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狗邪滅國

人名樹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薊王亦非一夜成名。少時隨恩師南下平亂。堆錢伐賊,任憑自取。便有丹陽少壯,各取十萬而回,後領親族投軍。再有周泰、蔣欽整取錢箱,殺賊以儆效尤,自投帳下。待討滅賊亂,家眷皆隨劉備返回樓桑安居。薊王大名,口口相傳。便有山蠻舉族北上,落戶督亢。悠悠十載,從未間斷。

江淮逆亂,盜賊蜂起。丹陽等地,又是精兵之地。可想而知。無論朝廷還是賊匪,皆垂涎不已。飽受兵亂暴政襲擾,山蠻有苦難言。此消彼長。於是舉族北上投靠薊王,遂成活命之選。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終歸利益最大,賣個好價。

普天之下,論出手闊綽。誰人能望薊王項背。

一騎絕塵。想跟薊王一較長短,唯有吃灰。

十日後,樓船校尉郭祖,並錦帆校尉甘寧,攜一萬精銳。兵發泉州港水軍大營。破賊校尉凌操,提麾下水軍,搶先攻入南部半島,滅狗邪韓國。臨行前,薊王親下屠城令。

雞犬不留,盡數屠滅。

話說,薊王乃當世仁主。勤政愛民,待人以寬。除去曾夷太平道信徒三族。並無暴政。然此次,竟親下屠城令。

足見對狗邪韓國,深惡痛絕。

凌操久隨薊王。焉能不知主公好惡。兵鋒所指,生靈塗炭。

明輪大艦一路摧枯拉朽,撞碎倭人小船。箭如飛蝗,封鎖海港。再放鬥艦,搶灘登岸。凌操領兵先登,一路砍瓜切菜,衝入塢堡大寨。

倭人刀槍,無力破甲。手起刀落,身首異處。一時濃煙蔽日,血流成河。

狗邪韓國大倭,魂飛魄散。棄城而逃。領親信數十人,奔入真番馬韓屬國。說好暗中苟且,豈能明目張膽?馬韓辰王,如何敢收留。宴上摔杯爲號,盡誅狗邪韓國大倭一干人等。梟首裝匣,快馬送到凌操當面。

不出三日,狗邪滅國。

三千餘顆血淋淋的首級,竟不記錄軍功。只錄武功爵。“武功爵至千夫者,得先除爲吏。”換言之,獲第七等千夫武爵,可被優先任命爲官吏。

“橫海纛,速讓道”早與“北有薊,莫縱繮”並著於世。

漢家造船術,放眼四海,無可匹敵。無敵是多麼寂寞。

至於薊國之強,三千顆甚至不能錄入軍功的首級,足以證明。直屬劉備的白毦精卒,已滿編萬人。身上樓桑兵甲,更不惜工本。如此精銳,由黃忠、典韋統率,以一當十,不在話下。再輔以薊國機關之利,普天之下,誰與爭鋒。

薊王威信天下。臨危受命,扶立新帝。又策先帝皇長子爲太子。

本以爲皆大歡喜,從此休養生息。新帝亦不同於先帝,立志要爲一代明君。不可謂不努力。行事亦無可指摘。

然先帝千算萬算,卻忘算了人心。何後憂心新帝結親袁氏,久居帝位。新帝憂心薊王離朝,大將軍必不相容。十常侍憂心新帝爲籠絡黨人,痛下殺心。董氏外戚,何氏外戚,甚至連陛下本人,爲豐滿羽翼,亦顧不得吃相難看,紛紛外放圈地。

廢史立牧,大亂之始。

軍政大權,皆握於一人之手。其中厲害,又豈能不知。然兩害相權,取其輕。爲不使大權旁落,利弊權衡,唯選利重害輕。先除掉爭權對手,再廢牧立史,行撥亂反正不遲。盤算不可謂不精明。

然有句話,喚做“人算不如天算”。

薊王宮,正殿。

劉備與遠道而來的士燮,相談甚歡。

士燮,字威彥,乃士異長兄。年近五旬,頗有儒雅之風。

一問方知。交州士氏,祖上乃魯國汶陽人,爲避新莽之亂而南遷交州。歷經六世,到士燮父士賜時,士氏已爲當地豪族,士賜曾於漢桓帝時任日南太守。有四子:士燮、士壹、士?、士武。

士燮年輕時,隨大儒劉陶習《左氏春秋》。後舉孝廉,補任尚書郎,因事免官。其父去世後,士燮又舉茂才,曾任巫縣令一職。新帝繼位後,賦閒在家。閉門謝客,醉心於註解《春秋》。

