢高差,排污不暢。且草草修造,只修主渠,未能“支渠四通”,乃至城中民宅,多無從排污。

無奈又造“滲井”:利用廢棄水井,傾倒污水。污水經由滲井,不斷滲入地下,從而達到排污效果。長此以往,可想而知。至宋元時,長安地下水質,已與污水無異。甚至於整個關中地區,水體全面惡化。後世王朝,再無意定都關中。長安從此淪爲廢都,與水質惡化,不無關係。

事戒不虞曰知備。

知微見著。薊王未雨綢繆。單單一套看似簡單,並無複雜可言的排污管網,足可流芳後世。

一言蔽之。環境要友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洛陽南宮,玉堂前殿。

新任玉堂署長張讓,躬身垂首,姿態謙卑。然凡有路過,無不表情錯愕。更有人掩面而走,不忍相見。貴爲先帝阿父,權傾朝野時,一干人等,極盡溜鬚拍馬,阿諛逢迎之能事。散盡家財,只求張讓家奴一跪。如今物是人非。本以爲,此生再不相見。豈料張讓、趙忠,重又入宮。人前人後,處之泰然。

能屈能伸,真丈夫也。我等,實不及也。

須臾,待四下無人。便有心腹小黃門,出殿相見。

“今日如何?”張讓背身問道。

“少帝欲封貴子爲勃海王,拜廣陵徐璆爲國相。”小黃門言簡意賅。

“我兒且慢。此事當真?”電光石火,張讓似有所得。

“親耳聽聞,自當是真。”小黃門言道。

“好,且速回。莫令人生疑。”張讓眼中厲色,一閃而逝。

“喏。”

目送小黃門,避人耳目,潛回大殿。張讓這便奔赴北宮,尋黃門署長趙忠。

“此,必是董太皇之意。”趙忠一語中的。

張讓輕輕頷首:“金市傳聞。洛陽子錢十家,共擲大錢十億,租賃河北‘荒國’。料想,必與此事相關。”

饒是趙忠,亦不由瞠目結舌:“莫非,董太皇爲貴子謀國是假,爲己謀利是真。”

“然也。”張讓嘆息道:“論損公肥私,中飽私囊。四百年煌煌天漢,先帝母子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我等刀鋸餘人,拍馬不及也。”

“可有機乘?”趙忠問道。

“自當有機可乘。”張讓早有定計:“宜遣人入長樂宮,暗中通稟何太后。”

“少帝既有定計,不日當自行通稟,何須我等多此一舉。”趙忠問道。

“所謂‘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提前告知太后,乃投石問路之計也。張讓嘿聲一笑:“董太皇,欲使我等爲細作,此事可大可小。若授人以柄,萬事休矣。你我豈能坐以待斃。”

“與太后暗通曲款,乃爲示好。”趙忠醒悟。

“然也。”張讓點頭道:“三宮勾心鬥角,你我左右逢源,方有機可乘。”

“如此,甚好。”趙忠心領神會。

“畢嵐、宋典,可有回信?”張讓又問。

“二人皆避而遠之。一時難以轉圜。”趙忠嘆道。

張讓又道:“左右車騎,不日將出爲外官。何太后欲表何苗領車騎,封萬戶侯。料想,何太后必以此事要挾,令何苗如願。”

“董太皇又何嘗不是?”趙忠嘆道:“若想封貴子爲勃海王,董太皇亦需令何太后得償所願。”

一言蔽之,互相妥協,各取所需。

“卻不知,竇太皇,會作何想。”張讓忽問。

“竇太皇看似無慾無求。然依我所見,卻並非如此。傳聞。阿閣兵亂時,《廢帝詔書》乃出竇太皇之手,非爲人脅迫。”趙忠忽壓低聲音:“是夜,竇太皇與少帝,喬裝出城。被賈詡所阻。”

“消息何處得來。”張讓大吃一驚。

“我弟趙延,乃是城門校尉。”趙忠言道:“凡有風吹草動,焉能不知。”

“竇太皇先擬《廢帝詔書》,又裹挾皇太子遠行……”張讓靈光一現,幡然醒悟:“欲立貴子,登基爲帝!”

