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此生足矣

洛陽,殖貨裡,輔漢大將軍府。

自金水小市歸來,幕府右丞賈詡,便閉門謝客,撫琴自娛。

琴聲時緩時急,忽快忽慢。先高亢如雲,又婉轉低沉。

高雅之士撫琴,琴聲乃是心聲。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所謂知音難覓。

伯牙,爲晉國上大夫。鍾子期,一山中樵夫耳。地位懸殊,可謂雲泥之別。然,二人傾心相交,遂成知己。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此,方可稱真情義也。

古之賢者,公私分明。切莫將私情與公義,混爲一談。撫琴和治政,顯然是涇渭分明的兩碼事。若鍾子期以伯牙知音,而獲高位。此舉便是借聽琴,覓進身之階。內中暗雜利益訴求,動機不純。縱然高山流水,二人亦再無真情義可言。

如先前所說。真·情、義,人生能各得一份,足矣。

餘下,皆是利益。

何爲真情,三墩與公孫長姐。何爲真義,劉備、關羽、張飛。

後世權謀之術大行其道。一切皆是利益。切勿再談情義。

高山流水,李郭同舟,桃園結義。

若滿腦子功利,斷難理解古人此舉。不必強求。

『私慾無損公義。』公私分明,真豪傑。

正如跟宦官們只談情義不談錢,便是耍流氓。後世,先利而益,再談感情。切記。利益是一切的前提。切勿將私情、私慾、個人野望與家國大事,民族大義,混爲一談。

閻行與賈詡,相伴日久。從未見才智絕頂,智機千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舉重若輕,風輕雲淡的賈文和,如此徘徊悱惻,百轉千回。

閻行雖不敢稱知音。卻也粗通音律。自院中聆聽許久,這便立足廊下,隔窗問道:“右丞可有心事?”

琴音忽止。須臾,賈詡言道:“彥明且入內室一敘。”

“喏。”

示意繡衣吏謹守崗位,閻行推門入室,與賈詡相見。

“不知右丞爲何事心憂。”

賈詡卻答非所問:“殖貨裡熙熙攘攘,利來利往。本以爲獨我能置身事外。豈料,今利慾薰心,亦難獨善其身。”

閻行又問:“敢問右丞所言之利,究竟是何物。”

“天下。”賈詡語出,輕如鴻毛,卻字字重若千鈞。

“如此重利,何人又能獨善其身。”閻行嘆道。

賈詡忽問:“若,今漢國祚因我而斷,卻令主公一統天下。以彥明所知,主公當如何?”

閻行渾身一凜,似有所悟:“主公,世之英傑也。若有悖天道倫常,必恥於獲取。”

賈詡輕輕頷首:“彥明之意,我已盡知。”

見賈詡不再言語,閻行亦知多說無益。靜坐片刻,便起身離去。輕輕合上室門。夜風一吹,竟冷汗淋漓。

西園,萬金堂,銷金窟。

金碧輝煌,堆光如晝。

自王美人香消玉殞,西邸便燈燭長明,徹夜未熄。

陛下自斟自飲,落杯發問:“皇后如何?”

樑下隱約有人低語:“一切如常。”

“大將軍如何?”

“新募死士數千,充塞府中、城中各處,及洛陽八關。”

“楊司徒如何?”

“恐難長久。”

“老大人如何?”

“偶染小疾。”

陛下輕輕舉杯,不再發問。

大將軍何進,自薊王披喪送親,險屠滿門。一戰破膽,從此夜驚。先前還有所顧忌。生死攸關,命懸一線。今已全然不顧。大肆招募亡命之徒,充塞洛陽周邊。八關已盡入何進之手。洛陽城中,並無足夠兵馬制衡。一旦有變,勤王大軍,將被八關所阻。假以時日,塵埃落定。便是薊王,亦鞭長莫及。

“大將軍意欲何爲。”陛下心念至此,忽靈光一現:“來人。”

“老奴在。”張讓趨步入內。

“移駕永樂宮。”如今能爲陛下解何氏外戚之困,唯有永樂董太后。作爲處於下風的董氏外戚,與陛下有共同之利益訴求。

永樂宮,偏殿。董太后背身而坐。懷抱貴子,輕哼童謠,哄其入睡。

須臾,便有心腹宮女,入殿通稟:“稟太后。陛下儀仗,正往永樂宮而來。”

