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舊友重聚

春末遠來一友,正是中山張世平。

藉助設在邑中的置驛,蘇雙和張世平常有書信往來。所說也多是馬事。聽聞劉備北上販馬,竟去了右北平郡。張世平欣喜若狂,這便日夜兼行,趕來相見。

遠遠就見連綿的樓閣從一片碧水中緩緩升起。水鳥齊飛,雉鴨共舞。宛如人間仙境。

沿着整修一新的官道,抵達樓桑。

官道東、西、南,三個入口,皆建有雙闕門樓。西闕後不遠,便是宗祠。東闕後不遠,便是陸城侯府。而樓桑南闕,乃和置舍連成一體。

中山國在涿郡西南。自當入南闕。

近前一觀,有闕無門。大吃一驚。仰看橫跨頭頂的闕樓覆道,張世平不禁爲好友擔心起來。樓桑富庶,揚名北地。如今有闕無門,若有賊衆來攻,如之奈何?

帶着滿腹狐疑,張世平入了邑中。

無需問路。邑中雖天翻地覆,可官道猶在。只需一路向東,便可抵達陸城侯府。

重樓高閣,疊磚累瓦。堆高成階,排銅成釘。氣勢恢弘,壁壘森嚴之外,還另有一新奇處。只見門楣上懸一匾。乃是恩師盧植手書:陸城侯府。

本用來發佈告示的‘扁書’,竟被用在了這裡。劉備果然不拘一格。

這便翻身下馬。拴好馬匹,整理衣冠,將名帖遞給門前守衛。不多久,蘇雙便衝出門來。不由分說,這便拉起張世平向西折返。

沿橋樓旁的集市,向清溪上游而去。

“你要帶我去哪裡?”穿行在熱鬧的集市,眼睛根本不夠用的張世平,終於想起來詢問。

“去馬場。”蘇雙答道。

“少君侯又新建一座馬場?”張世平驚問。

“然也。”蘇雙頭也不回的答道:“月前劉備從北地帶回良馬兩百餘,突騎百騎(jì)攜烏桓父老一千口餘。突騎駐在邑中校場,烏桓邑落樓桑盛之不下,便安營在野林深處……”

“原來如此。”張世平聽明白了。敢情劉備販回來的可不僅僅是戰馬啊!

少君侯府蘇雙,誰人不識。一路上招呼不斷。人人皆有笑臉。張世平這才記起,貌似蘇雙仍喚少君侯——劉備?

如此直呼其名,非親密至交不可爲!

從名曰塔吊的高樓下穿過,行不多遠,便出了港口。腳下青石堤,一側是清溪白波,一側是翠綠秧田。再行一段,入目是一個優美的‘幾’字河灣。陂渠下的百畝清溪谷地,正是劉備家良田。

沿着青石堤再往西行,便是野林邊緣。

野林被清溪一剖成二。清溪兩側的水田和野林邊緣,有一條清晰的分界線。田埂便是樹壟。鬱鬱蔥蔥的野林,好似一道天然屏障,護佑着樓桑西翼。

林中水網密集,頗多溼地。據三叔說,除去清溪,還有數條縱橫交錯的溪流在林中藏匿。

甚好。

一般賊寇,根本無法穿越這片野林。

這條沿清溪修築的石堤,是唯一的通道。石堤消失在野林邊緣。轉而變成一條碎石路通連。道路亦脫離河岸,筆直的深入林中。路上樹木多被砍空。偶爾殘留幾個樹墩,也被刻上了標記。想必不久便會有人來移除。

林中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嫩枝上殘冰猶掛。吸入涼氣,鼻腔微寒。張世平不禁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誰!”頭頂響起一聲炸雷。生生把張世平震了一跳。

路邊一棵大樹枝杈之間,竟建有一座巢居!

“巢居”,是指遠古先民們在樹上用樹枝搭架而居,或底層架空上層居住。因似飛禽築巢而得名。

大略是幹欄式房屋的前身。文獻中亦有巢居記載。如《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衆,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爲巢,以避羣害。”《孟子·滕文公》:“下者爲巢,上者爲營窟”。《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諸如此類。

而建在林間碎石道旁的這座巢居,顯然是警備之用。和樓桑邑中林立的望樓,用處頗似。

蘇雙笑着招手:“是我。這位是中山舊友,特來尋劉備!”

“是蘇雙啊。”堅木女牆後,探出一個髡頭長鬚的中年胡人:“少君侯就在砦中,你且自去!”