此行,自是爲士異與劉備的婚事而來。

對稍後“雄長一州,震服百蠻”的“善感嘉應靈武大王(越南追贈)”士燮,劉備略有所知。

本以爲乃當世梟雄。今日一見,卻是忠厚長者。頗令劉備意外。

知其醉心於註解《春秋》,劉備遂命著成《春秋左氏傳解》的薊國雙博士服虔,作陪。門下祭酒司馬徽、門下督鄭泰,主簿孫乾等人,亦從旁列席。

“聞陛下有意宗室出仕交州,代現任刺史賈琮。”劉備笑問:“威彥兄,可願出仕交趾太守。”

“賈使君自到任以來,輕賦稅,撫流民,懲貪官,選良吏。政滿一年,交趾安定,百姓樂業。巷路爲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反。’不出三載,交州必當大化。朝廷因何半途而廢。”士燮不解。

“交阯多珍產:明璣、翠羽、犀、象、檋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劉備言道:“如此富庶,焉能不令人垂涎三尺。”

士燮一聲長嘆:“朝政日非,江河日下。人心不古,民心思亂。”

“民心思亂更思變。”薊國雙博士服虔,近身言道:“交趾乃帝國之南。本可一隅偏安。奈何天不遂人願。貪慕交州富庶者,又何止宗室。廢史立牧,大亂始也。今若不取,他日必被人所得。若仗手握之重兵,橫徵暴斂,魚肉百姓,殘害士人,惹天怒人怨。交州危矣。”

士燮沉思片刻,遂問道:“依王上之意,該當如何。”

“士氏乃交州大族,族中英才輩出。何不一併出仕,分任合浦、九真、南海等地太守一職。”劉備言道。

前漢元鼎六年(前112年),武帝平南越國,設交趾刺史部,治贏婁縣。乃大漢最南部疆域。今漢初,改稱交州刺史部。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共九個郡,計五十六縣。元封五年(前106年),移治蒼梧廣信縣,至今。

“王上之意,可是‘分而治之’。”士燮欣然領會。

“正是平權之策。”劉備輕輕頷首:“陛下欲將南疆,舉州託付於宗室。即便所託非人,然九郡太守,若能一心爲民。交州當可保全。”

“如此,燮敢不從命。”士燮下拜。

116 迴天無術146 鑄軌直道1.56 雨夜血染104 窮無出路1.230 列宿歸位1.6 暗渡陳倉160 遠見卓識17 輕徭薄稅31 莊園我有141 以一濟全1 羣雄上洛1.6 沐猴冠帶133 侵掠如火1.27 身後之謀132 吞光神鎧1.236 兵器時代41 早去早回173 有生之年1.66 百艸滋茂1.75 後會有期1.226 全民參與193 應運而生1.57 戰意正濃111 撤塔並港1.48 浴室水塔13 藥入病走1.237 露華勻玉1.59 熟視無睹124 事與願違115 平生罕見1.269 負重而行137 各自圈地148187 九橫十縱1.46 陣前示威1.58 任重道遠183 欲取姑予1.88 腰纏萬貫107 鑄造新幣1.93 今冬尤寒117 鳳凰于飛1.77 望洋興嘆19 遊麟可用176 盜書續命142 投石問路168 面面俱到174 恰如其分31 垂綏琬琰1.95 閉門謝客1.22 毋需言反1.23 痹體之術127 朝堂半壁130 輔車相依1.24 麒麟之子106 名不虛傳1 分兵入關1.35 暴虎馮河31 莊園我有1.79 撤村並邑116 東部鮮卑112 泰山捧日127 賊臣當道1.88 大國之基1.60 廣而告之120 尚未割席1.282 不擇手段176 左膀右臂1.76 洛陽來使15 督亢新城139 開枝散葉1.64 定國之謀1.99 一網打盡1.237 生死立判170 列城豪俠180 一罪足矣1.25 百鳥朝凰41 細數家珍193 依山下寨118 莫測人心155 萬物之極215 按兵不動138 必有後報1.87 富貴同享143 三釁三浴13 敲山震虎1.44 白檀守備199 失之交臂1.66 麒麟騰空179 中舨共約1.88 藩強朝弱190 軍師節哀1.40 火雲如燒142 上谷烏桓19 馬兒快跑168 有求必應15 督亢新城41 雲開見日11 豔后無忌1.63 犬牙相錯1.46 菟園解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