趙忠亦頷首:“換言之。平樂觀內,二後歃血結盟,指天爲誓,共扶貴子。乃,確有其事。”

張讓渾身一凜,眼中野火熊熊:“此,便是我等夢寐以求,翻身之機也!”

“當如何行事。”趙忠問道。

“可記得,熹平元年,朱雀闕之事乎。”張讓陰森一笑。

“熹平元年,首開黨錮,連坐太學生千人。有人書朱雀闕。言:‘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禁太后,公卿皆尸祿,無忠言者’。”趙忠脫口而出。

張讓獰笑:“何不效仿前人,再書朱雀闕。”

“當書何句?”趙忠忙問。

“且附耳。”略作思量,張讓竟已成句:“民不聊生,長樂、永樂賣官販爵,蜺墯雞化,乃婦人干政,所致也。”

“嘶——”趙忠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暗自穩住心神。轉念一想,便已醒悟:“乃離間竇太皇之計也。”

張讓眼中厲色盡起。切齒言道:“句中只提董太皇與何太后賣官,乃婦人干政。卻並未言及竇太皇。竇太皇未曾賣官是其一,垂簾監國乃遵循祖制是其二。自當無可指摘。”

“此乃,人盡皆知。”趙忠順言道:“然將此醜事,直書朱雀闕上,大白於天下。任人說三道四,論長言短,乃至顏面無存。二宮如何能不,惱羞成怒。”

“料想,二宮必嚴懲‘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之人。”張讓接口道。

趙忠亦切齒而笑:“竊以爲。當屬太皇竇太后,嫌疑最大。”

“我亦如,此想。”二人相視而笑。

1.23 夫復何言131 美玉生煙215 班姑蔡女1.36 籠中之鳥140 孤家寡人1.58 萬般皆好1.3 亂世梟雄1.75 永不更迭102 風雪載途116 一進一出1.25 張家謝禮148 五帝之學154 鹿死誰手132 千里送藥1.89 一州之國1.30 旱極而蝗11 禍起宮牆110 因何馬貴195 勤王之師1.89 秉燭夜話1.240 苦心孤詣1.77 各有封賞11 佐世之才146 黨人認主186 五子連臺100 通明達照1.69 塞向堇戶161 獵殺遊戲1.40 羣盜蜂起1.66 甕中捉鱉1.283 石牛糞金1.7 披喪送親1.6 飲酒四禮1.87 大漢風骨1.224 鬥戰取將51 提頭之難1.220 和合天生1.83 以貲徵賦19 與生俱來1.54 七日血戰1.56 靜觀其變198 東歸洛陽139 八日之幸1.75 後會有期1.49 覆水難收21 二宮之亂140 祓禊之會1.80 十萬樓臺187 都護西域195 無雙連環1.86 恩深似海41 雲開見日1.39 驚弓之鳥148 輕雲閉月180 烏程白虎1.93 葡萄苜蓿1.46 陣前示威1.73 西林馬場1.3 全身而返1.79 圍湖造屋175 綠洲熔爐1.72 天國之味41 雲開見日1.86 炎船之主134 公之於衆107 自知之明1.35 南宮一遊162 一戰揚名1.205 長安小聚171 鮮卑五姓1.49 以道御術1.99 冠軍履鋒182 羣仙聚會192 夫子之牆1.209 轅門射戟127 金絲毛毯91 一人之外19 遊麟可用61 語破天機109 素首雪女1.9 雄甲天下91 娶七夫人212 不請自來163 雙料博士182 取捨有道81 荒島求生1.227 單騎救主156 金牌免死1.226 七進七出107 三日得仙1.37 菟園遊獵81 天下喉舌16 山蠻甲冑1.23 督亢城倉1.99 敬而遠之174 爾虞我詐152 甘後雙身1.4 各懷鬼胎1.26 羣雁無首1.72 欲壑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