若不是親眼所見,張世平怎麼也想不到字正腔圓的幽州官話,竟出自胡人之口。隨即醒悟。此便是隨劉備南歸的烏桓族人。

“好。”蘇雙衝胡人招了招手,拉張世平繼續前行。

沿途還有不少巢居。隱匿其上的烏桓人,皆善射。‘巢居望樓’,自然是劉備靈光一現的新設計。

分道揚鑣的碎石林道,終又與清溪重聚。

一座嶄新的廊橋,橫跨溪水。且還留出了足夠高的船道。廊橋亦有人駐守。見是蘇雙,這便升起橋門,放兩人進入。

河對岸,便是一座由堅木和夯土版築而成的城邑!

蘇雙笑道:“劉備說,還需再包層磚。”

等過了河,站在城邑下,張世平這才窺見門上刻字:西林邑。

環視着深入密林的邑牆,張世平不禁咋舌道:“怕是不比樓桑邑窄多少。”

然而,伐木築壘,平地建塢,據以自守……

真的沒問題嗎?

沒問題。

世家豪強築堡自守,蔚然成風。何缺劉備一個。

再說本朝對烏桓多行分化懷柔,又豈會妄動刀兵。

只要這支烏桓守法經營,不起紛爭,便會相安無事。再說,若烏桓真起刀兵,禍亂的也是樓桑邑。少君侯自作自受,又豈能怨得了旁人!

故而,涿縣官民,並無憂患。

入了邑中,張世平不禁會心一笑。邑牆圈起的這片林間草場內,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烏桓帳篷。除了正在搭建的馬場,並無其他建築。想必大半勞力都用來砌牆了吧。

劉備一行人正站在剛剛圈建的馬場內。

蘇雙一眼認出,這便高叫道:“劉備——劉備——且看是誰來!”

衆人聞聲回頭。

人羣中的少君候,手搭涼棚,也向這邊看來。

今時不同往日。劉備貴爲亭侯,張世平生怕惹惱了舊友,便急忙去拉蘇雙衣袖。口中急道:“噓……噤聲!”

急切間再擡頭,見劉備正笑着揮手:“可是中山世平兄?”

“正是!正是!區區……”劉備送他歸家時的情景,浮上心頭,宛如昨日。張世平竟一時口拙。

1.252 花期正盛184 心有羈絆1.24 犁種宿野139 空谷傳聲175 兵荒馬亂1.54 七日血戰1.68 西林大建81 夜入太倉1.3 父子相隨61 怒其不爭103 玉石俱焚159 蟬蛻龍變1.36 寒光耀雪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62 風月常新157 與漢同休112 分戶析產1.50 人中呂布182 汝奈孤何181 羣雄無首1.67 黑夜女王150 萬石國老117 無人清白174 恰如其分198 東歸洛陽132 謹遵醫囑1.98 衣帶秘詔1.55 築臺募士126 甲騎具裝150 天地人和1.6 不二之選1.64 萬夫莫敵1.74 判若鴻溝1.72 天國之味155 寤寐思服131 濯纓濯足108 名動西京1.87 年終臘賜1.72 天國之味19 同胞兄弟150 萬石國老178 中洲一郡1.98 衣帶秘詔108 同舟共販1.42 唯有我等102 風雪載途1.97 以自爲方125 伏路把關193 應運而生152 南橘北枳132 謹遵醫囑117 水淹三軍104 掃榻以待1.200 兼顧利弊14 一龍仕主101 三日之義1.70 青徐流民173 合浦珠還104 掃榻以待195 避無可避16 降服烈馬1.6 破財消災14 西域風雲191 魚梁血濺145 寡人無情151 終破鄴城150 勢如水火1.66 甕中捉鱉124 大器免成107 無人可用13 藥入病走128 廢史立牧1.4 陰陽連環1.22 其道大美1.60 八關都邑145 無人接盤125 偶露崢嶸172 喜訊頻傳19 樓桑諸技150 勢如水火1.87 富貴同享106 勿以爲念124 大器免成139 江山易改148 暗語絃音1.28 挹婁廬士144 迎刃而解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92 兵進隴關166 心生毒計1.25 言之尚早1.79 十里樓桑132 七海雄心175 菩薩女蠻167 忠孝兩難1.32 明隱之爭1.32 一線生機1.88 高手雲集19 編戶分遷106 重症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