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以身應讖

便有鶴髮仙人,登堂入室:“老朽于吉,拜見王上。”

“仙師請坐。”薊王和顏悅色。

“謝王上。”于吉順次落座。

《後漢書·襄楷傳》:“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呈)其師(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號《太平清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爲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

順帝時,有琅邪道士宮崇,進獻《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共一百七十卷。宮崇稱,此書爲其師于吉,得於曲陽泉水上。經後世論證,《太平經》非出一時一人之手,是由兩漢方士,四百年逐漸增益而成。于吉、宮崇等僅是其撰人之一,或爲集大成者。亦未可知。

薊王遂命人將百七十卷《太平清領書》收下。又賜昆岡原玉一塊,黃金千兩,銅錢百萬,蜀錦千匹,薊國名產百車。

見於吉頗多風輕雲淡,知其道行高深,劉備遂笑問道:“自前漢時,世有讖言:‘代漢者,當塗高也’。敢問仙師,此讖當作何解?”

此言一出,滿堂寂靜。衆人無不屏氣。

一時落針可聞。

薊王所問,茲事體大。話不投機,嗚呼哀哉。

于吉仍笑容不改:“此讖見於野史。相傳,武帝暮年巡幸河汾,在水中大舟,與羣臣飲酒作詩。親誦《秋風辭》後,一時傷感,於是對身邊人私言:‘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孤亦有聽聞。”劉備點頭。

“光武諱‘秀’,‘秀’字本意爲‘結穗之稻’。稻生路邊,高於花草。前漢傳十三帝而亡。於是乎,若把武帝讖言之‘六七’作‘六加七’解,卻也勉強說通。”于吉又道。

朱建平亦點頭道:“光武若非應此讖言,又豈能中興天下。”

“然,光武之後,又當如何?”劉備再問。

“如朱館長所言,光武雖未解此讖,卻應此讖。故天命所歸,掃清寰宇,中興大漢。今漢氣數已盡,於是此讖,再次流傳。若問何人,再應此讖。老朽試爲王上解讖。”稍作停頓,于吉終於道破謎底:“依老朽所見,此乃‘藏頭讖’也。塗高二字,去其字首,其意自現。”

“願聞其樣。”劉備忙問。

“‘塗’去水,乃‘餘’也。此字上古時,爲君王專用。商周乃至戰國,君王常以‘餘’自稱。秦統六國後,始皇帝以‘朕’代‘餘’。故‘餘’乃‘王’也。”

“塗去字首爲餘,餘,王也。”劉備輕輕頷首:“高,又作何解?”

“高,崇也。‘崇’去山,乃爲‘宗’也。”深看薊王一眼,于吉又言道:“二字相合,便是‘王宗’或‘宗王’也。”

“原來如此!”饒是大相師朱建平,亦不由得眼冒精光:“正因光武亦是大漢宗親,故能以身應讖!”

“若前有光武,以身證‘王宗’之讖。”李八百高深一笑:“今又有何人,以身證‘宗王’之讖。”

朱建平長身而起:“非我主莫屬也!”

饒是薊王劉備,亦目瞪口呆。

都說“官字兩張口”。然若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兩漢方士當仁不讓,捨我其誰。

薊王當真,百口莫辯啊。

然細究起來。于吉解語,比漢末天下大亂,漢室衰微,此讖被各色人等穿鑿附會,強行解釋,要信服很多啊。

諸如,下邳反賊闕宣:塗即途也,當塗高者,闕也;把持朝政之李傕:當塗高者,闕也,“傕”同“闕”也;更有袁術:我字公路,公路乃途(塗)也;還有曹丕:當塗高者,“魏”也。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見劉備無動於衷,朱建平又出誅心之言:“前漢傳位六七十三帝。今漢亦傳十三帝也。”

“新帝繼位,百廢待興。誰言國祚將盡。”劉備言道:“隨口一問,無需掛懷。”言下之意。一說一聽,切莫外傳。

“一家之言,讓王上見笑了。”于吉就坡下驢。

見時機已到,朱建平又進言道:“啓稟主公。有下邳劉綱,攜夫人樊氏,及幼徒東陵、逍遙二聖女,堂外覲見。”

“請來一見。”劉備已恢復如初。

須臾。便有夫婦二人,攜二女弟子,入堂拜見。

“拜見王上。”

“請坐。”見劉綱頦下三縷短鬚,甚是儒雅。夫人慈眉善目,亦是有福之人。劉備見之甚喜。隨口問道:“二位仙侶,可有經書獻上?”