“朕已知。”被人打斷河間舊國歌謠,董太后頗不耐煩。

待宮人離去,董太后先將歌謠哼畢,這才起身將貴子放下。整理好衣裙,出偏殿,入正殿恭候陛下。

母子相見。

聽陛下道出心憂。

董太后略作思量,這便冷笑道:“何氏外戚,囂張跋扈,橫行朝野。若再無掣肘,必出前朝舊事。主弱臣強。只需鴆酒一杯,便可毒殺幼帝。再立傀儡新帝,易如反掌。”

“母親所言……極是。”前大將軍樑冀,毒殺幼帝故事,陛下焉能不知。又焉能不深忌。陛下問道:“爲今之計,該當如何。”

知子莫若母。見陛下明知故問,董太后卻也不說破:“陛下深夜至此,正好避人耳目。何不密令驃騎將軍、執金吾、永樂少府,入宮相見。”

此言正中下懷,陛下欣然點頭:“如此,甚好。”

快馬出城,掩人耳目。直奔西郭函園。如今驃騎將軍、執金吾、永樂少府皆遷居園內。老司徒楊賜,亦暫居九阪塢,就近尋醫問藥。由薊國名醫,悉心診治。

得陛下密召,三人不敢怠慢。星夜入宮相見。

董驃騎得永樂少府楊彪推舉,覓得孔融等高士入府,如今亦知行倍增,隱有與大將軍何進分庭抗禮之勢。

入宮前,長史孔融已有叮囑。且聽永樂少府楊彪如何對答。再見機行事,切莫失語君前。董重默記在心。

果然,待陛下說完。

永樂少府楊彪,起身奏報:“回稟陛下,若只心憂大將軍兵權,此事易耳。”

“楊少府何不直言。”陛下大喜。

“聞北軍有五校。陛下何不在西園另置八校,以分大將軍兵權。”

“西園八校。”陛下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又搖頭:“天下初定,百廢待興。若此時募兵,耗費錢財,必受百官所阻。”

董太后笑道:“陛下西邸賣官,年入數十億錢。單薊國本季獻費,足有六億三千萬。何不自籌軍資,募西園八校。”

見陛下頗爲意動,董太后又言道:“八校軍資,朕願認領其一。”

董重亦答曰:“回稟陛下,臣亦願認領一校。”

陛下聞言笑問:“驃騎將軍,亦頗有餘財乎。”

董重訕訕笑答:“五官中郎將麾下,有數千江東健勇,正可拿來充數。”

1.70 公主智囊145 顯山露水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280 天下貴二1.37 投石卜路1.94 長城邊患108 天下名騎1.94 熨斗直衣150 自證清白171 朝令夕改1.46 蜚聲西州111 雲龍風虎1.90 萬軍叢中175 京兆三休160 巧不如拙198 封侯廟食1.96 海賊圍城1.75 大漢一藩1.88 高手雲集13 改造閭里216 觸類旁通1.46 大亂在即158 含笑九泉147 昏夜奔襲1.83 身世成謎41 鑄山煮海108 積重難返189 開立幕府1.50 人中呂布115 與虎謀皮1.83 以綏四方1.200 終破隴關51 誰言廢立175 萬事齊備81 俱合法相191 明燈指路1.80 關羽得子119 匡弼輔正128 了無蹤跡126 價高者得1.97 板上釘釘1.93 葡萄苜蓿1.80 漢羌聯盟184 天命有歸1.72 欲壑難平14 各奔東西131 麒麟送子1.34 望文生義115 耕三餘一124 獻履貢襪1.72 血染清溪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31 再造新莽41 不爲已甚1.67 莫測禍福154 鹿死誰手17 爲瓽所轠192 夫子之牆1.42 變置社稷1.88 未盡全功1.5 舌綻春雷120 六宮粉黛1.99 謹慎擇友186 鬼火焚街1.254 除舊佈新155 天下鼎沸178 萇孝仁皇113 單耳陶杯61 變廢爲寶108 同舟共販1.27 出宮闢禍1.54 四方殺局1.65 洛陽邸報186 福壽未央1.20 言稱必效15 正視己心1.75 粗中有細132 吞光神鎧174 人間巨物1.86 好生思量177 四海雄心181 三日分曉134 一刀之威11 檀口溫湯1.89 終得圓滿175 京兆三休1.34 庸人自擾107 太上皇權165 義而不罪1.253 陰相與謀1.229 鐵骨石心1.257 美事將近113 翻雲覆雨110 逐鹿之利1.35 劉備擲金187 都護西域163 女亞馬遜!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49 聖上好驢1.27 出宮闢禍