劉綱對曰:“回稟王上。修行自在人心。道聽途說,不可盡信。”

“哦?”劉備微微一愣:“先生此語,不似出自方士之口。”

“一介書生耳,非道門中人。”劉綱再答。

劉備笑問:“先生既非道門中人,此來參會,意欲何爲。”

劉綱答曰:“乃爲毛遂自薦。出仕薊國,一展所長。”

此人有政才。待三國時,劉綱嘗仕東吳上虞令。爲官其間,政令暢通,績效顯著,百姓受惠,無旱澇之災,無顛沛之苦,深受愛戴。

劉備欣然點頭:“常聞‘大隱隱於朝’。莫非,先生欲借治世以修心乎?”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何修煉,因人而異。終歸是殊途同歸。

“王上果然天家麒麟。”劉綱拜服:“以儒入道,以仕修心。乃本門修行之不二法門。”

“既如此,遼海郡臨渝津,缺一三百石長令。先生可願屈就?”劉備笑問。

“臣,拜謝主公!”劉綱大喜過望,離席行大禮。

惹得堂內羣仙,豔羨不已。然捫心自問,並無治世之才。便一聲暗歎,各自作罷不提。

待劉綱就坐,朱建平再進言:“有東海‘活神仙’王遠,並姑餘山麻姑仙,及會稽天台二仙,聯袂覲見。”

“速請來相見。”

王遠,曾舉孝廉,任過郎中,後升中散大夫。熟讀五經,尤精天文、河圖、符命等。傳言可知天下盛衰,九州禍福。後辭官入山,修成得道後,桓帝幾次召其進宮,皆不肯出山。後遣地方官吏迫其登車,載至京城。面見桓帝,卻不置一語。桓帝問話,亦無回答。出宮時,在宮門上題四百餘字,皆說未來之事。桓帝觀後,十分氣惱,遂命宮人將題字削去。豈料面字剛削,裡字又顯。墨跡竟已滲透門板。

力透紙背,不足掛齒。

諸如王遠,力透門板,方見功力。

1.37 冰山露角1.90 麥積冬狩112 幼獸初生1.202 白馬銀槍1.232 南閤祭酒1.88 暗流涌動1.20 互不相識150 機關算盡1.30 洛陽小市1.55 情義無價1.9 牛刀小試160 成人之美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29 強渡漢水145 貴麟二子101 老臣謀國128 廢史立牧140 情理之中1.73 死無對證1.56 雨夜血染157 類同相召1.4 買一饒一1.92 萬世太平1.87 扶危濟困193 依山下寨161 孤燕折翅193 利大難估158 含笑九泉16 另當別論1.77 學富百車142 請立宗廟1.227 主客之爭116 奇兵襲城1.59 班師凱旋1.78 四海英雄1.23 督亢城倉158 天下嚥喉124 獻履貢襪1.80 西邸賣官178 萇孝仁皇1.39 漢風速遞111 雲龍風虎1.248 火煉真金164 追本溯源1.253 軍法從事133 兵鋒四起165 浮萍無根1.58 睚眥必報162 舉棋不定1.50 從風而服177 人神不擾1.30 一書在手1.42 椎心泣血124 表裡相合1.37 人主之風1.22 天下機關149 厲兵秣馬1.88 暗流涌動156 討董聯盟1.86 義舍病院81 初見端倪116 引藥歸經1.95 十面埋伏1.86 學壇祭酒163 顧此失彼154 東孝西直147 河漢無極188 以身應讖161 內難未弭113 對面而弈162 繩之以法1.8 木公金母1.74 部貴五宗159 名不經傳31 清忠五宦110 攻略河西114 養袁自重1.92 首鼠兩端1.50 下辯除石113 翻雲覆雨151 終破鄴城1.29 迴光返照196 少年無拘71 窮厄之寇81 融爲一體1.7 小夥伴們41 雲開見日1.22 天下機關150 洛陽上計17 輕徭薄稅1.99 謹慎擇友140 懷利相接147 同類相動125 偶露崢嶸198 絕席而坐103 兵發西進115 帝王心聲1.64 聞薊色變116 孟嘗遺風132 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